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绿里奇迹 - 第二部 绿里上的老鼠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家疗养院叫“佐治亚松林”,我正在那里做着最后的写写画画。疗养院离亚特兰大约60英里,不过距离大多数人、即那些不到80岁的人的生活,却差不多有两百光年。各位读者,请留心,你未来的生活中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地方并不寒碜,基本上不算;这里能看有线电视,吃得也不错(虽然很少有能让人嚼的东西)。不过从它的特点看,它和冷山的E区一样,同是让人丧命之地。
  这里甚至有个家伙能让我依稀想起珀西·韦特莫尔。当年的韦特莫尔因为和州长有点关系,在绿里谋得一份工作。我怀疑此处的这位是否也有某要员撑腰,尽管他的表现十分糟糕。他叫布拉德·多兰,总是在梳理头发,这一点和珀西很像,而且他的后袋里也总是塞着一些读物。珀西当时读的是《大商船》和《男人历险》之类的杂志,而布拉德读的是一些小开版的平装本,如《俗笑话》和《黄色笑话》等。他总爱问别人,为什么那个法国佬要走过那条路,一盏灯下面能搞多少个波兰佬,或者是哈莱姆①葬礼上有多少人抬棺材等。和珀西一样,布拉德也是个觉得事物越卑劣才越好笑的蠢蛋。
  布拉德有一天说的一句话倒让我觉得很有智慧,不过我并没夸他。
  俗话说,不走的钟一天也能准两次。“你真算幸运,没得上老年痴呆症,保利②,”这就是他的原话。我很讨厌他称我保利,不过反正他一直这么叫我;我也懒得制止他了。还有一些说法,称不上是俗话,倒是很适用于布拉德·多兰,如“能牵马到水边,却没法逼它喝水”,还有“尽可以给他打扮,却不能带他见人”。他和珀西一样的蠢。
  当他说起老年痴呆症时,他正在日光室③里拖地板,我也正好读完自己写的东西。写的内容很多,等我出院时还会更多。“说到老年痴呆症,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不知道,”我说,“不过我想你会告诉我的,布拉德。”
  “它相当于老年人的艾滋病,”他说着爆发出一阵笑声来,哈-哈-哈-哈-嚯!就像他在说的那些个白痴笑话时的情形。
  不过我没笑,因为他的话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倒不是我真有老年痴呆症,虽然在美丽的佐治亚松林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病人,我自己患的不过是典型的老年记忆障碍。这种病人,忘记的似乎更多是时间而不是事件。从我写的东西来看,我发现自己记得所有发生在1932年的事情,倒是对事情的顺序有些混淆。是的,如果用心的话,我想我甚至可以理清头绪,多多少少是行的。
  约翰·柯菲到E区和走绿里的时间是那一年的十月,罪行是杀害了狄特里克家九岁的双胞胎。这是我主要的记忆标志,如果仔细回想,我会历历在目。“野小子比利”威廉·沃顿是柯菲之后来的,德拉克罗瓦则在柯菲之前,他的老鼠也是,布鲁特斯(大伙称他布鲁托尔)管那只老鼠叫汽船威利,而德拉克罗瓦后来称它为叮当先生。
  不管叫它什么,那只老鼠最早来,甚至比德尔更早,它出现时还是夏天,当时住在绿里的是另两个犯人,一个是酋长阿伦·比特伯克,还有一个是“总统”亚瑟·弗兰德斯。
  那只老鼠,那只该死的老鼠,德拉克罗瓦可喜欢它了,不过珀西·韦特莫尔肯定很讨厌它。
  珀西从一开始就讨厌它。
  注释:
  ①纽约的黑人住宅区。
  ②Paulie,保罗(Paul)的别称。
  ③一般建在屋顶或楼层平台上的玻璃房,供晒日光及休憩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