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绿里奇迹 - 第六部 柯菲上绿里 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约翰洗完澡回来,临时帮手都走了,我打开他的牢房,走进去,坐到床上,坐在他身边。布鲁托尔正坐在值班桌旁。他抬起头,发现我单独进了牢房,但什么都没说,注意力又回到手上的什么文件去了,边看边舔着铅笔尖。
  约翰看着我,眼神十分奇怪:眼睛里满是血丝,有一些冷漠,泪水隐约可见,但依然十分平静,似乎哭泣也不是什么不好的生活方式,习惯了就没什么不好。他甚至还笑了笑。我记得,他身上散发着象牙牌肥皂的味道,像晚上刚沐浴过的婴儿,浑身清香。
  “你好,头儿,”他说着伸出双手拉住我的双手。他的这一举动极其自然,没有任何的做作。
  “你好,约翰。”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着,我试图把它咽下去。“我想你明白时候到了。两三天之后吧。”
  他一言不发,只是拉着我的手坐在那里。现在想起来,当时我身上就开始发生什么情况了,但我思想上和情感上都太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没能够体会到。
  “约翰,那天晚饭你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吃吗?你要吃什么,我们总能办到。如果你想要,还能给你弄杯啤酒,只是得倒在咖啡杯里,就这样。”
  “我不挑剔的,”他说。
  “那有什么特别想吃的?”
  他眉毛高高扬起,一直抬到刮得干干净净的棕色颅顶之下。接着,皱纹消失,他笑了起来,“夹肉面包皮就行。”
  “那就夹肉面包皮,涂上肉汁和肉泥。”我心里一紧,就像侧身睡觉时把手臂压着了一样,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挤压感传遍全身,传到体内,“还要加点什么?”
  “不知道,头儿。我想,有什么加什么吧。也许可以来点豆荚,不过我不挑拣的。”
  “好吧,”我说着想到,也许可以让詹妮丝·埃奇康比太太给他做点桃子馅饼当甜点,“牧师的事怎样?找个后天晚上你可以对他念几句祷告的人?念祷告可以给人安定心情,我见过许多次的。我可以去联系舒斯特牧师,他就是那天给德尔……”
  “什么牧师都不要,”约翰说,“头儿,你对我一直很好。你愿意的话,你来念祷告吧。这样就可以了。我想,我可以跪下来的。”
  “我!约翰,我不能……”
  他略微使劲压了压我的手,体内的感觉又明显了一些,“你能的,”他说,“对吗,头儿?”
  “我想是吧,”我听见自己这么说道。我的声音似乎有了回音,“要真是那样,我想我可以的。”
  体内的感觉非常强烈,就像上次他治我的尿路问题一样,但又有点不同。倒不是因为这一次我身上一点毛病没有,而是因为,这一次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这么做。突然,我感到十分害怕,几乎想赶紧离开那地方。我从未有过亮光的内心突然亮起了灯,不仅在我头脑里,而且亮遍全身。

  “你和豪厄尔先生还有其他头儿一直对我很好,”约翰·柯菲说道,“我知道你们一直在担心,但现在不要再担心了,因为我自己想走了,头儿。”
  我试图说话,但就是开不了口。但是他能。他接下来讲的那段话,是我听过他讲的最长的一段话了。
  “头儿,我真的厌倦了我听到和感到的痛苦了。我厌倦了整天在大路上流浪,孤独得像雨天的小鸟。没有朋友和我在一起,告诉我我们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又为了什么。我厌倦了人们你恨我我恨你。我感觉就像脑袋里扎满了玻璃碎片。每次我都想帮人一把,可总是帮不上,对这我也厌倦了。我不想再呆在黑暗中。大部分时间我都很痛苦。太多痛苦了。如果我能了结这一切,我愿意。可是我做不到。”
  别说了,我试图这么说。别说了,把我的手放开,你再不放手我要淹死了,不淹死也得爆炸了。
  “你不会爆炸的,”他说着微微一笑……但还是放开了我的手。
  我身体前倾,大口喘气。通过双膝间的缝隙,我看得见水泥地面上的每一条缝隙,每一条凹槽,每一片云母的闪光。我抬头看看墙壁,看见了1924、1926、1931年写在那里的名字。那些名字实际上早已被清洗掉了,说起来,写这些名字的人也早不存在了,但我想,任何东西都永远不可能被彻底清除,不可能从这黑暗的世界上彻底消失,而现在,我就重新看见了他们,一大堆相互重迭着的名字,我看着它们,就像在听死者说话、唱歌、呼喊着乞求怜悯。我觉得眼珠在眼眶里搏动,听见自己的心脏在狂跳,感觉到血液在我体内条条通渠中呼啸着涌向各处,就像信件被投递到四方。
  我听见远处响起了火车汽笛,我想,是三点五十分到普莱斯福德的那趟车,不过我也不能十分肯定,因为我以前从来没听见过。自到冷山来后就没有,因为离州监狱最近的火车站也在东边十五英里外。人人都会说,我不可能从州监狱这里听见火车声,而且直到1932年的11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那天我的确听见了。
  不知什么地方,一个灯泡炸裂了,声音响得像一次爆炸。
  “你对我干了什么?”我悄声问道,“约翰,你对我干了什么?”
  “对不起,头儿,”他用平静的口吻说道,“我不是有意的,我想,我没想太多,你很快就会感觉正常的。”

  我站起身,走到牢房门口,像是在梦游。等我走到那里,他说:“你想不出她们没有喊叫的原因,这就是你还在想的唯一事情,是吗?那两个姑娘还在门廊上的时候,她们为什么不喊呢?”
  我转身看着他。我能看清他眼睛里每一根血丝,我能看清他脸上每一个毛孔……我能感觉到他受到的伤害,还有他像海绵吸水那样从别人体内吸出的痛苦。我也能看见他刚才提到的那种黑暗。黑暗在他眼中的世界里充斥着全部的空间,想到这里,我既对他感到同情,又为他感到宽慰。是的,我们要做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无论怎样,这一点是无法改变了……但同时我们也在帮助他实现心愿。
  “那坏蛋抓住我胳膊的时候,我就明白了,”约翰说,“我就是那时候明白是他干的。那天我看见他的,我躲在树丛里,我看见他扔下女孩逃走的,但是……”
  “你忘了,”我说。
  “没错,头儿,直到他抓我的时候才想起来。”
  “约翰,她们干嘛不喊呢?他差点把她们弄出血来,她们的父母就在楼上,她们干嘛不叫呢?”
  约翰看看我,眼睛里一片惶惑,“他对其中一个说,‘你要喊,我不杀你,我杀你妹妹。’他对另一个也说了同样的话,明白吗?”
  “明白了,”我几乎耳语道。我看见了,我看见黑暗中狄特里克家的门廊。沃顿像个偷尸体的人那样俯身下去。其中一个女孩也许哭了,沃顿一拳上去,她鼻血直流。门廊上的血,大部分就是它了。
  “他利用她们的爱杀了她们,”约翰说道,“她们相互的爱。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
  我点点头,但说不出话来。
  他笑了,眼泪又流淌起来,但他在微笑,“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他说,“世界上到处在发生。”说完,他躺下来,脸转向墙壁。
  我踏上绿里,锁上牢房,走到值班桌前。我还是感觉自己像在梦游。
  我意识到自己能听见布鲁托尔在想什么,一个非常轻微的声音在问,问某个单词该怎么拼写,是receive,我觉得是这个词。他在想,i总在e之前,除非i在c后面,这乱七八糟的东西是这样的吗?他仰起脸,笑了,看到我站在他面前,笑容又消失了,“保罗,”他问道,“你没事吧?”
  “没事。”然后我把约翰告诉我的事告诉了他,没全说,当然也没说他的触摸对我产生的影响(我从来没把这件事说出来,对詹妮丝都没说;如果伊莱恩·康奈利读完全稿的其他部分后还想读最后几页,她就是第一个知道此事的人),但是我重复了约翰想去了的愿望。这句话似乎让布鲁托尔稍感宽慰,反正多少有点宽慰,但我感觉到(还是听到?)他在想,我是不是故意编出来让他安心的。然后我感觉到他决定打定主意相信我的话,因为这么做可以使他到时候心里好受些。

  “保罗,你那个感染又复发了吗?”他问道,“你脸上一片潮红啊。”
  “没有,我没事的,”我说。事实并非如此,但我已肯定约翰没说错,我会没事的。我觉得那阵感觉正开始消退。
  “不管怎样,你去自己办公室躺一会总没坏处。”
  躺一会是我当时最不愿做的事情,这建议太滑稽,我差点没笑出来。
  我真想做的事情也许是为自己造一幢小屋,铺上木瓦,在屋后开上一个小花园,种上花草。一切在晚饭前完成。
  就这么回事,我想道。天天如此。全世界如此。一片黑暗。遍及全世界。
  “我到管理楼去一趟,查点东西。”
  “你去吧。”
  我走到门口,打开门,然后扭头看看,“你对了,”我说:“r-e-c-e-i-v-e,i在e之前,i只在c后面,反正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不过,我想,凡是规则总有例外。”
  那晚当班剩下的时间里,我来回走动,坐不到五分钟又站起身来。我去了趟管理楼,在那里空无一人的操练场上走来走去,直到塔楼里的卫兵觉得我发了疯。但到下班时,我开始平静下来,脑子里像树叶沙沙般的纷乱思绪也大半安静了下来。
  那天凌晨,在回家的半路上,那感觉又回来了,搅得厉害,就像我的尿路感染。我不得不把车停到路边,跳下车,快跑了半英里路,我低着头,胳膊上下晃动,一喘一喘的,滚烫的呼吸就像胳膊下夹着什么东西。跑到最后,我终于感觉恢复了正常。我往回小跑了半程,走了半程,回到了停车的地方,呼吸在寒冷的夜间化成团团雾气。回到家中,我告诉詹妮丝,约翰·柯菲说他准备好了,说他想去。她点点头,看上去松了口气。真是这样吗?我说不准。六小时之前,甚至三小时前,我会知道,但到了那时候,我说不上了。这样也不错。约翰一直说他累了,现在我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他所过的生活,任何人都会累垮的,任何人都会盼望休息,盼望平静。
  詹妮丝问我为什么脸红红的,一身臭汗,我告诉她我回家路上停了车,跑了一会步,跑得很猛。我只告诉了她这些,但没说原因,正如我也许说过的(写到这里已经有好多页了,我不想再翻回去查证了),自结婚以来,谎我是不说的。
  她也没问原因。
或许您还会喜欢: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