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龙纹身的女孩 - 第七章 一月三日星期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爱莉卡将咖啡杯放到桌上,站在窗边眺望旧城区。此时是上午九点。所有积雪都被新年的雨水冲走了。
  “我一直很喜欢这里的景观,”她说。“我很愿意为这样的公寓放弃住在索茨霍巴根。”
  “你有钥匙呀,随时可以从你那高级住宅区搬过来。”布隆维斯特说着把行李箱合上,放到前门旁边。
  爱莉卡转身以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他。“你不会是认真的吧,麦可,”她说。“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你却打包皮要去住在乔塔赫提。”
  “是赫德史塔。搭火车只要几个小时,而且又不是住一辈子。”
  “你还不如去乌兰巴托呢!这样看起来好像夹着尾巴逃跑,你不觉得吗?”
  “我就是。何况我还得坐一阵子牢。”
  克里斯特坐在沙发上,却坐立难安,这是《千禧年》创办以来,他头一次看到爱莉卡和布隆维斯特产生如此大的分歧。过去这许多年来,他们始终形影不离,偶尔会有激烈冲突,但向来是为了公事,而且每次总会将问题解决,互相拥抱后回到各自岗位,或上床。去年秋天情况便不妙,如今两人之间更像是出现了一道鸿沟。克里斯特不禁怀疑《千禧年》是否已开始迈向结束。
  “我没得选择。”布隆维斯特说:“我们都没得选择。”
  他给自己倒了咖啡后到餐桌旁坐下。爱莉卡摇摇头,坐到他对面。
  “你怎么想呢,克里斯特?”
  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正担心自己迟早得表明立场。他是第三位合伙人,但大家都知道布隆维斯特和爱莉卡才是《千禧年》的代表。他们只有在争执不下时才会询问他的意见。
  “老实说,”克里斯特开口道:“我怎么想不重要,这点你们俩都心知肚明。”
  他说完随即闭嘴。他喜欢摄影,喜欢做平面设计,虽然从不自认为是艺术家,却知道自己是个很棒的设计师。但换个角度看,他对谋略与政策决定却是一筹莫展。
  爱莉卡与布隆维斯特隔着桌子互望;女的冷静又愤怒,男的则是埋头思考。
  这不是争吵,克里斯特心想,这是离婚。
  “好,我再重申一次我的状况。”布隆维斯特说:“这绝不代表我放弃了《千禧年》,我们为它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了。”
  “可是从现在起你不进办公室,我和克里斯特就得扛起担子,你难道不明白你这是在自我放逐?”

  “这是第二个原因,我需要休息一下,爱莉卡。我已经动不了了,精疲力竭了。在赫德史塔领薪休假,也许正是我需要的。”
  “这整件事实在愚蠢到家了,麦可。你还不如到马戏团找份差事。”
  “我知道,但我将能坐享两百四十万年薪,而且不会浪费时间。这是第三个原因。和温纳斯壮的第一回合结束,他打败了我。第二回合已经开始,他会设法让《千禧年》永世不得翻身,因为他知道只要杂志社存在一天,社里的员工总会知道他在搞什么鬼。”
  “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从过去这半年每个月的广告业绩就能看出来。”
  “所以我才不得不离开办公室,我就像一块不断朝他挥动的红布,一牵扯到我他就起疑,所以只要我在这里多待一天,他就会不断找麻烦。现在我们得好好准备第三回合。若想有些微机会打败温纳斯壮,就必须先撤退,然后想出一整套新策略。我们得找到能够痛击他的利器,而那就是我这一年的工作。”
  “这些我都懂。”爱莉卡说。“那你就去放个长假,出国去,在沙滩躺上一个月。去体验体验西班牙布拉瓦海岸的美好生活,轻松一下,去沙港看海。”
  “那么我回来的时候一切都不会有改变。除非我离职平息温纳斯壮的怒火,否则他还是会压垮《千禧年》。这你也知道。若想以其他方法制止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他的把柄加以利用。”
  “你认为你能在赫德史塔找到吗?”
  “我查过剪报了。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二年,温纳斯壮确实在范耶尔公司工作,他属于管理阶层,负责策略性的人事安排。他离开得很仓促。我们怎能排除他有把柄握在范耶尔手上的可能性呢?”
  “可是就算是他在三十年前做过的事,如今也很难举证了。”
  “范耶尔答应要把他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说出来。他整颗心都挂着那个失踪的女孩,这似乎是他唯一感兴趣的事,假如他必须为此毁掉温纳斯壮,我想他八成会做。我们当然不能忽视这次机会——他可是第一个愿意公开指证温纳斯壮的人。”
  “即便你找到铁证证明温纳斯壮掐死那个女孩,拿回来也不能用。已经太久了,闹上法院他还是会大胜。”
  “我脑海中也曾闪过同样念头,但是不对:女孩失踪时,他正在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发奋用功,与范耶尔集团并无关联。”布隆维斯特略一停顿。“爱莉卡,我不是要离开《千禧年》,但重点是要表现出离开的样子。你和克里斯特必须继续经营杂志,如果可以……如果有机会……与温纳斯壮停战就停战吧。但假如我留在编辑部,就无法停战。”

  “没错,这种情况确实讨厌,但我想你去赫德史塔也于事无补。”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爱莉卡耸耸肩说:“我们现在应该开始寻求网民,从头调查来龙去脉。这次一定要做好。”
  “小莉,那则报道已经没救了。”
  爱莉卡气馁地双手抱头。再开口时,她起先并不想与布隆维斯特的目光交汇。
  “我实在快被你气疯了!不是因为你写的报道毫无根据——我要负的责任和你一样多;也不是因为你要辞去发行人职务——以目前的情况这是聪明的决定;我可以配合让外人以为是我们之间闹分裂或权力斗争——你想让温纳斯壮以为我是个没有危险性的花瓶,你才是真正的威胁,这我能了解。”她说到这里稍停片刻,然后直视他的双眼。“但我觉得你错了。温纳斯壮不会上当的,他还会继续摧毁《千禧年》。唯一的差别就是从今天起,我必须孤军奋斗,而你也知道现在编辑部更需要你。没错,我也想向温纳斯壮宣战,但我会这么生气是因为你弃船潜逃得太突然,你竟然在这情况最紧急的时候丢下我一人在风雨中飘摇。”
  布隆维斯特伸出手轻抚她的头发。
  “你不是一个人,你背后还有克里斯特和其他所有员工。”
  “不包皮括达曼。顺便一提,我觉得你雇用他是雇用错了。他是有能力,但他带来的伤害比好处多,我不信任他。整个秋天你陷在困境中,他却到处显得欢天喜地。我不知道他是希望能取代你的职位,或者只是其他员工和他不对劲。”
  “你说得恐怕都没错。”布隆维斯特坦承。
  “那我该怎么做?炒他鱿鱼?”
  “爱莉卡,你是总编辑,也是杂志社的资深合伙人。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就炒他鱿鱼吧!”
  “我们从未解雇过任何人,麦可。现在你连这个决定都要丢给我。早上进办公室再也没有乐趣可言了。”
  这时候克里斯特忽然起身,吓了两人一跳。
  “如果要赶那班火车,现在该动身了。”爱莉卡正想开口反驳,他却举起手制止。“等等,爱莉卡,你刚才问我怎么想。老实说,我觉得情况烂透了,但假如事情如同麦可所说——他就要碰壁了——那么为了他好,他的确有必要离开。这是我们欠他的。”

  他们俩诧异地瞪着克里斯特,他却尴尬地回看布隆维斯特。
  “你们都知道你们两个才是《千禧年》的支柱。我是合伙人,你们一直对我很好,我也很爱这份杂志,不过我这美术指导的位子很容易就能找到人取代。但你们既然要问我的意见,我就说了。至于达曼方面,我同意你们说的。爱莉卡,如果你想炒他鱿鱼,就由我来开口,只要有可信的理由就行了。麦可现在离开,当然非常可惜,但我想我们别无他法。麦可,我载你到车站。爱莉卡和我会坚守城池等你回来。”
  “我担心的是麦可永远不会回来了。”爱莉卡轻轻地说。
  阿曼斯基下午一点半打电话来,吵醒了莎兰德。
  “怎么了?”她还昏昏沉沉没睡醒,嘴里好像有股柏油的味道。
  “麦可·布隆维斯特。我刚刚和我们的客户弗洛德律师通过话。”
  “所以呢?”
  “他打电话来说不必再调查温纳斯壮了。”
  “不必了?可是我才刚刚着手。”
  “弗洛德没兴趣了。”
  “就这样?”
  “他有决定权。”
  “都谈好价钱了。”
  “你花了多少时间?”
  莎兰德想了一想。“整整三天。”
  “我们达成协议的最高金额是四万克朗。我会开一张一万元的发票,给你一半,以三天的时间计算,这笔钱应该够了。他得付钱,因为这一切是他起的头。”
  “那我搜集到的资料怎么办?”
  “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没有。”
  “弗洛德没有要求看报告。可以归档,以免他又跑回来。或者也可以销毁。下星期我会再派新工作给你。”
  阿曼斯基挂电话后,莎兰德握着话筒坐了一会儿。她走到客厅的工作角落,看着钉在墙上的摘记和堆在桌上的纸张。她找到的多半是剪报和网络下载的文章。
  她拿起纸张便往书桌抽屉里丢。她不由地皱起眉头。布隆维斯特在法庭上的怪异行为其实是有趣的挑战,何况她一展开任务便不喜欢半途而废。每个人都有秘密,只是要去发掘出来罢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