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命案目睹记 - 第27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就象我起初推测的,这件事原来实在是非常、非常简单的。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罪行。现在好象有许多男人会谋害妻子。”
  麦克吉利克蒂太太瞧瞧玛波小姐和克瑞达克督察。她说:“你要是可以把最近的新发现多告诉我一点,我就感激不尽了。”
  “原来,他看出一个好机会,可以娶一个阔太太,”玛波小姐说,“就是克瑞肯索普小姐。只是,他不能娶她,因为他已经有太太了。他们已经分居多年,但是她不肯同他离婚。克瑞达克督察告诉我关于那个自称安娜-斯绰文斯卡的女孩子。这就和他所说的事符合了。她有一个英国丈夫。这是她对她的朋友说的。也听说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坤坡医师不能娶爱玛-克瑞肯索普冒重婚之险。因此,他这个冷酷无情的人便决定除掉她。他在火车上害死她,后来又把她的尸体放在仓库的石棺里。这个主意实在是相当聪明的。你明白吗,他故意让这件事显得与克瑞肯索普一家人有关系。在这以前,他写了一封信给爱玛。信上声称自己是爱德蒙-克瑞肯索普以前说过要娶的那个女子玛婷。爱玛把她哥哥的一切事情都告诉坤坡医师了。后来,时机成熟时,他鼓励她去把这件事向警察局报告。他要大家认为那死尸就是玛婷。我想,他或许已经听说巴黎警察已经在调查关于安娜-斯绰文斯卡的事。因此,他就安排了一张她从牙买加寄来的明信片。”

  “他很容易安排同他的太太在伦敦见面,告诉她他希望同她言归于好,并且说希望她一同回来“见见他的家族”。底下一部分经过让人想起都觉得令人不快,我们就不必谈它。当然,他是一个贪婪的人。当他想起纳税的问题,以及纳税他的收入就减少多少时,他就开始想:要有较多的资金才好。也许他在决定害死他妻子之前已经想到那个。不管怎样,他开始散播谣言,说有人想要毒死克瑞肯索普老先生,以便为自己铺路。最后,他便在他们这一家人的食物里放砒霜。当然,放的不多,因为他并不想让克瑞肯索普先生死。”
  “但是,我仍旧不明白他如何能做得到。”克瑞达克说,“做咖哩鸡的时候,他不在他们家。”
  “啊,但是,当时咖哩鸡里并没有砒霜,”玛波小姐说。“他是在以后把砒霜放进去的——那是他把剩下的咖哩鸡拿去化验的时候。他也许在较早的时候把砒霜放进鸡尾酒罐子里。当然,后来他在执行医师的职务时,很容易把阿佛列-克瑞肯索普毒死,也很容易把药片寄到伦敦给哈乐德吃。同时,他还告诉哈乐德不必再吃那种药片了,这样就可以卫护自己,不会叫人怀疑。他所做的样样事情都是大胆、残酷,而且贪婪的。我实在非常、非常高兴,”玛波小姐竭力表现出一个愚昧的老妇人可能有的凶狠神气,结束了她的话。“我很高兴他们还没有废除死刑,因为我的确觉得如果有什么人应该受绞刑,那个人就是坤坡医师。”

  “说得对!说得对!”克瑞达克督察说。
  “你知道吗,我想到,甚至于你只从后面看到一个人,”玛波小姐继续说,“背面的样子也可以说是有特征的。我想,爱思白如果看到坤坡医师完全同她在火车上看见的那个人的情况一样,那就是说他的背对着她,身子前屈,两手握住她的脖子,那么,我几乎可以断定她会认出他,或者会发出一声惊叫。这就是我由露西的协助定下那个小小计划的原因。”
  “我得承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说,“我吓了一大跳。我忍不住地说‘就是他!’可是,你要知道,我并没有看见那个人的面孔,而且……”
  “我当时真怕你会这样说,爱思罗。”玛波小姐说。
  “我是要这样说的,”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说,“我正要说,当然我没看到他的面孔。”
  “那样,”玛波小姐说,“就坏了!你知道吗,亲爱的,他以为你真的认出他是凶手。我是说,他不会知道你没看到他的面孔。”

  “幸亏当时我三缄其口。”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说。
  “我才不会让你另外再说一句话呢。”玛波小姐说。
  克瑞达克突然哈哈大笑。“你们俩,”他说,“你们俩是最好的一对搭档。以后还有什么呢?玛波小姐?快乐的结局是什么?譬如说,可怜的爱玛-克瑞肯索普会怎么样?”
  “她当然会忘掉那个医生了,”玛波小姐说,“而且,我想假若她的父亲死了——我以为他并不象他自己想的那样健壮——她会乘游轮周游世界,或者会象吉乐丁-韦布一样留在外国。我想也许会有一个好结果。我希望,她会遇到一个比坤坡医师好的人。”
  “那么,露西-爱斯伯罗会怎么样呢?也会有喜讯吗?”
  “也许,”玛波小姐说,“要是听到她的婚礼钟声,我是毫不觉得惊奇的。”
  “她会选中他们那一个?”德摩克-克瑞达克说。
  “你不知道吗?”玛波小姐说。
  “是的,我不知道,”克瑞达克说,“你知道吗?”
  “啊,是的,我想我知道。”玛波小姐说。
  然后,她瞧瞧他;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全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5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