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两百年的孩子 - 第七章 铭助君的作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堆在这里的麻袋里的,装的都是黄栌树的果实哪。"铭助说道,"山枫呀樱树的树叶也很好看,不过,俺们觉得最红的还要数黄栌树吧。
  "你注意一下吧,在秋末,把结有果子的树枝折下来,铺在广场上,很多人都来敲打,把果实集中起来哪。
  "因为哪,可以把装着黄栌树果实的麻袋交给藩府,用来取代租粮哪,所以呀,在稻米歉收的年份,说是这个村子里就靠这个过日子哪。"
  "黄栌树的果实……用来做什么?"
  "做蜡烛里面腊的原料哪。俺们在想呀,这个村子里呀,将来也会渐渐做出蜡来的。"
  只比自己略微大一点儿的铭助具有如此实用的知识和计划,朔觉得非常佩服。
  这时,侦察兵赶回来了。此人一定是"不下树之人"的同伙儿。铭助被叫到了长老们的身边,广场上"逃散"那些人的代表也加入进去,于是,会议便开始了。从那边传来的语速极快的交谈虽然清晰可闻,朔却一点儿也听不明白。尽管如此,还是能够看出发生了很严重的事态。
  铭助回到这边来告诉朔:
  "你们呀,请撤退到岩鼻那边去。藩府的军队虽然还在远方,可拥有三十人的快枪队,已经沿着山道接近这里了。"
  快枪队!朔已经不去顾忌路上人们的注意,一路跑到医疗站传达铭助的情报。
  "可是治疗还没结束呀。"明说道。
  "'三人组'的'安全'不也很重要吗?就在这条河不远处的下游,听说正在修筑防御快枪队的阵地……工事。"
  听了朔所说的内容后,真木从充作椅子的松树木桩上站起身来。尽管如此,明仍然继续为一个接一个地来到面前并把脚搁放在木板上的孩子进行治疗。
  朔开始焦急地催促起来,明终于下了决心,决定对那几个年岁稍大的女孩子交代一番。
  那三个女孩子已经可以称之为姑娘了,她们是第一批向明伸出脚板来的人。然后,她们或是照顾队列里的孩子们,或是用在篝火上烤干的布块儿帮着换下打湿了的擦脚布。
  明将身边的消毒药和橡皮膏交给那三个姑娘,诚挚地对她们说:
  "请你们继续做下去。我和哥哥弟弟,现在必须离开这里。"
  三个姑娘的头发从后面束起来,她们将脑袋靠在一起,用明听不懂的话语商量着。然后,其中两人接过了消毒药水瓶和纸箱。朔则让另一个人看着真木收集空瓶的波纹纸箱,一面做着示范动作一面对她说道:
  "你们使用过的空瓶,请装在别的纸箱里,然后挖一个坑给埋了。"
  三人都用力点着头。明的内心充满感伤之情,与抱着打算自己掩埋的盒子的朔一同走向连香树下,真木正在那里等待着自己和朔。回首望去,姑娘们已经开始为排着队的孩子们进行治疗了。
  那些用笛子与真木玩耍的小女孩们,聚集成一团紧跟在后面。明想到,在自己面前跳跃着的小女孩们,是想让自己看见她们已经能够毫无痛苦地行走了。
  道路离开峡谷,变成了上山的狭隘坡道。女孩子们在这里追上真木,把各自拿着的东西塞入真木那短外套的大口袋里。当真木对她们说着什么时,女孩子们却发出羞怯的笑声逃离开去。
  2
  对于真木来说,在上坡道行走好像还是有些艰难,"三人组"因此而花费了一些时间才回到岩鼻那里。在路上,无论对真木还是对朔,明都不发一语。
  地上堆积着新近落下的石榴树黄色叶片,或许是出于疲惫,三人默默地在这背阴处软软的落叶堆上坐了下来。明在想,不知道那三个姑娘以及其他小女孩今后的命运将会如何,可自己和哥哥以及弟弟却在"安全"地避难。
  听到急急跑来报信的朔的通知后,自己立即焦急起来,首先想到要将真木藏匿到安全处所,因为,他一定非常厌恶快枪发出的巨大声响。
  "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再度进行消毒治疗?"明向朔问道。
  "什么?在快枪队和'逃散'的人们之间,战争已经开始了!"朔反驳道,继而像是不想让真木担心似的,用更为冷静的语调继续说道:
  "不过呀,快枪队也一定在小心翼翼地前进,所以他们到达峡谷里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峡谷里的长老们呀,计划让'逃散'的那些人匆匆吃了'赈灾饭'后,在快枪队赶到之前就开始翻越山岭。"
  "女孩儿们怎么办?"
  "在这种场合呀,该不是首先让妇女、老人和孩子们最先出发吧?"

  "可那些那女孩儿们现在却不能立即出发呀!她们的状况远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
  明像是在高声喊叫。然后,她闭上嘴,低头看着自己两手用力搓揉着手指,根本无法停止下来。
  "我要回到医疗站去,找人去把铭助君叫来,请他停止转移孩子们。"
  明一面说着一面站起身来,她觉察到此时的自己已经不同于寻常。此前每当这种时候,大多是抗议父亲对母亲绘制插图的要求太苛刻,有时她也会将自己的脑袋往家具上撞去。
  "好吧,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去一趟吧。"朔绷着如同紧握着的拳头一般的面部说道,"真木,你不要离开明儿的身边……假如我一直不回来的话,你就要说那句话:喂,'三人组'回去!即便在这种场合变成了两人组。那么,我'暂且'就去了。"
  3
  往下坡道看去,只见朔以惊人的速度向山下跑去,或许在越野识途竞赛中,他就是这样奔跑的吧。明认为,朔本人也在为那些女孩子们的脚伤而担心呢。
  冷静下来后,明回到真木身边坐下,从连身洋装的小口袋里取出板状巧克力,掰成三份,和真木吃起来。两人都将自己的那份巧克力吃完后,真木直盯盯地看着放在明膝头上的那一份。于是明便说道:
  "这一份要等朔儿回来后再吃。"
  "他该不会正在那里吃"赈灾饭"吧?"真木说。
  明把属于朔的那份巧克力掰成两半,将其中一份递向真木,可真木并没有接受。一定是真木为了给明提神,想要说些有趣的话语(他觉得从朔那儿听来的'赈灾饭'这句话很有趣),便注视着剩下的那份巧克力,从它说了起来。
  4
  朔首先去了生长着连香树的广场。在广场上,明嘱托的那三个姑娘还在为人们脚上的伤口消毒治疗。明进行治疗时不曾见到的大婶和老奶奶们也出现在了队列里。
  看见朔以后,姑娘中的一人便将波纹纸箱中积存着的那些使用过的、附有喷嘴的药瓶送过来让朔查看。此人正是先前嘱咐其掩埋用空了的消毒药瓶的姑娘。朔对她说了寻找铭助的事以后,不仅这位姑娘,竟有十个人主动接受了领路的任务。大家将朔围拥在中间,沿着河边的大道往前走去。
  朔意识到身着粗呢上衣、脚穿胶底旅行鞋的自己并没有和铭助走在一起,而是正混杂于"逃散"的人群之中。她们这么做是在保护着衣着怪异的朔。
  先前朔和铭助路过时曾经覆盖了大道的席顶窝棚,此时已经全部清理完毕,路上站立着或携带行李或背负婴儿的妇女和孩子们,另有一些孩子正捧着碗吃着什么。
  来到桥头,只见桥上挤满了男人,人群从桥上一直延续到建有仓库的那个广场。带路的几个姑娘原本想领着朔穿行过去,最终还是改变想法,从桥头那条小道往下面的河滩走去。余下的孩子们则前往仓库寻找铭助的下落,她们让朔在可以环视河面的白色岩石上坐了下来。
  5
  铭助在左右两侧两个年轻人的陪护下走了过来。朔记得曾在搭建医疗站的人群中曾见过这两个小伙子。铭助把他们留在不远处的那些女孩子身边,只身一人向朔坐着的岩石走来。
  铭助显现出疲惫的神情,看上去不是此前那位既精神又快乐的少年,而是一个满脸不高兴的成年人。他带着这副表情开口向朔问道:
  "怎么还没回到岩鼻去呀?战斗大概马上就要开始了……"
  "我们三人已经回到岩鼻去了。可是,姐姐说孩子们无法用那伤脚攀爬山路……说是想让铭助君知道,于是我就下山来了。"
  铭助的面庞眼看着就涨红起来,眼睛也好,上翘的鼻头也好,大嘴巴也好,都在积聚着力气,似乎要对朔全力发作出来。随即,铭助以朔难以追赶的极快语速说了起来,像是要把浮现在头脑里的一切全都讲出来。
  最初听明白的话语,是铭助使用了朔也曾听说过的比喻"谁去为猫儿挂上铃铛"。
  朔觉得,现在正沿着林中道路赶过来的藩府的快枪队就是那只猫儿。
  千人之多的"逃散"人群,当然可以干掉三十来人的快枪队。话虽如此,对方也会用快枪进行射击,将有很多人会因此而被射杀吧。现在的问题是,选择哪些人去承担这种危险的、坚守在工事里与快枪队对峙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的问题,仓库里的会议还在持续着……
  在这个过程中,铭助似乎也注意到了朔在倾听时痛心的模样,便停止说话,转而眺望流淌着的河水。

  再度将视线转回到朔的身上来时,铭助已经换成与真木和明说话时的语气。
  "就是这么一回事吧。俺们呀,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呀。因此,在考虑其他方法呢……
  "可就是说出来,估计长老们也不会赞成,在这种情况下,俺们有时就不说了。
  "现在细想起来呀,假如用俺们的想法,你家大姐或许会同意的。俺们想这么干干看。"
  此时,铭助已恢复了那种专注而生动的表情。接着,他开始叙说自己的计划:
  "过上一阵子,俺们独自一人呀……把那里的几个人也带上吧(这时,朔才意识到铭助所说的俺们,其实就是我的意思),下山到下游那边去呢。因为,俺们知道快枪队前来这里的道路。
  "假如遇上快枪队,就告诉那队长,继续往山上去,就会发生战斗吧。在峡谷的山口已经修好了阵地,上面的森林里也藏了很多人,会把石头扔下来吧……
  "这可不是谎话,是俺们现在正准备的事情呢。俺们从来不说谎话,说谎是偷盗的开始哪!
  "然后,就带领他们到可以渡河的浅滩,一同前往对岸翻山的道路。抢先赶到高处,快枪队不就能构筑阵地了吗?'逃散'的人群沿着那条险路上山来的时候,就会受到来自高处的狙击哪。
  "那么,快枪队因此就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吗?那倒也不是呢。'逃散'的人有上千人之多,快枪队总不能带着上千发子弹到这里来吧。
  "明白了这一点,双方大概就要开始考虑休战之事了吧。
  "由于被快枪队占了先,就停止继续'逃散',请快枪队的队长代向藩府的大老爷请求宽恕。说不定就会开始这种谈判了!
  "可现在,双方在没进行任何谈判的情况下,就准备开始战斗呐!"
  朔意识到,铭助的这番考虑,已经是自己难以企及的、非常复杂的计划了。能够想出这样一种计划并准备亲自实施的人,该具有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啊?!
  遇上快枪队的时候,或许会被射杀而死。与此同时,还有可能被"逃散"的人们指责为叛徒。可铭助为什么能够毫不畏惧地去实施这个计划呢?
  在与朔谈话的时候,铭助早已下了决心,准备随即就前往下游地区,并将插在腰间的刀扔在了岩石旁边。
  朔取出了自己非常珍爱的瑞士产折迭小刀。较之于原理,这柄构造复杂的小刀更有可能在技术上使得这个时代的科学产生混乱,然而朔还是将小刀递给了铭助。
  6
  接着,朔对铭助说道:
  "回到岩鼻后,我就告诉姐姐,孩子们不用再翻山越岭了。"
  "假如一切顺利,那就好了。"铭助显露出久已不见的淘气孩子的笑脸,他说道,"不论能不能做到,估计往后俺们会很忙,可能见不上你们了,向你问一件事吧。
  "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来到这个场所呢?"
  于是,朔叙说了奶奶描绘的那幅表现峡谷内重大事件的绘画。在诸多画作里,真木最喜欢铭助领着柴犬站在岩鼻的那幅画。而且,他还想到要去见见那条狗(在真木来说,它叫'腊肉')……
  就这样说开头后,朔一口气说出了真木的残疾和那个传说,说是只要在"千年老柯树"的树洞里沉入梦境,就能从自己生活的时代来到希望到达的场所,并且见到希望看到的事物。
  "'千年老柯树'的传说,俺们也听说过,还去看过有树洞的树。狗也在那里发现了那棵大树呢。俺们虽说不知道你们是距现今多么遥远的未来时代的人,可那一段时间间隔却被你们称作千年哪。"
  "你所看到的那棵'千年老柯树',树身从中间处折断了吗?据说那是被雷电打断了的。"
  "并没有折断呀。不过,这种事情也可能吧。往后还要经过很长时间呢……"
  铭助从坐着的那块岩石上猛然站起身来,他这样说道:
  "要是能更深入谈下去就好了……与你家大姐和大哥也是如此。俺们呀,已经没有那个空闲喽!"
  7
  看到朔上山回到岩鼻来,明和真木都高兴得涨红了面庞。朔知道,明不仅在担心那些必须带着脚伤翻越山岭的孩子们,也在担心着自己。
  真木为弟弟平安归来而感到的喜悦也是由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他感到喜悦的因素,那就是朔把"腊肉"也给带来了!

  铭助因为有一些需要立即着手处理的工作,便为将要独自返回岩鼻的朔而担心。
  "俺们已经派出了侦察兵,估计快枪队也在队伍前面安排了侦察兵。假如走从连香树那里上山的道路,在山下就能看见吧。
  "还有一条从上游绕往岩鼻的道路,俺们让狗为你领路。俺们只要一吹口哨,它就立刻会过河到这里来呢。"
  铭助把手指衔在口中,发出让朔为之吃惊的巨大哨音。
  "你家大哥如果想把这条狗带走,那就带走好了。能把那么多药堆在一起带过来,回去时带上一条狗,不也很容易吗!
  "……过来,狗!去领路。'腊肉'!去山上岩鼻那里有人的地方!"
  8
  朔追赶着狗儿,一面沿着陌生的道路往上攀去,一面侧耳倾听山下的动静。只要没有听到快枪的枪声,就表示事态还没有发生恶变。
  朔告诉明,从山下来到岩鼻处大约用了一个小时,在此期间,铭助的计划肯定得到了实施,孩子们不用再翻山越岭了。
  明很想向朔了解铭助说过的那些内容,尽管如此,朔还是没有说出铭助表示可以把"腊肉"带走之事。
  就像平日里那样,真木一面做着其他事情,同时隔着一段距离旁听朔和明的谈话。现在,他正坐在以漂亮的姿势站立着的"腊肉"身边,抚摸着犹如燃烧般的红褐色脊背。
  真木触摸着就像夏天一样温暖,像马的身体一样柔软的"腊肉"。
  朔在回想自己返回岩鼻时,明和真木因高兴而涨红了面庞的情景。倘若照实转告铭助所说的那些话语,真木一定会因此而越发慢面红光吧。
  不过,"三人组"把"腊肉"带回到我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以后,铭助就只能独自面对业已开始的艰难工作,连狗儿也不在了……
  在如此思考着的朔的身旁,明做了一个深深的呼吸。朔觉察到,明正在考虑重要的事情,而且,她就要将其说出来了。
  也是因为朔的头脑思考速度太快,习惯急于将思考的问题说出来,父亲因此告诉他,对于重大问题或感觉到的危险,在说出来之前,先做一个深呼吸,如果深呼吸过后仍然想要说出来,那就不妨说出来。先前的深呼吸,也可以为将要说出的话语增加力量……
  尽管实际情况与朔并不相同,可一贯谨言慎行的明在一旁听了这话后,便也将其作为了自己的习惯。
  "如果脚上有伤的孩子们不用再翻山越岭的话,我当然会很高兴。"明说道,"不过,数以千计的人们'逃散'到了这里,不也有着自己的目的吗?"
  "我也曾就此事询问过铭助,对中止'逃散'是否真的合适表示了疑惑……
  "铭助是这样答复的:假如生活确实非常艰难,就一定会在几年后再度举事。或者选择'逃散',或者选择备好武器进行战斗的'暴动'。
  "那时候呀,俺们年岁也稍微大了一些,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这两天里,我考虑了很多次,铭助君的年岁和我相仿,却已经那么'老练'!"明说道。
  "……不过,情况也不尽相同。"朔说,"大家都很累了,这就回去吧?"
  明沉默不语,真木也是如此。因此,朔也只能和那两人一样,在沉默中等待。
  不一会儿,就像最初来到这里时听到的那样,传来一阵海啸般的轰然声响。侧耳倾听的真木说道:
  "在这声音中,有孩子们的笑声。"
  在"腊肉"的引领下,朔一直跑到刚才上山的道路上林木稀疏的拐角处,明和真木也随后跟来。
  从这里往下面看去,堆积着黄栌果实的那座仓库清晰可见。头戴圆锥型黑帽、肩扛快枪的武士们,在仓库前排成一列横队。
  从广场周围直至桥面、甚至河滩上都站满了人,唯有广场中央隔出一块空地,村里的长老和"逃散"人群的代表,与头戴同样圆锥形、但颜色却是金色的帽子,坎肩高耸、威风凛凛的武士正面对面地进行谈判。
  "铭助君在做着类似翻译的工作。"明说,"谈判如果顺利的话,就会出现奶奶那幅画上的宴会场面。"
  真木在"腊肉"的肩头拍打了一下,那狗儿便从渐渐阴暗下来的树丛中往山下跑去。目送它远去后,真木回身说道:
  "喂,'三人组'回去喽!"
  在身体漂浮而起的感觉中,明觉得真木也"老练"起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