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猎奇的后果 - 第七章 暗室奇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来人是谁,是何种身份,初次见面的他们是如何进行交谈,以及赤红的灯光是种怎样的效果等等,由于这所有的一切都与本故事没有关联,所以请允许我略过不提。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当晚,青木爱之助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失望而归。
  当然,这里还必须要讲一下当晚的一次偶发事件一一低音电铃事件。
  青木他们因为过度兴奋都有了一些倦意,正要进入梦乡时,突然装在板壁里的低音电铃“叽叽叽叽”地响了起来,那声音就向来自水底,令人毛骨悚然。是危险信号!
  爱之助猛地一个翻身爬将起来,像一个遭遇警察突袭的罪犯般的惊恐不安。
  “不好了,快拿上衣服……什么也别拉下,快躲起来。”
  他粗暴地推醒对方。
  大着胆子玩危险的恋爱游戏的良家妇女,因为还不够老练,猛然间遭遇到这种情况,真是狼狈极了。她衣不蔽体,团团乱转,惊慌失措之余竟不知道脱下来的衣服放在了何处。若在平时,青木见到这种滑稽像,一定会忍不住笑出来,说不准还会因此食欲大增呢。然而现在,他却无暇多想,他一手迅速地抓起对方的衣物,连同自己的衣服一起夹在腋下。另一手则拉起对方,打开那扇暗门,拖拽般地将她领进了那个秘密藏身处。
  那个暗室里没有天花板,粗粗的房梁像蜘蛛网般的低斜在头顶上,使人既不能直立也不能行走。脚下则是一棱一棱粗糙的隔板,上面堆积了厚厚的一层老鼠屎和灰尘。真是个糟糕透顶的地方。但由于危险在即,他们也顾不得许多了。他们匆匆地将暗门还成原样,尽可能地爬到最里面的角落,缩做一团。
  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两人连悄声交谈的力气都没有。他们甚至听到了彼此强烈的心跳声。

  此时的感觉就像在等待魔鬼的出现一样,恐怖极了。
  一分钟、两分钟,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他们提心吊胆地竖耳倾听的时候,传来了轻微的咳嗽声。这也许是给他们的暗号,在提醒他们有人上来了。两个人都不由自主地缩紧了身子。青木明显地感觉到了女人的战栗。
  这之后又传来了两三声咳嗽声,两个人蜷缩得更紧了。可奇怪的是,一点也听不出有人上来的动静。啊,对了,绳梯已经被青木拉上来了。不过,应该还有其他上来的办法。青木这样想着的时候,只听盖板那里传来“咕咚”一声。好像是谁在下面用棍子捣了一下。盖板像是被打开了。接着是下面的人向下够绳梯的声音。果然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吱吱嘎嘎”爬绳梯的声音。
  爱之助痛苦地忍耐着,心脏像要爆裂般的难受。此时的他如同一头困兽一般,在黑暗中惊慌地搜索着出路。忽然他在一片漆黑中发现了一个发光的红色按钮。仔细一看,原来是板壁上的一个小洞眼,密室里的红色灯光从那里透了进来。
  爱之助本能地向那里爬了过去,把眼睛凑上去往外张望。他想看看爬上来的是什么人。盖板那边“吱吱嘎嘎”的声音停了下来,看来来人已经爬完了绳梯,正站在对面的那块板壁前面。可借这洞眼大小了,青木的视线无法看到那里,他只能看到一个小圆圈那么大小的范围。
  来人向这边走了过来……板壁上映出了他可怕的身影……很快露出了一个穿和服的肩膀……接着是一个女人的上半身……一张女人的脸。啊,青木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来人竟是这家的主妇。

  “客人,请出来吧。实在抱歉。一开始以为是来检查的,结果是无关紧要的人。请放心吧。”
  “这算什么事呀!真荒唐!这么说,刚才的咳嗽声只不过是叫我们放下绳梯了。”
  两个人因为这件败兴的事,再也提不起精神上床睡觉,没等到天亮就分手了。
  这虽然是件扫兴的事,无意中却成为他日后一个大发现的起因。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想起来真让人不可思议。原来这次荒唐的差错竟是日后两个品川会面的开始。想想看,如果青木爱之助没有遇到那位皮条客绅士,没有来这个秘密之家,没有发生那起低音电铃事件,就一定不会这么快发现另外一个品川四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正是由于有了电针事件,他才有机会躲进那间暗室,而正是因为进了暗室,他才得以发现那里的小洞眼,并对它产生了兴趣。
  不过,他想出那个奇妙的主意已是幽会过后第三天的事情了。那三天里,他常常愉快地回味当时的情形。“实在是滑稽啊。不过,想一想这倒是近来少有的收获呢。躲在黑暗中,因为恐惧而冷汗直冒、浑身发抖,单是这种体验就值二十五日元了。还有,那么谨慎周全的布置呢?简直就像侦探小说一样精彩嘛。”当他这样反复回味的时候,忽然就有了一个主意。他甚至为自己的这个主意高兴得跳了起来。
  “太棒了!太棒了!这一定有趣得很。”
  于是他迅速穿上了出门的衣服,乘车去那个秘密之家。为了慎重起见,他也模仿皮条客绅士的做法,在稍远处就下了车,进大门的时候则瞅准了没有行人的空隙。
  主妇看到他很吃惊,问道:
  “您是已经约好了的吗?”
  这话的意思是问青木是否约了那天的妇人今日在此会面。

  “不,不是的。今天来是有事和你商量。”
  青木爱之助一边说一边独自笑着。
  他们进了房间坐了下来。
  “夫人,做这件事一定会赚钱的。”爱之助绕过了客套话,直奔主题。“你若是照我的主意去做,一定会使现在的房钱翻一番,怎么样?你想不想听听我的主意?”
  “噢,不,我听过不少。可是,拿别人的绝对隐私当商品,同时又收取高额的房钱,如此贪得无厌,万一泄漏了出去……”
  主妇警惕地说道。
  “不,你别误会。我的主意实际上是利用那个暗门后面的暗室来赚钱。你不要误会,我告诉你这个好主意可不会收你半分钱的。”
  “什么?您说用暗室赚钱?”
  “你不明白吗?在那个密室里安排两个客人,在暗室里再安排一个,这样同一时间里就可以拥有三个客人。我这么说是因为那面板壁上有一个小洞眼。你明白了吧。”
  “啊?这种事……”
  主妇一脸的惊愕。
  “你别吃惊。国外有不少做这种生意的地方呢。”
  于是爱之助详详细细地给她讲起了国外的例子。
  “可是,若被密室里的客人发觉就不得了啦。”
  “不会有问题的。因为那个洞眼才那么一丁点儿大。虽说这样有些不方便,不过弄大了的话,会招来危险,还是就那样好一些。怎么样?试试看吧。这第一个客人就是我啦。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姑且让我先试试,若进行得不顺利,到我这儿就算是划上句号了。为了证明我的诚意,我预先付上这暗室的房钱。这是今晚的费用。不错吧。”
  他说完就掏出了几张纸币放在了主妇的面前。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