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裸冬 - 四 血的疑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海王号正在穿过马六甲海峡。红明白到马六甲海峡了。狭窄的海峡,可以看到两旁的陆地,右岸马来西亚,左岸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游艇绕过白亚之都新加坡。海王号是艘千吨级的豪华游艇,后部甲板上甚至可以起降直升机。从富士丸油轮接运红返回的那架喷气引擎直升机的机身在阳光下银光闪闪。艇上共有九名乘员。有八间带浴室的西式客舱,内部装饰极为奢侈华丽,舱门和内壁全部镶嵌着桃花心木,还有铺设地毯的沙龙和高级餐厅。红当上了游艇的女王。红是在被送出日本的第七天离开富士丸登上一架直升机的。两天前,在船上她曾逃离禁锢她的船仓,受到船上大副的保护。大副说馆已经死了,这艘油船是驶往沙特阿拉伯的达兰港的。红强烈要求油船就近停靠在设有日本大使馆或领事馆的国家,但是遭到断然拒绝。大副告诉她,这样的重大事件船长担当不起,新日本海运要追究他的责任。再说,自己受命于船长的只是一心保护好红的安全,航海中船长的命令必须绝对服从。红感到绝望,恨不得杀死这个大副,然后索性杀死船长。可是,把全船人都杀死也回不到日本,富士丸是艘二十五万吨的巨大油轮,红无力使它掉头返航。唯一的希望,只能是接受保护,等待时机。两天后的夜里,飞来一架直升机,准备接走红。此时,红还来得及对自己未来的命运认真思量一下。她明白要回日本是不可能了,与丈夫重逢更是希望渺茫。直升机在黑暗的洋面上飞行了两小时,降落在一艘大型游艇上。一个大腹便便的胖汉,率领船员仆从隆重地迎接红。胖汉有五十来岁,自称阿布德·默坎,是这艘游艇的主人。随从们都是男性阿拉伯人。默坎指令,会讲英语的青年船员兼仆从达哈姆专门伺候红。红追问为何抓自己来?默坎只顾高兴,说以后再告诉她。红被安排在一个特别舱室里。各种梳妆器具、化妆用品和威士忌酒类,琳琅满目。从欧美各国购来的十几种西装布满房间,服装尺寸件件适合红的身材。由此一目了然,绑架计划经过周密安排。当晚,红平安无事地在睡眠中渡过。翌日清晨,当红睁开眼睛的时候,游艇正好经过新加坡。红走上甲板,默坎指点着新加坡告诉她说,游艇很快就要进入印度洋了,随后将去阿拉伯海,从亚丁湾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去地中海,他没有提及目的地。用过早餐,红被默坎叫到沙龙里。“以后告诉你,为什么要把你从日本请来。现在宣布你的未来:从今天起,你就是我阿布德·默坎的第四夫人。根据伊斯兰教旨,允许丈夫拥有第四夫人。当然我有过第四夫人,可是我把她休掉了。……”红注视着肥猪似的默坎:“我不愿意呢?”因厌恶和气愤,红身上激起鸡皮疙瘩,心里涌出杀意。原来从日本被劫往遥远的异国,就是为了失去自由,做默坎的第四夫人!默坎扇动厚嘴唇:“不愿意也不行。”“是吗?!”“你将享受王公贵族的待遇,全船的人都做你的奴仆。你就是女王,谁对你失礼不恭,我给你权力,随你如何处罚他们。”默坎审视着红。红扭头注视船窗外。游艇正在高速穿过风平浪静的海峡,微微传来节奏均匀的引擎振动声。必须把杀人的意识抛进深兰色的大海去,红暗自定下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弄个水落石出:为什么要把自己从日本绑架来,这个周密的绑架计划是根据什么理由做出的,跟自己右手生出的红色叶脉又有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之后,再见机逃跑。但是,眼下不可避免的要给默坎作妾。说是第四夫人,其实是女奴,红厌恶得直想呕吐。与其做他这种饭桶似的阿拉伯人的第四夫人,真不如纵身跳进大海死了好。“我可是有言在先,听说你的手指会做魔术,劝你收起来为好。你想杀死我没用,你也会被杀死的。”“我明白了。”“那就好。”默坎急不可待地说:“快回自己房间,好好洗个澡,等着我。”“是。”红站起来。游艇划破阿拉伯海。仆人达哈姆禀告红,快要进入亚丁湾了。用船上望远镜可以看见前方左右两侧的陆地。右侧是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左侧是索马里。红登上甲板。达哈姆不到二十岁,心里潜藏着对红的爱慕。每当两人的目光碰到一起时,腼腆的达哈姆总是满脸羞赧。红的内衣都由达哈姆换洗,鞋子也由达哈姆擦拭。红曾看见达哈姆一人偷偷地亲吻正在擦着的红的皮鞋。登上海王号的第二天,默坎奸污了红。以后,他每天都要凌辱她。默坎发泄兽欲时,毫无顾忌地命令达哈姆把酒精饮料端进房间。他根本不把贫民出身的达哈姆当人对待,当达哈姆满面通红进来时,他仍然旁若无人地干那种勾当。红在甲板椅子上坐下,回想起默坎身上发生的怪事。在默坎右手和红右手同样的位置上,即拇指根部肌肉肥厚的那个地方,也浮现着一块血记!但并不是一片描有叶脉的血记,而是一块圆形血块,好象一块丑陋不堪的淤血。令红既生厌又觉得不会不与自己的血记无关。红不禁想到了血的锁链。自己是纯日本人,默坎是纯阿拉伯人,没有血缘上的联系。万一有,那将要追溯到遥远的太古时代。可能太古时代红的祖先和默坎的祖先同出一源,或者是手足关系。后来,红的祖先东渡日本,默坎的祖先西往阿拉伯。可以认为是经历了无数代人的演变,东渡的长成了日本人的容貌,西往的长成了阿拉伯人的容貌,只有手上的血记超越了世代的演变,完全遗传到如今。可是,如果不是近亲生育,血缘关系将会扩散,后代只能承袭一半的血统。久而久之,血记会全部淡化消失。这是普通常识。那么,果真存在自太古时代起,右手就浮现红色叶脉的部族或自家手足了。红回想起母亲告诉过她:在她出生瞬间,右手浮现了红色叶脉。这个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包皮皮括丈夫,否则将会大难临头。红充满疑惑的眼睛遥望着海平线。因为右手的红色叶脉而被绑架出日本,这个绑架者默坎右手上的混浊淤血也是在出生瞬间浮现出来的吧。“老爷叫您,在驾驶舱。”达哈姆的传话声打破了红的思绪。红登上了陈设豪华、宽敞明亮的驾驶舱。游艇由自动导航装置控制航速、航向,所以无人操舵,驾驶舱里只有默坎一人。默坎无言地向红招手示意,红领会默坎的意思,迎面走去。本该连同杀意一起抛入大海的屈辱心情又返回来。她开始脱去默坎的阿拉伯长袍,剥衣服的手指因强忍着的杀意而不住地发抖。裸冬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百年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