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两百年的孩子 - 第四章 "三人组"想起相同场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明回到二楼的寝室后仰面躺在床罩上,像朔刚才那样将两手垫在脑袋下面,试图竭力回忆起朔想要回想出的那些内容。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明就觉得弟弟什么都比自己优秀。由于明总是这么说,母亲就用"人各有长处"的说法来鼓励她,后来这句话成了明所喜欢的话语之一。
  母亲是这么说的:
  "朔儿会把在书本上读到的内容和实际经历过的事情记得很清楚,而且,是作为故事而记忆下来的,因此能够叙述得很有趣。
  "另一方面,明儿不是习惯作为画面而记忆下来吗?即便想要说出来,也难以马上说出口,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经过一段时间,当把事物如此这般地描绘出来后,不就能详细地说出来了吗?……'人各有长处'嘛。"
  明站起身来,用天蓝色笔芯的铅笔在纸上描绘起朔肯定会用语言回想出的内容。首先,要从梦境中看到的房屋的模样开始……然后,明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是医院里的单人病房。点滴注射的金属管架,还有好几根软管。
  站立在旁边的真木正向病床探过身去,朔把手搭放在真木宽阔的后背上……
  明则位于好几个人后面的那条狭窄起来的通道上。在那个位置上,她听到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道:
  "刚才,真木为我说了好听的话语。"……
  2
  当明画完回忆出来的场面时,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阿纱姑妈为明他们送来午餐用的炖鸡和饭团后,说起了这么一件事:

  "昨天夜晚呀,一想到'三人组'正在柯树的树洞里睡觉,我就越发睡不着了,于是回想起了老奶奶最后那段时光。
  "有一天,老奶奶一睁开眼睛,头脑就难得地清醒起来,高兴地说,'刚才,真木为我说了好听的话语。'我就笑着说,'三人组前来看望你了吗?太好了!'
  "然而,昨天终于睡着以后,我在梦境里看到了一模一样的情景。眼下我就在想,那或许只是一个梦而已,可我又觉得,那不是一个简单的梦。"
  明因此而来了精神,她让阿纱姑妈看了那幅画,说起自己在柯树树洞里的体验。真木自不必说是沉默,朔也同样沉默不语,可明感觉到这两人完全认可自己所说的话语,并在后面支持着自己。
  明刚一说完,阿纱姑妈就用已经使用过的餐巾纸擦起自己的眼泪,然后,她紧紧抱住了明的肩膀。过了片刻,阿纱姑妈这样说道:
  "真木、朔儿和明儿所开始干的事情,是需要勇气的、很了不起的事情。我虽然是成年人,却没有勇气。老奶奶临去世前说那番话时,我也觉察到真木是真的来过了,可我却只是一笑了之。"
  3
  明刚开始上幼儿园那阵子,从家门口数起,第一个拐角处就是接送的公共汽车站。有一天,父亲接她回家的时候来晚了,明就紧蹭着树篱的底部独自一人回来了。看着明身穿幼儿园制服行走时的模样(由于被父母告知,即便别人和自己搭话,也不要跟随那人而去,她便像看不到任何人似的低着小脑袋),此后父亲就经常说:

  "就好像罂粟种子在滚动似的。"
  假如整个身体就像罂粟种子那样的话,自己的心又该多么小啊……
  即便上了中学以后,明也总是认为自己的心脏非常之小。不仅在每天的生活中畏畏缩缩,就是睡着之后也是提心吊胆,因而经常做恶梦。
  当父亲的文章在周刊杂志上连载时,为之绘制插图的母亲尤其把截稿时间放在心上。明非常惧怕报社打来的电话,梦见记者带着截断器隐身于梦境之中,也就把截稿①这个词汇,理解为剪去②书信的封口字③,虽然并不清楚那封口字是什么,却联想到了截断器。
  母亲因此对明颇为担心,告诉她说:
  "在梦境中遇见什么,那是没法子的事,但是一旦睁开眼睛后,就不要再去想它!"
  父亲则像当初将明比喻成罂粟种子时那样,只是津津有味地说:
  "如果真能这样的话,那就好了。"
  4
  明在想,真木曾经被老师说成不知梦为何物,后来就一直对此难以释怀。于是,明将思路整理、归纳如下:
  1.真木也认为自己可以做梦。
  2.然而,他却不能区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与梦境中的事物。
  3.因此,当被问及"你做梦了吗"时,便会感到困惑。
  刚才,明回忆起昨夜在柯树树洞里睡觉的时候,去了与这里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时间,而且,真木和朔也一同去了。就连阿纱姑妈也认可了自己所说的内容。
  由于是乘坐"做梦人"的时间装置前去的,因此那确实是一个梦。"三人组"做了相同的梦,而且,关于这同一个梦境,明和朔都可以证明,真木确实也做了梦。想到这里,明的内心不禁充满喜悦之情。她还想道:

  "'做梦人'的时间装置这个说法,原本是朔儿想出来的。朔儿如果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一定可以说明在我们之中发生了什么。"
  5
  晚餐结束后,真木已经不打算去回想从昨天夜晚到今天早晨所发生的那些事了,只是热衷于收听电视中的"N响时段"①在他身旁,明对朔这样说道:
  "真木也知道了梦境世界,这真让我高兴。人呀,虽然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同时不也生活在梦境世界里吗?"
  "也不能说只有人才会如此。因为,狗也是会做梦的。真木第一次睡在柯树的树洞里那一夜,'腊肉'不也乘坐'做梦人'的时间装置来了吗?"
  "'腊肉'该不是原本就在那里的吧?"
  "朔儿,我认为呀,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与生活在梦境世界里呀,其重要程度也许在九十九比一这个比例上。即便是这样,真木的内心呀,也只有那百分之一被扩展开了。"
  "就心理学而言,做梦的比例不是更大吗?我们就把真木的内心给扩展开来吧。
  "昨天夜晚,我们为什么能够在大家的梦境中同去一个场所?同去一个时间?如果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的话,或许就可以进行新的冒险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
复活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