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魔都 - 第07回 夜里一阵暴风 众人各说各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与夜晚的繁盛相反,清晨的银座十分寂静。更何况是元旦的上午八点半。门松不伸展枝丫了,老鹰也不啼叫,清静得让人不禁要怀疑:这一带吵闹的人畜,是否在一夜之间,都已经死绝了。
  这时,一台计程车悄悄地开过来,在酒吧“巴里”正前方停下。里头走下四、五位男女。男的穿燕尾服,女的则身着晚礼服;每个人衣服上都是污痕斑斑、布满皱褶,完全就是一副夜游的幽灵,迷路跑到白天来的样子。
  一看他们的脸,就知是前一天晚上在“巴里”一掷千金享乐,上上一回里已经出现过的那几张熟悉面孔。也就是髙利贷业者犬居仁平的外甥,以早熟闻名的印东忠 介;珊瑚王的儿子,有名的纨绔子弟山木元吉;最近从美国回来,正当红的舞者川俣踏绘;前电影女演员,现为朝鲜捕鲸会社社长长子岩井通保情妇的“巴里”女主 人——村云笑子等四人。看起来好像吃了什么大亏,每个人都像落汤鸡一样,垂头丧气,耸着肩消失在酒吧里。
  又过了一会儿才抵达的,果然还是昨晚的同伴,法国“Horvath通讯社”驻外记者约翰·欧斯曼,又叫做强·哈齐森,是个一下子当法国人,一下子当美国人的机灵男人。他把开来的双人敞篷轿车,随便地停在人行道旁,随后匆匆忙忙地进到“巴里”酒吧里面去了。
  说起大岛让次这个日本名字,或许有人会知道,这号人物,是法国大使馆员跟生田流派①的操琴老师所生下的半红毛人。而原本在浅草的金龙馆,跟氏原芳家等一 起唱男高音,后来,跟着荣升行政派驻官的父亲一起去了安南,不久就成了“卡玛斯秀”的团长,并在这本小说里登场的这个人,也是位日法混血儿,名叫路易·巴 隆斯理。据说他在云南贵州等地,涉足一些可疑的买卖,去年夏天成为”Horvath通讯社”的东京支社社长后,突然又回来了。
  ①与山田流派同为日本筝曲的两大流派之一。
  一窥暗无天日的酒吧内部,细长的彩带,像蜘蛛网一样,从天花板上垂下来,椅子东倒西歪,桌子也倒了下去,像是激战过后一样。哈齐森灵敏地跳着走,怕踩到 地上的呕吐物或空瓶等。一走近微暗角落里、浑身没劲缩在一起的四人,就拖了张椅子坐下来,微笑看着在座的人。他三十七、八岁,鼻子下方细长的小胡子很服 帖,面貌极为清秀,但眼神却非常冷酷,怎么看都像是西洋采花男。从领口到耳后都很干净整洁,恐怕连男人都要迷上他了呢。无懈可击的举止,显现出他的强 硬。
  哈齐森把右脚跷到大腿上,用很俏皮的口吻说道:“呵呵,你们还真是无精打采呢。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别板着一张脸嘛。”
  说完,他转向一头长发、满脸苍白、像个堕落诗人般的山木元吉:“今天早上都还没跟你打招呼呢,山木少爷,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山木充血的眼睛累得快要张不开了:“哎呀,我们可惨了呢……总之,我跟小踏的房间在饭店的入口处,像一阵风一样,一下子就被闯进来,简直就像卡萨诺瓦传记里那种精彩绚烂的情节嘛。”
  说着,他把头靠在板墙上,斜眼瞥向一脸郁闷、正在吞云吐雾、二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的大美人。
  “而且,小踏她啊,睡得迷迷糊糊的,抓住来叫她的老板娘的手不放,说什么还不想回去,真是有趣的一幕呢。”
  踏绘卷起裙摆,懒散地把漂亮的脚伸到桌子上:“快给我住口,你一直乱讲,大家就会当真的。谁会做这种事啊?”说着,她抬起长长的睫毛,娇媚地瞪了他一眼。
  光说这些,大家还是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吧,我们先稍微倒带叙述一下事情始末。

  昨晚,古市加十郎跟宗皇帝离开“巴里”酒吧之后不久,从元旦开始,在日本座公演的道地美国歌舞团“卡玛斯秀”的男女演员,结束练习,一下子都拥了进来。这下子,原本的喧闹更变本加厉,接下来更是整个盛况空前。
  清晨三点半左右,在取得互相同意之下,包括岩井的六人,各自在团里面选了自己喜好的人,前往筑地某处,正打算共赴巫山云雨之时,却出人意料地刮起一阵暴 风雨,一帮人被绑成一串,带回到了明石警察局,还狠狠地被训斥了一顿,今早七点半,才总算被放出来。正好就是古市加十郎在溜池警察局局长室醒来的时刻。
  在此,我稍微描述一下“卡玛斯秀”,这是继纽约大齐格菲之后,世界性的歌舞团。在没看过像样的歌舞表演的日本,光是听到这一票人访日,就已经引起很大的 回响了。被称为美国通、学识丰富的老师,就不用说了,连耿直的乐评家们,都大肆捧场。才一决定要在日本座开演,气势就十分惊人,尤其是那些有闲又有钱的富 豪们,更是一致拥戴,十元的头等票,两个月前就已经销售一空。再怎么说,可以亲眼目睹世界第一流的大歌舞团,豪华炫目的表演,就好像自己神游在纽约的欢乐 境界一般,所以,这般人气沸腾,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近来致力于主张舍华求实的专业人士逐渐蹿起,与此番风气实为一体两面。
  当这一团确定 访日之时,在某个特殊的方面,流传着一个奇特的流言。这个流言就是,听说,这一团的舞者们非常温柔体贴,并愿意致力于日美亲善交流。而这个流言并非虚构的 证据就是:不久之后出现一个专门的经纪人,在这方面,做了充分的斡旋,所以,只要去各界俱乐部打探一下,到处都是这个流言,大家都争相问着:“还没来 吗?”、“还没来吗?”可想而知,预演的头等票也是洛阳纸贵。那么,最后结局到底怎样,这当然作者是不得而知,不过,如果这只是表演上的策咯的话,可以说 是非常的成功。
  说什么温柔体贴也是应该,这个“卡玛斯秀”根本不是真的什么百老汇地道的歌舞团,其实是从上海跟香港之间,聚集起来的一些巡回表演艺人而已。当中夸张一点的,也有人到昨天为止,都还在大马路边做着黑暗的勾当呢。
  说起来老套,这是约翰·哈齐森跟他的莫逆之交路易·巴隆斯理捏造出来的一出戏码,虽然关于此事还有一些事情可写,不过这两个人的关系粗略介绍之后,先就此打住,让我们再回到先前的“巴里”。
  哈齐森微笑听着山木的话,等踏绘一说完,却突然换了张严肃的表情看着大家:“这些事情就留待改天再来听吧,先生小姐们听我说……也没有什么别的事,仔细想想,今早发生的事情,实在很难不叫人纳闷,你们知道吗?”
  “今天早上,你是说临检的事?不知道啊,说来听听。”
  这令人不快的声音是印东忠介,面貌上看来有二十二、三岁、不过骨架却是发育不良,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像《百人一首》里,业平朝臣般呆头呆脑的脸上,用二十八号赭色颜料上了层薄薄的妆,右眼角下方还画了颗黑痣,着实奇异的相貌。
  哈齐森点点头:“我来告诉你们来龙去脉……今天早上七点半,我们一被放出明石警察局,你们就到鱼河岸吃了早餐吧。岩井回自己家里,我则是马上到公司去打了几通电话。”
  山木伸出细长的下巴:“打给你那些莺莺燕燕啊。”

  他连笑都没笑一下:“别闹了,仔细听。你们应该也知道,日本的警察,现在都很通情达理,大年初一,什么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今天早上的事情之外。我 约翰·哈齐森虽然穷了点,倒也还是个小小的新闻记者。我想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就急忙拨了电话,给我在刑事总局的眼线一问,他说昨晚跟今天早上,都没 什么大事发生。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我又亲自四处打探,充分调查——原来,其实每个管辖,都没有什么紧急临检。”
  山木跟笑子对视一眼:“啊,那还真是出人意料呢。”
  “还有一件事更令人吃惊。你们也都知道,昨晚跟‘卡玛斯秀’勾肩搭背、放荡游玩的,不只我们六个人。山菱的空兵卫跟大和保险三太郎也都有份。不过,依据我的调查,那几位跟敌军共枕,到现在都还在呼呼大睡呢。如何?”
  “果然很令人惊讶。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总而言之,得出一个奇怪的结论,今早被一阵狂风暴雨扫过的,只有‘有明庄’公寓的六个住户,也就是笑子小姐、舞蹈老师、印东先生、岩井老大、山木大将、还有在你们面前说这件事的我,这六个人而已。”
  笑子皱起眉头:“那真是件讨厌的事情。”她像在自言自语一般,随后悄悄地转向踏绘。
  踏绘也很奇怪地白着脸,对着哈齐森说道:“你不要吊人胃口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还不就是这样那样吗,也就是说,一定是‘有明庄’公寓那里出了什么大事啦。”
  踏绘很是着急:“哎呀,我急死啦。快点说啊,笨蛋。”
  哈齐森举手制止她:“好啦,大小姐,等一下。你骂我也没用啊。如果我知道,我就会说了,我也是不清楚啊。你们也知道,我这个人很机灵的,我打电话去‘有明庄’,打算叫马婆来问问,结果……”
  笑子摇摇有些丰满的大腿:“啊啊,结果?”
  “结果啊,话筒被拿起来了,根本打不通……还真是让人静不下心来呢。”
  一行人不安地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山木用他纤细的手指拢了拢头发,并往前倾了一下身说道:“各位也都知道,‘有明庄’公寓里的七个住户,只有鹤子小姐 没有参加昨天的尾牙晚会。她说:今晚要跟大王两人单独在一起你侬我侬,所以,尾牙就不去了,就这样把它推掉了:而昨天晚上,宗皇帝不知何时,也偷偷地离开 ‘巴里’了,那一定是去鹤子小姐那里。这么说来,搞不好是国王跟皇后之间出了什么争执,然后,引发今早的事件吧……说得白一点就是夫妻吵架。关于这方面, 你们觉得呢?”
  哈齐森露出苦笑:“为什么呢,是啊……刚刚我也说过,这么大的东京,只有我们‘有明庄’的住户被拘留……不,如果不懂的话, 我就解释给你们听吧,想必今早的事件,临检只是个名目而已,其实是为了在某个时间点之前,不让我们回到‘有明庄’,是个别有含义的拘捕行动……为什么不让 我们回到‘有明庄’呢,不用说也知道,一定是因为‘有明庄’发生了什么绝对不能公之于世的大事件。”
  “哦哦,是这样啊。原来如此,那我懂了。不过这某段时间内,警方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啊?”
  “山木先生还真是聪明呢。某段时间,就是用某方面的手段,把事件处理告一段落的时间,简单说,就是让事情船过水无痕的时间。这样懂了吗?说到这里,是什么样紧急的大事件,先生你应该心里有数了吧?”

  山木咕噜一声咽了口口水:“啊,这么说,难道是杀了人了。”
  踏绘努力挤出声音:“别闹了,不要乱说啊。怎么可能有这种事。一定是别的原因。”
  山木直摇头:“不,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笑子捉住山木的衣袖:“等一下,山木先生,那,你说是谁被杀了呢?”
  “当然是大王。”
  “被谁?为什么?切,你开玩笑吧。我看是拘情。”
  哈齐森挺起身子,听着他们的争辩,不久,就用嘲讽的口吻说:“嗯,你们还真知道不少事情呢……就姑且认为是这样吧,那么印东先生,你的意见呢?”
  印东抿了抿擦了口红的嘴唇:“有人被杀的话,一定是皇后吧。知道皇帝在巴黎时行径的人,都会觉得这是有可能的。他虽然看起来温文尔雅,其实是相当极端的。那种野蛮个性,实在是非比寻常,不过,这才像是个大王的样子呢。”
  哈齐森笑了出来:“哦哦,是这样子吗。怎么说,印东先生跟岩井先生,都是跟着安南皇帝,在巴黎大肆游玩过来的,如果你这么说的话,那应该就不会错了。不 过要我说的话,是大王这边比较极端。皇帝髙傲自大那不用说,每天都花个两万、三万,那还真是相当激烈呢。”说着,他转了个话题,“这么说或许有些失礼,不 过,各位先生夫人,该不会错看了皇帝吧。或许在你们看来,那不过是些傻话,不过,我曾经遇过在巴黎留学的独立党员,从他那里听说了皇帝在巴黎,做了些什么 事情……我知道,第十一世维新王,被流放到印度洋孤岛——留旺岛的事,亲法派的皇甥李光明在策动些什么我也都知道。我——哈齐森先生,不要说你们,连外务 省情报处,都不知道的大事,都在我心眼里呢。外务省的人想知道的话,也只能对我哈齐森哈腰屈膝,千拜托万拜托了。也就是说关于皇帝,各位还有很多不知道的 事情,所以,你们就别说了吧……不管怎样,事件已经开始了。这件事情很严重,所以如果你们心里有数的话,与其在这里耍嘴皮子,还不如趁现在想好退路,才不 会被牵连到。”
  哈齐森突然静默下来,轮流看着在座每一人的脸:“喂喂,你们是怎么了,个个都心神不宁……呵呵,不要放在心上啊。刚刚说的是 开玩笑呢……不好意思啊,不过我哈齐森先生知道,这件事情不是你们所熟悉的。无论松谷鹤子是生是死,根本不是问题的重点。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当然我是完全 不清楚。不过,发生这事的缘由,我从很久以前就知道了。”说着,他突然站了起来,“时间也不早了,话我就说到这里,哈齐森先生要去办正事了。”
  哈齐森板着跟他语气相反的一张脸,敏捷地扣上外套纽扣,正走向门口要离开时,从外面打开门进来的,是也穿着燕尾服的岩井子爵。哈齐森立刻开口:“哦,岩井少爷,你不是回家去了吗,怎么没换个衣服?”
  岩井在刚刚哈齐森坐过的椅子上坐下,随手推推帽檐,露出他端正的额头:“不,那个啊,‘有明庄’前面有警察看守着,不让我进去。”
  哈齐森目光一闪:“哦,那还真是奇怪呢。”
  岩井用手杖撑着下巴:“各位先生、夫人们听着。其实是今天早上,鹤子小姐从窗户跳楼自杀了。”
  一听到这句话,在座一行人都吓一跳,倒抽了一口冷气,不久全都站了起来:“怎、怎么会这样!”大家异口同声地叫了出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