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秘密花园 - 第二章 玛丽小姐非常倔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玛丽曾经喜欢远远地看着她的妈妈,觉得她很美。然而,她去世以后,不能指望玛丽爱她,想念她,因为玛丽对她的了解太少了。她压根儿不想念她,实际上,她是个专注于自己的孩子,她所有的思维都是关于自己的,一贯如此。毫无疑问,如果她年纪大一些的话,孤零零一个人被留在这世上,她一定会焦虑不安,可是她还很小,总是被人照顾,她料想一切自然照旧。她想知道的只是自己去的是不是好人家。好人家会像奶妈和其他印度仆人一样顺着她。
  开初她被送到一个英国牧师家,她知道她不会留在那儿。她不想留下来。英国牧师挺穷,有五个孩子,几乎同龄。他们穿着破旧,总是争吵,相互抢夺玩具。玛丽讨厌他们邋遢的小房子。她脾气很坏,难以相处,一两天之后就没有谁愿意和她玩了。第二天,他们就给她取了个绰号,让她火冒三丈。
  是巴兹尔最先想起来的。巴兹尔是个小男孩,一双蓝眼睛冒失无礼,鼻子上翘,玛丽很恨他。她自己在树下玩,就像霍乱爆发那天一样。巴兹尔过来,站在旁边看她垒小土堆,造花园里的小径。这会儿他觉得感兴趣了,突然提了个建议。
  “你干吗不在那里垒一堆石头当假山?”他说,“在中间那儿,”他俯到她头上方指着。
  “滚开!”玛丽喊叫,“我不要男生。滚开!”
  巴兹尔脸色愤怒了一阵子,然后开始捉弄人。他总爱捉弄他的妹妹们。他围着玛丽一圈圈跳着舞,做鬼脸,又唱又笑。
  玛丽小姐,非常倔强,
  你的花园,长得怎样?
  银色风铃,鸟蛤贝壳,
  金盏花儿,排成一行。
  他一直唱到其他孩子听见,也跟着哄笑起来。玛丽越是觉得不顺气,他们唱得越是起劲,“玛丽小姐,非常倔强”。从那以后,只要她和他们在一起,相互之间他们就称她“玛丽小姐非常倔强”,有时候对着她这么叫。
  “你要被送回家去,”巴兹尔告诉她,“这个周末。我们很高兴。”
  “我也很高兴,”玛丽回嘴,“哪里是家?”
  “她不知道家在哪里!”巴兹尔说,一副七岁小孩的蔑视神气。“当然是在英国。我家奶奶住在那里,还有我姐姐梅布尔,去年被送到她那里去的。你不是去你奶奶那里。你没有奶奶。你要去你叔叔那里。他的名字叫阿奇博尔德。克兰文。”
  “我根本不认识他。”玛丽顶回去。
  “我知道你不认识,”巴兹尔答道,“你什么都不知道。女生永远是这样。我听到爸爸妈妈谈论他。他住在乡下一个又大又荒凉的老房子里,没有人接近他。他脾气很坏,所以不准别人接近,不过就算他准,人们也不愿意来。他是个驼背,很吓人。”
  “我不相信你。”玛丽说,她转过身,手指堵着耳朵,因为她不想再听下去。
  可是后来她对这事儿想了很多。那天晚上克劳福太太告诉她几天后她会乘船去英国,去他叔叔阿奇博尔德。克兰文住的米瑟斯韦特庄园,她看上去铁石心肠,毫无兴趣,夫妻两个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他们试着温和地待她,可是克劳福太太想亲她一下,她只是把脸转开;克劳福先生轻轻抚拍她的肩膀,她只是全身紧绷着。

  “她真是个平庸的孩子,”克劳福太太可惜地说,“她母亲是那么一个漂亮人儿。她的风度也很美,可玛丽的举止是我见过的孩子里最乏味的。孩子们叫她‘玛丽小姐非常倔强’,虽然他们调皮了些,不过真是没法不理解。”
  “如果她母亲能把自己的俊脸和优雅举止多带些到幼儿室的话,玛丽可能已经学到一些了。很可惜,现在那个可怜的美人已经走了,要知道很多人从来不知道她有个孩子。”
  “我相信她连看都没看她几眼,”克劳福太太叹息,“她奶妈死了,就没人想到这个小东西了。想想,仆人都跑了,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那个荒屋子里。麦克格鲁上校说他差点儿吓得灵魂出窍,他开门时,发现她一个人站在房间中央。”
  在一个军官妻子的照看下,玛丽长途航行去英国。军官妻子带着自己的孩子们,要把他们留在一所寄宿学校。她的心差不多都在自己的小儿女身上,所以在伦敦,她很乐意地把玛丽交给阿奇博尔德。克兰文派遣来接玛丽的妇人。妇人是米瑟斯韦特庄园的管家,名叫莫得劳克太太。她是个壮实的女人,脸蛋很红,眼睛黑而锐利。她穿着一件深紫裙子,一件黑色丝斗篷,黝黑的镶边,带着一顶黑色女帽,上面有些紫色的花朵。她的头动的时候,那些花朵就伸出来,颤动着。玛丽一点儿都不喜欢她,不过鲜有她喜欢的人,所以这不足为奇,再说莫得劳克太太显然不怎么把她放在心上。
  “我的天!她是这么一个平庸的小玩意儿!”
  她说,“我们听说她母亲是个美人。她没有把美丽传给后代,是不是?”
  “也许年龄大些的时候,她会长好看。”
  军官妻子好心地说:“要是她脸色不是这么灰黄,表情好一些的话……她的脸形其实不错。小孩子改变会很大。”
  “那她得改变很多才行,”莫得劳克太太回答,“而且,米瑟斯韦特没有能让孩子改善的地方——你要是问我的话!”
  他们以为玛丽听不见,因为玛丽离他们有一段距离。来到这个私人旅店后,她一直站在窗户那儿,看着来往的公共汽车、出租车和行人,但是她听得很清楚,开始对她叔叔和他住的地方好奇。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他会是什么样呢?什么是驼背?她从来没见过。可能印度一个都没有。
  自从她没有奶妈,开始住到别人家里,她渐渐感到孤单,产生各种以前没有的奇怪念头。她开始疑惑为什么她好像从来不属于任何人,哪怕在父母都活着的时候。其他小孩好像都属于他们的父母亲,可是她似乎从来不是哪个人的小女孩儿。她有过仆人、食品和衣服,但是从没有谁注意过她。她不知道这是因为她脾气很坏,不过那时候,她当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脾气坏。她经常觉得别人脾气坏,可是并不知道是自己脾气坏。

  她觉得莫得劳克太太是自己见过的最别扭的人,她颜色深重的脸显得低俗,精致的帽子也显得低俗。第二天她们踏上旅途去约克郡,她穿过火车站走向列车车厢,头高高抬起,尽量和莫得劳克太太离远些,因为她不想别人以为自己属于她。她一想起别人可能以为自己是莫得劳克太太的小女儿,就觉得生气。
  但是莫得劳克太太毫不在意玛丽和她的想法。她是那种“绝不容忍年轻人胡闹”的妇人。至少,如果有人问起,她就会这么讲。她本来不想去伦敦,她妹妹玛丽亚的女儿要结婚了,但是,米瑟斯韦特庄园的管家这份工作高薪而舒服,要保住这份工作,惟一的做法就是马上执行阿奇博尔德。克兰文先生的要求。她连问题都没敢问一个。
  “伦诺克斯上尉和他夫人得霍乱去世了,”克兰文先生简短而冷淡地说,“伦诺克斯上尉是我妻子的弟弟,我是他们女儿的监护人。小孩要接过来。你必须自己去伦敦把她带回来。”
  于是她打点好她的小皮箱,走了这一趟。
  玛丽坐在列车车厢角落里,显得平淡而焦躁。没有东西可看,也没有东西可读,她把带着黑手套的一双瘦小的手交叉着放在大腿上。她的黑裙子衬得她显得更黄,稀疏的头发没精打采地从黑色皱丝帽下散落出来。
  “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破’的小孩儿。”莫得劳克太太想。(“破”是约克郡话,指惯坏了,任性。)
  她从没见过见过一个小孩可以这么僵坐着,什么也不做。终于,她看玛丽看累了,开始说话,声音又快又硬。
  “我琢磨我也该跟你讲讲你要去哪里,”她说,“你知道你叔叔吗?”
  “不知道。”玛丽说。
  “从来没有听到你父母提起他?”
  “没有。”
  玛丽皱着眉。她皱眉头,因为她记起她父母从来没有和她谈起任何事情。他们肯定没有告诉她什么东西。
  “嗯”,莫得劳克太太嘟哝着,瞪着她古怪的、毫无反应的小脸。有一小会儿,她什么也没说,然后她又开始了。
  “我琢磨你该知道一些——可以做好准备。你要去一个古怪的地方。”
  玛丽一言不发,莫得劳克太太似乎对她明显的冷漠感到不舒服,不过,她吸了一口气,继续。
  “虽然那是一幢宏伟的大房子,大得有些阴森。克兰文先生用他自己的做法为房子骄傲,不过他的做法也够阴森的。房子有六百年,在旷野边上。里面有将近一百个房间,不过大部分锁了起来。里头有画、精致的古家具,还有其他各种东西在那里不知多少年了。房子周围是个大园子,树木的枝子拖到地上。”
  她停了停,换口气,“但是别的啥都没有了”。她骤然停止。
  玛丽开始不由自主地听着。听起来一切都和印度不同,任何新鲜东西都相当吸引她。但是她不愿意显得感兴趣。那是她不高兴、不听话的做法之一。于是她纹丝不动地坐着。
  “那么,”莫得劳克太太说,“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她答道,“我不知道那地方是什么样儿。”
  莫得劳克太太短促地笑了一声。
  “嗯!”她说,“但是你看着像个老女人。你不在意吗?”
  “我在不在意,”玛丽说,“无关紧要。”
  “这你倒是说对了,”
  莫得劳克太太讲,“无关紧要。你为什么要待在米瑟斯韦特庄园我不知道,除非这是最简单的法子。他是不会为你麻烦自己的,这是定而又定的。他从不为任何人麻烦自己。”
  她停下来,似乎刚好记起什么。
  “他的背驼了,”她说,“这把他害了。他年轻时不开心,他的钱、大房子开始有了用处,是在他结婚之后。”
  玛丽想显得不关心,但是眼睛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她。她从没想到驼背会结婚,她小小吃了一惊。莫得劳克太太看到了,她是个爱聊的人,兴致更高接着讲。这也许多多少少是个打发时间的法子吧。
  “她是个亲切、漂亮的人儿。为了找到一棵她要的草,他可以走遍全世界。没有人相信她会嫁给他,但是她嫁了。有人说她是为了他的钱。但是她不是——她不是。”她口气决然。“她去世的时候——”
  玛丽身不由己地跳了起来。
  “哦!她死了吗!”
  她惊呼起来,非常不情愿地惊呼。她马上想起一个法国童话。童话里有一个穷驼背和一个美丽的公主,她突然可怜起阿奇博尔德·克兰文先生来。
  “是的,她死了,”莫得劳克太太回答,“这让他比以前更古怪。他谁也不关心。也不见人。大多数时候他出门去,在米瑟斯韦特的时候他就把自己关到西边楼里,除了皮切尔不见任何人。皮切尔是个老人,但是他从小照顾他,知道他的脾气。”
  听起来像书里的故事,这故事让玛丽觉得不愉快。一幢房子里房间上百,几乎全部关着,门上了锁——一幢旷野边上的房子——听着阴沉。一个驼背男人,把自己也关起来!她盯着窗外,嘴唇紧缩在一起。这个地方看起来仿佛大雨是完全正常的,无数灰线下泻四溅,顺着窗玻璃往下流。如果那个美丽的妻子还活着,或许她会像她母亲一样把一切弄得有生气,她会跑出跑进,参加宴会,像她母亲一样穿着“满是花边”的长袍。可是她不在那里了。
  “你不用指望见他,因为十有八九你见不到他,”莫得劳克太太说,“你绝对不要指望有人来和你聊天。你必须自己玩,自己照顾自己。会告诉你哪些房间可以进,哪些不能进。有很多花园。但是你在房子里的时候,不准四处乱逛,东摸西碰。克兰文先生不会容忍这个。”
  “我不想东摸西碰。”乖戾的小玛丽突兀地说,就像她对克兰文先生的可怜之情一样突然,她马上觉得他很讨厌,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活该。
  然后,她把脸转向雨水川流的列车窗玻璃,凝视着灰蒙蒙的暴雨。暴雨好像无休无止直到永远。她定定地看了很久,那片灰色在她眼前越来越沉,越来越沉,她睡着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