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六顶思考帽 - 第2章 戴上帽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章 戴上帽子
  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
  四十年以前拍摄的任何集体相片都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每个人都戴着一顶帽子。那时报纸上的新闻照片以及早期电影也都展示了这一相当明显的戴帽倾向。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戴帽子了,尤其是在男人中就更是如此,今天帽子已倾向于表示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承当的职务,帽子被用来作为制服的一部分,而制服正是表示一个的职位的。
  一个对其空人发号施令的君主式家长可能被说成是正戴着他的“一家之主帽”或者他的“最高首领帽。”一个担当着经理职位妇女只要告诉其职员或家人她正在戴着“经理帽”还是“家庭主妇帽”,则别人就可以区别出她所承当的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她把家庭主妇的精明和节俭应用到了国家的治理上。
  按上述方式可以阐发思维帽的思想。
  我得戴上我的思维帽以考虑你的新提议。我还没有太考虑好是否想卖那幢楼房。
  戴上你的思维帽好好想一想,然后明天打电话通知我。
  这种发展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戴上思维帽,看看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我总是把思维帽想象成是一种松软的饰有流苏的睡帽。它有点像顽劣的沉重受罚时所戴的那种圆锥形纸帽,但绝没有那个直挺挺竖立着的顶尖,因为那是愚蠢和滑稽的不可辩驳的标志。
  人们要以自动戴上自己的思维帽,或者要求别人也这样做。
  戴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过去的年代里,当一个女人戴上她的帽子时,这就是一个确定的信号,表明她—以及她的孩子们—要出门了。在此没有什么可以辩驳的余地。信号具有明显的意义。当一个警察戴上他的帽子时,他也是在发出一个信号,表明他要行使自己的职责并做其份内的事了。没有戴帽的士兵看上去总不如戴帽的士兵那样严肃和具有威慑力量。
  说起来真是踞,即没有真正的思维帽可供你去商店里购买在德国和丹麦有一种学生帽,也就是一种学者帽,但学生或者学者和思维并不一回事。而且学者们是如此地忙于研究别人的思维,以至于他们往往没有时间为自己的思维做点研究。
  现在,请考虑使用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帽子。
  不要打扰我。你没看见我正在思考吗?
  我想暂且中止一下这场讨论,这样我们就可戴上自己的思维帽,以便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一下这件事。
  我想让你现在就来考虑这件事,让我看着你戴上衢的思维帽吧。
  我想让你对这个计划再做第二次考虑请把思维帽再戴到你的头上吧。

  你是花钱惟我来思考的。所以我正坐在这里思考。你给我的钱越多,我就会想得越好。
  请再仔细地考虑一下这件事怎么样?到目前为止你只是被动地问一句答一句。请戴上思维帽吧。
  思考不是无所作为的借口,而是使行动更为有效的措施和保障,所以让我们采取行动吧。
  在心中想象某人正戴着一顶真正的思维帽的图画可以帮助你进入为任何思维需要的那种安定和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考要比只空对环境做出被动的反应强出许多倍,也许煞费苦心的思考者每天要拿出五分钟时间来戴上自己的思维帽以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这正是思维帽的目的之所在,你必须以深思熟虑的方式戴上自己的思维帽。
  我们随时都在进行的思维是一种边走、边谈和边呼吸式的,就象我们接电话,过马路,或者做日常事务那样,我们在走路时不必考虑第一条腿迈出后,第二条腿该怎么办,我们也不必着意安排自己该如何进行呼吸,这种时时发生的自动思维类型所针对的环境条件是固定的不变的。然而还有一种与此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思维,它需要你费更多的心思,也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这就是深思熟虑的思维,自动思维可用来应付日常俗务,深思熟虑的思维。自动思维却可以助你把复杂的事情做得更好,而不只是消极地应付。正如每个人都能跑,但是一个运动员却是在用心地跑,因此他远远超过了常人的速度。运动员也正是为达到这一目的才进行训练。
  当我们想离开日常事务型或应付型思维耐是入到深思熟虑思维时,并没有简便的方法可以昭示给我们这一点,思维帽这种用语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发明出来的,它可以充当一种具有确定意义的信号,使用者在需要时既可向自己发出,也可向别人发出。
  下面。让我们把这两种思维做一些对比:应付型和深思熟虑型
  当你驾驶汽车的时候,你首先选择走哪条路,选好之后你就只能在这条路上行驶,而不能跑到别的路上去,因为那样就会撞车,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新的情况,所以你必须时时刻刻做出适当的反应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你必须注意交通信号和其他国给出的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是一种反应式的思维。边走、边谈和边呼吸式思维与上述驾车的过程特别相似。你一国看着路标,一国做出选择。你不需要对每一种情况深思熟虑,也不需要对这一过程画出一份详尽的地图。另外一种类型的即深思熟虑思维却与画地图有一些关系。你必须深入勘察思考对象并画出相应的详图。你得以客观的和不偏不倚的方式来画这图。为达到这一点你必须把眼界放开。这就与当路标出现时只需对它们做出反应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这一区别可用下列说明如下:
  设想你正在做各种努力以赢取一场辩论。你提出你的论点并举出所有支持这一论点的论据。你倾听对方的论点以便为了攻击它并揭露其薄弱环节,时时刻刻你都在攻击或防守。敌方对你也是这样。这就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
  现在来说明制图的程序。
  我在学校里曾以如下方法训练过学生们的思维,它被称为CORT方法。现在已有不同国家同内的数百万小学生在使用这种方法。我上的第一课叫做PMI。我没有让他们只是对某种特定情境做出反应,而是让他们制作一张简单的图表,他或她首先在“正的”的方向上对对象进行观察,然后用笔记下来在此种状态下他们看到了什么。第二步我让这些小家伙在“负的”方向上进行观察,最后再让他们以是否“有意思”为标准来进行观察,(在被观察的对象
  中有这样一些因素,它们完全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既不能归到“正的”名下,又不能归到“负的”名下,这时就可把它们归到“有意思”的行列中去,这也就是设置第三种观察的目的。)进行每种观察进都要做记录。等到记录完毕图表也就画好了。而思考者(即制作图的人)在此时该走什么路(即采取什么措施)也说法成为显而易见的了。
  有个小女孩的记录十分清楚。她说:“起初的时候,我觉得做PMI是在冒傻气,并且有点故弄玄虚的样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心里的想的是什么。但是当我做完了PMI之后,我发现自己由于看见了写下来的东西而改变了先前的想法。”
  因此,投射注意力与寻求某种方式以实行之差不多是同一回事。
  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有一个班级的30名小男孩开初全都投票赞成如下做法,即他们每上学一周,父母就得付给他们5美元,但是在做完了PMI之后,有29个小男孩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请注意,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任何老师介入,孩子们完全是在自己拿主意。
  有一位企业家在一家大石油公司工作,他由于意见不各而跟其他人争吵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他要求下一次开会时每个人都尝试一下PMI这种方法。他告诉我那个问题在20分钟之内就被解决了,一旦“地图”展示在人们面前,那么该选择哪条路线(即该采取什么措施)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一位妇女已经计划了两年,要把家从加利福尼亚搬到亚利桑那去,在最后决定之前她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做了一回PMI。等到这简短的练习做完之后,他们就决定不搬家了。

  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保罗·麦克雷第有一阵由于官僚主义的纠缠而一矬莫展。他的儿子建议他做一回PMI,这一方法果然使其顿开茅塞,他由此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构造地图式的思维是可以独立进行的,而边走、边谈和边呼吸式思维则是不能的。实际上,后一种类型的思维是一种反应型思维,因此,只有当某个东西可以对之进行反就原时候它才起作用。上面说的能否独立进行也就是这个意思。由此还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即有些人把批判思维当作是思维活动彻底的和全部的形式。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某些人由于没能正确理解古希腊思想大师的观点,而产生了一个愚蠢的信念,即认为思维都是奠基于对话和论辩之上的。晕一信念已对本西方思维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害。
  西方样式的论辩是有很大缺陷的,因为它排除了创造和产生新东西的可能性。批判思维的作用是对放在你面前的东西做出反应,这时它是十分管用的,但要它产生新提议和建议,它就无能为力了。
  学校里的学生所要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对放在他们面前的东西做出反应,教科书的内容,老师的讲课,电视系列节目等等,但是一旦这些年轻人离开学校,则他或她所要做的就远比只是消极反应多得多了。需要人闪具有的独创性、计划和行动。而这些是反应型思维所不能提供的。
  为概括这一“行动思维”的内容,我自造了一个词operacy。它是行动以及伴随行动进行思维的技术。OPERACY这词是照着OITERACY(阅读和书写之能力)和NUMERACY(识灵敏和运算之能力)的样子而仿造出来的,因为我坚信OPERACY应该和LITERCY和NUMERACY一样成为我们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总而言之,我的思维训练主要是针对着行动思维而进行的,确立目标,估量先做哪个后做哪个,分析各种可能情况作出选择,等等
  如果我们的任务超出了只是对放在面前的东西做反应,那我们就必须采取某种方式以投射和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即把我们的注意力用到什么地方去)。PMI就是达到此种目的的一种方式。但是在本书中我们要寻求另外一种途径。
  当一种彩色地图印好之后,各种彩色是被分隔开来的。首先有一种颜色被印到纸上。然后是第二种颜色被加印上去。然后再印下一种颜色,直到最后印出一张全色地图。
  在本书中六种思维帽就对应于印刷地图进所使用的不同种颜色。这也就是我倾向于使用的一种投射注意力的方法。所以它不仅是戴上思维帽的问题,这涉及到选择哪种颜色的思维帽供你使用问题。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0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