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 第二十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自白书已经是清晨五点,我感到精疲力竭——但我完成了任务。写了这么长时间,我的手臂都麻木了。
  这份手稿的结尾出人意料,我原打算在将来的某一天把这份手稿作为波洛破案失败的例子而出版!唉,结果是多么的荒唐。
  自从看到拉尔夫·佩顿和弗拉尔斯太太头靠头地走在一起时,我就预感到一场灾难即将来临。我当时以为她在向他吐露秘密,后来才知道这一猜测完全错了。那天晚上跟艾克罗伊德一起在书房时,这个想法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直到他把真实情况告诉我时我才明白。
  可怜的老艾克罗伊德,我当时给了他一次机会,对这个做法我一直感到很满意。我催促他读那封信,如果他当时读的话还来得及。说实话——我不知道我是否在潜意识中认为,像他那种固执的老头最好还是不要叫他读那封信?他那天晚上情绪非常紧张,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是很有趣的。他意识到危险迫在眉睫,然而他从来没有怀疑过我。
  那把剑是后来想到的,当时我身上已经带了一把轻便的刀,但当我看到银柜里的剑时,我马上就想到:最好用一件无法追查到我身上的凶器。
  我心里早已盘算好要杀艾克罗伊德。当我一听到弗拉尔斯太太的死讯时,就认为她可能在临死前把一切都告诉了他。我遇到他时,他看上去非常恼怒,我猜想他可能知道了事情真相,但他又不相信这件事,所以想给我一次申辩的机会。
  我回到家,心想对艾克罗伊德必须加以防备。不管怎么说,如果这麻烦事只涉及到拉尔夫的话,就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台口述录音机他两天前叫我帮他调整一下,里面有些部件出了毛病。他想把它退回去,但我劝他让我去试一下。我做了我想做的事,那天晚上我把它装在包里给他送了去。
  我对自己写的东西感到很满意。比如,下面这个段落就写得再简洁不过的了:“信是八点四十分送来的。我八点五十分离开了他,信仍然未读。我的手握着门把,心中还有点犹豫不定,回头看了一眼,是否还有什么事忘记做了。”这一切都是事实,但如果我在第一个句子后面加上几点省略号,情况又会如何呢?是否有人对这十分钟的空白时间里我所做的事表示怀疑呢?我站在门口向房间扫视了一遍,心里感到很满意,该做的事都做了。口述录音机就放在窗子旁边的桌子上,定时为九点三十分(这块小小的机械装置非常巧妙——是按闹钟原理制成的)。扶手椅被拖了出来,以挡住人们的视线,这样进门的人就不可能看见桌子上的录音机。
  我承认,在门口跟帕克相遇使我受惊不小,这件事我已如实记录下来了。
  尸体被发现后,我派帕克去给警察打电话,我在手稿中的选词很谨慎:“我做了一点该做的事!”确实是件小事——我把口述录音机放进了我带去的包里,然后把椅子推回到墙边原来的位置。我根本就没想到帕克会注意到那张椅子。从逻辑上说,看到尸体后他应该大为震惊,而不会注意其它什么东西。但我忽略了训练有素的仆人的心理。
  但愿我事先能够知道弗洛拉会说她九点三刻还见她伯父活着。她的话简直把我搞懵了。事实上,在整个破案过程中有许多事使我感到迷惘,好像每个人都卷入了这场谋杀案。
  我一直最担心的是卡罗琳,我想她可能会猜出来。那天在谈话中她以非常奇特的方式说我“本性邪恶”。
  不管怎么说,她将永远不知道事实真相。正如波洛所说,只有一条路可走……我对他还是信任的,他和拉格伦警督肯定会把这件事办妥。我不想让卡罗琳知道这件事。她很喜欢我,而且也感到很自豪……我的死会使她感到很悲伤,但悲伤过后……我把手稿全部写完后,我将把它装进信封寄给波洛。
  接下来——该干什么呢?安眠药?这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公正的处罚,并不是因为我对弗拉尔太太的死负有责任。这是她谋害丈夫的报应,我对她并不表示同情。
  我也不可怜我自己。
  只有让安眠药来了结一切。
  如果赫尔克里·波洛没有隐退到这里来种南瓜就好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