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亮剑 - 第八章 晋西北的名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平安县城这一战使李云龙名声大噪。先是在太原的日军筱冢义男中将又发了脾气,他盯着军用地图上晋西北平安县城的周边地区,上面表示敌我态势的红蓝箭头犬牙交错,纠缠在一起,一个参谋军官用比例尺算出双方交战地域的面积竟有上千平方公里,粗粗估算一下,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达到30多万。平安县一千多守军全部阵亡,山本特工队全部玉碎,各路增援部队也都伤亡过半,北同蒲铁路被破坏成数截,整个晋西北地区日军的有线通讯网被全部破坏,在多数地区,都是连绵二十多公里的电线杆没剩下一根。有些日军据点由于增援造成兵力空虚,被支那军地方武装乘虚而入。?
  这一切都是那个叫李云龙的八路军团长造成的,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会具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连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山本特工队都全军覆没,无一生还,他只是个小小的团长,怎么能调动如此之众的部队参战?连支那政府军都卷入了。筱冢义男怎么也想不明白,他的情报部门早已专设了李云龙的档案,可是只有薄薄的一页纸:?
  姓名:李云龙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年龄:不详?
  籍贯:中国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地域——大别山。(湖北人?河南人?不详)?
  简历:1927年参加中共组织的“黄麻暴动”,后转入中共工农红军。(历任职务不详)据悉,李曾参加过中共谓之“长征”的战略性撤退,属中共军内较为资深之军官,并多次立有战功。(立功原因不详)现任中共军队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独立团团长,无军衔。
  性格:桀骜不驯,胆识过人,意志坚毅,思维方式灵活多变,多采用逆向思维,处事从不拘泥于形式,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纪律性差,善做离经叛道之事。?

  政治观点:偏左,但不激进,缺乏理论,对政治缺乏兴趣。?
  文化程度:偏低。没受过军校教育。也无资料表明受过何种教育。?
  特长:实战经验丰富,战斗中心理素质极稳定,由此推测,有当过士兵的经历。精通射击术,能熟练使用各种轻武器,能双手同时使用手枪达到首发命中,受过格斗训练及刀术训练,科目为中国武术,程度不详。
  下面就没有了,档案中连张李云龙的照片都没有,这个混蛋长得什么样子?筱冢义男想,有朝一日我要亲手砍掉他的脑袋,把他的头做成标本放在办公桌上。?
  唉,徒有一流的情报系统,怎么只有关于这个李云龙支离破碎的资料呢?筱冢义男感到胸口隐隐做痛,有口闷气堵在那里吐不出来。?
  情报部门的解释是,该人从未在支那政府军中任过职,与支那政府各机构无任何接触,帝国圣战之前,该人本是中共军内名不见经传之小人物,按规定,帝国情报部门只收集敌国或假想敌国军队少将级或师级以上军官之资料。?
  筱冢义男愤愤合上档案,闭上眼睛……?
  八路军总部也是战斗结束后十几天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据查,有七八个主力团和大批地方部队都投入战斗,这些部队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成了李云龙战役格局上的棋子,打援的打援,伏击的伏击,忙个不亦乐乎。?
  总部的首长们颇感踌躇,照理说,李云龙未经请示就调动上万部队投入战斗,无组织无纪律,特别是为了自己的老婆而攻击县城,造成上千人的伤亡,有那么点官报私仇的味道,就凭这一点,枪毙他都不多。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场混战使晋西北日军损失惨重,各参战部队斩获颇丰,有些小块的抗日根据地竟无意中连成片了。?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也发来嘉奖电报:祝贺八路军各部在晋西北发动积极攻势,取得极大战果云云。?
  最后,八路军政治部来个功过相抵:鉴于李云龙同志为报私仇,未经请示率部攻击县城,造成所部较大伤亡,本应严厉处分,后经考虑,认为李云龙同志率部全歼平安县城守敌,引起各部积极响应,在广大的作战地域内使敌人付出重大代价,因此对李云龙同志的严重错误不予追究,对其战功不予表彰,功过相抵。?
  据说,那几天连在重庆的蒋委员长也被惊动了,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道:“娘希匹,这晋西北是怎么回事?二战区在搞什么名堂?”?
  李云龙不太在乎处分和立功,反正是自参加红军以来,大大小小的处分和战功都有十几个了。职务升升降降也有几次了,第一次降职处分是长征时过草地之前,当时各部队都在紧张地筹备粮草,李云龙在四方面军任团长,由于纵兵抢了藏民的粮食,被全军通报批评,职务连降两级,由团长降为营长,对此,李云龙不太在乎,每次提及此事总说:“老子就愿意犯纪律?那是没办法,他娘的前边过了好几万部队,连个粮食毛也没给老子剩下,藏民手里有粮,你就是跪下来叫他爷爷也不卖你,把老子惹烦了,就抢他娘的,这处分背得值啦,过草地时,我这个团没有饿死的,别的部队饿得扛不住啦,吃草根煮皮带,都找我要粮,老子不给,我说,这点儿粮食是老子拿处分换来的,噢,老子背处分,你们吃粮食,这他娘的也太不公平啦。”?

  抗战初期,李云龙又当上团长,当了没半年,赶上忻口会战,独立团抓了五个日军俘虏,全是受了伤被俘的。战争初期,日军士兵几乎个个是亡命之徒,极少有被俘的,那时要是偶尔抓到几个俘虏就算立了大功,按规定应该马上送到八路军总部去,那里有个日军士兵反战同盟,被俘日军士兵经过教育后,可以加入反战同盟对日军侵华部队展开政治攻势。李云龙见了日本人手就发痒,围着俘虏转了好几个圈,慑于纪律没敢做什么,偏偏那几个日军俘虏不识相,躺在那里又踢又咬还用手撕绷带,拒绝战士们往担架上抬。李云龙火了:“他娘的给脸不要脸,问问这些混蛋,想干什么?”他对日语翻译说。?
  翻译说:“他们说,长官,请让我们死。”?
  李云龙一听就乐了:“好,这话说的还像条汉子,可也是,好歹也是五尺高的汉子,没死在战场上,当了俘虏是不是很没面子?老子也正愁怎么送你们呢,你们这五个混蛋还得老子用一个班的兵力抬担架,大家给我作证啊,是这些鬼子自己求我的,不是老子想杀他们,我就成全他们吧,大家都方便。”他掏出手枪,给五个伤兵脑袋上一人补了一枪。?
  为这事,他又背了个记大过处分,职务降了一级,成了副团长。用李云龙自己的话说,叫“虱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随它去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3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