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八章 人人都想好,为何结果都不好——囚徒困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人人都想好,为何结果都不好——囚徒困境
  这既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又是一个经典的经济学悖论。
  警察抓获了两个重要的嫌疑犯,却只掌握了很少的证据,如果就此量刑,嫌疑犯将只受到很轻的惩罚。所以,警察就动用了这样一个办法,将两人隔离,然后分别对每个人说:
  1.如果你认罪,而你的同伙沉默,那么他将被判10年监禁,而你将马上获得自由;
  2.反过来,如果你的同伙认罪,而你保持沉默,那你将被判1O年,他将自由;
  3.如果你们两个人都认罪,每人都将被判5年监禁;
  4.如果你们两个人都沉默,你们每个人只会坐1年牢(因为警察证据不足)。
  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每个嫌疑犯可能面临的监禁分别是10年、5年、1年和0年。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避开10年的漫漫铁窗生涯,从而马上自由。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每个人最终的刑期并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两个人一起作出选择后的结果,即需要两人共同来达成。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嫌疑犯的角度去考虑,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奥妙,甚至还能体会到有关人性的问题。
  当然,经济学家更关心的是其中蕴藏的“博弈论”原理。一般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过,做生意的人都不是傻子,你希望利益最大化,我也肯定如此。假设我是其中的A嫌疑犯,当然希望自己“坦白从宽”,而B“抗拒从严”,可是多年的“社会经验”告诉我,B肯定也会这么想。退而求其次,只坐1年监禁也不错,前提是两个人都得沉默,但是那样做我将冒极大的风险(因为B可能会招供)。思来想去,决定自己还是招供,这样避开了10年牢狱,最多也就是坐5年,而对双方都有利的1年刑期就不作指望了。

  “两人共坐五年牢”的结果,在博弈论中被称为“纳什均衡”。它的定义如下:
  假设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在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这样所有人的策略就构成一个策略组合。纳什均衡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成,并且在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的理由来打破这种均衡。在“囚徒困境”中,两名嫌疑犯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且都知道对方将要采取的策略(其他人策略已经给定),结果产生了一种“纳什均衡”,而任何一名嫌疑犯都无力将其打破。需要指出的是,将“囚徒困境”作为重要课题之一的博弈论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市场和竞争的看法。在这里要提一下纳什,作为一个天才的数学家,在经济博弈论领域,他提出的“纳什均衡”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到了今天,博弈论研究都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而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纳什,其克服精神分裂症,坚持研究的经历更是跌宕起伏,令人敬佩。
  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囚徒困境”显然不是一个最佳的结果。然而,它竟然是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被誉为经济学圣人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句名言:”一个人通过追求自身利益,常常会比他实际上想做的那样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将达到利他的效果。通俗点说,就是“人人都为自己好,社会就会变更好”。但是上面的“囚徒困境”却对斯密提出了有力挑战:对两个嫌疑犯来说,在斯密精神的指导下完全为了自己好,结果却是大家都不好。最有利的1年监禁没有出现,两个囚徒损人而不利己,一个悖论就此出现——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个悖论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我们已经知道,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个嫌疑犯相互串供(经济学上要文雅一些,称之为“合作”),就能达成最好的结果;或者换个角度,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也能共同获得最短时间的监禁。这时,问题就变得深刻了:每个人的利己行为,导致的最终结局却是对所有人都不利,只有合作,才能使得大家获得最多的利益,形成所谓的“双赢局面”——话说回来,这个结论又何尝不直指人性的本质呢?
  如果将“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来,我们会看到在社会、经济、政治、管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司空见惯的博弈现象。
  在我国,老百姓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电价格大战,彩电、冰箱、空调……无一不疯狂降价,以期占据市场。消费者当然是受益者,但是,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却往往构成一个“纳什均衡”。前面提到了,它就像“囚徒困境”的结果,损人而不利己,最终是谁都没有钱赚,甚至还濒临破产。价格战对厂商而言无疑意味着自杀。因此,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厂商采取合作的态度,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等方式避免这种没有意义的价格战。

  “囚徒困境”还适用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说,有些企业很清楚环境污染的危害,也不愿意这么做,但在很多情况下却被迫放弃污染治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作个假设,即政府没有严格的管制,那么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其中一个企业家良心发现,自愿投资治理污染,那么他的生产成本必然增加,从而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最后,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导致破产。由此,所有的企业最终都会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乡镇企业因为盲目发展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就属于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从长远看,这种“纳什均衡”是极为有害的,它必将导致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成为“陷入困境的囚徒”。而在政府加强了污染管制后,企业都投入了成本以有效降低污染,即在“治污”上采取了合作的姿态,结果是获得了与高污染时期同样的利润,但是环境却得以大大改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生命的重建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我写好了这本书,希望同你一起分享。这本书与我的另一本蓝皮小书《治愈你的身体》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的,那本书已经作为心理模式导致身体疾病的权威著作被广泛接受。在这本书里我安排了一个“会谈”(见第一章),就好像你作为一个客户来我的咨询室一样。如果你每天做书中列出的练习,在你读完这本书之前,你的生活就会改变。我建议你先将本书通读一遍,然后开始第二遍的精读,深入地做每个练习。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