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五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原因——人才经济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原因——人才经济学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大军,项梁兵败后,韩信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却始终不被采纳,不得志之下转而投奔刘邦的汉军。汉军大将夏侯婴见韩信言论不凡、相貌威武,便将其向刘邦推荐,但仍然未被重用。后来,韩信多次与萧何论兵,颇得赏识,但仍不能舒展志向。刘邦行军至南郑时,郁郁不得志的韩信面对当空明月,仰天长叹前程渺茫,便骑马而去。萧何听说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连夜追赶,天至拂晓,方才追及。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留了下来。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他推荐韩信,希望重用。刘邦起初只想将其封为将军,然而萧何竭尽所能争辩,说明争夺天下,韩信是必不可少的大将之才。于是刘邦便择选吉日任命韩信为大将,从此文依萧何,武靠韩信,刘邦终于夺取了天下,建立了西汉。
  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小说、戏剧当中屡屡提起,传为佳话。古往今来,这一典故的教育意义始终未曾降低分毫。从萧何为国求贤、识人爱才的一片赤诚之心中,可以看到人才的高度重要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人才经济学”的高度。
  人才经济学首先要明确“人才”的定义;人才是什么?首先,人才属于劳动者,但绝不是一般的劳动者。相比普通劳动者而言,他们具有“三高”,即“高质量”、“高素养”和“高能量”,因此,人才可以在为数众多的劳动力群体中,脱颖而出。古语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求的就是高质量的人才。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当年从美国回归时,遇到百般阻挠,原因何在?一位美军高级将领给出了形象的答案,他说,宁愿枪毙钱学森,也不愿意他回到中国,因为他“一个人可以顶五个师”。所以钱学森在美国被扣五年才得返回,而他一旦回国,便对“两弹一星”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其释放出的能量是一般人无法相提并论的。

  在明确人才的定义后,再分析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它将集中于人才的竞争。这里有一个简单、明了的逻辑关系: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的竞争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谁能生产出适合用户需要、赢得用户满意的产品(这里的产品包括技术、服务等),谁就能占领市场。但是只有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方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因此,从根本上说,人才竞争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
  在市场里,人才也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其价值就由供求关系决定。但是对于人才,又绝不能简单等同一般的商品。随便列举某种商品,比如手机,在其刚进入市场时还是紧俏货,但是到了现在,手机已经非常普及,市场上基本达到供求平衡,甚至开始出现供大于求。手机的价格越降越低,就是一个证明。实际上,市场里绝大多数商品的供求发展都会符合这种最终供大于求的趋势,这是由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共同决定的。但是人才——而且只有人才,作为科技的研发者,是不折不扣的稀缺资源。尽管在短期内人才市场会有所起伏,但从长远看,人才总会供不应求。比如作为朝阳产业的IT界,已经持续多年上演争抢软件人才的大戏;近几年,中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市场广阔,产销两旺,在我国一些模具业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企业追着疯抢模具数控技术人才,技能较好者工资达四五千元,年薪十万以上的也并不鲜见。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作为一种商品,人才因为具有了创造力,从而始终处于买方市场。
  人才经济学同样注重人才这种商品的成本问题。企业追求效益,效益对应成本。企业购进人才同样需要成本的付出,但是付出的成本能否换来效益,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人才一般需要具有高学历,但这只是说明他已经获得了较高层次的知识,进入企业后能否创造价值,一般没有人可作保证。企业进口一条先进的汽车流水线,只要质量可靠,开动后就能达到预期的产出,但是人才却未必如此。比如企业高薪招来一位博士,本来希望其能发挥一技之长,在产品研发上有所创新,然而一年多过去后仍无所作为。企业这才意识到这名博士早已习惯了照本宣科的思维,更适合去做一名教师,无奈之下只好将其辞退——这是发生在企业中的真实事件。又比如,企业好不容易挖来一名高级管理人才,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职位和薪资。然而,这名经理人却不能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久就开始一边工作一边暗自寻找机会。就在公司这边工作已经展开的时候,他却突然转投了其他公司。像这种跳槽现象,同样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损失。由此可见,人才的投入产出比是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非线性的。正因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人才的雇用,都有着高成本、高效益和高风险的特点。

  企业渴求人才,在雇用人才商品时必须给出价格。但人才与一般劳动力相比,在供求关系上是截然不同的。在我国,有着大量的一般劳动力,供大于求;而人才总体来看一直就是求大于供。人才月工资可以拿到几千元甚至更多,同时,一项高科技成果可以卖到成百上千万元,这两种数额都是人才价值的转化。企业购进人才时,因为人才的价值往往难以在当下就体现出来,这就使其本身的定价难以预计,在企业效益尚未实现前谁都不能确定。面对这种风险,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防止,比如技术入股、报酬与效益挂钩等,都可以有效做到买卖双方都不吃亏。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经济学还研究怎样才能招揽人才、留住人才。鉴于人才商品的特殊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绝非易事。地区不同,企业不同,都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但总的说来,要吸引人才,其关键还是在于“以人为本”,即在以价值规律对待人才的同时,还要从人文角度充分尊重、吸引人才。为此,人才经济学指出,需要在两方面下足工夫。
  首先,企业必须有优秀的激励机制。比如华为集团,人才一旦被聘用,就会享受优于同行业外资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公司还对提出合理化建议或作出技术革新的员工提供报酬,而且它所占据员工收入的比例相当可观;山东海信集团实行年薪沉淀制度,集团经理的年薪从15万元到50万元不等,但这笔钱要分成四部分,当年只能拿走30%,其余70%是“沉淀”的,五年之后才能兑付。如果有人提前离开,他的沉淀工资是不能全部拿走的。类似这样的激励机制,对于留住人才起到了很大作用。
  其次,企业必须为人才提供优秀的发展环境,从而充分凋动其积极性。在这一方面,日本企业做得是非常到位的。为了鼓励创新,日本企业普遍组建了各种“发明创造委员会”,人才以及所有员工都可以随时提出设想,如果被采纳,企业将会提供可观的奖励;即使不被采纳,也会获得一定奖金。企业还始终为人才提供继续提升自己的培训环境,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让自己的综合素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生活当中,每逢员工遇到婚娶、祝寿、生子一类的喜事,日本企业都会有所表示,如在工厂门口贴出大幅标语以示祝贺,或者专门送上一些别具一格的贺礼。企业领导还定期与职工一起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这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都加深了人才对企业的感情,从而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
或许您还会喜欢: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