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 谨慎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谨慎型
  性格谨慎的人思维缜密,办事精细、周全。十分适宜高级管理者、会计、银行职员、出纳、统计、秘书、参谋、科研等项职业,但缺乏开拓创新能力,不适宜从事要求大刀阔斧的职业。
  你若是一个谨慎型性格的人,你一定会受到这样一些责备:你疑心太重、顾虑重重;你缺少决断,不敢承担责任;你谨小慎微,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机会;你缺少胆量,不敢开拓创新……不错,谨慎型性格的人的确有上述缺点,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谨慎性格的人是世界上最精细、最理性的人。他们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小心谨慎;他们为人谦虚、思维缜密;他们讲究章法、井井有条;他们考虑问题既全面又深入……的成功,一旦他们找对了职业,他们经常会成为长盛不衰的人。谨慎性格的人生活比较有规律,不愿随便打破平稳的节奏;他们注意细节的精确,能按部就班完美地完成工作;他们适合做办公室和后勤等突变性少的工作。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但缺乏开拓创新能力,不适宜从事要求大刀阔斧的职业。典型的职业有高级管理者、秘书、参谋、会计、银行职员、法官、统计、研究人员、行政和档案管理。以及与图纸、t程等打交道的_t作。谨慎性格的人由于其谨慎,他们常常能成为政界和商界的“不倒翁”。美国巾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属这样一个具有谨慎性格的人。在美国,很多人可能连副总统是谁都不知道,但一定知道格林斯潘。有人开玩笑说,他打一喷嚏,美国经济就要感冒,世界经济就要发烧。整个世界股市就会随着他的喜悲而沉浮。在华尔街,如果交易员要吓唬啼哭的孩子的话,他不会说“狼来了”,而是“格林斯潘要加息了”。镜,完全是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刻薄点讲,就是“糟老头”一个。一名众议员曾把他形容为“伪装戒纯洁的经济学修道士,但实际上崇拜华尔街”的家伙。他讲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小心谨慎、而且语调没有一点抑扬顿挫,似乎从来没有表现出过什么感情色彩。但绝大多数的金融家、商业人员、经济学家都相信,美国在过去二十年里所经历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格林斯潘的正确领导。美国的一家媒体在1996年总统大选时曾公开说:“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联储主席就行!”对格林斯潘来说,最佳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保持适当的通胀,但同时保证不会产生过度的泡沫。因此,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他所做的就像是一名忙碌而又小心谨慎的调音师,当弦刚刚显得太紧的时候,赶忙松一点;当弦刚刚显得太松的时候,再去紧一下,不过琴弦始终保持最佳的音调。每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会,研究如何应对美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时,从一大早,各大电视台就派专人跟踪格林斯潘。看他怎样从自己的车里下来,怎样走上台阶,怎样进联邦储备委员会大门。很多经济分潘来开会时手提的皮包鼓鼓囊囊的,就显示他一定要提升或降低利率。如果他手里的皮包瘪瘪的,那么联邦贷款利率就可能不会再次变动。2000年格林斯潘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任期届满时,克林顿总统曾苦苦哀求,格林斯潘只好同意再续任一届。白宫发布这个新闻后,美国人民三呼万岁。比迎接美国新总统上任热情要高得多。2004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乔治·w·布什提交的有关由格林斯潘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引领美国经济繁荣与萧条的格林斯潘,又开始了他作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第五个任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呼风唤雨的人,你能想像出他选错职业时的情形吗?格林斯潘的母亲迷恋音乐,喜欢唱歌,并且擅长多种乐器。在母亲的影响下,他选择了音乐。在乔治.华盛顿中学毕业后,他考进著名的纽约米利亚音乐学院。当时他的职业目标是做一个音乐家。但是,学业尚未过半,他就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很难再有长进,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厌倦。于是中途退学,参加了一个舞蹈团的乐队,司职黑管乐手,跟随舞蹈团全国巡回演出.会计,也替乐队同事们纳税。这样过了一年多,他终于承认自己的性格和天赋不适合这一职业,只得忍痛离开乐队。这时,他才认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谨慎性格的人,自己虽然没有音乐的天分,但却长于理性思考、办事精细;也是在这时,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是数学和经济。于是毅然进入纽约大学商学院学习,在这里,他成功地找寻到了其性格同职业的最佳结合点,开发出了自己的数学和经济学天赋。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拾。他沿着自己的性格轨道,昂首阔步奔向了成功的彼岸。格林斯潘如果继续选择音乐作为职业,他的一生注定会平庸。格林斯潘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人千万不要与自己的天性作对。做违背自己性格、天性的事,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而顺着自己的天性发展,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结局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
或许您还会喜欢: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