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裸冬 - 六 秘密较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0月2日,奥斯卡皇宫的一位官员在突入奥斯陆峡湾的海滨离官的近水处,发现了一具被人杀害的尸体。死者三十来岁,是个白人,身上没有任何证明他身份的东西,所以国籍也不明。安插在驻挪威英国大使馆工作的英国谍报机关人员戴维·哈罗德知道死者是谁,凶手是谁。奥斯陆警方验查了尸体,在死者上衣衣襟合缝里,取出了一副微型胶卷。警方把胶卷放大,发现胶卷上摄入的是布置在北约各成员国的潘兴一Ⅱ式导弹的正确位置的绝密材料。警方立即把微型胶卷转送到内政大臣沃隆·海耶达尔的办公室。沃隆·海耶达尔掌管着挪威的秘密警察。处理这种微型胶卷的权限范围不属于治安警察,而是属于挪威的情报部门——秘密警察。戴维·哈罗德临视着沃隆·海耶达尔的动向。整个反间谍五处都在注视着这副微型胶卷的去向。这副摄入了布置在北约组织成员国的潘兴一Ⅱ式导弹位置示意图的微型胶卷,其实是伪造的,是反间谍五处的杰作,是为了揭露沃隆·海耶达尔而施放的诱饵。海耶达尔暗通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有了明显的迹象。在此之前,挪威不少重要资料屡屡落到苏联人手中。英国反间谍五处和挪威政府首脑部门悄悄合作,准备侦察出送到海耶达尔处的微型胶卷将从何处、通过何途径送到克格勃手中,并以此为线索,将以海耶达尔为核心的在挪威的克格勃组织一网打尽。早些时候,沃隆·海耶达尔曾经和一个人接过头,这人叫艾林·赫尔本。卑尔根北九十公里处有个叫莫特雷的小镇,赫尔本居住在距离莫特雷又有十几公里的地方。渔夫身份的赫尔本,曾经在克格勃掌管的苏联拖网渔船上工作过,哈罗德有证据。实属偶然,有个受到反间谍五处监视的挪威人科里·弗里希在卑尔根一家酒店里和赫尔本接头,碰巧被反间谍五处的特工人员发现了。他们两人装作互不相识,随意坐到一张桌子上的样子,可是在握手道别的时候,赫尔本接过了一件东西。这个赫尔本和老婆离了婚,独身一人。他同两名伙伴一同捕捞鳕鱼,渔场在挪威海水域,在那片水面和苏联舰船接触的可能性极大。哈罗德估计,这次落入海耶达尔手中的微型胶卷最终很可能经过赫尔本的倒手传递到苏联那边。戴维·哈罗德一直在坐观其变。10月26日夜晚,艾林·赫尔本再次在卑尔根那家酒店同科里·弗里希接了头。弗里希是奥斯陆堪称一流的时装设计师,每月因业务关系来卑尔根两次。弗里希还经常出入内政大臣海耶达尔的官邸,承接大臣本人及其家人的衣装设计。反间谍五处怀疑弗里希直接从海耶达尔那里接收情报,监视他已经很久了。反间谍五处也侦查了赫尔本的动静,赫尔本几天后将出海捕鱼。哈罗德同挪威政府首脑取得联络,计划找个什么借口派警察闯入赫尔本的家突击搜查。可是这么做有困难,微型胶卷太小,担心搜查不出来。如果赫尔本真是海耶达尔叛国活动的末节人物,那么在警察惊扰之后,他会立刻向海耶达尔报告。这样一来,迄今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作泡影,还会使海耶达尔从此更加防范。所以挪威政府首脑反倒依赖哈罗德。希望反间谍五处能够出出力,哈罗德答应了。反间谍五处的人精明强悍,干这种事手脚麻利,只要微型胶卷在赫尔本家中藏着,肯定能搜出来。再说,根本用不着象警察那样假借什么口实。尽管硬闯进去,绑住赫尔本彻底搜查个水落石出。明晚行动,哈罗德决定了。10月27日午前,赫尔本离开了家。他是在阿尔凯尔和安雷迪尔布来了以后才离开的。出门前,红在准备午餐,她看见赫尔本把一只微型胶卷藏进了巧妙设计在渔具搭钩上的一个小洞眼里。其实,是赫尔本故意让她看的。赫尔本说,再过两、三天就出海,也把她带去。赫尔本没有再细说,看来他准备杀死红扔在海里。阿尔凯尔和安雷迪尔布在喝威士忌。应该立即夺取微型胶卷,然后逃跑。必须杀死阿尔凯尔和安雷迪尔布。现在就可以马上行动。可是,目前的处境不允许失败,得让这两个家伙完全消除戒心。红继续准备午餐。二十分钟后,食物摆到了餐桌上。阿尔凯尔和安雷迪尔布狼吞虎咽地吃开了。红也凑近了餐桌,她拨弄桌上的鱼串,细长的铁丝顶端尖锐。红唿地疾出右手,接连短促地抖动了两次,两人哇地惨叫起来。两支铁串深深刺进这两个家伙的眼眶,他们都从椅子上跌翻下去,当场死了。红冷眼看着这两个死去的色狼,返身从搭钩里取出微型胶卷。居室里有存放戒指的小匣,红把微型胶卷藏进去后,立刻跑出屋子。房外有一条通车的道路。红在这条路上跑了一会儿,担心赫尔本有什么事又踅回家,于是跑进了树林。红的腰带上别了两支铁串,她想有备无患,随时都用得着。赫尔本真的踅回来了,来拿忘了带的东西。房门开着,踏进屋子,赫尔本一眼看见阿尔凯尔和安雷迪尔布倒毙在地。他全身僵直,傻看了好一会儿尸体,铁串一直从眼眶刺入大脑。他的视线又落到渔具上,钓鱼的搭钩还在,微型胶卷不见了!赫尔本跑出门去追,抓不住红,他就要完蛋。微型胶卷是内政大臣送来的,原定由赫尔本在挪威海传递给苏联潜艇。赫尔本发疯似地钻进树林子里东奔西跑。他以为红不认得路,不会跑远的,他必须把红抓住。来回足足兜了一小时,赫尔本终于在一片沼泽地上发现了红的脚印。足迹向东北方向伸去,赫尔本大喜过望,迈开脚大步追去……有七、八个男人在树林里踱步,红从远处看见了他们,用英语连声呼救。当这些人奔过来时,红却转身就逃,因为他们是阿拉伯人!这种地方哪儿来的阿拉伯人?她立刻想起赫尔本说过,阿布德·默坎的别墅就在山那边。红浑身颤抖,无力再逃,这些人很快就追了上来。红从腰间拔出鱼串,两个家伙被穿通了眼球发出惨叫。可是,几只手枪逼住了她,红不得不住手。这几个家伙都带着枪,其中一人用英语问道:“你是白骨红吗?”红颓然倒地,她被背过双手紧紧铐住了。赫尔本眼睁睁地看着阿拉伯人押着红鱼贯而回。他转身奔回家去。半夜里,戴维·哈罗德带着他的五名特工人员闯入艾林·赫尔本的家。大门开着,没有灯光,哈罗德满怀诧异地踏进去,两具尸体横躺竖卧在地板上。死者眼眶上捅着铁串,口中还含着肉块,是在用餐时被什么人杀死的,而且绝对是在同一时刻被双双刺中的。因为如果一人首先被铁串刺中,另一人势必要防,稍一动作,铁串就很难再刺中眼部。真是超出哈罗德理解能力的奇特的杀人方式。部下把餐桌上的搭钩递给哈罗德。看着那个巧妙掏出的小孔和带螺丝的拧盖,哈罗德无言地点点头。众人只好走出房子。看来赫尔本取走了微型胶卷。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一定发生过奇怪的事了。所以赫尔本的两名伙伴被杀死,只有赫尔本设法逃走了。哈罗德刚跨出房门,忽然停住脚,他脑中猛地掠过一个念头,难道不是红干的吗?红在汽车中曾挖掉两个男人的眼睛,又用钢笔刺伤了默坎的喉咙。哈罗德惊奇地感到,她哪儿来的那么厉害的武艺?拜乡回答确有其事。正因为红有这样的武艺,所以总能自己解救自己。尽管如此,也很难避免被人捉去。哈罗德钻进汽车。他的脑子里来回翻腾着那两个刺入赫尔本同伙眼中的铁串,都不是刺透眼睑后再穿通眼中的铁串,就是说,连本能地眨眼的工夫也没有,铁串就刺穿眼球进入了大脑。可是,既然红有这样的功夫,怎么……哈罗德双手抱臂。赫尔本可能是拣到了红,他不是为了搭救她,而是拣来供自己享用,独身的赫尔本自然渴望女性。红的下落不明,也许微型胶卷在她身上?哈罗德的思绪乱了套。裸冬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物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6
摘要:简介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点击阅读]
猜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4
摘要:欧文·威尔士,苏格兰著名作家,曾凭借《猜火车》一书被称为“药物时代的桂冠诗人”。这本书因为真实描绘苏格兰地区的下层人民生活而成名,其在1996年改编成电影,更是成为经典。一九五八年出生于爱丁堡雷斯市,他是个广受赞誉的苏格兰小说家,《猜火车》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2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恶意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笔记一事情发生在四月十六日、星期二。那天下午三点半我从家里出发,前往日高邦彦的住处。日高家距离我住的地方仅隔一站电车的路程,到达车站改搭巴士,再走上一小段路的时间,大约二十分钟到了。平常就算没什么事,我也常到日高家走走,不过那天却是有特别的事要办。这么说好了,要是错过那天,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点击阅读]
伦敦桥
作者:佚名
章节:124 人气:2
摘要:杰弗里。谢弗上校很喜欢他在萨尔瓦多的新生活。有人说这个巴西第三大城市非常迷人。这确实是个充满了欢乐的地方。他在瓜拉球巴海滩正对面租了一套豪华的六居室别墅。在这里,他每天喝着甘蔗甜酒和冰镇啤酒,间或去俱乐部打打网球。到了晚上,谢弗上校——这个绰号“鼬鼠”的变态杀手——就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在这座老城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开始了狩猎。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午夜凶铃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19月5日晚上10点49分横滨数栋14层公寓和三溪园住宅区的北端紧紧相邻,这些新建的公寓已经有很多人入住。每一栋公寓有将近100户住家,算是人口相当密集了。但是,公寓里的住户们不相往来,彼此也不认识,只有在夜里窗子透出灯光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人居住。在南边,工厂的照明灯投射在漆黑的海面上,静静地拉出一道长影。工厂的外墙上交缠着无数管线,令人联想到人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 [点击阅读]
尤物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8
摘要:渡边伸出不隐约的双手捧住她的脸,动作温柔得教她感到难以承受。她是没指望或许该说不敢指望会更贴切一些,他的温柔对待,以及他此刻凝视她的眼神,他把她拉进自己怀里,抱着她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什么话也没有说。终于,他开始吻她,整个晚上,因为过度渴望而凝聚成的硬结,此刻开始化解为缓缓的甜蜜,流过她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颗细胞,就象一条遗忘的溪流。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6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3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