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 第二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全部事实波洛向我做了个手势,叫我留下,我遵照他的吩咐留了下来。我走到壁炉旁,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用靴子尖踢了一下壁炉里的圆木。
  我被弄得稀里糊涂,对波洛的意图完全无法理解这还是头一遭。我心想,刚才目睹的那幕场景毫无疑问是他故弄玄虚的杰作——按他的说法是在“演一出喜剧”,让人看到他是一个既风趣又庄重的人。但尽管如此,我不得不承认他的话中隐含着真实性。他的措词带有威胁性——但勿庸置疑,他的态度是真诚的。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是完全错了。
  当最后一个人出去后,他关上了门,然后来到壁炉旁。
  “好了,我的朋友,”他平静地说,“你对这一切是怎么看的?”“我不知道该怎么看,”我非常坦率地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把事实真相直接告诉拉格伦警督,而在这里把详细情况告知罪犯呢?”波洛坐了下来,拿出小小的俄罗斯烟盒,默默地抽了一会儿烟。
  “请你动用一下小小的灰色细胞,”他说,“我的每一个做法都是有道理的。”我犹豫了片刻,然后慢吞吞地说:“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你本人也不知道谁是罪犯,但你肯定罪犯就在今晚开会的这几个人中。因此你说那些话的目的就是想迫使这个还不太清楚的罪犯出来自首,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波洛赞同地点了点头。
  “你的想法挺聪明,但没有讲对。”“我想你可能是想让他相信你已经知道了,这样他就会主动跳出来亮相——并不一定是认罪。他很可能会设法在天亮行动之前把你干掉,使你永远保持沉默,就像他干掉艾克罗伊德先生那样。”“设一个陷阱,并且用我自己做诱饵!Mercimonami(法语:谢谢,我的朋友),但我还没有那么勇敢。”“那么我就无法理解了。你这样做会使罪犯警觉起来,他很可能会逃跑,你这不是在冒风险吗?”波洛摇了摇头。
  “他逃不掉的。”他严肃地说,“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而这条路又无法通向自由。”“你真的认为谋杀犯就在今晚这些人当中?”我用怀疑的口气问道。
  “是的,我的朋友。”“是哪一个?”沉默了几分钟后,波洛把烟头丢进了壁炉,开始讲述他的破案经过。他说话的语气非常平静,好像还在思索什么问题。
  “我把我所调查的事实讲给你听,你一步步地跟着我走,最后你自己就会看出,所有的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向一个人。首先是两个事实和一个小小的‘不相符’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个事实是电话。如果拉尔夫·佩顿确实是谋杀犯的话,那么打电话就变得毫无意义,这种做法是荒唐的。因此我断定拉尔·佩顿不是谋杀犯。”“我知道电话不可能是家中的任何一个人打的,然而我又确信罪犯肯定是在当天晚上在场的人中间。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电话肯定是一个同谋犯打来的。我对这一推论并不十分满意,我只好暂时把它搁一下。”“接下来我对打电话的动机做了分析,这一点相当困难。我只能通过对结果的判断来得出打电话的动机。这个结果就是——谋杀案当晚被发现——而不是第二天早晨——如果不是这个电话的话,很可能第二天早晨才会发现。这一点你同意吗?”“同意,”我承认道,“是的,正如你所说,艾克罗伊德先生已有吩咐,不准任何人去打搅他,很可能那天晚上没有人会进他的书房。”“Tresbien(法语:很好),事态在发展,是吗?但这件事仍然情况不明。当晚发现谋杀案比第二天早晨发现对罪犯有什么好处呢?我得出的唯一看法就是:罪犯想在谋杀案被发现时确保自己在现场——或者无论如何得在谋杀案被发现后不久自己在现场。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事实——椅子从墙边拖了出来。警督认为这跟案件无重大关系而忽略了,而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这跟破案有重大关系。”“在你的手稿中,你画了一张清晰的书房位置图。如果你现在带在身上的话,你就可以看到——被拖出来的椅子的位置,这是帕克指给我看的——它当时是在门和窗子之间的直线上。”“遮住窗子!”我迅速地说。

  “你的想法跟我最初的想法相同。我当初认为把椅子拖出来是为了挡住窗子上的某些东西,以免被进来的人看见。但我马上就抛弃了这个想法,因为虽然这张椅子是老式的,它的靠背很高,但它只能遮住一小部分窗子——遮住窗格和地面之间的那一部分。不,我的朋友——你应该记得,就在窗子前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堆放着书本和杂志。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桌子都被拖出来的椅子遮住了——对这一事实我立刻产生了一个隐隐约约的疑问。”“会不会是某些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不想被人看见?是凶手放在上面的东西?当时我一点都想象不到桌子上可能放些什么东西。但对某些非常有趣的事实我是知道的。比如,这是一件罪犯作案时无法带走的东西,而这件东西又必须在案件发现后尽快把它取走。因此就出现了通知谋杀案的电话,这样凶手就有机会在发现尸体时在场。”“警察到来前有四个人在场:你本人、帕克、布伦特少校和雷蒙德先生。至于帕克我马上就排除了,因为不管谋杀案在什么时间被发现,他都肯定在场。另外,椅子被拖出来的事也是他告诉我的。这样帕克就弄清楚了。(也就是说他跟这起谋杀案无关,但我仍然认为敲诈弗拉尔斯太太的人可能是他。)然而雷蒙德和布伦特仍然是怀疑对象,因为如果谋杀案第二天一早被发现的话,很可能他们来得太晚,留在圆桌上的东西会被人发现。”“那么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有关偷听到的那些对话片断我刚才在会上已经分析过了,你一定听得很清楚,是吗?当我得知口述录音机公司的推销员来过这里后,我的脑子里总是想着口述录音机的事情,半小时前我在这个房间里说的那番话你都听清楚了吗?他们都同意我的推理——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假定那天晚上艾克罗伊德是在使用口述录音机——那么为什么没见到口述录音机的踪影呢?”“我从未想到过这一点。”我说。

  “我们知道一台口述录音机已经送到了艾克罗伊德先生家,但在他的财产中没发现口述录音机。因此,如果有什么东西从桌子上被拿走的话,这东西很可能就是口述录音机。但要拿走这玩意儿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当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死者身上,我想任何人都可能走到桌子边而不被别人发现。但一台口述录音机的体积相当大——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塞进了口袋,肯定有一只能够装得下这台口述录音机的容器。”“你听懂我的意思了吗?这个凶手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一个想直接到达现场的人,如果案件在第二天早晨发现的话他很可能不在场。一个拿着装得下口述录音机容器的人——”我打断了他的话。
  “为什么要把口述录音机拿走呢?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你跟雷蒙德先生一样,想当然地认为九点半听到的是艾克罗伊德先生跟口述录音机说话的声音。但你稍微想一下这新发明的机器,它的用处可大了。你对着口述录音机讲过话吗?过后秘书或打字员打开口述录音机,你的声音就会从里面传出来。”“你的意思是——”我喘了口气说。
  波洛点了点头。
  “是的,是这个意思。九点半的时候艾克罗伊德已经死了,当时是口述录音机在讲话——而不是他在讲话。”“是凶手打开的口述录音机,那么他当时肯定也在房间里?”“很可能,但我们不排除使用机械装置的可能性——某种模仿定时系统或具有闹钟性质的装置。如果是这样的话,凶手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他肯定知道艾克罗伊德先生买了一台口述录音机;第二,他必须懂一点机械方面的知识。”“当我看到窗台上的脚印时,我也进行了一番分析,于是便得出三个结论:(1)这些脚印确实是拉尔夫·佩顿留下的。他那天晚上去过弗恩利大院,他很可能从窗子爬进书房发现他的继父已经死了。这是一种假设。(2)这些脚印很可能是另外一个鞋底恰好有同样饰钉的人留下的。但家里所有人的鞋底都绉纹橡胶底,而且我也不相信从外面来的人恰好也穿着跟拉尔夫·佩顿相同的鞋。至于查尔斯·肯特,我们从狗哨酒吧女招待那里得知,他穿的那双鞋已经破烂不堪。(3)这些脚印是某个人故意走上去的,目的是想把怀疑对象转移到拉尔夫·佩顿身上。要想证明这最后一个结论,我们有必要弄清某些事实。警察在思里博尔弄到了一双拉尔夫的鞋。拉尔夫或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穿那双鞋,因为那双鞋已经跟脚印核对过,饰钉的磨损程度不一样。根据警察的分析,拉尔夫穿着另一双同样的鞋。经调查我发现他确实有两双同样的鞋。根据我的推断,凶手那天晚上肯定穿着拉尔夫的鞋——如果这一推断是正确的话,拉尔夫一定是穿着一又其它类型的鞋。我不相信他会带三双同样的鞋——这第三双鞋很可能是靴子。为了弄清这一点我去询问了你姐姐——我特别强调了颜色——坦率地说——这只是为了不让她弄清我的目的。”“她的调查结果你是知道的,拉尔夫·佩顿随身带了一双靴子。他昨天早晨来我家时,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案发那天晚上他穿的是什么鞋,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穿的是靴子——事实上他仍然穿着那双靴子——没有穿过其它鞋。”“这样凶手的轮廓又进一步地显露在我们面前——一个那天有机会去思里博尔拿到拉尔夫·佩顿靴子的人。”他停了一会儿,然后稍稍提高了嗓音说:“还有更进一步的事实:这个凶手必须是一个有机会从银柜里偷到剑的人。你可能会争辩说,家中任何人都有可能偷到剑,但我提醒你一下,弗洛拉·艾克罗伊德非常肯定:当她察看银柜时,剑已经不在了。”他又停了一会儿。

  “让我们来概括一下——现在一切都清楚了。一个那天早些时候去过思里博尔的人;一个熟悉艾克罗伊德并知道他买了一台口述录音机的人;一个懂得机械原理的人;一个有机会在弗洛拉小姐到来前从银柜拿走剑的人;一个拿着装得下口述录音机的容器(比如一只黑包)的人;一个在帕克给警察打电话时能单独在书房里呆几分钟的人。事实上这个人就是——谢泼德医生!”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