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罗兰小语 - 花晨集:恋爱的结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雅珍对着那长长的穿衣镜,端详自己这件合身的新旗袍。怪醉人的那么一种粉绿,绿得心旷神恰,配着她那玉一般细腻的脸,谈得雅致。
  今天文泉约她去青龙,她答应了。穿好了衣服,在出门之前,对着镜子,做最后一次的顾盼。
  和文泉来往一年多,文泉很帅,她欣赏他那点帅。但她只是打算玩玩,所以,她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文泉的求婚。
  “不能认真的,”她对自己说,“一旦认了真,你就成了他的奴隶。”
  于是,她想到了蕙珊。
  想到蕙珊,她就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叹气好。
  想当初,蕙珊和刘明谈恋爱的时候,那份七颠八倒,没有人不盼望他们快些成为眷属。
  刘明也有文泉这份帅,而他对蕙珊的温柔体贴,比文泉对她犹有过之。这样的男人不爱,还去爱谁?难怪蕙珊着迷。天天见面,见了面,谈够了,临走还交换一封信,带回去彼此玩味。
  记得有一次,刘明偶尔和另一个女孩子看了一场电影,给蕙珊知道了,气得两个星期没理刘明。后来才知道,那个女孩子原来是刘明的堂妹。
  想起蕙珊当时那付想跳悬崖以示抗议的神情,雅珍就不由得要笑。
  虽然,她是同情蕙珊的。
  女人的情感,女人最了解。爱一个人,就是那么死心塌地的爱定了,为他痴,为他狂,为他废寝忘餐,为他不要自己。
  所以,蕙珊终于有了机会去“不要自己。”
  蕙珊和刘明结了婚。
  婚礼那天,她是去参加了的。蕙珊每一根发梢上都闪着喜悦,刘明挽着她,小心翼翼地,仿佛她是玻璃做的。
  于是,采珊变成了刘太太。
  成了刘太太之后的蕙珊,不知怎的,好像连她原来这“蕙珊”两个字的名子也变了味道。蕙珊的名字本来是多么像她的人,灵灵秀秀的,俏俏皮皮的,柔柔媚媚的,带着香馥馥的韵味。可是,刘太太呢?
  刘太太,就是刘太太,她是刘明的附件。
  雅珍记得蕙珊做了刘太太之后的那些片段。
  想起那些片段,雅珍就要摇头。
  那次,是个星期天,天很热。雅珍一时想看看蕙珊。
  蕙珊一个人在家。
  刘明呢?
  刘明去看早场电影?
  为什么不带蕙珊去?
  家里没有佣人,都出去了,没有人看家不行。
  “那他何必非去不可?”雅珍这样问。
  “他也忙了一个星期了,该有点娱乐。”蕙珊说,“等他回来,我再去。”
  “那你现在做什么?”
  “升火。”
  雅珍这才看见蕙珊两手都是煤灰。
  “你好像不大内行二”雅珍的嘲讽很友善。
  “我可以学好的。”蕙珊很坚强。
  于是,她陪着蕙珊到后面厨房去升火。

  她一面建议洒点煤油在木柴上,一面想着不知是哪一部电影里面,一个公主和一个王子,手忙脚乱地在壁炉里升火取暖的镜头。
  “要是刘明在这里陪你一同手忙脚乱,那滋味会不同些。”雅珍这样说。
  “他是男人,而这是女人的工作,分内的。”蕙珊连胳臂上都是煤灰。
  雅珍到现在还不了解,为什么结婚以前,男人慷慨地承担一切粗重麻烦的工作,而结婚之后,这些工作就都交给了女人。
  假如这是女人分内的事,那么,结婚之前,男人也不必服务得那样周到。
  那时候,刘明是和所有的绅士一样的绅士。上车的时候,为蕙珊拉车门;下车的时候,要扶蕙珊下车;到饭店或咖啡室,人座的时候,为蕙珊拉椅子;买了东西,刘明拿着;要吃什么,刘明去买;蕙珊果然是玻璃做的,碰都碰不得。
  所以,那时候,蕙珊才甩开另一个愣头愣脑的男友,爱上了刘明。
  可是,现在,蕙珊说:“他是男人,这是女人分内的事。”
  玻璃做的蕙珊,一做了刘太太,就不再是玻璃做的,而变成钢筋水泥的了。
  蕙珊呛得眼泪汪汪的,把火升着,用竹扇扇着,放上一壶水,开始对雅珍表示抱歉。
  “对不起呀,雅珍,都没有招待你。”
  “老朋友,客气什么。”雅珍说。
  蕙珊把火扇旺,转过身,把菜篮里的菜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把肉洗好,放在一旁,开始剥蕃茄。“刘明吃东西很挑剔,”蕙珊一面剥,一面说,“他不喜欢吃带皮的蕃茄。”
  雅珍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刘明一结了婚,就不喜欢吃带皮的蕃茄了。
  “记得他以前和你交朋友的时候,不是常常买一大袋蕃茄,和你一路走,一路吃?那不是带皮的?”
  “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他吃东西,那才叫挑剔!鱼他不吃;四季豆,他也不喜欢;青菜,他也不要;排骨汤也吃腻了。我呀,明天真得要买本食谱。”
  蕙珊真的是买了食谱。不只是食谱,还有点心谱,汤谱。
  想到这些,雅珍就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叹气好。
  废寝忘餐地找一个最帅最绅士的男人,然后,被他把自己赶到厨房里去,去伺候他。
  “我才不做那傻事!”雅珍扬起眉毛,对镜子里的自己说。
  镜子里的那个穿旗袍的雅珍,绿得心旷神怡。她的细眉毛俏眼睛带着聪明与慧黠。
  “我只谈恋爱,让他们在我面前做绅士!我才不让他们在我面前搭架子,挑吃挑喝!”
  文泉在青龙等。
  “已经拒绝他三次了,居然还来约我,真是有耐性!”
  其实,她真的很欣赏文泉,他优雅、温文、渊博、俊逸。学文学的,言谈之间,都是诗意,尤其当他表示爱慕的时候。哦!也许应该说,尤其是当他被拒绝的时候。

  这样多好!爱情本来应该像是一首诗。
  今天,文泉会再求她,她准备再拒绝他。
  没有比蕙珊更傻的了。
  文泉坐在靠水池的那一排鹅黄座位最里面的一角。
  看见她来,他优雅地站起身来,向她问好。
  “好久不见了!”他说。
  她笑着,坐了下来。
  “喝点什么?”
  “桔子汁吧。”她说。
  他告诉女侍,“两杯桔子汁。”
  他注视着她,对她笑,说:“你这件旗袍很漂亮。”
  “谢谢你。”她说。回避着他眼中吸引人的黑亮,她侧过头去看鱼。
  “鱼真舒眼!”她说。
  “你该说:鱼在水里真舒服!”
  “你该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舒服?”她仍在看鱼,脸颊上浮着一层笑。
  他认真地笑起来。说:
  “我相信你知道鱼在水里很舒眼。”
  “为什么?”
  “因为我也这样想。”他说,说得很慢,“我喜欢水,喜欢海,喜欢像鱼那样,在水上去飘游。”
  他的声音里带上了迷茫,她不由得回过头来望了望他。
  他没有看她,他的眼睛在看水。
  长长的二方水池,不知谁设计的,点缀着几簇山石,山石上长着一些江苇,把视界幻化得很远阔,有一种萧疏的意味。
  “我要走了。”他说。
  她的心停止了跳动。一切都集中在这四个字上,停住了!她的眼睛停在他的侧脸上,她的嘴停住在将要发出的问句上。
  她没有让自己问出来。她想问,为什么?但她没有让自己问。
  她一下子明白了文泉今天约她来的目的。
  她应该并不惊愕,也应该并不关心。
  她本来就准备拒绝他的,而且,她曾拒绝过他好几次了。她应该并不在乎这样分手的。
  所以,她应该什么也不问。
  但是,她却觉得心里很紧,像被人压下了一块石头,又像被人在半路上遗弃在荒山野径里。
  他还在她面前,隔着一个矮几,他侧着头,望水,那水被鱼搅起一圈微微的涟漪。
  但她仿佛觉得他已经随着那涟漪飘去了,飘得远远的了!他说,他要走了!
  他很平静。她想不到他竟然会这样平静。
  “有一个机会,让我到南洋去教书。我想,换换环境也好。所以,我决定去了。”
  她听着,没有说话。
  他回过头来,坐直了身子,眼光在她脸上和身上盘旋。
  “我将永远记着你。”他说。
  “谢谢你。”她的声音很低。
  桔子汁不知什么时候送来的,她拿起杯子,看着杯子里的冰块。
  “我失去他了。”她想。她不应该难过的,是她自己要这样的。

  “你应该去的。”她说。眼睛注视着淡黄色的桔汁,和白色透明的冰块。
  他沉默下来,端起桔子汁一口气喝下半杯。然后,伸过他长长的手,在她手背上轻轻地拍了拍,说:
  “虽然你不止一次地拒绝过我,但我还是觉得你在爱我。”
  她抬了抬头,想说什么,却被他拦住了。他摇摇头,对她说:
  “不要说话,让我相信自己这个想法。这样,我可以带着一个快乐的梦去飘洋过海。”
  于是,他招手叫女侍来算账。女侍收了钱,收走了杯子。他拿起了他的上衣,那上衣是灰色的,有点浅浅的绿色点子。
  他看了看她。她挽起黑色的手袋,站起身来,却又慢慢地坐了下去。
  他留恋而惶惑地望着她,放下了灰色的上衣。
  “文泉!”
  “嗯?”
  “你什么时候走?”
  “大概下个月可以办妥手续。”
  “我和你一道去。”
  “你是说——”
  “假如来得及,我们结了婚,一道办手续。”
  “雅珍,你是说……”
  “我是说,你到了外面,也需要有个人照顾。”
  “哦!雅珍,你真让我意外!你差点让我以为我在做梦!你说……”
  “文泉,我现在才发现,我一直在爱着你。”
  文泉松下一口气,往旁边靠了靠,坐在另一只椅子上,对雅珍说:
  “坐过来一点,让我靠着你。静一静,让我清醒清醒,我怕我是在做梦。”
  雅珍把头发朝上挽着,卷起了衣袖,搬起第三只箱子。
  她已经把要带的东西尽量带着了。
  在外面,可以买到的东西很多,买不到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说,一些属于中国的,吃的和用的东西。
  她坐在箱子上,两手都是灰土,她需要休息一会。
  文泉在那边灯下看书,后背靠着大沙发,脚搭在另一只有海绵垫的凳子上。
  她收拾了一个下午零半个晚上,文泉没有一点要帮她的意思。
  他沉醉在莎士比亚里,也沉醉在新婚太太的照顾里。
  她已经不再是玻璃做的,或玉做的。
  她已经是钢筋水泥。
  她把手上的灰土往蓝布长裤上抹了抹。
  “喂!文泉,要不要一杯桔子汁?冰箱里有。”她问。
  文泉摇摇头,没有作声。
  “那么,牛奶好不好?”
  文泉又摇摇头。
  “当然不能总让他喝桔子汁或牛奶。”她想,“不知道蕙珊的点心谱里有没有莲子羹或芝麻糊。男人吃东西总不免挑剔一点的……”
  她决定在起程之前,无论如何也得抽空去买一本食谱,一本点心谱,和一本汤谱。
或许您还会喜欢: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