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蒙面女人 - 失去的矿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放下银行存折,叹了一口气。
  “真奇怪,”我说道,“但我的透支好像总也不能少一点。”
  “这并不使你心烦意乱,是不是?而我,如果我要是透支的话,我会整晚也闭不上眼睛
  的。”波洛宣称道。
  “我想,你总有宽裕的结存!”我反驳道。
  “四百四十四英镑四十四便士,”波洛洋洋自得地说,
  “一个很整齐的数字,是不是?”
  “那一定是你银行经理的手腕。很明显他是了解你对整齐细节的爱好的。投资怎么样,
  比如,将三百英镑投在豪猪油田?他们的计划书,在今天的报纸上做了广告,说明年他们可
  以发放百分之百的红利。”
  “我不干,”波洛摇着头说道,“我不喜欢耸人听闻的东西。对我来说,安全、谨慎的投
  资——租金,政府债券,还有——怎么说来着——证券兑换。”
  “你从没做过冒险投资吗?”
  “不,我的朋友,”波洛严肃地回答道,“我没有。我拥有的惟一的不是金边债券的股票
  是一万四千股缅甸矿产有限公司的股票。”
  波洛停了下来,看上去像是等着别人催他说下去。
  “还有呢?”我敦促他。
  “这些股票我没花钱——不,它是运用头脑的酬金。你想听这个故事吗?是不是?”
  “当然想。”
  “这些矿井位于缅甸的内陆地区,离仰光有两百英里。它们是在十五世纪时由中国人发
  现的,一直开采到穆罕默德起义。最后在一八六八年放弃。中国人对矿体上层富含铅、银的
  矿石进行开采、熔炼,只要其中的银金属,而留下了大量富含铅的矿渣。当然,当勘探工作
  在缅甸进行的时候,这个情况很快被发现了。但由于原有的巷道充满了水和疏松的填充物,
  所有试图发现矿石源头的努力都白费了。辛迪加派出了很多小组在很大范围内进行挖掘,仍
  旧找不到。但其中一个辛迪加的一个代表探听到一个中国家庭的行踪;这个家庭应当还保留
  着矿井情况的记录。这个家庭现在的户主是一个叫做吴凌的人。”
  “商业浪漫故事中多精彩的一页!”我喊道。
  “难道不是吗?啊,我的朋友,没有美貌无比的金发女子也是可以有浪漫故事的——不,
  我错了,让你激动的总是褐色头发。你记得——”
  “继续讲你的故事吧!”我急忙说道。
  “当然,我的朋友,于是跟这个吴凌进行了接触。他是一个值得敬重的商人,在他居住
  的那个省里很受敬重。他立刻承认说他保存着相关的资料,而且非常愿意谈判出售它们。但
  他反对和不是头面人物的人打交道。最后就作出了安排,让他前往英国,去和一个重要公司
  的董事们见面。
  “吴凌乘阿森塔号轮船去了英国。这个阿森塔号轮船在十一月一个阴冷、多雾的早晨停
  泊在南安普顿。董事之一的皮尔逊先生到南安普顿去接这般船。但由于有雾,火车被耽搁了
  好长时间。等他到那儿的时候,吴凌已经下了船,并且乘坐增开的火车去了伦敦。皮尔逊先
  生回到城里有些不快,因为他不知道这个中国人会呆在什么地方。然而,那天晚些时候,电
  话打到了这个公司的办公室。吴凌呆在罗素广场饭店,航行之后感到有些不太舒服,但说他
  完全可以参加第二天的董事会。董事会于十一点钟召开了。十一点半的时候,吴凌还是没有
  出现,秘书给罗素饭店打了电话。询问的结果他被告知那个中国人在大约十点半的时候和他
  的一位朋友出去了。好像很清楚他是出来参加会议的。但早上的时问过去了,他没有出现。
  当然,因为对伦敦不熟悉,他迷了路也是可能的。但那天晚上很晚了,他还是没有回到饭店。
  皮尔逊先生特别担心,于是通知了警察。第二天还是没有失踪者的下落,但再过一天的晚上,
  泰晤士河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结果是那位命运不济的中国人。在他的身上,以及饭店的行李
  当中,都丝毫没有那些与矿井有关的资料的痕迹。

  “在这紧要关头,我的朋友,我也卷进了这件事。皮尔逊先生拜访了我。对吴凌的死他
  感到十分震惊,但他主要牵挂的是找回那些资料,而那是这个中国人来英国的目的所在。警
  察当然主要关心的要查找凶犯——找回资料是第二考虑。他希望我能和警方合作并能代表公
  司的利益。
  “我立刻同意了。对我来说,很明显可以查我的有两个地方。一方面,我可以在公司里
  知道这个中国人要来的雇员当中查找;另一方面,在船上那些有可能知道他此行任务的乘客
  当中查找。我从第二方面着手,因为查找区域要窄一些。在这一点我和米勒警督不约而同,
  他负责这个案子——他和我们的朋友贾普警督迥然不同,很是自负,举止粗鲁,而且十分讨
  厌。我们一起查问了这艘船的高级船员。他们没有告诉我们多少有用的东西。吴凌在船上的
  时候不太说话。他和两个乘客关系密切——一个是名叫戴尔的糟糕的欧洲人,他好像名声不
  佳,另一个是一个年轻的银行职员名叫查尔斯-莱斯特,他从香港回国。很幸运我们搞到了
  这两个人的相片。当时似乎没有什么疑问,要是他们当中有一个牵连其中的话,那一定是戴
  尔。他和一帮中国坏蛋混在一起早已名声在外,是一个极有可能的嫌疑犯。
  “我们下一步就是去罗素广场饭店,将吴凌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立刻就认出了他。然
  后我们将戴尔的照片拿给他们看,让我们失望的是,门厅搬运工肯定地说他不是发生凶案那
  天晚上来饭店的那个男人。几乎是事后想到的,我又拿出了莱斯特的照片,让我惊讶的是,
  那个人立刻就认出来了。
  “‘是的,先生,’他肯定地说,‘那就是十点半来找吴凌先生的人,随后他们一起出去
  了。’
  “事情有了一些进展。我们下一步就是会一会查尔斯-莱斯特先生。他见我们的时候很
  是坦率,听到这个中国人的遇害他感到难过,并且随时听从我们的吩咐。他的故事如下:与
  吴凌一块儿安排好,他十点半去饭店找他。然而,吴凌没有出现,而是他的仆人来了,解释
  说他的主人出去了,并提出带这位年轻人去他主人现在的地方。莱斯特什么他没有怀疑就同
  意了。于是这个中国人叫了一辆出租车。他们朝码头的方向开了一会儿,莱斯特突然怀疑起
  来,他让出租车停了下来。尽管这个仆人反对,他还是下了车。他向我们保证,那就是他所
  知道的一切。
  “表面上我们很满意,我们谢了他就离开了。很快他的故事被证实有些不准确。首先,
  吴凌身边没有仆人,在船上没有,在饭店也没有。其次那个为这两人开车的出租车司机站了
  出来。莱斯特根本没有在路上下车,相反,他和那个中国绅士去了位于唐人街中心莱姆豪斯
  的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去处。那个提到的地方或多或少以一个最低级的鸦片烟馆而出名。两个
  人进去了——一小时之后,那个英国绅士,就是他在照片上认出的那个,一个人出来了。他
  看上去脸色惨白,气色不好,让出租司机把他送到最近的地铁站。
  “于是对查尔斯-莱斯特的身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虽然品德很好,但他债务缠
  身,并且暗中喜好赌博。当然,我们也没有放了戴尔不管。好像有那么点可能他会假冒另外
  一个人。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毫无根据的。他在所说的那一整天有无可指摘的不在现场的
  证据。当然,鸦片烟馆的老板以那种东方人特有的冷淡断然否认了这一切。烟馆老板说他从
  没见过查尔斯-莱斯特。那两个绅士中哪一个也没有来过他那里。不管怎么说,警察是错了:
  那儿从来不吸食鸦片。
  “他的否认,无论用意多好,也帮不了查尔斯-莱斯特。他被指控谋杀吴凌而被逮捕。
  搜查结果并没有找到与矿井有关的资料。鸦片烟馆的老板也被收审,但对他的经营场所的草

  草的突击搜查也没有找到什么。警察的热情没有回报,甚至一点鸦片也没有搜到。
  “与此同时我的朋友皮尔逊先生很是烦躁不安。他在我的屋里镀来镀去,哀声不断。
  “‘但你一定有想法,波洛先生:’他不断地催促我,‘你一定有想法!’
  “‘我当然有想法,’我谨慎地回答道,‘这倒是个麻烦——一个人想法太多;因而有太
  多方向。’
  “‘比如说?’他建议道。
  “‘比如——那个出租车司机。我们只有他的证言:他把那两个人送到了那个地方。那
  是一个说法。那么——他们真的去了那地方吗?假设他们在那儿下了出租车,穿过那个屋子,
  从另一个进口出去而去了别的地方呢?’
  “皮尔逊先生好像受了打击一样。
  “‘但你除了坐在这儿想之外什么也不做,不是吗?我们难道不能做点事情吗?’
  “你知道,他是很没有耐心的。
  “‘先生,’我庄重地对他说,‘让波洛在那姆豪斯贫民区那散发着臭味的街道上像只没
  有教养的小狗跑来串去是不可能的。请镇静,我的代理人正在工作。’
  “第二天,我就有了一些消息给他。那两个人真的穿过了提到的那个屋子,但他们真正
  的目标是河边的一个小餐馆。有人看见他们进去了,而莱斯特是一个人出来的。
  “然后,你想一想,皮尔逊先生有了一个特别不可理喻的想法:他认为我们得自己去这
  家餐馆进行调查,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行。我跟他吵,并且求他,但他不听。他说他会乔装
  打扮自己——他甚至建议说——我应该——我真不愿意说——应该刮掉我的八字胡!是的,
  这像什么话!我向他指出那是一个荒谬且荒唐的想法。一个人不能不负责任地毁掉一件美的
  东西。另外,一个长着八字胡的比利时绅士跟一个没长八字胡的绅士相比,难道他会不同样
  乐于开开眼界,吸食鸦片吗?
  “好了,在那点上他屈服了。但他还坚持他的计划。那个晚上他来了——我的天哪!他
  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他穿着他称为水手短外套的衣服,他的下巴很脏,胡子也没刮。他带着
  最脏的方巾,气味很是刺鼻。你想一想,他居然对自己很是得意:真的,英国人都疯了!他
  在我的外貌上搞了一些变化。我让他这么做了。你能跟一个疯子争论吗?我们最后出发了,
  我能让他一个人去吗?他像一个孩子打扮了一下去做装模作样的把戏。”
  “当然,你不能。”我答道。
  “接着说——我们到了。皮尔逊先生说的英语煞是奇怪。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水手。他
  谈到了‘无经验的水手’和‘舷楼’,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那是个低矮的小屋子,里面有
  很多中国人。我们吃了一些奇怪的菜。啊,天哪,我的胃!”波洛在继续说下去之前紧紧按
  住他的胃部,“然后那位老板来了,一个满脸狞笑的中国人。
  “‘您两位先生不喜欢这儿的菜,’他说道,‘你们是为了你们更喜欢的东西来的。来一
  烟枪,怎么样?’
  “皮尔逊先生在桌下狠狠踢了我一脚,(他也穿着水手的靴子!)并说道:‘我不在乎,
  约翰,前面引路。’
  “那个中国人笑了,领我们过了一个门走到地下室,又穿过了一个活板门,下了几级台
  阶,又上了几级台阶,走进了一个屋子,里面满是特别舒服的长沙发和靠垫。我们躺下来,
  一个中国男孩为我们脱了靴子。那是那晚上最惬意的时刻。然后他们给我们拿来了鸦片烟枪,
  为我们烧鸦片丸。我们假装吸起来,然后又假装睡觉,做梦。但在没人的时候,皮尔逊先生
  轻声喊我,并且马上开始在地板上悄悄前行。我们走进另一间屋子,在那儿别人都在睡着。
  就这样,直到我们听见两个人在说话。我们呆在一个帘子后面听着。他们在说吴凌。
  “‘那些资料呢?’一个人说。
  “‘莱斯特先生,他拿了。’另一个答道,他是一个中国人,‘他说,把它们都放在了安

  全的地方,警察不会找到的地方。’
  “‘啊,但他被逮了。’第一个说道。
  “‘他会出来的。警察不敢肯定他做没做。’
  “他们还说了不少类似的话,然后那两个人朝我们躲藏的地方走来,于是我们就仓促跑
  回了我们的房间。
  “‘我们最好离开这里,’呆了一会儿,皮尔逊说道,‘这地方不卫生。’
  “‘你说得对,先生,’我表示同意,‘这个闹剧我们演得够长了。’
  “我们还是成功地逃走了,吸鸦片花了我们不少钱。刚出那姆豪斯贫民区,皮尔逊长长
  地吸了一口气。
  “‘很高兴出来了,’他说道,‘但还是搞清了一些事情。’
  “‘的确是的。’我附和道,‘我想今晚乔装之后,我们要找到需要的东西不会太困难的。’
  “什么困难也没有。”波洛突然结束了他的故事。
  这个突然的结局很是奇怪,我盯着他。
  “但——但它们在什么地方?”我问道。
  “在他的口袋里,非常简单。”
  “但在谁的口袋里?”
  “当然在皮尔逊先生的口袋里!”看到我迷惑的眼神,他接着轻声说:“你没看出来吗?
  皮尔逊先生跟查尔斯-莱斯特一样,也负债累累。皮尔逊先生跟查尔斯-莱斯特一样,也喜
  欢赌博。他想出了从那个中国人那里偷窃文件的主意。他在南安普顿见到了他,和他一起到
  了伦敦,并直接把他带到了那姆豪斯贫民区。那天,雾很大,那个中国人不知道他在什么地
  方。我想皮尔逊先生经常在那儿吸食鸦片,因此有一些特别的朋友——我估计他不想杀人——
  他的想法是让一个中国人假扮吴凌并且得到出卖文件的钱。原先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但,
  在东方人看来,将吴凌杀了然后将他的尸体抛进河里更为简单,于是皮尔逊的中国同谋没有
  跟他商量就自行其事了。那么皮尔逊先生的惊恐就可想而知了。因为有人也许看见他在火车
  上和吴凌在一起了——谋杀和简单的诱拐是两码事。
  “他的救命稻草在那个在罗素广场饭店装扮吴凌的中国人的身上。要是尸体没被过早发
  现就好了!很有可能吴凌说过他和查尔斯-莱斯特之间的安排,即查尔斯-莱斯特要到饭店
  找吴凌。皮尔逊在这里看到了转移视线的极好方法。查尔斯-莱斯特将是被看到的和吴凌在
  一起的最后一个人、那个假扮的人受命对莱斯特说他是吴凌的佣人,并且将查尔斯-莱斯特
  尽快带到那姆豪斯贫民区。很有可能,在那儿的时候,给了查尔斯-莱斯特一杯饮料,而这
  杯饮料里放了药,当他一小时后出来的时候,他对所发生的一切就会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案子就是这样,当查尔斯-莱斯特一旦听说吴凌死了的消息,他吓坏了,于是否认说他曾到
  过那姆豪斯贫民区。
  “这样的话,他正好中了皮尔逊的圈套。但皮尔逊满意了吗?没有——我的态度使他很
  不安,他决心了结这个莱斯特的案子。所以他精心安排了那个假面调查来彻底地欺骗我。我
  刚才不是说他是个小孩打扮了一下去做装模作样的把戏吗?当然,我扮演了我的角色。他回
  到家里很是高兴。但早上,米勒警督到了他家。那些文件在他身上找到了;游戏就结束了。
  他极后悔他让他自己和赫尔克里-波洛一起演了这场闹剧!这件案子里只有一件事很困难。”
  “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说服米勒警督!米勒这家伙真是头牲口!又固执又愚昧。最后他把这全看作是自己的
  功劳。”
  “太糟了。”我喊道。
  “嗯,好了,我有补偿。缅甸矿产有限公司的其他董事将一万四千股股票奖励给我作为
  对我的工作的小小酬劳。不是太糟,是不是?但在投资的时候,我请你,一定得保守些。你
  在报纸上读到的那些东西,也许不是真的。豪猪油田的董事中——也许有很多皮尔逊先生。”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