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梦里花落知多少 -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貌似我也喜欢过郭敬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小心翼翼用上限定副词“貌似”,而心里实在说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喜欢过他。是与不是的界限从来没有我们想的清晰如斯,有些时候觉着在喜欢一个人,于是想着想着就好像真的越来越喜欢他了,一种情感的默默酝酿不知不觉暗合了自我预期实现的路径。
  我的书架上竟然躺着郭敬明的三本书,《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它们默默无闻好多年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再说自己 喜欢郭敬明这种小男生作家以及头长犄角,红极一时的韩寒以及他们那一拨轰轰烈烈-阴-魂难散的80后以及深深影响他们那一拨连同我们这一拨的安妮宝贝村上春 树,都显得非常非常没品,免不了遭到身边人的嘲笑,于是在心底也暗暗自我嘲笑起来。这样的看轻看低似乎是缺乏理由的,在我看来有点自我中伤的意思。这种感 觉,就和指着电视里的余秋雨非常大声地说这个人气量嘎小真以为自己是撒宁写出过什么名著实则默默心痛的感觉一样。我买过余秋雨的四本书,挨下来便是郭敬明 的三本了。我也喜欢过张爱玲王安忆村马尔克斯王小波村上春树安妮宝贝三毛余华,可是,可是,浅尝辄止而已。
  有人对我说:你知道《梦里花落知多少》伐,写得真好呀。
  于是我赶忙说:是呀是呀,看过一点,很感人的。
  可惜萌芽上只连载了部分。但是书马上要出版了。
  好的,我会第一时间去买的。我帮你带一本吧。
  答应替同学带书的一刻起,我便像撒了谎一样自觉难堪,萌芽上的连载我其实只看过一次,我哪有这么喜欢郭敬明的,我也压根不想买什么《梦里花落知多少》。
  高三的辉煌可以是一个礼拜夯掉一本化学龙门,也可以是抛下卷子和龙门一天看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当然后者不为人所知。卧槽草地看完一本不心甘的 书,然后不甘心地说,很灵很灵很灵的。郭敬明也老灵的。说着说着便觉得这个比现实美妙的梦和真实无异。真的,是真的,我喜欢这本书,喜欢郭敬明。
  我对她他说,也对他她说。两天后,前面的她说:我看过了,真的很灵的。我的梦便加速了催眠。后面的他非常不屑地说:这个男的有什么好的。然后故作权威:你 知道伐,他来过我们学校签售的,我去过的,他狂矮的,呶,还没你高,背个很大很大的书包皮,一点腔调都没有。过了几天躺在他家里命运凄凌的郭敬明签名海报郭 敬明签名书籍《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进了我的口袋,又过了几天在我前后左右的他她都看完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巨大压力下,他终于耗费了几节化学课几节语 文课看完了。后面的她说:其实郭敬明就这样,没有韩寒有深度的。他便频频附和并继续冒充权威道:其实韩寒也就这样。旁边的他和我还是统一立场的,并得意于 自己的记性*,脱口而出:记得当初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现在这可是百度的,从来没 有记住过。可惜他她她他,都觉得郭敬明的个人魅力不足,《梦里花落知多少》初始惊艳,不过尔尔。其实我的初衷也应如此,可哪晓得飞扬的梦里,内心早被催眠 得如痴如醉。

  没有尝试过喜欢一个作家,喜欢一本书的反应无非是唏嘘若干,沉思若干,随后心绪慢慢平静,比如《长恨歌》比如《百年孤独》比如《源氏午语》比如《文化苦 旅》。这些天窝在家看了《红.》,重温了《十诫》,那种沉静的力量强大得几乎叫人荡入谷底一瞬间迷失了路途,我们总是对世界之顶的寂寥产生敬畏之心,有人 操起放大镜上演变形记叫你体察到个人的渺小,情感和生活的无奈。而我们每天都紧握寂寥落寞的话题,触动了就触动了,这宿命清醒时就格外残忍,于是热闹欢悦 便弥足珍贵起来,可惜我们对这稍纵即逝的梦不够珍视,而它的力量也实在微小,一百次肤浅的欢腾抵不过隐忍已久的泰山压顶式的摧毁,一次足够。
  而这一本我自以为非常非常喜欢我迫不及待要告诉大家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却叫我的内心史无前例热闹喧哗起来,这热闹喧哗不晓得是作给谁看 的,而这力量异常剧烈强大,不寻常的反应还包皮括我开始哭着喊着说我要转去读文科,我要考广告系。因为闻婧顾小北林岚都是广告系的。抱歉这几个人的名字我现 在全是百度来的,关于故事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关系我一丁点一丁点都不记得了,这真的再正常不过,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故事也对其中符号般的帅哥美女没有丝毫 兴趣,唯一留着印象的是那个 “卖女孩的小火柴”,当时我和他她她他十分津津乐道于这个格格不入的有同情心的老鸨连带着其中描述的诡异的离奇的生活,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切口粗话,还 有……还有顾小北的求爱情节,我一点不知道那些埋首于做不完的龙门与卷子嘴巴里酸酸地交流这些情节一边小心隐藏暗地里的向往的他她她他后来有没有经历到这 些浪漫的过程。那时候的日子像幅单调清纯的画,大家都是亮堂堂的内心,偶尔飘浮的小暧昧不了了之,道听途说的浪漫倒是一刻没有消停过,掂脚张望真正的浪 漫,各怀鬼胎似地等待圣顾。
  我一直焦灼地过我的高三,因为这本书的突如其来好像曾经天真不合情理的转科变得顺理成章,这是《梦里花落知多少》赋予我唯一的跨出一步的勇气,可惜这近似 于异想天开的勇气与坚持本质孱弱,自诩理亏。事实是我并没有转去读历史,也没有考广告系。填志愿表的时候离这场风波过去已经5个月了,我只是在“金融”和 “国贸”的专业间游移不定,最后的高考分数平平但也足够上除了“金融”之外FD任何的专业了,一年后我知道自己距一志愿“金融”仅一分之差时恨得捶胸顿 足,心里的小算盘打到“如果当初转了文科,金融稳进,搞不好能进北大了”。原来,早就没有《梦里花落知多少》什么事了,那些抛之脑后的信誓旦旦像一个玩 笑。

  最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不知哪来的灵感找出《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找出《爱与痛的边缘》,在光线很不好的床头灯下面吃力地翻翻,猛然觉得如果自己曾经说过 或者曾经自以为觉得郭敬明是心头至爱那便是更大的玩笑了。这两本书是郭敬明高中时候写的,用高中的眼光去看高中的他,不厌其烦地记录昨天,记录“左手倒 影,右手年华”,这“大块明媚又哀伤的青春”徜徉在“爱与痛的边缘”,无异比韩寒更惹我怜惜,站在当下再来说三道四实在不公平,当然了,一个高中的孩子还 是高中的孩子,一个在富足健康环境下成长热爱物质不安于室,最后坳不过大人的意见去选了理科,喜欢怀念过去雕琢小情绪但无伤大雅,后来读了大学急不可待地 要转型写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然后还有很多……的孩子。我想,用来自嘲的“做作”和“坳造型”还是慢些去伤害在文字里纯净敏感的心灵,当然我相信他的心 早已身经百战无坚不摧,可仍有很多一头载进去以为梦从此有了依托的心,如果这场梦的催眠者也沦落到清醒的现实那么这片集体催眠的舞台的轰然倒地足以戳破一 切繁华的梦,幸好,一切在悄无声息地进行,沉醉是默默,退出也是默默,就像成长这场劫难因为天长日久便永远不会摧毁我们。
  我唯一想说的是他对文字的记忆力真的很不错,当然也可以尖刻一点地理解为复制能力,尖刻一点地指出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安妮宝贝说,韩寒说,许佳说,苏童 说……”那么喜欢用“叉叉说”难怪后面有抄袭的劣迹早有征兆啊!这句话,实在,实在是不应该的,我你他她,都有过这一刻吧多希望身上那个看不见的洞快些找 到出口一刻也等不及了哪怕借了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嘴巴别人的脑袋一吐为快便可以了,于是有了太多有心无力的模仿,模仿村上春树的哀伤,模仿安妮宝贝的爱情, 模仿王小波的痞气,以为身后拖曳的长长的影子是自己的青春,可惜只是借了别人的言语别人的情绪制造出来,久而久之那哀伤而明媚的青春在批量生产中变得麻木 而自我禁锢缓慢幻灭,这禁锢是自己给的,只是借了他人的力量。后来便连觉醒的突破也有心无力了,硬要乘着别人的翅膀,因为有了外界给的底气便不怕狠狠地跌 下来。

  太早开始把玩文字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他人的影子中久久不愿脱身是一件好事吗?去描写那些苍白做作的爱情描写似真似幻的性*爱场面是好事吗? 将生活中平静流淌流逝的情感情绪无限制分解扩大挪位当了写作的素材是好事吗?对现实斤斤计较敏感不自知而后继续在文字中编造迷人激烈的迷宫是好事吗?太早 开始的人大多自恋到一定程度因而比较容易迷失,我觉得,也或者是我多心了,我善良地假想出一场悲情的自我伤害的命运,事实上这个梦或许是另外一种演法。 “在演唱会上唱起悲情旋律煽动所有听众的一刻,他脑海里显现的是昨天晚上输掉的那一局麻将。”我所看到过最精妙的表述竟是出自于一篇哀悼张国荣去世的文 章,再想想有什么不敬呢,约定俗成的大笑话,表演太久,掉了初衷,反倒是观众更投入。清醒的终归是清醒的,痴醉的白白托起他人的美梦。一刹那我脑海中有这 些名字划过:张国荣刘德华琼瑶韩寒李宇春张靓颖井柏然安妮宝贝村上春树……嗯,还有郭敬明。
  郭敬明的消息一直没断过,包皮括《梦里花落知多少》与《圈里圈外》的官司,包皮括与萌芽的纷纷扰扰与其他80后的是是非非,这都让我平添了几分悲哀和不甚深刻 真诚的伤心;他的粉丝也十分之彪悍,这令人惊异,按说他本人瘦弱矮小,相貌不佳,我的悲哀便多了理由,外加一丝汗颜和几滴冷汗。当《梦里花落知多少》终被 判为抄袭的一刻,我随手给高中的几个同学群发了这条消息,那些只言片语不伤痛痒的回复印象不深了,只记得没有等来最想看的答案,我认为的渊源旁人大约早已 不当真,这当真的关系就无辜了,而这空白回应惟有当做记忆的留白,成全了失望又不甘心的自我安慰。高三和大一的鸿沟原来就是这样横亘在我面前,这才是我深 刻与真诚的伤心。我暗自偷看彼岸的风景独好,揣度的当时的心境被放大放大放大,盯着出了神,模糊了,那稀奇古怪的图案泄漏了深藏的线索,宛若是一组精心编 排的密码,无心无意巧合突然与他她她他是密码的钥匙,秘密地镶嵌在内心的石洞里闪闪发光,照得图案背景都快变了形,叫人不忍卒看。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