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罗兰小语 - 散文卷:现代人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现代小家庭有点像旧时江湖口语所说阶“光棍”,这光棍“眼里揉不下一粒沙子”。
  它只能安于它来自先天的组织,不能容许任何外来分子的介入。它有一种先天的抗力,当有外来分子介人的时候,它会不能忍受,直到流着眼泪把它拒走为止。那是一种先天的保护作用,非人力所可改变。
  人们说,现代人缺少人情,恐怕和小家庭大有关联。小家庭无法容纳长期的住客,甚至连短期的也无法收容。原因实在不止一端。最重要的,当然是空间的问题。
  现代房子不像古时的四合院。东西南北屋,各自为政,中间有个四四方方的院子做为缓冲。这还不算,多数家庭都不止有一个四合院,而是一进又一进,由穿堂接连起来的一串四合院。住在第一进的人们和住在第二、三、四进的人们比现在住公寓的邻居更有距离。何况较为气派一点的话,在正中的一连四五进的四合院之外,两旁还有跨院。
  这两旁的跨院占地大小与中间正院可能完全一样,甚至更多。跨院内建有客房,专供长短期住客之用。甚至自己有个包皮容几十户人家的庄院,也不足为奇。所以古时可以有孟尝君之流的好客。只要有钱,他不必怕食客众多会干扰了他的私生活。他自己的家小自有内宅可以安居,决不会与食客们天天打头撞面,共桌而食。
  现在情形则大不相同。小住宅虽然厨厕浴俱全,但却统统挤在一个屋檐下。说是说三房两厅,但两厅多半是一厅,而这一厅其实也只是个过道。三房是门挨着门,门对着门。如果所住的不是至亲骨肉,当衣着不整时,两边同时开门的话,会产生避之不及的尴尬场面,或吓一大跳的喜剧效果。尤其早晨、晚上或炎热的夏日,主客之间都难免为了观瞻而感到不便,而要各自把自由活动的范围缩小到卧房以内。结果就变成一出卧房,就要穿好“外出服”,才不会失礼。如果住客是男人,至低限度,女主人和女孩子会感到不便;如果住客是女人,则男主人除非存心疏慢,也必须在衣着举止上多加检点。成年的男孩子一定也要受点拘束。

  何况,“防闲”二字即使在现代,它仍具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家中住着男客,天长日久,男主人不能不防备家中女眷的感情游丝偶然的垂注;如住的是女客,则在女主人心上多少是个负担。而且事实上,鹊巢鸠占的往例已是屡见不鲜。与其到事情发生时再求补救,就不如在事先少付出这份人情。
  这还只是论到住处空间的问题。其实,吃的问题也很严重。所谓严重,倒不只是钱的问题。一个人的伙食,每月四五百元,大概可以过得去。严重的是多一个人吃饭,最易影响佣人的情绪。这一点,说起来像是小事,但现代佣人对小家庭之重要实在罄竹难书。佣人一闹情绪或挂冠而去,这一家庭立刻就会天下大乱。尤其现代女主人多半是职业妇女,佣人的地位简直相当于一个主妇。家中多住了一个客人,不但早、中、晚饭及点心、宵夜必须增加一份;而且如果起居时间不一致,佣人还要格外多费一番手续。此外,整理房间,洗烫,开门等等诸般琐事,看似无足轻重,但日久天长,佣人就难免要计较。再如果主人算盘精一点,对日常饭菜不肯多打出一份,客人的加入就等于间接减少了佣人的享用,这也是引致佣人闹情绪的重要的因素。佣人一闹情绪,则全家秩序大乱,因此,住客就无法受欢迎了。

  当然,钱的问题不能说不重要。因为现代工业社会,多数人家是靠月薪过活,有一定的预算。超出预算,虽不至于使主人负债,但一定影响储蓄。而小家庭储蓄之重要也是古时所不及的。古时农业社会,靠田地生活。粮食蔬菜,不像现在这样毫无伸缩余地。
  大家庭,帮手多,照应多。年老或失业时,有个老家可做退路,不愁晚年无人照顾。而现代的人们,每月薪水能维持开支己是不易,日后退路又都很渺茫。所以稍有打算的人,都愿趁着年轻,多积存一点,以为日后年老力衰或有意外问题来临时的应急之用。一月四五百元,也许正是这个家庭所可能搏节下来的全部积蓄,岂能长久被住客剥夺了去?
  当然,也有人想到,何不仿西方办法,住客照缴房饭费呢?但这个办法不说在我们的人情上不习惯,认为与其如此,还不如索性不招待来得干脆;而且事实上,如果收了客人的房饭费,反而会增加了主人心理上的负担,也增加了双方不愉快的可能性。因为对方既付了钱,就不免认为有些享用成了他的权利。电灯多开一会儿,热水多用一些,夜晚听听收音机,对饭菜挑挑拣拣,在客人也许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主人呢?在这种情形之下,又如何能够保持心气的和平?

  与其无终,不如无始。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小家庭拒绝住客,小家庭对朋友只限于招待一顿便饭,小家庭对失业的朋友,无家的朋友,生病的朋友,一概无能为力。原因不是人心不古,而是小家庭有它先天的拒外性,种种原因,使它不得不紧闭扉,对一切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人情,表示敬谢不敏。
  在另一角度来看,既生为现代人,也只得尽量让自己适应这现代生活。过去的观念不得不改。人情既被迫越减越淡,个人的独立性不得不越来越强。一切靠自己,是这年头的特色。人们必须自幼就学得谋生的本领与独立的性格。投亲靠友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亲友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帮你介绍工作,借你一笔本钱。但你无法长久倚靠亲友的供给,做个无所事事的食客。
  曾见过某人付出一万元请他家那位常住的朋友迁出了事。就可见这年头的人情淡薄不仅是金钱的问题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