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两百年的孩子 - 第三章 时间装置的规则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听完明他们说完柯树树洞的事情后,在动身回去之前,阿纱姑妈又转悠到管理人专用的小独间后面去。刚从那里回来,她就大声宣布道:
  "鼯叔叔说是要请大家吃午餐!他正在做比萨饼,他可有和意大利农家一模一样的炉灶啊。"
  真木、朔以及明被迎到用原木树段搭建而成的阳台上,阳台占据了小独间后面的大部分空间。阳台上的木桌旁配置了各不相同的椅子。那里有比萨饼,有用黄油和牛奶煮过的土豆,这土豆也用炉灶炝烤出了金黄色,还有西红柿做成的色拉。
  走上阳台之前,朔先去观看了用砖块和红土建造起来的炉灶,然后说道:
  "我觉得倒是与尺寸并不很大的蚁冢比较相似。"
  大家拿着各自的盘子前去接受鼯叔叔端过来的比萨饼时,明看到炉灶虽然那般小巧,但下面正燃烧着薪柴,在实际发挥着作用,便想起了以前曾喜欢的话语——"果敢"。
  隔着阳台深处那面如同学校教室的窗子一般的窗玻璃,只见无论书架还是桌子都显得比较小。鼯叔叔一面吃着晚餐一面问道:
  "柯树的树洞有趣吗?"
  真木沉默不语。
  "哥哥是不太会用语言进行表述的人。"朔在一旁接过话头,"与其说有趣,不如说似乎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
  "阿纱姑妈希望最好就此结束,可是我们试着和真木商量了一下,他却好像并不赞成。"
  然后,在明的目光催促下,真木说道:
  "我想要对奶奶说自己喜欢的话语。"
  鼯叔叔为了抽烟,将藤椅一直挪到阳台的边缘。从巨大的栗树的叶隙间洒下的阳光,使得鼯叔叔从面颊到下颚处业已发白的胡茬闪动着光亮。
  "如果真木想再去的话……我倒觉得,不论再去几次,都没什么不好。"鼯叔叔说,"只是,假如考虑到安全问题,那就'三人组'一同上山睡在柯树的树洞里。即便在传说之中,也是有三个孩子……应该说是'童子'……合力前往远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冒险的故事的。"
  于是明说道:
  "我们也觉得和真木一同在树洞里过夜比较合适。不过,假如遇上什么可怕的事情,那就作罢。因为,'安全'是最重要的。"
  然而,鼯叔叔却是一副早已制定好了计划的模样:
  "我打算在近旁搭上帐篷,假如出现了可怕的事情,就请你们呼叫我好了。如果是梦境的内容可怕的话,那么大家都起来就行了。不过,不可对'做梦人'的时间装置过于留恋。另外,阿纱姑妈好像已经做了准备,想让你们也见见本地的孩子。"
  2
  到了下午,三个孩子乘坐鼯叔叔那辆附有棚盖的小型货车驶过水泥桥,前往河那边的"山寺"。据说,目前无人居住的这座小小的寺院,直至鼯叔叔的爷爷那一代,还一直是他们的家。
  在寺院背后那片草地与杂木林相连接的斜坡上,排列着被磨损成三十至五十公分左右的圆形石墓。鼯叔叔把明三个孩子领到其中的一个石墓前,只见横幅的宽面石块上,现出三个雕刻而出的人形轮廓。
  "这就是'三人童子'。你们不妨用水把浮雕的轮廓弄湿。"
  朔早就将手指浸入放置在石头前的茶碗,接着用水描摹浮雕浅浅的轮廓,于是浮雕上显出了三个互相握着手的孩子,正中间那个略微大一些的孩子双手交叉放在腹部,其右手被左侧的孩子用左手握住,而其左手则被右侧的孩子用右手握住……

  "听说,这就是想要成为'做梦人'并进入柯树树洞时的握手方法。"
  鼯叔叔做出正中间那个孩子的姿势让大家看。
  这天下午,鼯叔叔换上在工厂工作的人穿的厚布料连裤工作服来到这里,这是为了从现在起就开始工作。
  在管理"森林之家"的闲暇,他借下水泥桥桥头一处空屋,与年轻的伙伴们一起修理汽车或是做一些小件的木工活计。所谓伙伴,是指在中学里曾跟随鼯叔叔学习的那些人。说是他们虽然在邻町的高中毕业后曾去东京和大阪谋职,可最终还是回到峡谷里来了。
  现在,鼯叔叔他们正在为将柯树的树洞改造得适宜过夜而工作。三个孩子在工厂刚一走下小型货车,就开始参观鼯叔叔及其伙伴们的工作,这时,他们正在制作准备铺在树洞里的杉木地板。
  3
  接着,"三人组"决定徒步走回"森林之家"。
  就像以往那样,真木的积极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尽管腿脚略有不便,却仍然位于"三人组"的最前面,迈着大步坚定地行走着。明紧随其后一面走着一面说道:
  "真木想要对奶奶说的话,我觉得我已经知道了。"
  "我也知道了!"朔说。
  关于去年秋天和真木一起住在老家期间所发生的事情,父亲刚从旅途回到家中,就对母亲详细说了起来。明和朔也在一旁听着,而真木虽然在听FM调频音乐节目,却也就在近旁。
  在"森林之家"住了一周以后,临上出租车前往松山机场的那个早晨,真木诚挚地对奶奶告别说:
  "请精精神神地死去!"
  母亲认为,这是"因为奶奶总像口头禅似的说,直到临死咽气时也要精精神神的,所以,真木就把这句话记在头脑里了"。
  然而,对于这种显得有些轻松愉快的说法,朔却反驳道:
  "作为告别,我认为这不正确。"
  尽管如此,据说奶奶却表示"这是我所喜欢的话语"。
  初冬时节,奶奶决定住院后,曾给"三人组"打来一个告别的电话。即便在这个电话里,说是还想让真木再说一次那句话。然而,真木却是默不作声,那是因为他还记得朔的强烈反驳。
  "现在呀,朔儿,如果真木借助'做梦人'的时间装置遇见奶奶并说上那句话,你不会有意见吧?"
  "真木那句话是很好的告别。我说'那句话不好',是因为那时我还小嘛。"
  4
  与河流平行的国道旁聚居着许多人家,从这里穿行而过后,通往森林的上山道入口处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株大树,树下群集着身穿白色开襟衬衫、头戴中学制式帽的男生。明和朔都紧张起来,两人赶上真木时发现,他已经走近那些从两侧将身体挤过来的中学生了。
  "你好!"像是挑战似的招呼声传了过来。
  "你们好!"真木沉着地应答道。
  真木他们从十多个孩子面前走了过去,背后随即传来哄然大笑。
  "……真木,你真有勇气呀!"明说道。
  "他们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们,这就容易说话了。"
  朔像是在平静地思考真木所说的话语,然后他说道:
  "'腊肉'看到真木你在向它扔腊肉了吗?"

  "它在空中接住了!"
  "奶奶当时在起居室里吧?我觉得位于阳台上的真木正好是奶奶看不到的角度。"明说,"就算情况不是这样,奶奶也是没看到真木吧?"
  "'啊!'奶奶这样说了。奶奶还说,'可听到真木的声音了'。奶奶最后说,'还想再次听到那句话呀'。"
  5
  星期六晚间,大家吃完晚餐后,"三人组"连话也没有多说,一直在等待着。鼯叔叔取来"森林之家"管理人专用的两个手电筒,将其中一个交给了朔。他和朔在队伍前后用手电筒分别向前照射,澄明的深蓝色天空月光皎洁,队伍中间的明和真木并不需要使用这小小手电筒。
  进入森林后不久,朔便说道:
  "制造时间装置的那些人制定了规则。假如回到五十年前的世界,会发现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已成为攫取了权利的恶棍,那时还只是一个弱小的孩子。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预先把那家伙给除掉……"
  真木将一根粗树枝当作手杖,乓、乓地用力拨打着黑暗的草丛,因为,他就像讨厌梦这个词汇一样讨厌表述可怕含义的那些话语。在真木来说,即便并不理解其语意,可他还是有能力感悟到带有可怕含义的语言。
  "我只是说有那种规则,不可随意把那家伙给除掉的规则。"
  虽然朔表示了歉意,可真木仍像是没听见一样小声嘀咕着。听到他在发牢骚后,明开口说道: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到过去的时代去呢?我认为这'无意义'。"
  在有树洞的那株柯树前面,鼯叔叔已经搭好了过夜的帐篷。趁着天色还没黑下来时,他的那些伙伴已经帮助将货物搬运上来。鼯叔叔开始重复当时就已经提醒过的注意事项:
  "除了'做梦人'的时间装置的规则外,还要请大家认真遵守我们在这里定下的规矩。
  "大概真木要听FM的调频音乐节目,明儿和朔儿要看书,是吧?负责熄灯的人,是明儿。一旦煤油灯熄灭后,只要不发生特殊情况,就不要再点亮了。"
  真木主要担心起夜上厕所(上次并没有厕所),白天便在帐篷旁的那条小路上练习行走。虽然距离柯树的树洞只有五米远,可真木还是在鼯叔叔站立处的常夜灯旁边的位置上来回走了一趟。
  6
  树洞里弥漫着新剖开的杉木板的气味,从入口向里面看去,只见在纵横交迭的地板缝隙中露出底层木板,床垫上铺放着被褥。真木被安置在正中间(脚对着开有采光窗和通气口的门扉),两旁躺着明和朔。
  枕头后方是高出一截的固定平台,上面放着煤油灯、闹钟以及便携式收音机。真木用微小的声音收听着FM调频音乐节目,明和朔则都将书搁在胸前的毛毯上安静地阅读着。森林中好像依然传来"锃——锃——"的鸣叫声。
  过了一会儿,真木关闭了收音机,于是明也"大致"(这也是朔所喜欢的话语)确认了弟弟的状态,然后熄灭了煤油灯,接着,她听见大虫子鼓足力气发出的鸣叫,灯油的气味也在树洞里散发开来。经由门扉的窗口,帐篷的常夜灯灯光洒了进来……
  在鼯叔叔的规矩中,有一条是要求像那"三人童子"的浮雕一般,明和朔分别握住真木交叉放在毛毯上的双手。可是,朔却说自己讨厌这样做,便任意摆了姿势睡着了。

  只有明注意到尽量不妨碍哥哥的睡眠,用自己的手轻柔地握住了哥哥那柔软的大手。她早就决定,要等到真木入睡后再睡去,却由于真木的呼吸非常平稳,无法断定其是否已经转变成了睡眠中的呼吸。
  夜深了,传来几次疑是夜鹰的叫声后,明摸索着将早已沉沉睡去的真木的另一只手,放在朔手里握住。朔也已经熟睡了。
  7
  朔此前告知鸟名的大琉璃鸟在高处鸣叫着,明在这叫声中睁开了睡眼,面庞上静静拂动着的空气带来阵阵凉意。尽管如此,身体却是非常暖和,像是从真木那又大又暖的身体处,接过来暖气管一样。
  明小心翼翼地起床,并没有惊醒真木,另一侧的朔已经不见身影。明来到洞外,在与厕所相邻的帐篷里,阅读鼯叔叔贴着的纸条。
  "睡得还好吧?由于还有工作,我就先下山去了。"
  明走到"涌出之水"往下滴流的岩石下,用那水洗脸并漱了口,再回到那株柯树处时,只见朔已经结束了晨练慢跑,如同真木上次那样,站立在从倒下的柯树树干上生长出来的树苗前。
  "在梦境中去哪里了?"
  "去是去了,只是已经记不清楚了。"
  "我也……确实做了梦,但是……"
  "总之,平安地回来了,太好了!"
  从柯树的树洞里隐约传来钢琴的演奏声。走过去一看,只见真木笔直地挺着身子,正收听星期天早晨的古典音乐节目。
  于是,明开口问道:
  "真木,怎么样?有趣吗?"
  "我,已经听了很长时间的'名曲欣赏'节目。"真木回答说。
  明觉得,真木现在不想说起梦境的内容,这才用FM调频音乐节目来回答的。
  将柯树的树洞里打扫干净,整理好行李,再把毛毯挂到帐篷前拉着的绳上晾晒,然后,三个孩子进入略显幽暗的森林里,经过小桥,从渐渐明亮起来的树丛里走下山去。
  朔是"三人组"中最爱思考也是最为性急的人,他对一直沉默不语的真木开始失去耐心,忍不住询问道:
  "喂,真木,你说了奶奶希望你说的那句话了吗?"
  "朔儿你不也在那里吗?!"真木用罕见的不高兴的声音说道。
  8
  此后,直到回到"森林之家",真木一直沉默不语。在吃那顿简单的早餐的时候,他也是低着头,像是不打算给妹妹和弟弟开口问话的机会。大家都知道他已经非常疲劳了,刚一吃完早餐,他就钻到双层床铺的下铺去了。
  朔顾虑到真木,便留在了起居室,双手垫在脑后仰卧着。明则站立在面向青冈栎树丛的窗边,她问道:
  "真木是不想说呀。"
  "该不是还记得我的批评,担心对奶奶所说的那句话是否算是合适的告别吧?"
  "我觉得与此有些差异。"明一面在内心里思考着一面说,"真木大概是在想,明明一同乘坐了'做梦人'的时间装置,可朔儿为什么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当真木觉得自己受到嘲弄时,是要生气的……"
  "可对于自己是否真的乘坐了时间装置,我可是记不清了。"
  "我也是。"明说道,"尽管如此,自己去了什么地方后又回来了,这可是非常确定的。"
  "大家一定要努力回忆出来。"朔说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