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梦里花落知多少 -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貌似我也喜欢过郭敬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小心翼翼用上限定副词“貌似”,而心里实在说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喜欢过他。是与不是的界限从来没有我们想的清晰如斯,有些时候觉着在喜欢一个人,于是想着想着就好像真的越来越喜欢他了,一种情感的默默酝酿不知不觉暗合了自我预期实现的路径。
  我的书架上竟然躺着郭敬明的三本书,《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它们默默无闻好多年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再说自己 喜欢郭敬明这种小男生作家以及头长犄角,红极一时的韩寒以及他们那一拨轰轰烈烈-阴-魂难散的80后以及深深影响他们那一拨连同我们这一拨的安妮宝贝村上春 树,都显得非常非常没品,免不了遭到身边人的嘲笑,于是在心底也暗暗自我嘲笑起来。这样的看轻看低似乎是缺乏理由的,在我看来有点自我中伤的意思。这种感 觉,就和指着电视里的余秋雨非常大声地说这个人气量嘎小真以为自己是撒宁写出过什么名著实则默默心痛的感觉一样。我买过余秋雨的四本书,挨下来便是郭敬明 的三本了。我也喜欢过张爱玲王安忆村马尔克斯王小波村上春树安妮宝贝三毛余华,可是,可是,浅尝辄止而已。
  有人对我说:你知道《梦里花落知多少》伐,写得真好呀。
  于是我赶忙说:是呀是呀,看过一点,很感人的。
  可惜萌芽上只连载了部分。但是书马上要出版了。
  好的,我会第一时间去买的。我帮你带一本吧。
  答应替同学带书的一刻起,我便像撒了谎一样自觉难堪,萌芽上的连载我其实只看过一次,我哪有这么喜欢郭敬明的,我也压根不想买什么《梦里花落知多少》。
  高三的辉煌可以是一个礼拜夯掉一本化学龙门,也可以是抛下卷子和龙门一天看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当然后者不为人所知。卧槽草地看完一本不心甘的 书,然后不甘心地说,很灵很灵很灵的。郭敬明也老灵的。说着说着便觉得这个比现实美妙的梦和真实无异。真的,是真的,我喜欢这本书,喜欢郭敬明。
  我对她他说,也对他她说。两天后,前面的她说:我看过了,真的很灵的。我的梦便加速了催眠。后面的他非常不屑地说:这个男的有什么好的。然后故作权威:你 知道伐,他来过我们学校签售的,我去过的,他狂矮的,呶,还没你高,背个很大很大的书包皮,一点腔调都没有。过了几天躺在他家里命运凄凌的郭敬明签名海报郭 敬明签名书籍《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进了我的口袋,又过了几天在我前后左右的他她都看完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巨大压力下,他终于耗费了几节化学课几节语 文课看完了。后面的她说:其实郭敬明就这样,没有韩寒有深度的。他便频频附和并继续冒充权威道:其实韩寒也就这样。旁边的他和我还是统一立场的,并得意于 自己的记性*,脱口而出:记得当初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现在这可是百度的,从来没 有记住过。可惜他她她他,都觉得郭敬明的个人魅力不足,《梦里花落知多少》初始惊艳,不过尔尔。其实我的初衷也应如此,可哪晓得飞扬的梦里,内心早被催眠 得如痴如醉。

  没有尝试过喜欢一个作家,喜欢一本书的反应无非是唏嘘若干,沉思若干,随后心绪慢慢平静,比如《长恨歌》比如《百年孤独》比如《源氏午语》比如《文化苦 旅》。这些天窝在家看了《红.》,重温了《十诫》,那种沉静的力量强大得几乎叫人荡入谷底一瞬间迷失了路途,我们总是对世界之顶的寂寥产生敬畏之心,有人 操起放大镜上演变形记叫你体察到个人的渺小,情感和生活的无奈。而我们每天都紧握寂寥落寞的话题,触动了就触动了,这宿命清醒时就格外残忍,于是热闹欢悦 便弥足珍贵起来,可惜我们对这稍纵即逝的梦不够珍视,而它的力量也实在微小,一百次肤浅的欢腾抵不过隐忍已久的泰山压顶式的摧毁,一次足够。
  而这一本我自以为非常非常喜欢我迫不及待要告诉大家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却叫我的内心史无前例热闹喧哗起来,这热闹喧哗不晓得是作给谁看 的,而这力量异常剧烈强大,不寻常的反应还包皮括我开始哭着喊着说我要转去读文科,我要考广告系。因为闻婧顾小北林岚都是广告系的。抱歉这几个人的名字我现 在全是百度来的,关于故事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关系我一丁点一丁点都不记得了,这真的再正常不过,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故事也对其中符号般的帅哥美女没有丝毫 兴趣,唯一留着印象的是那个 “卖女孩的小火柴”,当时我和他她她他十分津津乐道于这个格格不入的有同情心的老鸨连带着其中描述的诡异的离奇的生活,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切口粗话,还 有……还有顾小北的求爱情节,我一点不知道那些埋首于做不完的龙门与卷子嘴巴里酸酸地交流这些情节一边小心隐藏暗地里的向往的他她她他后来有没有经历到这 些浪漫的过程。那时候的日子像幅单调清纯的画,大家都是亮堂堂的内心,偶尔飘浮的小暧昧不了了之,道听途说的浪漫倒是一刻没有消停过,掂脚张望真正的浪 漫,各怀鬼胎似地等待圣顾。
  我一直焦灼地过我的高三,因为这本书的突如其来好像曾经天真不合情理的转科变得顺理成章,这是《梦里花落知多少》赋予我唯一的跨出一步的勇气,可惜这近似 于异想天开的勇气与坚持本质孱弱,自诩理亏。事实是我并没有转去读历史,也没有考广告系。填志愿表的时候离这场风波过去已经5个月了,我只是在“金融”和 “国贸”的专业间游移不定,最后的高考分数平平但也足够上除了“金融”之外FD任何的专业了,一年后我知道自己距一志愿“金融”仅一分之差时恨得捶胸顿 足,心里的小算盘打到“如果当初转了文科,金融稳进,搞不好能进北大了”。原来,早就没有《梦里花落知多少》什么事了,那些抛之脑后的信誓旦旦像一个玩 笑。

  最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不知哪来的灵感找出《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找出《爱与痛的边缘》,在光线很不好的床头灯下面吃力地翻翻,猛然觉得如果自己曾经说过 或者曾经自以为觉得郭敬明是心头至爱那便是更大的玩笑了。这两本书是郭敬明高中时候写的,用高中的眼光去看高中的他,不厌其烦地记录昨天,记录“左手倒 影,右手年华”,这“大块明媚又哀伤的青春”徜徉在“爱与痛的边缘”,无异比韩寒更惹我怜惜,站在当下再来说三道四实在不公平,当然了,一个高中的孩子还 是高中的孩子,一个在富足健康环境下成长热爱物质不安于室,最后坳不过大人的意见去选了理科,喜欢怀念过去雕琢小情绪但无伤大雅,后来读了大学急不可待地 要转型写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然后还有很多……的孩子。我想,用来自嘲的“做作”和“坳造型”还是慢些去伤害在文字里纯净敏感的心灵,当然我相信他的心 早已身经百战无坚不摧,可仍有很多一头载进去以为梦从此有了依托的心,如果这场梦的催眠者也沦落到清醒的现实那么这片集体催眠的舞台的轰然倒地足以戳破一 切繁华的梦,幸好,一切在悄无声息地进行,沉醉是默默,退出也是默默,就像成长这场劫难因为天长日久便永远不会摧毁我们。
  我唯一想说的是他对文字的记忆力真的很不错,当然也可以尖刻一点地理解为复制能力,尖刻一点地指出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安妮宝贝说,韩寒说,许佳说,苏童 说……”那么喜欢用“叉叉说”难怪后面有抄袭的劣迹早有征兆啊!这句话,实在,实在是不应该的,我你他她,都有过这一刻吧多希望身上那个看不见的洞快些找 到出口一刻也等不及了哪怕借了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嘴巴别人的脑袋一吐为快便可以了,于是有了太多有心无力的模仿,模仿村上春树的哀伤,模仿安妮宝贝的爱情, 模仿王小波的痞气,以为身后拖曳的长长的影子是自己的青春,可惜只是借了别人的言语别人的情绪制造出来,久而久之那哀伤而明媚的青春在批量生产中变得麻木 而自我禁锢缓慢幻灭,这禁锢是自己给的,只是借了他人的力量。后来便连觉醒的突破也有心无力了,硬要乘着别人的翅膀,因为有了外界给的底气便不怕狠狠地跌 下来。

  太早开始把玩文字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他人的影子中久久不愿脱身是一件好事吗?去描写那些苍白做作的爱情描写似真似幻的性*爱场面是好事吗? 将生活中平静流淌流逝的情感情绪无限制分解扩大挪位当了写作的素材是好事吗?对现实斤斤计较敏感不自知而后继续在文字中编造迷人激烈的迷宫是好事吗?太早 开始的人大多自恋到一定程度因而比较容易迷失,我觉得,也或者是我多心了,我善良地假想出一场悲情的自我伤害的命运,事实上这个梦或许是另外一种演法。 “在演唱会上唱起悲情旋律煽动所有听众的一刻,他脑海里显现的是昨天晚上输掉的那一局麻将。”我所看到过最精妙的表述竟是出自于一篇哀悼张国荣去世的文 章,再想想有什么不敬呢,约定俗成的大笑话,表演太久,掉了初衷,反倒是观众更投入。清醒的终归是清醒的,痴醉的白白托起他人的美梦。一刹那我脑海中有这 些名字划过:张国荣刘德华琼瑶韩寒李宇春张靓颖井柏然安妮宝贝村上春树……嗯,还有郭敬明。
  郭敬明的消息一直没断过,包皮括《梦里花落知多少》与《圈里圈外》的官司,包皮括与萌芽的纷纷扰扰与其他80后的是是非非,这都让我平添了几分悲哀和不甚深刻 真诚的伤心;他的粉丝也十分之彪悍,这令人惊异,按说他本人瘦弱矮小,相貌不佳,我的悲哀便多了理由,外加一丝汗颜和几滴冷汗。当《梦里花落知多少》终被 判为抄袭的一刻,我随手给高中的几个同学群发了这条消息,那些只言片语不伤痛痒的回复印象不深了,只记得没有等来最想看的答案,我认为的渊源旁人大约早已 不当真,这当真的关系就无辜了,而这空白回应惟有当做记忆的留白,成全了失望又不甘心的自我安慰。高三和大一的鸿沟原来就是这样横亘在我面前,这才是我深 刻与真诚的伤心。我暗自偷看彼岸的风景独好,揣度的当时的心境被放大放大放大,盯着出了神,模糊了,那稀奇古怪的图案泄漏了深藏的线索,宛若是一组精心编 排的密码,无心无意巧合突然与他她她他是密码的钥匙,秘密地镶嵌在内心的石洞里闪闪发光,照得图案背景都快变了形,叫人不忍卒看。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