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零的焦点 - 第六章 大伯子的行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宗太郎坐在祯子面前,表情开朗,坚持弟弟一定还沿着。
  不能想象地会自杀。宪一没有自杀的理由。他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来的。鹈原宗太郎虽这样说,但并不能说服法子。
  “他活着。他一定在什么地方活着。”
  他虽然有力地说,但没有内容。大伯子的口吻有点鲁莽,他确信他的弟弟一定活着,不会自杀。
  他的坚信出于对骨肉之亲的爱,就像顽固老人。说不出什么道理。孩子默默地等待他的后话,却没有。
  女招待端了茶来,祯子抬起头来说:
  “可是,事到如今宪一还没有露面,哥哥,你有什么线索吗?”
  大伯子没有马上回答,伸手端起茶碗,吹了吹,答道:
  “我也没有什么线索,不过,他从孩提时代就是不紧不慢的。在娶你以前,有一次,他对我们什么话也不说,一个人去了九州,这一次,不一定去了什么地方,过些天,悄然回来了也未可知。”
  大伯子喝了一口茶。
  祯子默不作声。大伯子来金泽做什么?仅仅是为了担心弟弟,来看一看情况。
  可是他的口吻没把宪一的安否当作一回事。还是在出差的途中顺便来玩玩,为了让祯子放心,随嘴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表示一下算不上安慰的关切?
  “公司办事处的人是怎么考虑的?”
  大伯子察觉到祯子阴沉的神色,心里不能不有所感觉。
  “大家都茫无头绪。在回东京以前一天,突然下落不明,简直像谜一样,公司里的人一筹莫展,也给本多先生添了不少麻烦。’”
  如果像大伯子说的那样,宪一心情反复无常,一时藏在什么地方,也不会那么多麻烦。这话不能直说,只能转弯抹角地反驳大伯子没有内容的话。
  鹈原宗太郎默默地吸着烟,他那开朗的表情蒙上了少许的阴影。祯子想,自己的话还是顶撞了他。大伯子皱起眉头说:
  “总而言之…,宪一这小子真不像话。新婚才几天,让祯子操那么大的心。”
  看来,大伯子也没有别的话可说。
  “不,不,千万不要为我介意,可担心的倒是宪一的安否。哥哥,您说宪一没有理由自杀,这倒可以放心了。但还有别的可担心的事。”祯子瞅了宗太郎一眼。
  “别的可担心的事?指什么?”大伯子问。
  “是不是会受到别人的伤害?从目前毫无消息来看,有些不祥之兆。”
  大伯子把烟头插进烟灰缸里,笑道;“这不可能。因为宪一没有被杀的理由。”
  还是“没有理由”。他接着说:
  “如果是他杀,一定有怨恨或与金钱有关系。宪一不是那种招人怨恨的人。作为哥哥,我非常了解他的性格。他为人非常胆小,比我懦弱多了。”
  宗太郎强调宪一软弱的性格。
  “‘因此,怨恨之类是不能想象的,至于金钱,当时宪一是否掌握着公司的钱?”
  “不,好像没有。”
  “那么他也不会带很多的钱,因金钱被杀害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看来,祯子,你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大伯子努力说服她。
  “我也愿意这样想,可是听警方说,发现一具身份不明的尸体,我的心乱极了,到能登乡下去看了一下。”
  大伯子睁大了眼睛,凝视祯子说:
  “去能登?你去了能登了?”
  “是的,说是有一具三十五六岁自杀的男尸。我去看了一下,那是个陌生的人,当听到特征时,还以为是宪一。”
  “什么时候去的?”
  “十七日,很晚才回这儿,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海岸。”
  “在哪儿?”
  “在能登西海岸,高洪叶的尽头,在羽咋换乘公共汽车。”
  大伯子似乎没有反应,重新掏出香烟点燃。
  “你又有点神经过敏了,不要想过头了。”
  他终于说出了意见。
  “祯子,我以为你先回东京去吧。你与其在这儿多费神,还不如回东京等待消息。”
  “嗯,妈妈在电话里也这样说。”
  “是的,你回娘家,或者和你嫂子一起住一段日子。散散心,如何?”
  “嗯,我也这样想。”
  “那就这么办吧。”大伯子说。

  祯子凝视大伯子的脸。
  “哥哥,您怎么办呢?”
  “我吗?”
  大伯子的表情不很明朗。
  “我才来到这儿,想调查一下宪一的行踪,不过,公司工作很忙,在这儿也呆不长。”
  调查?大伯子将用什么方法去调查?祯子想问他,但马上说不出口。她踌躇不前,是因为看到大伯子似乎对她有所顾忌。这时,电话铃响了。
  “本多先生来了。”领班在电话里说。
  “公司的本多先生来了,是宪一的后任,这次为宪一的事真让他操够了心。让他来吧?”祯子拿着听筒对大伯子说。
  “他来得正是时候,我也想见他,向他道谢。”大伯子欠起身来,整理一下坐垫。
  本多良雄照例是谦逊地走进屋来。他发现屋里有客人,迟疑了一下。
  “这位是鹈原的哥哥。”祯子介绍道。
  本多恭敬地屈膝向大伯子施礼。
  “让您多多费心了。”鹈原宗太郎把手支在榻榻米上,向他道谢。
  “您什么时候到的?”本多和大伯子面对面坐好。
  “今早晨的快车,我曾打电话给资办事处,是他们告诉我祯子住的旅馆。”大伯子微微行礼。
  “不用客气。您累了吧?是从东京直接来的?”
  “不,我出差去了京都,从那儿转过来的。”
  “大清早到,真够呛。”
  “嗯,不过,下了车,看了着早晨的金泽市,非常满意,我在大街上走了一会儿,真不愧为北国的古城。”大伯子街上香烟,对本多投以微笑。
  “嗯…,?”本多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朝祯子看了一眼,接着低下了头,也掏出了香烟。
  两个男人客套了一番,初次见面,双方都感到局促。不知为什么,大伯子不提宪一的事,先站了起来。
  “科干,我还有点事要办,傍晚再来。”大伯子说罢,向本多施了礼,走出房间,祯子送到他门口。
  “那个姓本多的人规矩吗?”大伯子一边走,一边低声说。
  祯子懂得大伯子的意思,心想,该回东京了。
  “再见广大伯子晃动着他的肩膀,朝马路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祯子想起从能登回来的那晚上,在车站上看到那个人非常像大伯子,那人淹没在人海里,看不太清楚,但怎么看,都非常像。可是大伯子今早晨从京都来。那是错觉把!
  回到房间里,本多扭扭捏捏,无所事事。
  “是不是我的来访,得罪了你哥哥?’”说着,他眯起了眼睛。
  “不,不,没有的事。哥哥还很感谢您哩,快别这样想。”
  “是吗?”本多哼了一声,还是有所介意。
  本多个早晨来访,是来告诉祯子,总公司来了电话,迄今为止,鹈原宪一还没有任何消息。
  “你哥哥到这儿来,是不是有什么线索?”本多问。
  “没有。他也没有明确的想法。”祯子故意隐瞒大伯子说过的话。
  “是吗?本多沉默了一会,忽又想起了什么,问道:
  “你哥哥真的是今天早晨到的吗?”
  “呢?”祯子不由地瞅了本多一眼。
  “我觉得你哥哥说的话有点儿奇怪。”本多有点脸红了。
  “您指的什么事?”祯子若无其事地追问道。本多说:
  “我指的是,他到金泽后,失去街上闲逛。从京都来的快车早晨到站的只有一趟。从京都发车的《日本海号》是二十三点五十分,到金泽为五点五十六分。这时金泽天还没亮呢!”
  祯子不由地一怔。
  大伯子确是说从京都乘快车来的。在黎明前的街上闲逛,这话有点儿奇怪。他说的好像是在阳光灿烂的金泽。
  大伯子不是从京都来的——祯子的直觉提醒了她。他一定听谁说过,从京都来的快车,早晨到达金泽。他一时蔬忽,没意识到冬天的早晨天还没亮呢。——看来,他说的假话。
  祯子立刻想起,那天夜晚在金泽车站人群中那个酷似大伯子的人。那些人尽是从能登轮岛列车上下来的。宗太郎是和祯子乘同一列车来的,不过不在一个车厢里。
  “本多先生,那天夜晚,我到达的时刻,是不是有东京或京都来的列车到达?”

  祯子问。
  本多脸上显现诧异的表情,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型时刻表。
  “你是二十一点二十八分到的…”本多翻了两三页。
  “没有。从东京上野发车的是十九点十二分,从京都发车的是十八点六分到达金泽。二十一点二十八分前后都没有列车到达。”
  当天傍晚,本多向祯子报告有关大伯子鹈原宗太郎奇妙的行动。
  “今天我在街上见到了你哥哥。他也许没有发现我,我看到他从一家奇妙的店铺出来。”
  “奇妙的店铺?祯子问道。
  “如果在这儿常住的人,那也不奇怪。可是—…他从洗染店出来。”
  洗染店?祯子感到意外。
  “离那家店铺不远,还有另一家洗染后。我一直盯住他,你哥哥又进了那家店,马上又出来了。”
  “照这样子,他好像跑遍了全市的洗染店。”
  祯子屏住呼吸,说不出话来当祯子听本多说,鹈原宗太郎在金泽市内的洗染店从这家转到那家,心中莫明其妙地起了波动。
  “他找洗染后究竟有什么事呢?”祯子注视着本多的脸。
  “弄不懂。”本多也显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夫人,您有没有线索?’
  “一点儿没有。”
  祯子理解本多提问的心情。宪一和他哥哥嫂子生活在一个家庭内。有外部无法窥知的特殊情况。大伯子无端走访洗染店的奇特行动,本多认为与此有关。
  “你哥哥从东京来到金泽,突然去洗染店转悠,究竟有什么事呢?”
  不是大伯子找洗染后有事,而是史一与洗染后有某种关系,大伯子是前去调查的。
  “他是不是大洗染店打听鹈原先生的事?”本多表示相同的意见。
  “我想是的,宪一在这儿呆了很长时间。”
  宪一这两年来,在金泽工作。单身汉的他一定有衣服叫洗染店洗。可是,大伯子为何去调查?
  如果有此必要,他应该对祯子说明,可他自己一个人悄悄地去调查,又出于什么理由?
  “这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本多一阵子脸红,局促地说:
  “我以为你哥哥对鹈原先生的失踪,某种程度上是了解情况的。”
  祯子不由地一怔,她认为本多的想法有道理。
  大伯子离开东京并不容易,因为工作忙,当他得知弟弟下落不明后,也不能马上来金泽。而现在他却表示很乐观。那么他所以乐观一定有他特殊的根据。
  大伯子来金泽后,非常活跃地在寻找这个根据。他说是出差京都后才转到这儿来的。其实他先秘密地去了能受方面调查情况,如果这是事实的话,他为什么要隐瞒呢?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行动告诉祯子呢?
  他是宪一的哥哥,只有哥哥了解弟弟的一部分秘密。但他不愿意对弟弟的妻子祯子说。
  祯子默默地想了一会儿,低下头,低声说道:
  “我也不清楚。也许是吧。”
  “夫人!也许我的想法有点过分了,我没敢说。我们是不是到洗染店去问一问,你哥哥究竟有什么事要找洗染后。怎么样?”
  祯子抬起脸说:
  “不’
  本多结结巴巴地说;“这样做,也许会招致对你哥哥的不信任。但事到如今,这并不重要。你哥哥去洗染店,如果和鹈原先生有关,我们也有必要知道。只是我们不要让你哥哥知道,偷偷地去问一问洗染后如何?
  这也有道理,多亏本多的热心。大伯子找洗染店的事,或许跟丈夫的失踪有关。
  “我跟您一起去。”祯子下定了决心说道。
  “那好。”本多显露出放心的表情。
  铺子在隔壁房间换上外出的服装,心想,本多和自己一样,也对大伯子的行动抱有疑念。这样看来,本多初次见到大伯子时,对他不抱好感。大伯子也同样。他曾在走廊上问侦子:“那个姓本多的人规矩吗?”当时,祯子很不高兴,她直觉地感到大伯子提问的意思,也看出他的眼神若有所指,因而想到赶紧回东京会。
  与此同时,也意味着祯子的自信。本多用特殊的目光来看待她。他很自重,偶尔也有所表现,使得祯子不知所措。本多敏感地意识到大伯子的眼神。看来他也不喜欢大伯子。

  两人出了旅馆,天已黑了。他们依然乘上绿色的小电车。奇妙的是,这绿色的电车已溶入祯子的日常生活中。
  在下坡路中途的一个小站,本多祯子下车。
  “我从这儿看见他的。”
  本多在十字路口指了指那条横街,八拐角处数过去五六家,那后绣花灯光下挂着洗染后白色的把店后门前停着两辆自行车,上面驮着装洗理物的竹筐。
  走进店堂,两个男子并排站在大桌子前,手里拿着大熨斗在烫衣服。
  本多上去问,祯子站在他身后听。
  “是的,今天白天确实有这样的人来问过。”看来像是老板的男子,放下熨斗,朝他俩看看,答道。桌上放着一堆熨平的白衬衣。
  “他来问鹈原宪一先生的衣服有没有拿到这儿来洗。”
  “那么你们有没有接受他的衣服?”本多问。
  “没有,为了慎重起见,我又查了查账本,没有接受过鹈原先生的上衣。”
  “上衣,什么意思?”本多反问道。
  “他说大概只送来上衣,双排扣、深灰色。”
  祯子想起丈夫去金泽时穿的正是深灰色上衣。
  “可是,我们确实没有接受过,只能照实说,于是他就走了。”
  洗染店老板又拿起熨斗的把手。
  两人出了洗染店,面面相觑。
  “鹈原先生为什么单单把上衣送洗染店呢?”本多迷惑不解地说。
  “我也不明白。”
  单把上衣送洗染店,那是异乎寻常的。为什么不把裤子一起送去洗呢?换了裤子,单单洗裤子,那倒是有的。而单单洗上衣,有点儿奇怪。
  难道大伯子知道宪一的这个习惯?
  祯子忽然想起,问道:
  “本多先生,你还记得鹈原最后离开办事处时,穿的什么颜色的上衣?”
  “是啊——”本多想了一会儿,说道:
  “是深灰色。他穿的是和我从东京来时同一套西服。”
  “是吗?”
  这样看来,从那以后,宪一没有把上衣送洗染店也未可知。
  “她在办事处时,一直穿着那套西服吗?”
  “是的。没错。”本多明快地答道。
  那么,宪一是在失踪后把上衣送去洗染店的。只洗上衣,有什么理由呢?难道特别弄脏了?可是大伯子怎么会知道的呢?
  现在只有一个假定,那就是宪一隐藏在金泽市某个地方,否则就没有理由单单把上衣送洗染店。
  宪一为什么要默默地隐藏在市内呢?现在也可能隐藏在某个地方。最奇怪的是,大伯子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他的情况。
  本多带祯子又去了另一家洗染店。
  “是的,确实有这么一位先生来查问,可是我们这里没接受过。”老板答道。
  “再到另外一家找找看。”本多对祯子说。
  “不,我看算了。”
  祯子累了,她觉得再一家一家去找,结果都是一样的。
  “是啊。”本多同情地望着祯子,说道:
  “那么在这一带找个地方喝杯茶吧。”
  咖啡店就在对面。当份子要了咖啡后,把自己心里的事情说了出来。
  “本多先生,我想明天乘火车回东京去。”
  “呕?”本多把咖啡杯拿在手中,眼睛注视着她。“您还是要回去阿。”说着,露出失望的神色。
  祯子躲开他的视线。她要暂时离开金泽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本多的存在。
  “不知不觉呆了这么长时间了。不回东京一趟,有些情况弄不明白。我想回去落实一下。”
  这是她的真实心情。
  本多默默地点点头。可是他依然是失望的表情,这使祯子感到有压力。
  “那么你哥哥一起回去吗?”本多注视祯子的脸。
  “不,我一个人回去,最多打个电话告诉他。”
  这句话意味着她对大伯子不信任,或者说,她和大伯子是对立的。
  也可能是本多了解她的意思,这才恢复了平常的表情。
  “这样也好。”本多谨慎地表示赞成。‘大伯子可能还要在金泽呆些时候。他逗留中的行动,我会写信告诉您的。”
  本多直盯盯地凝视祯子的脸,好像发表“宣言”似地说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