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罗杰疑案 - 第二十五章全部事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波洛向我做了个手势,叫我留下,我遵照他的吩咐留了下来。我走到壁炉旁,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用靴子尖踢了一下壁炉里的圆木。
  我被弄得稀里糊涂,对波洛的意图完全无法理解这还是头一遭。我心想,刚才目睹的那幕场景毫无疑问是他故弄玄虚的杰作——按他的说法是在“演一出喜剧”,让人看到他是一个既风趣又庄重的人。但尽管如此,我不得不承认他的话中隐含着真实性。他的措词带有威胁性——但勿庸置疑,他的态度是真诚的。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是完全错了。
  当最后一个人出去后,他关上了门,然后来到壁炉旁。
  “好了,我的朋友,”他平静地说,“你对这一切是怎么看的?”
  “我不知道该怎么看,”我非常坦率地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把事实真相直接告诉拉格伦警督,而在这里把详细情况告知罪犯呢?”
  波洛坐了下来,拿出小小的俄罗斯烟盒,默默地抽了一会儿烟。
  “请你动用一下小小的灰色细胞,”他说,“我的每一个做法都是有道理的。”
  我犹豫了片刻,然后慢吞吞地说:
  “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你本人也不知道谁是罪犯,但你肯定罪犯就在今晚开会的这几个人中。因此你说那些话的目的就是想迫使这个还不太清楚的罪犯出来自首,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波洛赞同地点了点头。
  “你的想法挺聪明,但没有讲对。”
  “我想你可能是想让他相信你已经知道了,这样他就会主动跳出来亮相——并不一定是认罪。他很可能会设法在天亮行动之前把你干掉,使你永远保持沉默,就像他干掉艾克罗伊德先生那样。”
  “设一个陷阱,并且用我自己做诱饵!Mercimonami(法语:谢谢,我的朋友),但我还没有那么勇敢。”
  “那么我就无法理解了。你这样做会使罪犯警觉起来,他很可能会逃跑,你这不是在冒风险吗?”
  波洛摇了摇头。
  “他逃不掉的。”他严肃地说,“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而这条路又无法通向自由。”
  “你真的认为谋杀犯就在今晚这些人当中?”我用怀疑的口气问道。
  “是的,我的朋友。”
  “是哪一个?”
  沉默了几分钟后,波洛把烟头丢进了壁炉,开始讲述他的破案经过。他说话的语气非常平静,好像还在思索什么问题。
  “我把我所调查的事实讲给你听,你一步步地跟着我走,最后你自己就会看出,所有的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向一个人。首先是两个事实和一个小小的‘不相符’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个事实是电话。如果拉尔夫-佩顿确实是谋杀犯的话,那么打电话就变得毫无意义,这种做法是荒唐的。因此我断定拉尔-佩顿不是谋杀犯。”

  “我知道电话不可能是家中的任何一个人打的,然而我又确信罪犯肯定是在当天晚上在场的人中间。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电话肯定是一个同谋犯打来的。我对这一推论并不十分满意,我只好暂时把它搁一下。”
  “接下来我对打电话的动机做了分析,这一点相当困难。我只能通过对结果的判断来得出打电话的动机。这个结果就是——谋杀案当晚被发现——而不是第二天早晨——如果不是这个电话的话,很可能第二天早晨才会发现。这一点你同意吗?”
  “同意,”我承认道,“是的,正如你所说,艾克罗伊德先生已有吩咐,不准任何人去打搅他,很可能那天晚上没有人会进他的书房。”
  “Tresbien(法语:很好),事态在发展,是吗?但这件事仍然情况不明。当晚发现谋杀案比第二天早晨发现对罪犯有什么好处呢?我得出的唯一看法就是:罪犯想在谋杀案被发现时确保自己在现唱-或者无论如何得在谋杀案被发现后不久自己在现常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事实——椅子从墙边拖了出来。警督认为这跟案件无重大关系而忽略了,而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这跟破案有重大关系。”
  “在你的手稿中,你画了一张清晰的书房位置图。如果你现在带在身上的话,你就可以看到——被拖出来的椅子的位置,这是帕克指给我看的——它当时是在门和窗子之间的直线上。”
  “遮住窗子!”我迅速地说。
  “你的想法跟我最初的想法相同。我当初认为把椅子拖出来是为了挡住窗子上的某些东西,以免被进来的人看见。但我马上就抛弃了这个想法,因为虽然这张椅子是老式的,它的靠背很高,但它只能遮住一小部分窗子——遮住窗格和地面之间的那一部分。不,我的朋友——你应该记得,就在窗子前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堆放着书本和杂志。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桌子都被拖出来的椅子遮住了——对这一事实我立刻产生了一个隐隐约约的疑问。”
  “会不会是某些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不想被人看见?是凶手放在上面的东西?当时我一点都想象不到桌子上可能放些什么东西。但对某些非常有趣的事实我是知道的。比如,这是一件罪犯作案时无法带走的东西,而这件东西又必须在案件发现后尽快把它取走。因此就出现了通知谋杀案的电话,这样凶手就有机会在发现尸体时在常”“警察到来前有四个人在场:你本人、帕克、布伦特少校和雷蒙德先生。至于帕克我马上就排除了,因为不管谋杀案在什么时间被发现,他都肯定在常另外,椅子被拖出来的事也是他告诉我的。这样帕克就弄清楚了。(也就是说他跟这起谋杀案无关,但我仍然认为敲诈弗拉尔斯太太的人可能是他。)然而雷蒙德和布伦特仍然是怀疑对象,因为如果谋杀案第二天一早被发现的话,很可能他们来得太晚,留在圆桌上的东西会被人发现。”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有关偷听到的那些对话片断我刚才在会上已经分析过了,你一定听得很清楚,是吗?当我得知口述录音机公司的推销员来过这里后,我的脑子里总是想着口述录音机的事情,半小时前我在这个房间里说的那番话你都听清楚了吗?他们都同意我的推理——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假定那天晚上艾克罗伊德是在使用口述录音机——那么为什么没见到口述录音机的踪影呢?”
  “我从未想到过这一点。”我说。
  “我们知道一台口述录音机已经送到了艾克罗伊德先生家,但在他的财产中没发现口述录音机。因此,如果有什么东西从桌子上被拿走的话,这东西很可能就是口述录音机。但要拿走这玩意儿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当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死者身上,我想任何人都可能走到桌子边而不被别人发现。但一台口述录音机的体积相当大——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塞进了口袋,肯定有一只能够装得下这台口述录音机的容器。”
  “你听懂我的意思了吗?这个凶手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一个想直接到达现场的人,如果案件在第二天早晨发现的话他很可能不在常一个拿着装得下口述录音机容器的人——”我打断了他的话。
  “为什么要把口述录音机拿走呢?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跟雷蒙德先生一样,想当然地认为九点半听到的是艾克罗伊德先生跟口述录音机说话的声音。但你稍微想一下这新发明的机器,它的用处可大了。你对着口述录音机讲过话吗?过后秘书或打字员打开口述录音机,你的声音就会从里面传出来。”
  “你的意思是——”我喘了口气说。
  波洛点了点头。
  “是的,是这个意思。九点半的时候艾克罗伊德已经死了,当时是口述录音机在讲话——而不是他在讲话。”
  “是凶手打开的口述录音机,那么他当时肯定也在房间里?”
  “很可能,但我们不排除使用机械装置的可能性——某种模仿定时系统或具有闹钟性质的装置。如果是这样的话,凶手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他肯定知道艾克罗伊德先生买了一台口述录音机;第二,他必须懂一点机械方面的知识。”

  “当我看到窗台上的脚印时,我也进行了一番分析,于是便得出三个结论:(1)这些脚印确实是拉尔夫-佩顿留下的。他那天晚上去过弗恩利大院,他很可能从窗子爬进书房发现他的继父已经死了。这是一种假设。(2)这些脚印很可能是另外一个鞋底恰好有同样饰钉的人留下的。但家里所有人的鞋底都绉纹橡胶底,而且我也不相信从外面来的人恰好也穿着跟拉尔夫-佩顿相同的鞋。至于查尔斯-肯特,我们从狗哨酒吧女招待那里得知,他穿的那双鞋已经破烂不堪。(3)这些脚印是某个人故意走上去的,目的是想把怀疑对象转移到拉尔夫-佩顿身上。要想证明这最后一个结论,我们有必要弄清某些事实。警察在思里博尔弄到了一双拉尔夫的鞋。拉尔夫或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穿那双鞋,因为那双鞋已经跟脚印核对过,饰钉的磨损程度不一样。根据警察的分析,拉尔夫穿着另一双同样的鞋。经调查我发现他确实有两双同样的鞋。根据我的推断,凶手那天晚上肯定穿着拉尔夫的鞋——如果这一推断是正确的话,拉尔夫一定是穿着一又其它类型的鞋。我不相信他会带三双同样的鞋——这第三双鞋很可能是靴子。为了弄清这一点我去询问了你姐姐——我特别强调了颜色——坦率地说——这只是为了不让她弄清我的目的。”
  “她的调查结果你是知道的,拉尔夫-佩顿随身带了一双靴子。他昨天早晨来我家时,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案发那天晚上他穿的是什么鞋,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穿的是靴子——事实上他仍然穿着那双靴子——没有穿过其它鞋。”
  “这样凶手的轮廓又进一步地显露在我们面前——一个那天有机会去思里博尔拿到拉尔夫-佩顿靴子的人。”
  他停了一会儿,然后稍稍提高了嗓音说:“还有更进一步的事实:这个凶手必须是一个有机会从银柜里偷到剑的人。你可能会争辩说,家中任何人都有可能偷到剑,但我提醒你一下,弗洛拉-艾克罗伊德非常肯定:当她察看银柜时,剑已经不在了。”
  他又停了一会儿。
  “让我们来概括一下——现在一切都清楚了。一个那天早些时候去过思里博尔的人;一个熟悉艾克罗伊德并知道他买了一台口述录音机的人;一个懂得机械原理的人;一个有机会在弗洛拉小姐到来前从银柜拿走剑的人;一个拿着装得下口述录音机的容器(比如一只黑包)的人;一个在帕克给警察打电话时能单独在书房里呆几分钟的人。事实上这个人就是——谢泼德医生!”
或许您还会喜欢: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