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绿里奇迹 - 第二部 绿里上的老鼠 第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就这样,酋长被电刑处死,“总统”走了,他去了C区。冷山的150名无期徒刑犯人中,大多数人都呆在那里。“总统”在监狱里呆了十二年,1944年溺死在监狱洗衣房里。不是冷山监狱的洗衣房,冷山1933年就关闭了。我想这对犯人们影响并不大,正如囚犯所说的,高墙还是高墙,而且我觉得,行刑石屋里的电伙计和冷山储藏室里的那台,总是一样的要人性命。
  说起“总统”,是有人把他的头推进装着干洗液的大桶里,把他浸在里面。当看守把他再次拖出来时,脸已经完全变形。他们不得不以他的指纹来判定身份。总之,可能还是用电伙计好一些……不过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多活这十二年了,不是吗?我怀疑,他自己是否能想这么多,尽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肺部在碱性洗涤液中憋了好一会儿。
  一直没抓到干这事的人。那时我已经不干处决的工作了,不过哈里·特韦立格写信告诉我,“他的减刑是最大的,因为他是白人,”哈里写道,“但他最后还是难逃一死,没什么两样。我觉得这就是一次推迟的处决,最终还是执行了。”
  “总统”走后,我们曾经在E区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哈里和狄恩被临时安排到了其他地方,我、布鲁托尔,还有珀西在绿里上呆了很短的一阵。实际上,只有我和布鲁托尔,因为珀西独善其身。其实,那年轻人在偷懒不干活方面是个天才。因此,照哈里的话说,我们常和到这里来串门的其他人一起“瞎聊”。不过只有当珀西不在的时候。那只老鼠经常出现。我们就喂他东西,他也会坐在那里吃,庄重得就像所罗门王,还一边用那油亮的小眼睛盯着我们。
  那几个礼拜过得很开心,就算珀西不时地要吹毛求疵,那日子也还宁静安逸。不过好景不长。我曾说过那个夏天异常多雨潮湿,就在七月下旬一个下雨的星期一,我正坐在一间敞开的牢房里的床铺上,等着德拉克罗瓦到来。
  他来了,随着一声意想不到的巨响。通向操练场的大门被哐地推开,光线涌了进来,接着是恼人的铁链卡嗒声,一种受了惊吓的声音传过来,喋喋不休的、混杂着英语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国后裔的法语(冷山的犯人们有句行话,管这叫河口方言),我们还听到布鲁托尔的喊叫声,“嗨!别这样!看在基督的分上!别这样,珀西!”
  我那时坐在德拉克罗瓦的床铺上,正昏昏欲睡,不过我立即清醒过来,心脏怦怦直跳。珀西没来时,E区几乎是听不到这种噪音的,这噪音就像臭味似的被他带了过来。
  “快走,你这他妈的该油炸的法国柴把!”珀西喊着,根本不理会布鲁托尔。他走了过来,一手拽着一个比保龄球柱大不到哪里去的家伙,另一只手捏着那根警棍。他的牙齿因脸部做作的凶狠相而裸露着,脸上还泛着红光。不过倒不全是愤怒的样子。德拉克罗瓦拼命地跟着他,但因为腿上绑着铁链,不管有多快,他的脚步还是十分费力。珀西把他狠命拽着往前赶,我快步走出牢房,赶在他跌倒之前一把拉住他,这也是我和德尔的第一次碰面。

  珀西对他破口大骂着,还举着警棍,而我则用一只手把他拖住。布鲁托尔气喘吁吁地跑上来,和我一样感到震惊和不知所措。
  “别让他再打我了,拜托,”德拉克罗瓦咕哝着,“拜托了,拜托了!①”
  “让我揍他,让我揍他!”珀西喊着,身子向前冲。他开始用警棍打德拉克罗瓦的肩膀。德拉克罗瓦则举起双臂,尖叫着,那棍子就“呼呼呼”地打向他蓝色囚衫的袖子。那天晚上,我看到他脱掉衬衫,小伙子浑身乌青,这让我很不好受。他是个杀人犯,没人会心疼他,但这也不是我们在E区的作为。总之,珀西没来时,没出现过这种事。
  “住手!住手!”我喊着,“别这样!到底怎么回事,啊?”我竭力挡在德拉克罗瓦和珀西中间,不过这法子不太奏效。珀西的棍子继续挥动着,不停地落在我身体两侧。他迟早会失手打在我身上的,那走廊里准会闹起来,谁管他后台有多硬。我是没法控制自己的,到时候布鲁托尔也准会掺和进来。你也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希望就此了结这事。这可能会改变一些将来要发生的状况。
  “他妈的柴把!我倒要看看你还敢用手碰老子,你这恶心的死鬼!”
  呼!呼!呼!这时,德拉克罗瓦的一只耳朵流出血来,他厉声叫了起来。我放弃了阻挡的行为,抓住他一边肩膀,把他拖进牢房,他一头趴在了床上。珀西冲到我旁边,最后一次用棍子的大头重重地打了一下,看得出来,这一击会把事情闹大的。这时,布鲁托尔抓住了他,我是说,抓住了珀西,他抓住珀西的双肩,把他拽到走廊上。
  我猛地拉过牢房门,把它沿门轨迅速推上。然后,我转身面对着珀西,情绪中交杂着震惊、不知所措和愤怒。珀西在这里已经干了几个月,足以让我们这里的每个人都讨厌他,不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居然如此没有自控力。
  他站在那里盯着我,也不是毫无顾忌的样子。他内心很懦弱,这我从不怀疑,不过他依然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后台会撑腰的。这一点没错。我想,即使我已经说明了原委,还是会有人不理解事情怎会到这个地步,但他们可能是些只从历史书上了解大萧条这个词汇的人。如果你生在当时,那它就远不止书上的一个词汇,而且,兄弟,如果你当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你准会不惜一切保住它的。

  这时候,珀西脸上的红色淡了一些,不过依然泛着激动的表情,他那向来往后梳得铮亮的头发也耷拉在了前额上。
  “这到底算什么?”我问道,“我还从没有——还从没有!——见过犯人在我这里挨打的!”
  “我从车里把这小杂种拖出来时,他居然想掏我的裤裆,”珀西说,“他要再这样,我还要揍。”
  我看着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我没法想象,在上帝的这片绿色大地上,这个同性恋嗜肉狂居然真能像珀西刚才所说的那样,做出如此举动。
  照理说,在绿里上,准备走入牢房的时候,即使是最最变态的犯人都不会有性冲动的。
  我回头看看德拉克罗瓦,他正蜷缩在床上,依然举着双手,保护脸部免受伤害。他手腕上带着手铐,铁链一直垂在脚踝之间。于是我转向珀西,“出去,”我说,“过后我有话对你说。”
  “你要把它记入报告?”他语气粗暴地问,“要真是这样,你听着,我也会写份报告的。”
  “这事到此为止,”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我也看到布鲁托尔正用不赞同的目光看着我,不过我没在意,“走吧,离开这里。去行政区,告诉他们安排你看信,安排你去包皮裹房帮忙。”
  “好啊。”他又恢复了镇定,或者说是找回了疯狂的傲慢以维持镇定。
  他用双手把头发从前额捋到后面,那双手白皙柔软娇小,让人觉得就像十岁出头的少女的纤手,然后,他就朝牢房走过去。德拉克罗瓦见了,赶紧朝床铺较远的地方退缩,一边咕哝着,混杂着英语和含混的法语。
  “这事没完呢,彼埃尔,”他说着,可布鲁托尔那只巨大的手落到他肩膀上时,又不禁跳了起来。
  “没错,”布鲁托尔说,“走吧,去透透气。”
  “听着,你吓不了我,”珀西说,“一点都没。”他的眼睛朝我转过来,“你也没。”不过我们的确吓着他了,从他的眼神里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而这就使他更为危险。像珀西这样的家伙,什么时候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连他自己都说不准的。
  他的即刻反应就是掉头离开我们,迈着傲慢的大步沿走廊走开了。
  当那个枯瘦如柴半秃顶的小个子法国佬想掏他的裤裆时,他已经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作为,而此时,老天,他正以胜利者的姿态离开战场。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演说又讲了一遍,全都是关于我们怎样收听到广播的,是“假面舞厅”和“星期天女郎”这两档节目,还有诸如只要他放规矩了,我们也会好好待他的之类的话。那篇短短的说教稿算不上是我的伟大功绩,不过他全程都在哭,坐在床脚边,缩着身子,尽量离我远一些,又不至于消失在角落里。每当我移动身体,他就退缩一下,我估计他基本没听到我的话,或许这也没关系,不管怎样,我不觉得那篇特别的说教会有什么功效。
  一刻钟后,我回到办公桌边,布鲁特斯·豪厄尔正忧虑重重地坐在那里,咬着铅笔头,那支笔是和访客登记簿配套的。“看在上帝分上,你能不能别咬了,免得中毒啊?”我问道。
  “万能的耶稣基督啊,”他说着放下铅笔,“我从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家伙领着犯人到区上来。”
  “我老爸过去总是说,事不过三,”我说道。
  “嗯,我觉得你老爸他妈的全说错了,”布鲁托尔说道。不过老爸肯定说对了。约翰·柯菲来的时候,他一阵大喊大叫,而“野小子比利”进来时,他又是一顿咆哮,这可真滑稽,不过好像真的是事不过三。关于野小子比利的故事,关于他是如何在绿里上企图杀人的,事先告知各位,我马上就会讲到。
  “德拉克罗瓦要掏他裤裆是怎么回事?”我问。
  布鲁托尔鼻子一哼,说,“他脚踝上了铁链,珀西又拖得太快,就这么回事。他趔趄着,在下车的时候,绊了一下,差点倒地,于是和平常人要绊倒时一样,手一伸,其中一只手正好从珀西裤子前头擦过。整件事情就是这样。”
  “你觉得珀西知道是这么回事吗?”我问,“他是不是把这事当作借口,因为他就想揍德拉克罗瓦一顿呢?想让人记住谁才是这里的头呢?”
  布鲁托尔慢慢地点点头,“没错,我觉得很可能就是这样。”
  “看来,我们得看着点他,”我说着用手捋捋头发,显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天,我真讨厌这样,真讨厌他。”
  “我也是,你还想知道别的吗,保罗?我没法理解他,他有后台,这事我清楚,不错,但他干嘛用这关系到他妈的绿里来干呢?难道在整个州里就偏偏选了这儿吗?干嘛不在州议会里当个听差的,或者在副州长手下找个职位呢?凭他的关系,肯定不难找个更好的活儿,干嘛来这儿呢?”
  我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有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我想我是太无知了。
  注释:
  ①原文是法文:S’il vous pla“t,s’il vous pla”t!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