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理智与情感 - 小说《理智与情感》电子书——(二):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天早晨,大家凑到一起吃早饭时,詹宁斯太太说道:“如果天气这么暖和下去,约翰爵士到下周也不愿离开巴顿。那些游猎家哪怕失去一天的娱乐机会,也要难受得不得了。可怜的家伙们!他们一难受我就可怜他们.——他们似乎也太认真了。”
  “确实是这样,”玛丽安带着快活的语气说道,一边朝窗口走去,察看一下天气。“我还没想到这一点呢。遇到这样的天气,好多游猎家都要呆在乡下不走的。”
  幸亏这一番回忆,她重新变得兴高采烈起来。“这天气对他们确实富有魅力,”她接着说道,一面带着快活的神气,在饭桌前坐好。“他们有多开心啊!不过,”(她的忧虑又有些回复)“这是不可能持久的。碰上这个时节,又一连下了好几场雨,当然不会再接着下了。霜冻马上就要开始,十有八九还很厉害,也许就在这一两天。这种极端温和的天气怕是持续不下去了——晤,说不定今天夜里就要上冻!”
  玛丽安在想什么,埃丽诺了解得一清二楚,她不想让詹宁斯太太看透妹妹的心事,于是说道:“无论如何,到下周末,我们肯定能把约翰爵士和米德尔顿夫人迎到城里。”
  “啊,亲爱的,我敢担保没问题。玛丽安总要别人听她的。”
  “瞧吧,”埃丽诺心里猜想,“她要往库姆写信啦,赶在今天发走。
  “但是,即使玛丽安真的这样做了.那也是秘密写好,秘密发走的,埃丽诺元论怎么留神观察,还是没有发现真情。无论事实真相加何,尽管埃丽诺对此远非十分满意,然而一见到玛丽安兴高采烈,她自己也不能太别别扭扭的。玛丽安确实兴高采烈,她为温和的天气感到高兴,更为霜冻即将来临感到高兴。
  这天上午,主要用来给詹宁斯太太的熟人家里送送名片,告诉他们太太已经回城。玛丽安始终在观察风向,注视着天空的种种变异,设想着就要变天。
  “埃丽诺,你难道不觉得天气比早晨冷吗?我似乎觉得大不一样。我甚至戴着皮手筒,都不能把手暖和过来。我想昨天并不是这样。云彩也在散开,太阳一会儿就要出来,下午准是个晴天。”
  埃丽诺心里时喜时悲,倒是玛丽安能够始终如一,她每天晚上见到通明的炉火,每天早晨看到天象,都认定是霜冻即将来临的确凿征兆。
  詹宁斯太太对两位达什伍德小姐总是非常和善,使她俩没有理由感到不满意。同样,她们也没有理由对太太的生活派头和那帮朋友感到不满。她安排家中大小事务总是极其宽怀大度,除了城里的几位老朋友,她从不去拜访别的人,唯恐引起她的年轻伙伴心绪不安。而使米德尔顿夫人感到遗憾的是,她母亲就是不肯舍弃那几位老朋友。埃丽诺高兴地发现,她在这方面的处境要比原先想象的好,于是她宁愿不再去计较那些实在没有意思的晚会。这些晚会不管在自己家里开,还是在别人家里开,充其量只是打打牌,对此她没有多大兴趣。

  布兰登上校是詹宁斯家的常客,几乎每天都和她们呆在一起。他来这里,一是看看玛丽安,二是与埃丽诺说说话。埃丽诺和他交谈、往往比从其他日常事件中得到更大的满足。但她同时也十分关切地注意到,上校对她妹妹依然一片深情。她担心这种感情正在与日俱增。她伤心地发现,上校经常以情真意切的目光望着玛丽安,他的情绪显然比在巴顿时更加低沉。
  她们进城后大约过了一周左右,方才确知威洛比也已来到城里。那天上午她们乘车出游回来,看到桌上有他的名片。天啊!”玛丽安惊叫道,“我们出去的时候他来过这里。”埃丽诺得知威洛比就在伦敦,不禁喜上心头,便放心大胆地说道:“你放心好啦,他明日还会来的,”玛丽安仿佛没听见她的话,等詹宁斯太太一进屋,便拿着那张珍贵的名片溜走了。
  这件事一方面提高了埃丽诺的情绪,一方面恢复了她妹妹的兴致,而且使玛丽安比以前更加激动不安。自此刻起,她的心情压根儿没有平静过,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见到他,以至于什么事情都不能干。第二天早晨,大家出去的时候,她执意要留在家里。
  埃丽诺出来后,一门心思想着伯克利街可能出现的情况。她们回来后,她只朝妹妹瞥了一眼,便知道威洛比没来第二趟。恰在这时,仆人送来一封短柬,搁在桌子上。
  “给我的!”玛丽安嚷道,急忙抢上前去。
  “不,小姐,是给太太的。”
  可玛丽安硬是不信,马上拿起信来。
  “确实是给詹宁斯太太的,真叫人恼火!”
  “那你是在等信啦?”埃丽诺问道,她再也沉不住气了,
  “是的!有一点——但不完全是。”
  略停了片刻,“玛丽安,你不信任我。”
  “得了吧,埃丽诺,你还有脸责怪我:你对谁都不信任!”
  “我!”埃丽诺有些窘迫地应道。“玛丽安,我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也没有,”玛丽安语气强硬地回答道。“那么,我们的情况是一样啦。我们都没有什么好说的:你是因为啥也不肯说,我是因为啥也没隐瞒。”
  埃丽诺自己被指责为不坦率,而她又无法消除这种指责,心里很烦恼。在这种情况下,她不知如何能促使玛丽安坦率一些。
  詹宁斯太太很快回来了,一接到信便大声读了起来。信是米德尔顿夫人写来的,报告说他们已在头天晚上来到康迪特街,请她母亲和两位表姐妹明天晚上去作客。约翰爵士因为有事在身,她自己又患了重感冒,不能来伯克利街拜访。邀请被接受了,当践约时刻临近的时候,虽然出自对詹宁斯太太的通常礼貌,她们妹妹俩按说有必要陪她一同前往,不料埃丽诺费了半天唇舌才说服妹妹跟着一起去,因为她连威洛比的影子都没见到,当然不愿冒着让他再扑个空的危险,而去自寻开心。
  到了夜里,埃丽诺发现:人的性*情不因环境改变而发生很大变化,因为约翰爵士刚来到城里,就设法聚集了将近二十个年轻人,欢欢乐乐地开个舞会。然而,米德尔顿夫人并不同意他这么做。在乡下,未经过预先安排而举行舞会是完会可以的,但在伦敦,更重要、更难得的是要赚个风雅体面的好名声。如今,为了让几位小姐遂心如意,便贸然行事,让人知道米德尔顿夫人开了个小舞会,八九对舞伴,两把小提琴,只能从餐具柜里拿出点小吃。

  帕尔默夫妇也来参加舞会。几位女士自进城以来,一直没有见到帕尔默先生,因为他总是尽量避免引起他岳母的注意,从不接近她。女士们进来时,他连点相识的表示都没有。他略微望了她们一眼,从房间另一端朝詹宁斯太太点了下头。玛丽安进门后向室内环视了一下;看这一眼就足够了,他不在场——她坐下来,既不想自寻欢乐,又不想取悦他人。相聚了大约一个钟头之后,帕尔默先生款步向两位达什伍德小姐走去,说是真想不到会在城里见到她们。其实,布兰登上校最早是在他家听说她们来到城里的,而他自己一听说她们要来,还说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
  “我还以为你们都在德文郡呢!”他说。
  “真的吗?”埃丽诺应道。
  “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我也不晓得。”就这样,他们的谈话结束了。
  玛丽安有生以来从没像当晚那样不愿跳舞,也从没跳得那样精疲力竭。一回到伯克利街,她就抱怨起来。
  “唷哟,”詹宁斯太太说,“这原因嘛,我们是一清二楚的。假使来了那个咱们不指名道姓的人,你就一点也不累。说实在话,我们邀请他,他都不来见你一面,这未免不大像话。”
  “邀请!”玛丽安嚷道。
  “我女儿米德尔顿夫人这样告诉我的。今天早晨,约翰爵士似乎在街上碰见过他。”
  玛丽安没再说什么,但看上去极为生气。埃丽诺见此情景非常焦急,便想设法解除妹妹的痛苦。她决定次日上午给母亲写封信,希望通过唤起她对玛丽安的健康的忧虑,对她进行拖延已久的询问。次日早晨吃过早饭,她发觉玛丽安又在给威洛比写信(她认为她不会给别人写信),便更加急切地要给母亲写信。大约正午时分,詹宁斯太太有事独自出去了,埃丽诺马上动手写信。此刻,玛丽安烦得无心做事,急得无意谈话,时而从一个窗口走到另一个窗口,时而坐在炉前垂头沉思。埃丽诺向母亲苦苦求告,讲述了这里发生的全部情况,说明她怀疑威洛比用情不专,恳请她务必尽到做母亲的本分和情意,要求玛丽安说明她同威洛比的真实关系。
  她刚写好信,传来了敲门声,一听便知道有客人。随即有人传报,来客是布兰登上校。玛丽安早从窗口望见了他,因为什么客人也不想见,便在他进来之前走出房去。上校看上去比以往更加心事重重,看见只有埃丽诺一个人,虽然嘴里说很高兴,仿佛有什么要紧事要告诉她似的,但却一声不响地坐了好一阵。埃丽诺确信他有话要说,而且分明与她妹妹有关,便急切地等他开口。她有这样的感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这之前,上校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你妹妹今天似乎不舒服”、“你妹妹似乎不很高兴”之类的话,好像他要透露或是打听她的什么特别情况。过了好几分钟,他终于打破了沉默,带着几分焦灼不安的语气问她:他什么时候能恭喜她得到个妹夫?埃丽诺没防备他会提出这么个问题,一时又找不到现成的答复,便只好采取简单常见的权宜之计,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强作笑颜地答道:“你妹妹与威洛比订婚已是尽人皆知了。”

  “不可能尽人皆知,”埃丽诺回答说,“因为她自己家里人还不知道。”
  上校似乎吃了一惊,然后说:“请你原谅,我的问题怕是有点唐突无礼,不过,既然他们公开通信,我没想到还会有什么秘密可言。人们都在议论他们要结婚了,”
  “那怎么可能呢?你是听谁说起的?”
  “许多人——有些人你根本不认识,有些人和你极其密切——詹宁斯太太、帕尔默夫人和米德尔顿夫人。不过尽管如此,要不是仆人今天引我进门时,我无意中看见她手里拿着一封给威洛比的信,是你妹妹的笔迹,我也许还不敢相信呢——因为心里不愿相信的事情,总会找到一点怀疑的依据。我本来是来问个明白的,但是还没发问就确信无疑了。难道一切都最后敲定了?难道不可能—一?可是,我没有权利、也没有可能获得成功。请原谅我,达什伍德小姐。我知道我不该说这么多,不过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办事谨慎,这我完全信得过。告诉我,事情已经百分之百地决定了,再怎么争取也——如杀可能的话,剩下的问题就是再稍稍隐瞒一段时间。”
  在埃丽诺听来,这一席话公开表白了他对她妹妹的眷恋,因而使她大为感动。她一下子说不出话,即使心情平静之后,心里还嘀咕了一阵,到底如何回答是好。威洛比和她妹妹之间的真实关系,她自己也是一无所知,勉强解释吧,可能不是说不到点子上,就是说过头。然而她又确信,玛丽安对威洛比的钟情无论结局如何,布兰登上校可能是没有希望成功的。在这同时,她还很想保护妹妹的行动不受指责,她经过再三考虑,觉得最明智、最宽厚的做法,还是不管她是否真的了解,真的信以为真,尽量多说点。因此她承认,虽然她从未听他们自己说过他们是什么关系,但是她对他们的相互钟爱并不怀疑,对他们相互通信并不感到惊讶。
  上校一声不响、聚精会神地听她说着。等她话音一落,他立即从椅子上立起身来,带着激动的口吻说道:“我祝愿你妹妹万事如意,祝愿威洛比极力争取配得上她。”说罢,辞别而去。
  埃丽诺从这次谈话中并没得到宽慰,借以减轻她在别的问题上的忐忑不安。相反,布兰登上校的不幸给她留下了一种忧郁感,因为一心等着让事实来加以印证,她甚至无法希望消除这种忧郁感。
或许您还会喜欢: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5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