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 2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是相当可怕的。雷德纳博士仿佛要晕倒的样子,我自己也觉得有一点不舒服。
  瑞利大夫露出做医师检查病人时的兴趣检查那个东西。
  “我想,没有指纹吧?”他表示他的意见。
  “没有指纹。”
  瑞利大夫掏出一把小镊子,很精细地检查。
  “嗯——有一点人身上的组织——还有头发——金黄色的头发,这只是非正式的判断。当然,我必须做一个正式的化验,验验血型,等等。但是,这是没多大疑问的。这是在詹森小姐床底下找到的吗?哦,哦——原来居心不正。是她谋杀的。事后——啊,愿主赐给她安宁——她感到后悔,结果就自杀了。这是一个想法——一个合理的想法。”
  雷德纳博士只能可怜地摇摇头。
  “不会是安挪——不会是安娜,”他喃喃地说。
  “首先,我不知道她把这东西藏在什么地方,”梅特蓝上尉说,“第一个命案之后,每个房间都搜查过。”
  我忽然灵机一动。藏在那个文具橱里吧,但是,我没说什么。
  “不管是那里,她感觉到藏的地方不满意,便把它带回自己的房间里。不过那个房间同其余的房间都搜查过。或者,也许是她决定自杀以后这样做的。”
  “我不相信这个说法。“我大声地说。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不能相信那个亲切善良的詹森小姐会砸破雷德纳太太的脑袋。我简单不能想象会有那样的事发生。但是,这种想法和一件事符合——譬如说,她那天晚上突然哭起来。而且,我毕竟自己也说过“懊恼”那两个字——但是我以为她懊恼的原因除了是那个比较微不足道的罪过心理以外,不会有其他的原因。
  “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梅特蓝上尉说,“那个法国神父的失踪也要查清楚。我的部下正在各处搜寻,恐怕他万一会被人迎头一击,他的尸首被人顺手推到水沟里。”
  “啊,我想起来了——”我开始说。
  于是,每个人都向我投来疑问的眼光。
  “那是昨天下午的事,”我说,“他一再地盘问我那一天向窗里窥探的那个斜视眼的人是什么情形。他问我那人在那条小路上站在什么地方,又说他要出去看看。他说在侦探小说里总是会看到凶手会留下一些线索。”
  “我遇到的那些凶手要是那样才怪呢,”梅特蓝上尉说,“原来他就是出去查这个的,对吗?天哪!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发现了什么。如果他和詹森小姐同时发现到可以认出凶手的线索,那才是有点偶合呢。”

  他又烦躁地继续说:“一个斜视的人?一个斜视的人?这个故事里关于那个斜视的人的话说得太多了,也许实际上看到的不是那样。我不明白我的部下为什么找不到他呢。”
  “也许是因为他并没有斜视眼。”白罗冷静地说。
  “你是说他是假装斜视眼吗?我还不知道斜机眼也可以假装。”
  白罗只是说:“一个斜视眼可能很有用呢。”
  “要这样,真是该杀!不管他斜视不斜视,我不惜任何代价要查出那家伙现在那里!”
  “我猜,”白罗说,“他已经逃出叙利亚边界了。”
  “我们已经警告克其克古丘和阿布-克玛尔——事实上,所有边界上的警卫哨都通知了。”
  “我想他是采取穿过山区那个路线,就是走私的货车常走的那个路线。”
  梅特蓝上尉哼了一声。
  “那么,我们顶好通知代埃索(DeirezZor——叙利亚一个小镇,在幼发拉底河的右岸,有法国警备队驻守——译者注)吧?”
  “我昨天已经通知他们了——我警告他们当心一辆汽车,车上有两个人持有毫无暇疵的护照。”
  梅特蓝上尉对他注视一下。
  “你通知了,是吗?两个人——啊?”
  白罗点点头。
  “这里面有两个人。”
  “白罗先生,我觉得你的袖中机密不少呀。”
  白罗摇摇头。
  “不,”他说,“其实不然。实情是我今天早晨观赏日出时才发现的。好美的日出景象!”
  我想我们当中没一个人注意到麦加多太太已经在这房里。梅特蓝上尉方才拿出那个可怕的有血迹的大手磨时,大家大吃一惊。她一定是在那个时候溜进来的。
  但是,现在,她出人意料地发出一种像杀猪似的声音。
  “啊,主啊,”她叫道,“我都明白了。现在我都明白了。那是拉维尼神父干的。他疯了。那是宗教狂。他以为女人是有罪的。他要把她们都害死。先是雷德纳太太——然后是詹森小姐——其次就轮到我了!”
  她这样狂叫一声便跑到房子那一边抓住瑞利大夫的上衣。
  “我不要留在这里。我告诉你,我再也不能在这里多停留一天!有危险!各处都有危险。他现在藏在一个地方——正在等待机会。他会突然出来要我的命!”

  她张开口,又开始大叫。
  瑞利大夫抓住她的手腕;我赶快跑过去,左右开弓,猛打她两个耳光。然后瑞利大夫就帮我把她扶到一把椅子上坐下。
  “没人会害死你,”我说,“我们会保证。坐下休息吧。”
  她不再狂叫了。她的嘴闭上了。她坐在那里吃惊地、傻傻地望着我。
  然后,又有人打断了我们的谈话。门开处进来了雪拉-瑞利。
  她的面色苍白、凝重。她一直走到白罗面前。
  “白罗先生,我今天很早就到邮局,”她说,“那里有你一封电报——我把它带回来了。”
  他由她手中接过电报,拆开看。这时候她才注意他脸上的表情。
  他的脸上毫无变化,他看完电报,把纸弄弄平,整整齐齐的折好,放进衣袋。
  麦加多太太正在望着他。她用好不容易才发出的声音问:“那是——美国——拍来的吗?”
  他摇摇头:
  “不是,太太,”他说,“是突尼斯拍来的。”
  她注视白罗片刻,仿佛她不懂他的意思,然后叹口气,将身子靠在椅背上。
  “拉维尼神父,”她说,“我猜对了。我始终觉得他有的地方很怪。他有一次对我说了一些事情——我想他是疯了——”她停顿一下,然后说,“我还是不说话好。但是,我必须离开这个地方。我和约瑟夫可以进城住到招待所。”
  “忍耐些,太太,”白罗说,“我会说明一切的。”
  梅特蓝上尉正在好奇望着他。
  “你认为你对案情已经确实了解了吗?”
  白罗向他深深一鞠躬。那是非常戏剧化的一鞠躬。
  我相信这一来会使梅特蓝上尉很不痛快。
  “那么,”他怒吼道,“有话快说,老兄!”
  但是,那不是赫邱里-白罗办事的方式。我看得很清楚,他会讲得天花乱坠。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知道实情,或者只是在夸耀。
  他转身对瑞利大夫说:
  “瑞利大夫,劳驾把其他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好吗?”
  瑞利大夫马上一跃而起,很听话地走出去召集。一两分钟之后,其他的团员都鱼贯而人。首先是瑞特和爱莫特。然后是比尔-柯尔曼。然后是瑞洽德-贾雷。最后是麦加多先生。

  可怜的麦加多。他的样子简直像死人。我想他一定是非常害怕——因为将危险的化学药品乱放而受到责骂。
  每个人都围着桌子坐下,很像白罗先生来的那一天那个样子。比尔-柯尔曼和大维-爱莫特都朝雪拉-瑞利那边瞧瞧,犹豫片刻,才坐下。她正背对着他们,站在窗口向外张望。
  “要椅子吗?雪拉?”比尔说。
  大维-爱莫特用他那种低而和悦的、慢吞吞的声音说:“请坐。”
  于是,她转回身,站在那里对他们瞧瞧。他们都指指一把椅子,并且推过去。不知道她会接受谁推过去的椅子。
  最后,她谁的都没接受。
  “我要坐在这里。”她毫无礼貌地说,然后就在离窗子很近的桌子边上坐下。
  “那就是,”她加了一句,“如果梅特蓝上尉不介意的话,我就留下来。可以吗?”
  我不敢确定梅特蓝上尉会说什么。白罗抢先说:
  “当然可以,留下来吧,小姐。”他说,“事实上,你必须留下来。”
  “必须?”
  “那就是我用的字眼儿,小姐。有几个问题我不得不问问你。”
  她的眉毛又向上一翘,她没有再说话。她将面孔转向窗口,仿佛决心不理会背后这房间里的一切情形。
  “那么,现在,”梅特蓝上尉说,“也许我们该谈到实情吧!”
  他说话时好像很不耐烦似的。他这个人本质是一个行动派的人。就在这一刻,我相信,他一定是急于出去办事一指挥部下搜寻拉维尼神父的尸体,或者派人去捉拿他。
  他望着白罗的那副神气;很像是非常厌恶。
  “这家伙如果有什么话要说,他为什么不说出来呢?”
  我可以看出这种后已经到了嘴边。
  白罗露出一种品评的神气慢慢瞧瞧我们大家,然后站起来。
  我不知道他会说什么——一定是富于戏剧性的话吧。他就是那样的人。
  但是;我的确没料到他用一句阿拉伯话开始。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而庄严地说出来——而且真的充分露出虔诚的意味——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
  “比斯米拉希-阿-拉曼-阿-拉希姆。”
  然后,他用英语翻译出来:
  “请至仁至慈的阿拉(Allah——伊斯兰教信奉的上帝真主——译者注)保佑!”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