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裸冬 - 五 找到踪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阿布德·默坎在地中海拥有两处别墅。一处在利帕里群岛中的波岛上。利帕里群岛散布在长靴状的意大利半岛的靴尖西北端,与西西里岛咫尺相望。另一处别墅设在西班牙靠近直布罗陀海峡的天然渔港阿德腊,后面耸立着内华达雪山。默坎于9月10日乘坐海王号游艇离开达兰港,横渡印度洋赶往南中国海。据皮特的供词,红在富士丸油轮离开日本的第七天被一架水上飞机接走了。海王号搭载直升机,一定是那架飞机接走了红。海王号时速高达40节,一路顺风的话,10月15日就可到达波岛。如果前往西班牙的阿德腊,应于10月17日到达。约翰·洛克菲尔德开始四处活动,打探消息。10月22日天一亮,他就早早出了旅店。拜乡桦介和堂本常久回到自己旅馆养精蓄锐,静候消息。傍晚时分,洛克菲尔德破门奔入拜乡房间:“那家伙没有去意大利,去西班牙的阿德腊了!准备出发吧,教授!”“这就准备。请问,怎么查到的?”“我有一位朋友在北约驻意大利拿波利基地工作,是个少校。他去找意大利警察帮忙,调查到海王号没有进入波岛。我认为,默坎准是去了西班牙,说不定还要去挪威呢!”“是说不定。”拜乡匆忙准备行装。浅黑色的脸上贴满药膏胶布的洛克菲尔德飞快地补充说:“已经在航空公司订好机票了。先乘今晚航班赶到西班牙马德里,再改乘伊比利亚航空公司飞机直飞马拉加,从那里租辆车子去阿德腊。”“这个戒律荒谬、腐败透顶的国家,见鬼去吧!到了马德里可得痛痛快快喝它个一醉方休!怎么样?!”“对!一醉方休!”“默坎这头野猪,强夺了拜乡的妻子,居然还满不在乎地跑到外国游逛!非得给他点颜色瞧瞧!在西班牙这家伙肯定无计可施。”“我要干掉他!”拜乡想到默坎用搭载直升机的超豪华游艇把妻子劫往地中海,不由得咬牙切齿。还有新日本海运和亨利·日高,抢夺妻子这笔账一定要找他们彻底算清!诱拐妻子的馆死了,这是罪有应得。黑人皮特企图凌辱妻子,已经以右眼作了代价,可以不再追究。只剩下罪魁默坎了。据说这家伙高大肥胖,生就一副鹰钩鼻子。在拜乡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这家伙在超豪华游艇上凌辱妻子的情景。《无月夜抄》所记载的白骨一家——准确说,阿罗木人之谜由堂本一人去解。到时候,先把默坎打个半死,让他吐出实情,也许还能帮助堂本填补推理中的几处空白。然后,活活打死这个霸占妻子的家伙!“我明白你的愤怒心情。”洛克菲尔德用手势打断拜乡的思绪,“可是你这么做将使我处境难堪,因为我必须从默坎那里取回彩绣纹锦。最后,还要以谋杀罗伯特·哈里森的罪名,向沙特王室控告他。这是我的工作,请你谅解,桦介!”拜乡只得苦笑道:“明白。”从昨夜结识后,洛克菲尔德就一直桦介、桦介地叫。被外国人这样称呼,拜乡这才明白自己的名字的确象红说过的那样,叫起来令人觉得滑稽可笑。飞机第二天清晨到达了马德里。拜乡、堂本、洛克菲尔德三人在机上不停地饮酒。喝够了就睡,睡醒了又叫空中小姐端威士忌。当飞机降落在马德里维拉斯国际机场时,三人全都烂醉如泥、酣睡不醒了。在机场大楼里,堂本给刚从巴黎索邦大学退休的人类学教授夏尔·路易通了电话。“是我!夏尔,我是日本的堂本!”堂本东倒西靠,双手紧扯电话线。拜乡看不下去,上前扶住了不知在叫喊什么的堂本。堂本在用法语通话,拜乡听不懂,恐怕洛克菲尔德也未必懂。堂本到底罗罗嗦嗦地打完了电话,他醉眼惺忪地告诉拜乡:“夏尔是我的师兄弟。”“是什么?”“师兄弟!喏,这个。”堂本曲腿弓步,摆出一副击剑的架式。“夏尔常跟我学。唔,拜乡,沙特,我,冲进坏人屋里,一下子就把十来个坏人,打得落花流水,唔,不是吗,拜乡?”“是这样。”拜乡搀扶着堂本走出电话间。办完换乘手续的洛克菲尔德摇摇晃晃返回来。“三十分钟后起飞,再去餐厅干一杯吧!”“干!干!洛克君!”“错了!博士,我叫洛克菲尔德!”“啊!菲尔德君!”堂本醉得两眼发真。三人乘国内航班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飞到了马拉加。马拉加是临近直布罗陀海峡的小城,默坎别墅所在地阿德腊在它的东面约一百公里处。洛克菲尔德在城里租了一辆小汽车。西班牙人把直布罗陀海峡靠地中海一侧的延绵海岸叫做太阳海岸。太阳海岸身后巍峨耸立着海拔3478米的内华达雪山主峰——木拉散峰,地势险峻,凹凸不平。当地居民一向以捕鱼为生。由于属地中海气候,这里一年四季阳光灿烂,温暖少雨。夏季最高气温19℃至30℃,海水温度22℃。冬季最高气温9℃至17℃,海水温度14℃。遇上好天气,冬季也能在海水里游泳。阿德腊偏西位置的特雷茅利诺斯和马尔维亚两地是游览名胜,世界各地前往观光的游客终年不绝。举步之遥的渔港阿德腊却很少有人光顾,静得可怜。太阳海岸一带古塔星罗棋布。中世纪时期,地中海上海盗曾经在这里横行无忌。他们掠夺金银财宝和女人,把女人们玩弄够了再贩卖到其他国家。那些古塔原是监视海盗来袭的嘹望塔。由于惧怕海盗,从前村庄都座落在远离海岸的内陆。现在,沿海岸线也有了村子。默坎的别墅在内陆。那个地域最初的居民,就是西班牙这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原始居民。后来罗马人、回教徒陆续统治过这里。所以,此地至今仍然处处可见回教徒的城堡,有些被修葺复原,辟为旅游胜地。翻过内华达山脉,便是格拉纳达。穆斯林摩尔王朝时期建造的阿尔罕布拉宫殿,依然完好如旧。摩尔王朝,尽管后来被基督教西班牙国家灭亡,但在格拉纳达,类似的古代建筑至今犹存不少。被默坎当作别墅而购置下来的穆斯林城堡也是这样保存下来的。洛克菲尔德驾驶着小汽车,沿340号国家公路朝东开去。在首都马德里时,已经同阿德腊市政当局通过电话,问明了默坎的游艇锚泊在港湾!两小时多一点,小汽车开进了阿德腊。街区不大,相比之下,港口倒颇有气派。默坎的超豪华游艇气度傲然地锚泊在码头上,后甲板上没有那架直升机。洛克菲尔德停下汽车。三人默默注视着乳白色的游艇。四、五个船员模样的人在清洗保养船只。随后,洛克菲尔德跳下汽车,向一位渔夫问路。洛克菲尔德返回汽车,一声不响地开车就走。汽车进入山道。30分钟后,汽车爬上一座小山岗,默坎帝国举目在望。“就在那儿!”洛克菲尔德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把它递给拜乡,拜乡看了又传给堂本。“打算怎么干?”洛克菲尔德问。“戒备森严哪!”堂本吸起香烟。洛克菲尔德也叼起香烟:“肯定有红外线警报系统,也少不了自动枪,没准还是轻机枪呢!”“可我们,一支手枪也没有!”拜乡声音低沉。低沉的声音包皮皮含着充满怒火的威严力量。妻子失踪那天是9月18日,警视厅倾力张网搜索也一无所获。这段时间,妻子处在男人的包皮皮围里,从油轮上的监禁中开始通向沙特阿拉伯的女奴生涯之旅。堂本的出现,帮助拜乡解开了谜的一端。追踪探索这个谜,已经足足三十六个日日夜夜。如今终于找到踪迹,沙特官商、诱拐红的祸首阿布德·默坎的城堡就在眼前!那里监禁着妻子!拜乡心急如焚,仿佛看到妻子正在受凌辱。城堡建在高山之巅,依据连海盗也奈何不得的天险,可谓铜墙铁壁,万夫莫开。可行的话,他们想同西班牙警方取得联系。准备同外事警察神长真树通话,由外事警察与西班牙警方联系。这样做也许能够平安地救出妻子。法律效力奉行派生地主义原则,无论默坎持何国籍,西班牙警察都有权逮捕他,交付审判。但是有一点忧虑,一旦获悉西班牙警方将采取行动,默坎极可能不择手段加害妻子红。默坎是乘直升机从游艇转移到城堡的。他完全可能再把妻子带回直升机强行冲破包皮皮围,飞到公海把她系上重物,投入水底。另外,也不能断言西班牙警察中就没有默坎收买的内线。万一有走漏了消息,妻子必死无疑。妻子的生命系于一发,万万不能惊动西班牙警方!再说,拜乡一心想找默坎复仇,要叫他饱尝拳脚之苦,直到灵魂出窍!这个默坎,胆敢袭击刑警的家,把妻子从日本一直劫持到西班牙。这样的死敌,绝对轻饶不得!洛克菲尔德瞅着拜乡:“夜里再动手,等待天黑吧!”“好!”拜乡点头同意。“谋杀罗伯特·哈里森、抢夺彩绣纹锦、还把自己的代理人唐纳德·约翰逊也干掉、最后夺走你太太的阿布德·约默坎,原来躲进这种地方。这座城堡简直象中世纪的恶魔巢穴!”“我看也是。”“无论情况如何,我一定优先营救你太太。然后再收拾默坎,找回彩绣纹锦。最后,由博士帮忙,解释清楚这一连串事件的背景。我是侦探,你从前是刑警,哪怕手无寸铁,也决不至于败给默坎吧。”“等着吧,洛克君。”“不,是洛克菲尔德。”“菲尔德君。”“真拿你没办法,教授。”“错了!我是博士!”“很遗憾。”“你们两人如何作战,我全然不知啊。”“只好依仗博士的剑术了。”洛克菲尔德吐出烟圈。“菲尔德君,请回到车上去。”“去什么地方?”洛克菲尔德诧异地询问。“等天黑嘛。我们必须首先偷袭游艇,不能让它溜走。把船上的通讯设施和发动机全部破坏掉。”“……”“要是先袭击城堡,默坎这只狐狸乘飞机逃走,你们如何是好?”“……”洛克菲尔德和堂本面面相觑。“袭击游艇前,菲尔德君,是不是再来上一点威士忌呢?我记得你的的确确说过,你带着曼哈顿联邦银行,是不是?”“带着,博士。”“唔!”堂本心满意足点头称许:“这就好。”裸冬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