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罗杰疑案 - 第十二章小小调查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联合验尸在星期一进行。
  我并不想详细叙述这次验尸的经过。如果要详细叙述的话,那只会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但警察事先已交待过,不允许讲得太多。我只提供了一些有关艾克罗伊德死亡原因的证据,以及死亡的大概时间。验尸官对拉尔夫-佩顿的缺席谈了自己的看法,但并未过分强调。
  事后,波洛和我跟警督谈了几句,警督的神情显得非常严肃。
  “情况非常糟糕,波洛先生,”他说,“我尽量做到秉公办事。我是本地人,在克兰切斯特曾多次见到过佩顿上尉。我并不希望他是凶手——但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情况对他都很不利。如果他是清白的,为什么不前来解释呢?我们有证据证明是他作的案,但很可能这些证据经他解释后即可澄清。那么他为什么不出来解释呢?”
  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警督这番话的内在含义。其实他们已经向英国的所有码头和车站发出了通缉拉尔夫的电报,各地的警察都提高了警惕。他在城里的房间,以及他常去的地方或场所都被严密地监视起来。在这严密的戒备中,看来拉尔夫是插翅难逃了。他没有行李,而且身上又没有钱。
  “我还没有打到那天晚上看见他在火车站打电话的人,”警督继续说,“但我认为这里的人对他很熟悉,肯定有人看见他打电话的。利物浦也没有他的消息。”
  “你认为他去了利物浦?”波洛问道。
  “噢,这是明摆着的,车站的那个电话就是在利物浦快车前离开前三分钟打的。”
  “打电话的人可能是故意这么做的,想把你们的注意力引开。这或许就是打电话的用意。”
  “这也是一种说法,”警督急切地说,“你真的以为这是打电话的用意?”
  “我的朋友,”波洛严肃地说,“这一点我不能肯定,但我可以告诉你:如果我们能够弄清打电话的用意,那么谋杀这谜也就解开了。”
  “我记得你以前也说过这样的话。”我边说边好奇地看着他。
  波洛点了点头。
  “我老是要想到这个问题上去。”他郑重其事地说。
  “我看这跟谋杀无关。”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这么认为,”警督提出了异议,“但我得坦率地说,波洛先生太拘泥于这一点,我们还有更好的线索可以追查,比方说,剑柄上的指纹。”
  波洛的行为突然变得令人费解,每当他感到兴奋时,他的表现总是如此。
  “M.l’Inspecteur(法语:警督先生),”他说,“要谨防盲目——盲目——Commentdire(法语:是怎么说的)?——小路条条,没有尽头。”
  拉格伦警督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应付。我非常机敏地接过了话题。
  “你的意思是钻死胡同?”我说。
  “是这个意思——死巷子没有出路。就这些指纹来说,很可能得不到什么结果。”
  “我不懂你在说什么,”警督说,“你是不是在暗示这些指纹是伪造的?我在书中确实看到过这类故事,但我在办案中从未遇到过。不管是真是假——我们总能够获得一些线索。”
  波洛只是耸了耸肩,伸了伸双臂。
  警督把各种放大的指纹照片拿给我们看,从技术角度给我们讲解了手指罗纹的问题。
  “喂,”他终于说道,显然对波洛的冷漠态度感到很恼怒。“你得承认,这些指纹肯定是那天晚上屋子里的某个人留下的,你说对不对?”
  “Bienentendu(法语:当然罗)。”波洛一边点头一边说。
  “那好,我已经把家里所有人的指纹都取到了。跟你实说,从老太太一直到帮厨女工,无人例外。”

  我想艾克罗伊德太太并不愿意别人称她为老太太,她在化妆方面花了不少的钱。
  “每个人的指纹,”警督先生怕别人没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
  “也包括我的。”我毫无表情地说。
  “验指纹的结果表明,没有一个人的指纹跟剑柄上的合得起来。现在只剩两个人了,不是拉尔夫-佩顿的指纹,就是医生遇见的那个神秘陌生人的指纹。当我们找到这两个人后——”“许多宝贵的时间都给你浪费掉了。”波洛打断了他的话。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波洛先生。”
  “你刚才说你把所有的指纹都搞到了,”波洛低声说,“真是这样吗,警督先生?”
  “当然罗!”
  “没有漏掉任何人?”
  “什么人都没有漏掉。”
  “包括所有的活人和死人?”
  对这番带有宗教色彩的话,警督一时摸不到头脑。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地说:“你的意思是——?”
  “死人的指纹,警督先生。”
  警督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没弄明白。
  “我的意思是,”波洛平心静气地说,“剑柄上的指纹是艾克罗伊德先生本人的。要证实这一点非常容易,他的尸体还在。”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你不是说他是自杀吧,波洛先生?”
  “啊!不。我的意思是,凶手戴着手套或者用什么东西包住自己的手,行刺后他就用死者的手去紧紧握住剑柄。”
  “但这样做是什么目的呢?”
  波洛又耸了耸肩。
  “使这个复杂的案件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那好,”警督说,“我就去查验一下。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当你把剑拿给我看,并指出上面的指纹时,我就想到了这一点。我对手指罗纹所知甚少——说老实放,我对指纹一窍不通。但我当时就发现剑柄上的指纹位置有点别扭。如果叫我去杀人的话,我绝不会这样拿刀。很明显,用右手举到肩膀后面很难拿到正确的位置。”
  拉格伦警督瞠目结舌地盯着那矮个子侦探。波洛显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掸了掸衣袖上的灰尘。
  “不错,”警督说,“这是你的想法,我马上就去证实一下。如果不是这样,你可不要失望。”
  他说话的口气很温和,但带点上司和下级说话的味道。波洛目送他走出屋去,然后转向我,对我眨了眨眼。
  “以后我得对他的amourpropre(法语:自尊心)多加提防,”他说,“现在我们可按自己的方案行事了,我的朋友,我们来一次‘家庭小聚会’怎么样?”
  波洛所说的“小聚会”半个小时后就进行了。我们在弗恩利大院的餐厅里围着桌子坐着。波洛坐在桌子顶头,犹如董事长召开严肃的董事会。仆人不在场,我们总共有六人。艾克罗伊德太太、弗洛拉、布伦特少校、年轻的雷蒙德、波洛和我。
  人到齐后,波洛起身向大家鞠躬致意。
  “先生们、女士们,我把你们召集来是为了了解些情况,”他停了一会儿,“首先我对小姐有一个特别请求。”
  “对我有请求?”弗洛拉问道。
  “小姐,你跟拉尔夫-佩顿上尉已经订婚,世界上他能够信得过的人就是你。我真心向你恳求,如果你知道他的下落,就去说服他回来。”弗洛拉抬起头正想开口,波洛又说:“等一会儿,想好了再说。小姐,他的处境日益危险。如果他能马上来这里,不管情况对他有多么不利,他是有机会澄清这些事实的。但他保持沉默——避而不见,那说明了什么呢?当然只能说明一点,他承认自己犯了罪。小姐,如果你确实认为他是清白无辜的,那就去说服他,请他快回来,否则就会太昂。”

  弗洛拉的脸色变得非常苍白。
  “太晚了!”她语速非常慢地重复了一遍。
  波洛身子前倾,看着她。
  “你得明白,小姐,”他非常和蔼地说,“现在是波洛大伯向你请求。波洛大伯对这类事见得多了,是很有经验的。我并不是设隐井害他,小姐。你还不信任我吗?不愿意把拉尔夫-佩顿躲藏的地方告诉我吗?”
  姑娘起身面对波洛。
  “波洛先生,”她以清脆的嗓音说,“我向你发誓——最庄重的发誓——我对拉尔夫的下落确实一无所知。自从那天起,也就是谋杀的那天起,我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也没收到他的来信。”
  她又坐了下来,波洛一语不发地盯着她,过了一会儿他用手在桌子上敲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好吧,就这样了,”他脸绷得紧紧地说,“现在我请求其他在座的各位,艾克罗伊德太太、布伦特少校、谢泼德医生、雷蒙德先生,你们都是这位失踪年轻人的好朋友和知心人。如果你们知道拉尔夫-佩顿的藏身这处,就请说出来。”
  久久没人作声,波洛一个个轮流看了一遍。
  “我再次请求你们,”他低声说,“请说出来吧。”
  仍然没人说话,最后艾克罗伊德太太开口了。
  “我不得不说,”她悲戚的语调说,“拉尔夫的失踪非常奇怪——确实非常奇怪。到现在还不露面,看来一定有缘故。亲爱的弗洛拉,我一直认为你们没有正式宣布订婚对你来说,确实非常幸运。”
  “妈妈!”弗洛拉气冲冲地说。
  “上帝啊,”艾克罗伊德太太说,“我虔诚地信奉上帝——上帝决定我们的命运——莎士比亚的优美诗句就是这么写的。”
  “你的脚踝太粗,该不会怪罪上帝吧?”杰弗里-雷蒙德开玩笑地问,放声大笑起来。
  我想他意图是为了缓和一下紧张气氛,但艾克罗伊德太太用责备的目光瞥了他一眼,然后掏出了手绢。
  “弗洛拉幸好没有卷入到这桩不光彩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中去。我始终认为亲爱的拉尔夫跟可怜的罗杰之死毫无关系,他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来。我这人总喜欢信任别人——从小就如此。我不愿意把别人看得很坏。当然,我们还记得,拉尔夫小时候遇到过几次空袭。有人说这对一个人的神经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要多年以后才会显示出来。这种神经受刺激的人对自己的行为一点也不负责任,他们无法控制自己,有些事他们是下意识地去做的。”
  “妈妈,”弗洛拉叫了起来,“你认为这不是拉尔夫干的?”
  “往下说,艾克罗伊备太太。”布伦特说。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艾克罗伊德太太满面泪水地说,“实在太令人伤心了,如果拉尔夫被判有罪,我不知道这些财产应该如何处理。”
  雷蒙德恶狠狠地把桌旁的椅子推了出去。布伦特少校仍然保持沉默,若有所思地望着她。
  “这犹如一颗炸弹,”艾克罗伊德太太固执地说,“我可以告诉你们,罗杰在钱的方面对他克扣得太厉害——当然这也是为他好。我知道你们都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拉尔夫不露面,我确实感到奇怪。谢天谢地,幸好弗洛拉跟拉尔夫的订婚从未公开宣布过。”
  “明天就要宣布。”弗洛拉以清晰干脆的声调说。
  “弗洛拉!”她母亲被这句话惊呆了。
  弗洛拉转身面对秘书。
  “请你把订婚通知寄给《早晨邮报》和《泰晤士报》,雷蒙德先生。”
  “如果你确信这种做法是明智的,艾克罗伊德小姐。”他很严肃地回答道。

  她一阵冲动,转身面对布伦特。
  “你该明白,”她说,“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必须站在拉尔夫一边。你认为我该不该这么做?”
  她那犀利的目光期盼地看着他,过了好一阵他才突然点了一下头。
  艾克罗伊德太太大声叫嚷着表示反对。弗洛拉仍然坐在那里安然不动。这时雷蒙德开口了。
  “你的动机我很赞赏,艾克罗伊德小姐。但你不认为这样做太仓促了吗?还是再等一两天吧。”
  “明天,”弗洛拉说得非常干脆,“妈妈,这样拖下去是没有好处的,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忠实于我的朋友。”
  “波洛先生,”艾克罗伊德太太老泪纵横地恳求道,“你难道不能开口说几句吗?”
  “没什么可说的,”布伦特插话说,“她做得对,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站在她一边。”
  弗洛拉把手伸向他。
  “谢谢,布伦特少校。”她说。
  “小姐,”波洛说,“请允许我这个老头向你祝贺,祝贺你的胆量和忠诚。如果我请求你——最诚恳地请求你——至少再推迟两天宣布,我想你是不会对我有什么误解的吧。“弗洛拉犹豫了一会儿。
  “我请求你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拉尔夫-佩顿,也是为了你,小姐。你有点不太情愿,但你并不明白我的用意。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样做确实对你们有好处。Pasdeblagues(法语:不要开玩笑),你既然请我来办这件案子,你就不要来阻碍我的工作。”
  弗洛拉没有马上答复,过了几分钟的她说:“我是不太情愿推迟的,但我愿意按照你说的去做。”
  她又坐加到桌旁的椅子上。
  “好吧,先生们,女士们,”波洛说得非常快,“下面我把我的想法跟大家讲一下。我要把一切都弄清楚,我的意思是弄清事实真相。不管这个真相是多么的丑陋,但对澄清真相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美妙的。我年事已高,能力已不如过去。”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显然是期望有人反对他的说法。“很可能这是我办的最后一个案子。但赫尔克里-波洛从来不会以失败而告终的。先生们、女士们,我提请你们注意,我的目的是要弄清楚,不管你们如何阻挠,我都要把真相弄清楚。”
  他以挑衅的口吻讲了最后一句话,好像是什么脏东西往我们脸上扔似的。所有在场的人都被他的话震慑住了,只有杰弗进而-雷蒙德除外,他仍然跟往常一样乐呵呵地,对这些话无动于衷。
  “你说不管你们如何阻挠,这是什么意思?”他扬起眉毛问道。
  “是这么回事,先生。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对我隐瞒了一些事情。”他那愤然不满的说话声越来越响,手在空中挥动着。“得了,得了,我明白我自己说的话,你们可能会认为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的小事——看上去好像跟本案没有多大关系,但在我看来,这些事跟破案关系密切。你们每个人都隐瞒了一些事情。请讲出来,我这话难道不对吗?”
  他朝桌旁的人扫视了一遍,那犀利的目光中带有点挑战和指责的味道。在座的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不敢正视他,包括我在内。
  “请回答我。”波洛笑着说,笑声中有点不太自然。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请求在座的每个人把隐瞒的事告诉我——所有的事实。”室内鸦雀无声,没人回答。“你们都不想说出来吗?”
  他又短促地笑了一声。
  “C’estdommage(法语;太遗憾了)。”说完他便离开了房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十一种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格蕾丝婚礼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没人还会要求她工作。事实上,不管她想不想,都没人会让她干活。??打字机旁的玻璃纸盒里摆着一朵白色栀子礼花,这是她的老板阿特伍德先生送的礼物,连同礼花一起的还有个信封,里面卷着一张十美元的布鲁明戴尔商场①的购物礼券。自打那次在事务所圣诞派对上她热烈拥吻阿特伍德先生后,他总是待她彬彬有礼。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夜城2·天使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圣犹大教堂是夜城唯一的教堂,我只有在生意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这间教堂距离到处都有敬神场所的上帝之街很远,独自耸立在一个极为安静的角落里,远离夜城一切华丽亮眼的霓虹。这是间不打广告的教堂,一间毫不在意路过的人们愿不愿意进入的教堂。它只是默默地待在原地,以防任何不时之需。圣犹大教堂以迷途圣人之名而建,是一幢非常非常古老的建筑,甚至可能比基督教本身还要古老。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日瓦戈医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精彩对白Gen.YevgrafZhivago:Tonya,canyouplaythebalalaika?日瓦戈将军:冬妮娅,你会弹三弦琴吗?Engineer:Cansheplay?She'sanartist!工程师:她会弹吗?她是个艺术家!Komarovski:Igivehertoyou,YuriAndreavich.Weddingpresent.科马罗夫斯基:我把她给你,尤里,结婚礼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