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 第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波洛走访卡罗琳第二天下午我来到了马比格兰奇,摁响了福利奥特太太的门铃,我心里不免有点紧张。我弄不清波洛到底想叫我打听什么事。他把这个任务委派给我,究竟是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他不想露面,要躲在幕后,就像上次叫我去盘问布伦特少校一样?对布伦特采用这一方法是可以理解的,而这次对福利奥特太太还用这一方法,我就无法理解了。
  这时机灵的客厅女仆出来给我开门,打断了我沉思。
  是的,福利奥特太太在家。客厅女仆把我领到一个宽敞的客厅,我坐着等女主人,同时好奇地向室内环视一遍。偌大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几小件精致的老瓷器,几幅漂亮的蚀刻画,破旧的地毯和窗帘,看去跟女人用的盥洗间没什么两样。
  当我正在欣赏挂在墙上的巴尔托洛齐的名画时,福利奥特太太走了进来,我的目光马上转向了她。她个子很高,棕色的头发显得有点蓬乱,笑起来挺迷人。
  “谢泼德医生。”她犹豫地说。
  “我就是,”我应了一声,“唐突来访,实在抱歉。我来这里是为了打听一下你以前雇用的那位客厅女仆厄休拉·伯恩的情况。”一提到这个名字,她脸上的笑容倏然消失,热忱变为冷淡。她感到浑身不舒服,很不自在。
  “厄休拉·伯恩?”她迟疑了一下。
  “是的,”我说,“可能你记不起这个名字了吧。”“哦,当然刻,而且还——还记得非常清楚。”“她离开你才一年多,是吗?”“是的,不错!你说得完全正确。”“她在这里工作,你对她是否感到满意?顺便再问一句,她在你这里工作有多长时间?”“哦!一两年吧——确切的时间我记不清了。她——她非常能干,我可以肯定,你对她一定非常满意。我不知道她要离开弗恩利大院,这事我一点都没想到。”“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她的情况?”我问道。
  “任何有关她的事情你都想知道吗?”“是的,她是什么地方的人,她的父母亲是干什么的——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告诉我。”福利奥特太太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我什么都不知道。”“来你家干活之前,她在哪家干过?”“对不起,我记不清了。”她那紧张不安的神态中流露出一丝忿恨。她的手在空中挥了一下,这一动作我似乎有点熟悉。
  “是不是真有必要问这些问题?”“不,”我吃惊地说,语气中带有点歉意,“我不知道你对这些问题那么介意,非常抱歉。”她的怒气打消了,但又显得非常困惑。
  “哦!你问这些总是我并不介意。老实说,我一点都不介意。我为什么要介意呢?只不过看来有点夸张。别的没什么,只是感到有点奇怪。”她语无伦次地说。
  作为一个职业医生,我已经养成一个特点,能够辨别出别人是否在撒谎。只需从福奥利特太太的谈吐,我一眼即可看出,她对回答我的问题确实非常介意——而且介意到了极点。她感到浑身不舒服,很不自在。很明显,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从她的言行中我可断定她是一个不善于骗人的女人,因此当她不得不撒谎时就会感到很局促不安。这种表情连三岁孩子都能看穿。

  显然她并不想告诉我更多的情况,不管厄休拉·伯恩有多么神秘,我不打算再从福利奥特太太那里打听什么。
  这次拜访没有达到目的,我对打搅她再次表示道歉,然后拿起帽子告辞了。
  我去看了几个病人,六点钟左右到家。卡罗琳坐在桌旁,上面放着茶具和吃剩的茶点。从她脸上的我看得出,她正竭力克制住内心的愉悦,她的那副表情我已看熟了。每当她想打听消息或传递消息时,总是这副表情。今天不知她想打听消息还是传递消息。
  我一屁股坐到了我的那张安乐椅上,双脚伸到熊熊燃烧的壁炉旁。这时卡罗琳开口了:“今天下午过得太有趣了。”“是吗?”我问道,“甘尼特小姐来喝茶了?”甘尼特小姐是传播消息的主要人物之一。
  “再猜猜看。”卡罗琳自鸣得意地说。
  我费劲地把卡罗琳的智囊团成员一个接一个地猜了一遍。我每猜一次,她就得意地摇摇头。最后她自己说了出来。
  “是波洛先生!”她说,“对他的来访你有什么看法?”对她的提问我心里有许多想法,但我非常谨慎,并不想告诉她。
  “他来干什么?”我问道。
  “当然是来看我嘛。他说对我弟弟很熟悉,也希望能跟他的那位迷人的姐姐相识——也就是你的姐姐,哦,我被弄糊涂了——我的意思你是明白的。”“他跟你讲了些什么?”我问道。
  “他讲了许多有关他本人的事,还讲了他办过的那些案子。你知不知道毛里塔尼来的保罗王子——就是刚跟一个舞蹈演员结婚的那个人?”“往下说。”“前几天我在《社会新闻摘录》中看到一篇有关那个舞蹈演员的短文,非常有趣。文章说,她事实上是一位俄国的女大公爵——是沙皇的一个女儿。她设法逃脱了布尔什维克之手。在一桩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中,他们俩都有嫌疑犯。是波洛先生解开了这个神秘的疑团。为了这一点,保罗对他感激涕零。”“保罗没有送他一枚镶有鸽蛋大小的绿玉石领带饰针吧?”我挖苦地问道。
  “他没有说。为什么要送他呢?”“没什么,”我说,“我想结局应该如此。不管怎么说,侦探小说都是这么写的。那些超级大侦探的家里到处撒满了诸如红宝石、珍珠、绿玉宝石等等这类东西,都是那些表达感激这情的皇室贵人送的。”“从破案人口中说出这些事情真是太有趣了。”姐姐得意忘形地说。
  对卡罗琳来说,这种事确实很有趣。我不禁对赫尔克里·波洛的足智多谋表示钦佩,他非常巧妙地从他侦破的众多案件中选择了一个最能引起乡村老太太兴趣的案件。
  “他有没有告诉你,那个舞蹈演只真的是女大公爵?”我问道。

  “他不敢随意乱讲。”卡罗琳一本正经地说。
  我不知道波洛在跟卡罗琳谈话时,到底讲了多少真话——可能一句真话都没有。他常常挤眉耸肩地表达他的暗讽。
  “他信口开河讲的这一切你都傻乎乎地相信了?”我质问道。
  “说话别这么难听,詹姆斯。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学来这些粗鲁的脏话。”“可能是因为我整天跟外界接触——跟我的病人接触吧。不幸的是,我的病人中没有一个是皇亲国戚,也没有有趣的俄国侨民。”卡罗琳推了推眼镜,看了我一眼。
  “看来你今晚脾气很坏,詹姆斯。肯定是肝火太旺,今晚服一颗药丸吧。“在我家里见到我,你绝对想不到我会是个医生。卡罗琳是我们的家庭医生,她不仅给自己而且还给我开药方。
  “谈什么该死的肝火,“我脾气暴躁地说,“你们是不是谈了这件谋杀案?”“是的,这是很自然的事,詹姆斯。在我们这个小地方还有什么可谈的?我纠正了他的几个看法,他对我非常感谢,并说我天生就是当侦探的料——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能看透人的本性。”卡罗琳活像一只吃饱奶油的猫,得意地喵喵叫着。
  “他大谈灰色细胞以及它们的功能。他说,他的脑细胞质量最好,是一流的。”“他完全可以这么说,”我讥讽地说,“当然谦虚并不是他的教名。”“希望你不要学傲慢的美国人,詹姆斯。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找到拉尔夫,劝他回来澄清一些事实。他说他的失踪在调查中会使人产生一种对他不利的印象。”“你是怎么说的?”“我同意他的看法,”卡罗琳郑重其事地说,“我把人们谈论的事都告诉了他。”“卡罗琳,”我严厉地说,“你把那天在树林里听以的话也告诉波洛先生了?”“是的。”卡罗琳非常得意地说。
  我站起身,来回走动着。
  “你该明白你做了些什么,”我气冲冲地说,“你已经把绞索套在拉尔夫·佩顿的脖子上了,这是明摆着的事,就像你现在坐在椅子上一样。”“根本就不像你想像的那样,”卡罗琳非常平静地说,“你没把这件事告诉他,这一点确实使我感到惊讶。”“我一直很谨慎,生怕把这件事说出来,”我说,“我非常喜欢这孩子。”“我也很喜欢他。所以我认为你是在胡说八道。我并不相信拉尔夫会干出这种事,因此说实话不会对他有害,我们应该尽力帮助波洛先生。你想想看,很可能拉尔夫跟同一个姑娘在谋杀的夜晚一起出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人替他作证,证明他当时不在作案现场。”“如果他有一个可靠的证人,”我反驳说,“那为什么不出来讲清楚呢?”“很可能他把这姑娘的肚子搞大了,”卡罗琳自作聪明地说,“但如果波洛先生能找到她,并对她说这是她的职责,她肯定会自动前来替拉尔夫澄清事实。”“你好像在编造一个浪漫的童话故事,”我说,“那些毫无意义的小说你读得太多了,卡罗琳,这话我不知讲了多少遍。”我又坐回我的那张椅子上。

  “波洛还问了其它什么问题?”我问道。
  “他只是问了些你那天早晨看过的病人的情况。”“病人的情况?”我追问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你外科病人。他问了病人的数量,以及这些病人是谁。”“听你的口气好像你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我追问道。
  卡罗琳确实令人惊奇。
  “怎么不能?”姐姐得意地反问道,“从这扇窗子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通往外科诊所的那条小路。我的记忆力极好,詹姆斯,比你的不知好多少倍,我可以这么说。”“我相信你的记忆力比我强。”我毫无表情地低声说。
  姐姐继续往下说,她扳着手指数着病人,说出他们的名字。
  “有老贝尼特太太,从农场来的那个弄伤手指的男孩,多利·格赖斯来拔手指里的刺,从客轮上下来的美国服务员。让我想一下——那是第四个。噢,还有,老乔治·埃文来看溃疡病。最后——”她意味深长地停了一会儿。
  “还有呢?”卡罗琳得意忘形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后她说出了最后一个人的名字:“拉塞尔小姐。”她的发音中带有强烈的“嘶嘶”声,因为拉塞尔小姐的名字中带有若干个“S”。
  她坐回到椅子上,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这种神态再明显不过了。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我假装不理解,“拉塞尔小姐膝盖有毛病,难道她就不能来找我看吗?”“膝盖有毛病?”卡罗琳说,“胡说八道!她的膝盖跟你我的一样,完全正常。她来看你是别有用心。”“她有什么目的?”我问道。
  卡罗琳不得不承认她并不知道拉塞尔的目的。
  “但我可以肯定,这就是他想弄清楚的事——我指的是波洛先生。那女人形迹可疑,这一点他很清楚。”“你的这些话跟艾克罗伊德太太昨天跟我说的完全一样,”我说,“她也说拉塞尔小姐形迹可疑。”“啊!”卡罗琳莫名其妙地叫了一声,“艾克罗伊德太太!又是一个!”“又是一个什么?”卡罗琳拒绝解释。她只是频频点头,然后卷起手中的毛线,上楼去穿那件紫红色的高领绸缎罩衫,戴上金首饰,这就是她所谓的更衣进餐。
  我还呆呆地坐在那里,目光凝视着炉火,心里还在想着卡罗琳刚才说的那些话。波洛来这时真是为了了解拉塞尔小姐的情况,还是卡罗琳按自己的想法乱猜一通?当然拉塞尔小姐那天早晨的一举一动没有任何引人怀疑的地方。至少——我记得她不断地谈论吸毒——从吸毒又谈到各种毒药,然后又谈到下毒。但这个案件跟下毒无关,艾克罗伊德并不是被毒死的。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确实有点蹊跷……卡罗琳在楼上尖涩地叫唤着:“詹姆斯,快来吃饭。”我往炉子里投了几块煤,顺从地上了楼。
  只要家中能保持平静,我什么都可以听她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