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猎奇的后果 - 第三十三章 绑架名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事情越来越复杂。世上真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可事情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古怪呢?
  当整个案子尘埃落定之后,内阁总理大臣大河源是之先生(他也是此案件的受害者之一,并因此失去了惟一的养子)对身边的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明智小五郎君是我们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大恩人。如果不是他将这起大阴谋粉碎于未然,那我们日本,不不,还有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乃至俄罗斯都将陷入混乱之中。到那时,别说什么皇帝、总统,就连政府、军队。警察甚至国家都将不复存在了。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新闻媒体,隔阻传媒的扩散,因而普通民众甚至感觉不出周围发生了变化。他们白蝙蝠团伙的阴谋甚至可以与哥白尼的地动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或者火药的发明、电的发现、航空机械的制造相比肩,能够从根本上瓦解我们人类所信仰的生活模式。
  像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斗争,还有什么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这些头疼的问题与这起大阴谋相比,简直如同小儿科一般。他们拥有可怕的现实武器,这武器比炸药、比电力、比原子能更可怕。借助这种武器的力量,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全世界建立一个恶魔的王国。这绝非耸人听闻。

  “所幸的是,他们的阴谋在早期就被发现了。如今,白蝙蝠一伙都已命丧刑场。他们的老巢,他们的工厂也被付之一炬,烟消云散了。这起百年,不,千年难得一遇的大阴谋终于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真是人类的万幸,是件普天同庆的大好事。”
  事后,人们从刚正不阿的大河源首相的这番话语中,多少也能想像出这起阴谋的可怕之处。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我们接着上一节往下说。话说当天假品川被明智小五郎追得穷途末路,无奈之中闯进了真品川的家中。两个品川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一时难辨真假。情急之下,聪明的明智小五郎想出了辨别方法,不料却让假品川借机逃走了。
  正在一心一意盘问真品川;的小五郎猛然间惊党另一个品川不见了踪影,便追出门去。只见一百米远处有一个跑得飞快的人影,于是他用尽全力追了上去。
  七拐八拐就追到了大街上,假品川的身影一下子就消失了。无论明智怎么搜索,也没能找到目标。

  恰巧那里停了一辆待客的出租车,明智便走上前去询问司机,戴着帽子的司机很不耐烦,连头也没抬回答说:“你讲的那个人坐上刚刚开走的汽车走了。”明智很自然地就上了这辆车,让司机去追刚才的汽车。
  大约追了十多分钟,司机猛地改变了方向,钻进了一条小胡同。
  “喂!你搞什么鬼!前面的车不是直走的吗?”
  明智气得叫了起来。
  司机慢悠悠地转过脸来。
  “啊,是你!”
  “哈哈哈,去喝一杯吧。不不不,你千万别乱动。你瞧,这是什么?”
  前面的座垫旁边,露出了一个黑洞洞的手枪枪口。不幸的是,明智身上没带任何武器。
  事后才知道,就在一眨眼的功夫,这个机警的大坏蛋找到同伙开来的车,换了衣服,戴上了帽子,化装成司机的模样,一心一意地等着明智小五郎来自投罗网。坏蛋的手段实在是很高明。
  影子品川端着手枪,离开了驾驶室,坐到了后面的座位上。
  “这条街很僻静,无论你怎么大声叫喊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不过,为保险起见,还请你受点儿委屈吧。”

  说着,就拿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浸有麻醉剂的白手帕往明智的鼻子上捂了过来。
  明智被枪指着,一直没敢动。此时,他趁机手疾眼快地打开车门,想要跳车逃跑。
  “啊,你真够蠢的呀。看来不吃点苦头……”
  坏蛋一边说,一边瞄准,并迅速地扣动了扳机,射中了明智的左腿。
  已经跳出车外的明智应声倒了下去,剧痛使他的脸都扭曲了。那块浸了药的白手帕又捂在了他的鼻子上。此时,他已没有反抗的力气了。麻醉剂使他很快地失去了知觉。
  假品川把明智抬到了车上,用明智的手帕做绷带,绑住了他流血的伤口。一边绑,一边小声嘟囔着:
  “明智君,我还得感谢你的穷追不舍呢。这倒省了我不少麻烦。这下子我也用不着改动名单上的顺序了。你好像完全忘了那份名单吧。上面清清楚楚地编了序号。第一个是宫崎常右卫门。第二个是私家侦探明智小五郎。瞧,这不,就轮到你了吗。哈哈哈……”
  坏蛋低声笑着,回到了驾驶座位上,像个无事人一般,握着方向盘,踩下了油门。
  汽车在无人的街道上飞驰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