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罗亭 - 第08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沃伦采夫回到家里情绪非常忧郁和沮丧,姐姐问他,他也不愿意回答,马上把自己关进书房,急得他姐姐决定立即派人去找列日涅夫。遇到难处的时候,她总是求助于他。列日涅夫回话说他明天来。
  直到第二天早晨,沃伦采夫还是闷闷不乐。他本想喝过茶便去处理庄园事务,结果还是留在家里,往沙发上一躺,看起书来了。这在他真是少有的事情。沃伦采夫对文学并无兴趣,而对于诗歌简直怀着恐惧心理。“这跟诗歌一样难以理解”,他往往这样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他还经常运用诗人艾布拉特①的诗句:
  ①艾布拉特,俄国诗人叶-菲-罗申(1800-1860)的笔名。诗句引自其作品《两个问题》。
  直到悲伤的日子结束,
  高傲的经验和理智,
  都无法亲手捣碎
  毋忘草血红的生命。
  亚历山德拉-巴甫洛芙娜惴惴不安地几次去书房看望弟弟,但是她没有用种种问题去打扰他。一辆马车驰近了门口。“这下好了!”她想。“谢天谢地,列日涅夫总算来了……”可仆人进来报告说:罗亭来了。
  沃伦采夫把书扔到地上,抬起头。
  “谁来了?”他问。
  “罗亭,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仆人重复了一遍。
  沃伦采夫站起来。
  “请他进来。”他说。“姐姐,”他转身对亚历山德拉-巴甫洛芙娜说,“请你回避一下。”
  “这是为什么?”她问。
  “我知道为什么。”他不耐烦地打断她。“我请你离开。”
  罗亭走进来,沃伦采夫站在房间当中,冷漠地向他点点头,没有向他伸出手。
  “您没有想到我会来吧,对吗?”罗亭说着把帽子放到窗台上
  他的嘴唇在微微颤抖。他感到尴尬,但竭力掩饰自己的局促和不安。
  “是的,我没有料到您会来。”沃伦采夫说。“发生了昨天那件事以后,我本来以为有人会来找我的,不过那是受您之托①。”
  ①指罗亭受了侮辱,理应要求与沃伦采夫决斗。
  “我知道您想说什么。”罗亭说着坐了下来。“您这样坦率我很高兴,这样事情就好办多了。我现在亲自登门拜访,因为我把您看作品德高尚的人。”
  “是不是可以免了这些恭维话?”沃伦采夫说。
  “我想向您解释我此行的目的。”
  “我们彼此认识,为什么您不可以到我这儿来呢?再说您也不是初次光临。”
  “我来拜访您,是一个高尚的人拜访另一个高尚的人。”罗亭重复了一遍。“因此现在我想听取您本人的高见……我完全信赖您……”
  “究竟有什么事?”沃伦采夫说。他依然站在那儿,悒郁地看看罗亭,不时捋着自己的唇髭。
  “请允许我……我来是要向您解释清楚,当然,一下子也说不清。”
  “为什么说不清呢?”
  “这里涉及到第三者……”
  “谁是第三者?”
  “谢尔盖-巴甫雷奇,您明白我的意思。”
  “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我一点儿也不明白您的意思。”
  “您最好……”
  “您最好别绕弯子!”沃伦采夫接着他的话说。

  他真的发火了。
  罗亭皱起了眉头。
  “好吧……这儿只有我们俩……我应该告诉您——不过您大概已经猜到了(沃伦采夫不耐烦地耸了耸肩)——我应该告诉您:我爱娜塔里娅-阿历克赛耶芙娜,并且有权利认为她也爱我。”
  沃伦采夫顿时脸色发白,不过他一句话也没说,走到窗前,背对着罗亭。
  “您是知道的,谢尔盖-巴甫雷奇,”罗亭继续说道,“倘若我不是确信……”
  “得了!”沃伦采夫急忙打断他。“我丝毫也不怀疑……好吧!您尽管去爱吧!只是我感到奇怪,您怎么想出了这样的鬼主意,居然亲自来告诉我这个消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您爱谁,谁爱您,这关我什么事?我简直无法理解。”
  沃伦采夫依然望着窗外。他的声音有点暗哑。
  罗亭站起来。
  “那我就告诉您,谢尔盖-巴甫雷奇,为什么我决定未找您,为什么我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向您隐瞒我们的……我们俩彼此的感情。我非常尊敬您——这就是我来找您的原因,我不想……我们俩都不想在您面前演戏。您对娜塔里娅-阿历克赛耶芙娜的感情我是知道的……请您相信,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取代您在她心中所占的位置,但是如果注定要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难道耍手腕、搞欺骗、装糊涂才是上策吗?难道要闹出种种误会,甚至发生昨天席间那样的局面才更好吗?谢尔盖-巴甫雷奇,您说呢?”
  沃伦采夫把手交叉在胸前,好像在竭力克制自己。
  “谢尔盖-巴甫雷奇!”罗亭继续说道。“我伤了您的心,这我能感觉到……不过请您理解我……请您理解,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向您证明我们对您的尊敬,证明我们珍惜您的坦率和高尚。开诚布公,彻底的开诚布公,对别人也许不合适,但是对您,这却成为我的义务。想到我们的秘密掌握在您的手里,我们很高兴……”
  沃伦采夫极不自然地放声大笑起来。
  “多谢您的信任!”他扬声说道。“但是我请您注意,我并不想知道您的秘密,也不打算向您透露自己的秘密。而您使用这个秘密,就像您使用自己的财产那样随便。不过,您说话的口气好像代表你们两个人。也许我可以这样认为:您这次来访以及此行的目的,娜塔里娅-阿历克赛耶芙娜都是知道的吧?”
  罗亭有点难堪了。
  “不,我没有把我的打算告诉娜塔里娅-阿历克赛耶芙娜;但是我知道她赞成我的想法。”
  “这一切都很好。”停了片刻之后,沃伦采夫说道,一边用手指敲打着窗玻璃。“不过,老实说,假如您对我少几分尊敬,那要好得多。老实说,我根本不需要您的尊敬;现在您究竟要我干什么?”
  “我什么也不需要……啊,不!我只有一个要求:我希望您不要把我看成阴险狡猾的小人,希望您能理解我……我希望您现在不再怀疑我的真诚……我希望,谢尔盖-巴甫雷奇,我们能像朋友那样分手……希望您跟从前一样,把手伸给我……”
  说着罗亭走到沃伦采夫跟前。
  “对不起,阁下。”沃伦采夫转身往后退了一步。

  “我可以承认您的动机光明正大,这一切都很好,甚至可以说很高尚,不过我们是普通的人,吃的也是普普通通的五谷杂粮,我们比不上你们这些学问高深的大思想家……在您看来是真诚的,我们却认为是蛮横放肆的……您认为简单明了的,我们却觉得是复杂模糊的……您大肆炫耀的东西,我们却讳莫如深;我们怎么能理解您呢!对不起,我既不能把您看作朋友,也无法把手伸给您……这样做也许很庸俗,不过我本来就是个俗人。”
  罗亭从窗台上拿起凉帽。
  “谢尔盖-巴甫雷奇!”他伤心地说。“告辞了。我想错了。我的拜访确实相当唐突,不过我原来以为您(沃伦采夫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请原谅,今后我再也不提这件事了。仔细想想,我看也确实如此:您是对的,您也只能这样做。再见了,至少请允许我再一次,最后一次向您说明我的动机是纯洁的……对您的谦让精神我坚信不疑……”
  “这也太过分了!沃伦采夫大声嚷道,气得浑身发抖。”我根本没有要求您信任,因此您也没有任何权利要求我谦让!”
  罗亭还想说点什么,但只是摊开双手,鞠了个躬,就出去了。而沃伦采夫立即扑到沙发上,把脸对着墙壁。
  “可以进来吗?”门外响起亚历山德拉-巴甫洛芙娜的声音。
  沃伦采夫没有立即回答,偷偷用手抹了抹脸。
  “不行,萨沙!”他说话的声音都有点变了。“再等一会儿。”
  半个小时以后,亚历山德拉-巴甫洛芙娜又来到门口。
  “米哈依洛-米哈雷奇来了。”她说。“你想见他吗?”
  “好的,”沃伦采夫回答,“你让他到这儿来。”
  列日涅夫走了进来。
  “怎么——你不舒服?”说着他坐到沙发旁边的圈椅上。
  沃伦采夫欠身撑起一只胳臂,久久地注视着自己的朋友,然后把他和罗亭的谈话一字不落地告诉他。在这以前他还从来没有向列日涅夫暗示过自己对娜塔里娅的感情,虽然他猜想这对列日涅夫并不是什么秘密。
  “老弟啊,你真使我大吃一惊。”沃伦采夫刚讲完,他马上这样说道。“我料到他会做出种种奇怪的举动,可这样做也未免太……话说回来,这也符合他的为人。”
  “得了吧,”沃伦采夫激动地说,“简直是无耻!我差点没把他扔到窗外。他这是向我夸耀还是心中有鬼?究竟为了什么?他怎么有胆量来找我……”
  沃伦采夫双手抱住脑袋,不再说话了。
  “不,老弟,不是那么回事。”列日涅夫平静地说。“说来你不会相信,不过,他这样做的确是出于一片好意,真的……你看,这样既高尚又光明磊落,趁此机会还可以发一通高论,卖弄一下口才,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否则我们就无法生活……唉,他的舌头是他的敌人……但也是他的仆人。”
  “他一本正经地走进来跟我说话,那副神态你简直难以想像!……”
  “是啊,他不这样做不行。他即使扣上衣服的纽扣也像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义务。我真想把他送到一座荒岛上,暗地里看他怎么办。可他一直还在大谈什么朴实呢!”

  “看在上帝分上,老兄,你说这究竟算什么?是一种哲学吗?”沃伦采夫问。
  “怎么跟你说呢?从一方面看,也许这确实是一种哲学,而从另一方面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能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硬跟哲学扯在一起。”
  沃伦采夫看了看他。“你认为他有没有撒谎?”
  “没有,我的孩子,他没有撒谎。不过么,你看是不是别谈这些了。老弟,咱们抽袋烟吧,再请亚历山德拉-巴甫洛芙娜过来……有她在场,说话也愉快些,不说话也轻松些。她还会给我们茶喝呢。”
  “好吧。”沃伦采夫说。“萨沙,你过来!”他叫道。
  亚历山德拉走了进来。他拉住她的手,紧紧地贴在自己的嘴上。
  罗亭怀着纷乱而奇怪的心情回到家里。他恨自己,恨自己不可原谅的鲁莽,孩子般的轻率。难怪有人说:没有比意识到自己做了蠢事更难受的了。
  悔恨在嘶咬着罗亭。
  “真是鬼使神差!”他咬牙切齿地自语道。“怎么会去找这位地主老爷!真亏我想得出来!完全是自讨没趣!”
  达丽娅-米哈依洛芙娜的家里也发生了某种异常的变化。女主人整整一上午没有露面,也没有出来吃午饭。据惟一被允许进她房间的潘达列夫斯基说,她头疼。至于娜塔里娅,罗亭也几乎没有跟她照过面,她一直跟邦库尔小姐呆在自己房间里……只是在餐厅里遇见他的时候,她悲伤地看了他一眼,那神情使他的心都颤栗了。她的脸也变了样,仿佛一场灾难昨天突然降临到了她头上。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使罗亭坐立不安,为了排遣这种情绪,他便去找巴西斯托夫,跟他谈了许多,并且发现他是个热情洋溢、朝气勃勃的人,满怀着热烈的希望和毫不动摇的信心。傍晚的时候,达丽娅-米哈依洛芙娜到客厅里呆了一两个小时。她对罗亭非常客气,但又有点疏远,她时而发笑,时而皱眉,说话带着鼻音,而且都是藏头露尾的……一副十足的宫廷内侍的腔调。近来她好像对罗亭有点冷漠了。“她打的是什么哑谜?”他从侧面望着她那高昂的脑袋,心里思忖着。
  没过多久,他就解开了这个谜。晚上十一点多钟的时候,他正沿着黑古隆咚的走廊回自己的房间去,突然有人塞给他一张纸条。他回头一看,只见一名女孩子从他身边经过,他觉得好像是娜塔里娅的婢女。他回到自己房间里,支走了仆人,打开字条,看到了娜塔里娅亲笔写的几行字:
  请您明天早晨六点(最迟不超过七点)到阿夫久欣池塘边的橡树林等我,别的时间都不行。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一切都将结束,如果……请务必前往。
  必须作出决定……
  又及:如果我无法践约,那说明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到时我将设法通知您……
  罗亭陷入了沉思,翻来覆去摆弄着纸条,然后塞到枕头下面,脱了衣服,躺到床上,但久久无法入眠,刚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就醒了,时间还不到五点——
或许您还会喜欢: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