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伦敦桥 - 第6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这一切开始的时候,我正幸运地在西海岸享受着为期四天的假日,这可是我一年多来第一次休假。第一站: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
  西雅图是个风景如画、生机勃勃的城市——至少我认为是这样——它在质朴古旧与虚幻时尚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在正常情况下,我很愿意来到这里。
  但有些时候却并不那么称心如意,只要低头看看那个在我们穿过沃灵福德大道北街时紧紧抓着我的手的小男孩,我就能知道原因所在。
  我只需听听自己的心声。
  这小男孩是我儿子亚历克斯,这是我四个月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和他妈妈现在住在西雅图。而作为联邦调查局特工的我却远在华盛顿特区。亚历克斯的母亲和我正在“友好地”争夺儿子的监护权,至少在经过了几次激烈的交锋之后,事情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高兴吗?”我问小亚历克斯。他手里还抱着我们住在华盛顿时他最喜欢的那只花白色的小牛玩具。他快3岁了,不过已经能说会道了。天啊,我爱死这个小家伙了。他妈妈坚信他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才智过人,富有创新精神——既然克里斯汀是一名小学老师,而且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那她的想法可能是对的。
  克里斯汀住在西雅图的沃灵福德区,周围的环境很适合散步,所以我和小亚历克斯决定就在附近走走。我们先在后院里玩了一会儿;院子周围种了一圈花旗松,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还能远眺卡斯凯德山脉的景色。
  遵照奶奶的指示,我给儿子拍了几张相片。亚历克斯要我去看看他妈妈的菜园,正如我所料,园子拾掇得很漂亮,到处是番茄、莴苣和南瓜。就连园子里的草也经过了精心的修剪。大丛的丁香和薄荷遮盖了厨房的窗沿。我又给小亚历克斯拍了几张相片。
  看完了后院,我们走到沃灵福德游乐场玩了会儿捉迷藏;然后,我们又去了动物园。之后,我们又手牵手沿着格林湖边走。亚历克斯对即将举行的“海洋小动物游行”兴奋不已,他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能等到过了那天再走。我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并尽量做好心理准备。
  “为什么你总是要离开我?”儿子问道,可我却无法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一阵熟悉的痛楚突然涌上心头。我真想说:我也想每时每刻都陪在你身边,儿子。
  “我必须走,儿子。可我很快就会回来。我保证。你知道的,我一向说话算话。”
  “是不是因为你是警察?”他问道,“为什么你总要离开我?”
  “对,这是一部分原因。我得挣钱去买录像机和果酱馅饼。”
  “那你为什么不换个工作?”亚历克斯又问。
  “我会考虑的。”这不是敷衍之辞,我真的会考虑。最近我一直在思索自己的警察生涯,甚至还跟我的医生谈过这个问题,我的心理医生。
  大概下午两点半的时候,我们回到了他家。那是个翻修过的维多利亚式房屋,深蓝的底色上镶着白边,非常结实。屋子明亮舒适,我必须承认,这是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西雅图。
  小亚历克斯甚至可以从他的屋子里远远望到卡斯凯德山脉。对一个孩子来说,他还能有什么需要?
  也许他需要一个不是几个月才出现一次的父亲?会是这样吗?
  克里斯汀在门廊里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归来。比起我们上一次在华盛顿时的见面,这次可真算得上是一大转变。我能相信克里斯汀吗?我想我必须相信她。
  我在人行道上最后拥抱了一下小亚历克斯,然后,我又应奶奶和孩子们的要求给他拍了几张相片。
  之后,他就和克里斯汀消失在屋里了。我独自一人留在屋外,两手插在兜里,走到租来的车旁,暗忖这一切算是怎么回事,因为我已经开始想念我的孩子了,非常非常地想念。我问自己是不是每一次都会这样让人心碎,而且我清楚地知道答案是肯定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