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命案目睹记 - 第25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在字典上查到‘唐提’了。”露西说。
  寒暄过后,现在露西漫无目的地在屋里荡来荡去,同时东摸摸西弄弄,忽而摸摸一个瓷狗,忽而摸摸椅背套子,忽而摸摸窗口放的塑胶编织盒子。
  “我想你也许会查的。”玛波小姐平静地说。
  露西引用字典上的文字,慢慢地说,“罗伦苏-唐提,意大利银行家,一六五八年创一种养老保险制。参加保险者若有人死亡,其所享分额即加于生存者分额。”他停顿一下,“就是这样,是不是?那就与事实符合了。甚至在最近两个命案之前你就想到这个了。”
  她又开始她那种不停的、几乎毫无目的的徘徊。玛波小姐坐在那里观察她。这是一个与她认识的那个露西-爱斯伯罗迥然不同的人物。
  “我想那实在是咎由自取的。”露西说,“一个那样的遗嘱,到末了,如果只有一个人剩下来,他就可以得到全部。但是,那是很大的一笔款子,是不是?你会觉得只是照规定分,也可以分到不少——”她停顿下来,话就不再说下去了。
  “问题是,”玛波小姐说,“人是贪婪的,有的人是这样的。你知道吗,那往往就是许多事开始的原因。你在开始时并不害死人,不会要害死人,甚至不会想到要害死人。你一开始只是很贪婪,想要得到比你要得到的更多。”她把她的编织放到膝上,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我和克瑞达克督察初次碰面就是由于这样的事。在乡下有一个案子,在麦登汉温泉附近。开始的时候一样,只是一个身体很弱、态度和蔼的人物,想得到一大笔钱,那是他无权得到的钱,但是很容易到手。当时,还没出命案,那只是一件非常容易、非常简单的事,而且看起来几乎是不犯罪的,事情就是那样开始的,但是结果出了三个命案。”
  “就象这件事,”露西说,“我们出现了三条人命;那个假冒玛婷的女人——她可能分到儿子的钱。然后就是阿佛列,然后,哈乐德。现在只胜下两个了,是不是?”
  “你是说,”玛波小姐说,“只剩下塞缀克和爱玛吗?”
  “不是爱玛,爱玛不是一个高个子、褐头发的男人。不是,我指的是塞缀克和布莱恩。我从来没想到布莱恩,因为他是金发、白皮肤的。他有金黄色的大胡子,和蓝眼睛,但是,你知道么——前几天——”她停顿一下。
  “啊,说下去呀,”玛波小姐说,“告诉我,有件事情使你很烦恼,是不是?”
  “那是在斯妥达-威斯特男爵夫人要走的时候,她已经同我们道别了。可是,她刚要上车的时候突然转过头来对我说。‘我进来的时候那个站在廊子里的高个子褐头发的人是谁?’”

  “起初我想象不出她指的是谁,因为塞缀克还躺在床上。所以我有点搞不清楚,‘你不是说布莱恩-伊斯特利吧?’于是她说,‘当然,原来就是他。伊斯特利空军中队长,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地下组织的抵抗运动期间,有一次,他藏在我们家的草料棚里。我记得他站在那里的样子,和他的肩膀形态。’然后她又说,‘我本来希望再见到他,但是我们找不到他。’”
  玛波小姐没说什么,只是等她说下去。
  “于是,”露西说,“后来我看看他……他背对着我站在那里,于是,我就看到我以前早该注意的事。那就是,一个男人的头发即使是金黄色的,他的头发也可以看起来是褐色的,因为他可以用药膏涂成那样。布莱恩的头发是中度的棕黄色,但是可能看起来是深褐色。所以,你明白吗,你的朋友看到火车上那个男人可能是布莱恩,可能……”
  “是的,”玛波小姐说,“我曾经这样想过。”
  “我想你什么都想到过。”露西很厉害地说。
  “但是我不明白布莱恩这样会得到什么好处。我的意思是,那笔钱会到亚历山大手里,不是他的手里。他们大概可以生活得舒服些,多一点奢华的享受,但是,他不能动用本金来完成他的计划,或者那一类的事。”
  “但是,亚历山大末到二十一岁的时候遇到意外,那么,布莱恩是他的父亲,他便可以凭着最近亲属的身份得到那笔钱。”玛波小姐指出。
  露西不寒而栗地望着她。
  “他不会那样做,没有一个做父亲只是——只是为了得到钱就那样做的。”
  玛波小姐叹了一口气,“人是会这样做的,我亲爱的,这是非常令人伤心,也是非常可怕的事。但是,他们会的。”
  “人会做出非常可怕的事。”玛波小姐继续说,“我认识一个女人,她只是为了要得到一点点保险金,便毒死她的三个孩子。还有一个老太太,表面上看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太太,她却在他儿子回家度假时把他毒死。还有那个斯坦威老太太,那个案子已经见报,我想你大概看到了。她的女儿死了,接着就是她的儿子,后来她说她自己也中毒了。粥里面有毒,但是,你知道吗,后来发现是她自己把毒药放进去的。那是她正计划毒死最后一个女儿的时候,那并不完全是为钱,她妒忌他们比她年轻,而且是活着。她害怕——这话说出来很可怕,但是,这是确实的——她怕他们在她死以后过得很快乐。她对于家里钱财的支配管得很紧,是的,她当然是象外面传说的有些奇怪。但是,我也不明白这怎么会是真正可以原谅的理由,我的意思是,你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奇怪。有的时候,你只是为了要有益于别人,便把你所有的东西都分赠给别人,或者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帐户到处开票。你明白吗?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在奇怪的外表后面,你却有非常善良的心地。但是,当然,假若你很奇怪,但是在奇怪的外表后面却隐藏着很坏的心,那么,就完了。现在,我亲爱的露西,这些话对你有益处吗?”

  “对我有益处?”露西莫名其妙地问。
  “我告诉你的这些话,”玛波小姐温和地接着说,“你知道吗,就是叫你千万别担心。你实在不必担心,爱思白-麦克吉利克蒂随时都可能到了。”
  “我不知道那和这个有什么关系。”
  “是的,亲爱的,也许毫无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很重要。”
  “我难免非常担心,”露西说,“你知道吗?我对这一家人渐渐关心起来了。”
  “我知道,亲爱的。这对你是很困难的,因为你已经对他们两个发生强烈的兴趣,不过情形是迥然不同的,是不是?”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露西说,她的语调非常高。
  “我说的是那里的两个儿子,”玛波小姐说,“或者更正确的说,就是那个儿子和那个女婿。很幸运,那家里的两个讨厌的人死了,留下的是两个可爱的人物。我可以看得出,塞缀克-克瑞肯索普很可爱。他往往外表上表现得比他本人坏,而且也有他逗人喜欢的地方。”
  “他有的时候惹我很生气,恨不得同他打一架。”露西说。
  “是的,”玛波小姐说,“你喜欢那样,是不是?你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女孩子;你喜欢斗争。是的,我可以明白那种吸引力在什么地方。至于伊斯特利先生,他是一个有些愁眉苦脸型的人,有点象一个不快乐的小孩子,那当然也是很动人的。”
  “他们两人有一个是凶手。”露西狠狠地说,“他们两个人都可能是凶手。其实我们没有一点根据可以断定那一个是。就拿塞缀克来说吧,他对他弟弟阿佛列或哈乐德的死一点也不在意。他只是靠在椅背上坐着,露出很满意的样子,一直计划着怎样处置洛塞津别庄。他不断地说要照他的意思发展那个地方,就需要很多钱。当然啦,我知道他那种人喜欢过甚其辞地强调自己的冷酷无情。但是,那也可能是一种烟幕弹。我的意思是,人人都会说自己比实在的情形更冷酷无情,你也许可能比你看起来的样子更冷酷无情!”
  “亲爱,亲爱的露西!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实在很难过。”
  “现在再说布莱恩,”露西说,“这是很特别的。但是,布莱恩似乎想住在那里,他以为他和亚历山大会觉得住在那里非常快乐,而且他有一脑门子的计划。”

  “他总是有很多计划,忽而这样,然而那样,是不是?”
  “是的,我想他是这样。都是听起来相当好的计划,但是,我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我总以为那是行不通的。我是说,那些计划都不实际。那种想法是对的,但是,我想他根本没考虑到实际做的时候会有什么困难。”
  “那些计划,可以说,都是空中楼阁吧?”
  “是的,大多如此。我是说,那些计划确实是空中楼阁。都是些空中计划,也许一个真正好的战斗机驾驶员永远不会完全再回到地面上……”
  她接着说:“他非常喜欢洛塞津别庄,因为,那地方使他想起他小时候住过的那个杂乱无章的维多利亚式的大房子。”
  “哦,”玛波小姐思索着说,“是的,我明白。”
  然后,她很快地由侧面瞧瞧露西,便好象突然抓住机会向她发出一个口头上的奇袭。“但是,亲爱的,还不只是这个,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啊,是的,还有别的事,只是到两天以前我才发觉的事,布莱恩实际就在那班火车上。”
  “在帕丁顿开出的那班四点三十三分的车子上吗?”
  “是的,你知道吗?爱玛以为她必须说明他在十二月二十日的行动,所以她就仔细地回想过——上午去参加一个委员会的会议,下午去逛街买东西,又到酢浆草茶馆吃茶,后来,她说她去车站接布莱恩。我算算她吃茶的时间,便算出她接的那班车大概是四点三十三分那一班。因此,我很随便地问问布莱恩是不是那班车,他说是的,是那班车。并且补充说明,他的车撞坏了,正在修理,所以他不得不乘火车来——实在是很讨厌的事,他说,他不喜欢火车。这一切他都觉得很自然,也许毫无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他要是不在那班车上就好了……”
  “实际上是在那班车上。”玛波小姐思索着说。
  “那实在并不能证明什么,最糟的就是那一切猜疑,不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当然我们会知道的,亲爱的。”玛波小姐连忙说,“我是说,这一切不会就停留在这一点上。关于杀人犯,我确实可以了解的事就是,他们决不会想到:人家好好的,别去碰他。或者,我们也许应该这样说,他们决不会想:人家已经倒楣了,别再碰他了。无论如何,”玛波小姐断然地说,“他们一害死另外一个人,就再也不能放手。现在不要太烦恼,露西,警察已经用尽一切力量,照顾每一个人。而且最让人高兴的就是爱思白-麦克吉利克蒂很快就回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