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罗杰疑案 - 第一章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
  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我确实无法预料,但我有一种预感,震撼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从左边的餐厅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杯子声,以及姐姐卡罗琳的干咳声。
  “是你吗,詹姆斯?”她大声地叫喊着。
  这话问得有点多余,还有可能是谁呢?说老实话,就是因为我的姐姐卡罗琳,我才在大厅里磨蹭了几分钟。基普林先生跟我说起过,蒙鼬家族的座右铭是:“出去,到外面去探听消息。”如果卡罗琳曾采用过什么探寻手段的话,我敢肯定她采用的就是蒙鼬家族的那种方法。但这句座右铭的前半句可以省去,因为卡罗琳只需静静地坐在家中就能探听到任何消息。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但事实是明摆着的。我猜想,可能是家中的仆人和做买卖的小贩充当了她的智囊团。她外出并不是为了去探寻消息,而是去传播消息。就传播消息这一点来说,她也是一个超凡的行家。
  就是因为她的这一特点才使我感到犹豫不决。如果把弗拉尔斯太太死亡之事告诉卡罗琳,不出一个半小时,全村的人都会知道。作为一个专业医务人员,我说话应当特别谨慎。久而久之我便养成了一个习惯,尽可能瞒住消息,不让姐姐知道。但不管你怎么做,她还是能打听到这些消息。我知道我的做法是无可指责的,这一点使我良心上得到满足。
  弗拉尔斯太太的丈夫已去世一年。卡罗琳始终认为他是被妻子毒死的,但她又拿不出什么确凿证据。

  我跟她说,弗拉尔斯先生死于习惯性地过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导致的急性胃炎,而她对我的这一说法总是加以嘲笑。胃炎症状与砷中毒有相同之处,这一点我同意,但卡罗琳对弗拉尔斯太太的指控完全是另一码事。
  “你只需要看看她的模样就知道了。”我曾听她这么说过。
  弗拉尔斯太太虽说不太年轻了,但她仍然十分迷人。她身上穿的巴黎时装虽谈不上华丽,但看上去非常合身。不管怎么说,在巴黎买衣服的妇女人数众多,这并不能证明她们一定会毒死自己的丈夫。
  我踌躇不定地站在大厅里,脑海里浮现出所有这一切,这时卡罗琳又叫喊起来,嗓门比前一次还要大。
  “詹姆斯,你到底在磨蹭些什么?为什么还不来吃早餐?”
  “马上就来,亲爱的。”我急急忙忙地应了一声,“我在挂风衣。”
  “这么长的时间挂五六件风衣都该挂好了。”
  她说得一点不错,这段时间确实可挂五六件风衣。
  我走进餐厅,习惯性地在她的脸颊吻了一下,然后坐下来吃鸡蛋和咸肉。咸肉是冷的。
  “你这么早就去串门。”卡罗琳说。
  “是的,我去了金帕多克,到弗拉尔斯太太家跑了一趟。”
  “我知道。”姐姐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安妮告诉我的。”
  安妮是客厅女仆,一个挺可爱的女孩,但她有一个难改的习性,爱多嘴。
  沉默了片刻,我继续吃着鸡蛋和咸肉。这时姐姐的瘦长鼻子抽动了一下。每当她对某件事感兴趣或兴奋时,她总是做出这个动作。
  “你去那里干什么?”她追问道。
  “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我去也无济于事,她肯定是昨晚睡觉时死的。”
  “我知道。”姐姐又说道。
  这下可把我惹火了。
  “你不可能知道,”我厉声说道,“我也是到了那里才知道的,我还没跟任何人讲过这件事。如果安妮连这个都知道的话,她简直就变成活神仙了。”

  “不是安妮,而是那个送牛奶的人告诉我的,他是从弗拉尔斯的厨师那里听来的。”
  正如我前面所说,卡罗琳没有必要出去探听消息,她只需坐在家中,消息自然会传到她的耳中。
  姐姐继续问道:
  “她是怎么死的?是不是心脏病?”
  “难道送牛奶的人没有告诉你吗?”我讥讽地反问道。
  讥讽对卡罗琳毫无作用,她还以为我真的是在问她问题。
  “他也不知道。”她向我作了一番解释。
  不管怎么样,卡罗琳迟早会知道的,还不如我告诉她算了。
  “她因服用过量安眠药而死。她最近失眠,一直在服这种药,肯定是服得太多了。”
  “胡说,”卡罗琳马上反驳说,“她是自杀,你不要为她辩解。”
  很奇怪,当一个人不想公开的内心秘密被别人揭穿时,他就会恼羞成怒,竭力否认。我当时感到非常气愤,冲口说了一番气话。
  “你又跟我来这一套了,”我说,“没有根据地乱说一通。弗拉尔斯太太究竟有什么理由要自杀?她是个寡妇,那么年轻,那么有钱,而且身体又棒,不必干活,整天可以享乐。你的话实在太荒唐了。”
  “一点都不荒唐。她最近有点异常,这一点你肯定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已有六个月了,她肯定是被妖魔缠住了。你刚才还说她一直睡不好觉。”
  “那你是怎么看的呢?”我厉声责问道,“是不是一场不幸的恋爱?”
  我姐姐摇了摇头。
  “悔恨。”她津津乐道地说。
  “悔恨?”
  “是的。我一直跟你说是她毒死了丈夫,可你就是不信。我现在更确信无疑了。”
  “你的这番话不合情理,”我反驳说,“一个妇道人家如果有胆量犯杀人罪,她肯定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完全会心安理得地去享用她所夺得的财产。决不会像意志薄弱的人那样感到悔恨。”
  卡罗琳摇了摇头。

  “可能有些妇女像你说的那样,但弗拉尔斯太太并非如此。她很有胆量,一股无法抑制的冲动驱使她把丈夫害死,因为她这个人根本就无法忍受任何形式的痛苦。毫无疑问,当阿什利-弗拉尔斯这种男人的妻子,肯定是饱受了不少痛苦……”我点了点头。
  “自从害死丈夫后,她一起在困扰中过日子。这一点我是很同情她的。”
  弗拉尔斯太太活着时,卡罗琳从未对她表示过同情。现在既然她已去了不能再穿巴黎服装的地方,卡罗琳便随时会用一些温柔的词语来抒发对她的同情和理解。
  我明确地向她指出,她的整个思路都是混乱的。她说的那些话,在某些方面是有道理的,我心里暗暗地同意她的一些说法。就因为这一点我对态度变得更加坚决。卡罗琳只是通过猜测来得到事实真相,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我必须制止她这么须知。不然的话,她会走遍整个村子,传播她对弗拉尔斯太太死因的看法。人们肯定会认为,她的看法是根据我所提供的医学资料得出来的。生活中纠缠不清的事真是太多了。
  “胡说八道,”面对我那尖刻的言语卡罗琳并不示弱,“你等着瞧,十有八九她留有一封忏悔信,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写在上面了。”
  “她什么信都没留下。”我严厉地驳斥道,但心里自忖,如果她的说法是正确的,我将陷于何种境地呢?
  “哦!”卡罗琳说,“这么说你也打听过信的事情了?我告诉你,詹姆斯,你心中想的事跟我完全一样。你真是一个高贵的老骗子。”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自杀的可能性。”我强调道。
  “要验尸吗?”
  “可能会的,但这要看情况。如果我能绝对有把握地说,她过量服用安眠药纯属意外事故,那么验尸可能会取消。”
  “你有绝对把握吗?”姐姐非常精明地问道。
  我起身离开了餐桌,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