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五章 你是“大猪”,还是“小猪”——智猪博弈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你是“大猪”,还是“小猪”——智猪博弈论
  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案例,讲了两头猪的智斗故事。
  大猪和小猪共住一个猪圈,为吃食竞争。猪圈一侧有一个踏板,另一侧有一个食槽。每踩一次踏板,自动投食机就会向食槽投放一点饲料。这样,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会抢先吃到食物——如果小猪踩动踏板,大猪就会在小猪跑来之前吃光东西;如果大猪踩动踏板,则有机会在小猪吃光之前跑来,抢到一点残羹。那么,两只猪会采取什么策略呢?说出来大家可能会有些难以置信,结果只能是一种——强壮的大猪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而小猪则等在食槽旁边,坐享其成。
  这是为什么呢?以小猪为例,对它而言,自己去踩意味着一无所有,但不踩则会出现两种可能:一、大猪去踩,它可以坐而待食;二、大猪也不踩,双方干耗,最终都会饿死——但这与小猪去踩的结果并无二致。对大猪来说,由小猪去踩踏板也是上策。但是,如果双方都静观其变,由于大猪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消耗不起。最终,结果只能是大猪去踩,并跑回来争食,这样多少还是有些收获。
  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属于经济学的博弈论范畴。博弈论是指个人或者组织面对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策略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本文提出的这个“智猪博弈”早已作为一种博弈模型,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战争、政治、商业、体育比赛……几乎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而在职场当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任务完成,论功行赏时,有一些员工不劳而获,就像故事中的小猪,而另一些人费力又难以讨好,就像故事中的大猪。能者加班,而大伙一起拿加班费,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当公司需要加班时,常常出现“人多力量大”的状况,不论事有多大,加班员工越多越好。本来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完,总会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员工凑在一起。由此,“智猪博弈”就会出现。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不去工作,结果当然是“三个和尚没水吃”,完不成任务。但是,当中能者碍于面子或者责任心,往往不便坐而待之,就去主动完成任务。由于大家对彼此的行事规则早已清楚,其余员工在加班中便多是出工不出力。工作一旦完成,大家便共拿奖金——由此,能者成了辛苦的“大猪”,而其他人则成了舒服的“小猪”。要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企业要充分了解员工,辨清能者与普通职员。如果工作有难度,则将其交给能者;如果工作人人都能胜任,则要让加班的人数和工作量相对应,不要造成人员浪费。一句话,“因事设岗,因事用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职工发挥自己的能力。
  除去加班,在向老板争取增加薪水或者福利时,也会出现“智猪博弈”。当一名员工被推选为代言人与老板谈判时,他在为公司所有员工的利益而努力。然而,同为可能受益者的其他人却在此刻扮演了“小猪”角色,躲于幕后。如果谈判成功,他们可以轻松分一杯羹;如果失败,他们也可以全身而退,甚至发表一通与我无关的言论。而那名与老板谈判的员工,扮演了“大猪”,却有可能因此成为一名牺牲者——实际上,像这位勇于代言的职员,在公司里往往是那些胸无城府,而又总想树立积极形象的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公司要加强民主参与决策,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合适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避免“智猪博弈”的出现。

  不仅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智猪博弈”,在应聘工作时,有时也会发生。
  某名牌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教授,分别负责经济学和会计学。招聘伊始,便应者甚众,竞争激烈。经过长时间的层层选拔后,有两个教授(称之为甲和乙)赢得了机会,开始最终定岗。大学规定,会计学教授月工资6000元,而经济学教授月工资4000元(这是缘于会计学为时下热门),而甲、乙两人都想去从事会计学,由此开始最后一次竞争。双方的大体情况如下:二人均有会计学硕士学位,同时又兼有会计学和经济学两方面的教学经验,而且,甲的会计学教学经验还优于乙。依正常逻辑推测,甲教授已经占得先机,获得会计学教授职位顺理成章。甲教授对此也颇有信心。在与学校谈判过程中,他除了详谈自己的会计学教学经验外,为了证明能力,还谈起自己的经济学教学经历。然而与之相比,乙教授采取的竞争策略令人匪夷所思:在与大学谈判中,他极力否认自己具有经济学教学经验,甚至还有意贬低自己,声称如果自己去讲授经济学,实属将误人子弟。从甲、乙两教授向大学一方传达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乙故意拉大了自己与甲的实力差距。然而,最终定岗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乙非常愉快地获得了会计学教授职位,而甲只能退而求其次,教授经济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最终结果?更有能力和经验的甲教授为什么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利?这就需要应用“智猪蹲弈”来进行分析。该大学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层层选拔,在最后选定两位佼佼者后,已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除非出现极其特殊的情况(如天灾人祸),基本不可能再重新招聘。而对于两位教授而言亦是如此,也都不太可能随便丢掉触手可及的美差。对此局面,实力稍逊的乙教授了然于胸,主动充当了“智猪博弈”中的“小猪”角色,释放出“宁可失去职位(实则当然未必如此),也不愿担当经济学教授”的烟幕弹。相比之下,甲教授的做法就逊色不少,在无意当中充当了知识渊博、能力全面的“大猪”角色。面对两位教授的策略,大学由于难以再开展新一轮的招聘,只能作出让甲去教授经济学的选择。
  这一事例无意否定知识的价值,而是指出,面对这一看似有悖事理、有违公平的“能者退其次”的结果,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博弈论在此起了关键作用。回头再看,设想如果甲教授了解“智猪博弈”,吃透竞争形势,只要采取和乙教授同样的策略——“一定要教授会计学”,就很可能达到目的(因为他确实比乙要强一些)。但是很遗憾,他在“智猪博弈”当中扮演了能力更强,却费力不讨好的“大猪”角色,输掉了竞争。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