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老农民 - 第11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牛有草说:“搞了两个试点。你是来买牛的?”韩美丽挺高兴:“你说的咋那么对!是给互助组买牛。”
  这时,牛经纪看牛有草是实心实意买牛,说那边有头牛价格公道,让去看看。牛有草请韩美丽一起去,帮着长长眼,晌午请她吃饭。韩美丽很爽快地答应了。
  四个人来看那头牛。牛经纪和牛有草袖筒里讲价。牛有草觉得价钱还可以,可牛腿有毛病,就征求韩美丽的意见。韩美丽四周打量牛,摸摸这儿,拍拍那 儿。她说牛腿是有些毛病,耕田没有问题,就问啥价儿?牛有草伸出手来,又把手缩回去了。韩美丽笑着说:“还挺封建的,没事儿。”牛有草把手伸进韩美丽的袖 筒讲价。
  牛经纪笑问:“哎,这位女同志,他咋就可以伸进你袖筒了?”韩美丽说:“我们认识嘛!嗯,干活没大问题,关键是价钱还可以。”吃不饱急了:“买了吧,就算有问题,杀了吃肉也合适。”
  牛有草拍板买了。吃不饱牵着牛和牛有草走着还不忘吃:“有草哥,你不是说了吗,人家韩美丽帮咱看牛,咱请人家吃饭,说话得算数啊!”牛有草说:“那就请她吃饭。”吃不饱高兴了:“应该、应该!”
  正好,吃不饱看到韩美丽牵着一条小牛犊过来了,就大喊:“哎,韩姑娘,还没走呢?”牛有草走上前说:“不是答应请你吃饭嘛,到饭时儿了,去前面饭馆吃点啥吧。”韩美丽倒也不客气:“你这人挺认真的。好吧,也饿了,少破费点。”
  三个人在饭馆吃锅饼。吃不饱狼吞虎咽地吃着。牛有草问:“韩同志多大了?”韩美丽应声道:“二十五,你呢?”“大你十岁。”“不像,你不显老。几个孩子了?”
  吃不饱忙说:“我大胆哥还没娶媳妇呢!”韩美丽问:“你不是叫牛有草吗?”
  牛有草笑了:“大胆是我的外号,到我们那儿,叫我牛有草不一定有人知道,叫牛大胆谁都知道。你呢?几个孩子?”“我也没结婚。”“挑花眼了?”
  韩美丽眼睛湿润了:“我本来订婚了,未婚夫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就耽误了。”牛有草赶紧说:“对不起,不该问这些。如今赶上好社会,往前奔吧。”

  韩美丽拍着牛有草的肩膀:“你说的咋那么对!我现在是互助组的组长,没工夫考虑自己的事,等把生产搞上去了,再谈婚论嫁不晚。”
  牛有草高兴道:“你领了互助组,我也领了互助组,咱们比比,看谁干的成绩大。”韩美丽笑着说:“比就比,明年县里劳模会上见!”
  牛买来了,牛有草互助组的人都来看。大伙儿发现牛腿有点毛病。牛有草说牛是腿受了点伤,养养就好了。兽医菜包皮子来了,他端详着牛,好一顿摸后说:“牛是好牛,正当年,可惜腿有毛病,是胎里带来的,养不好,大胆哪,你被人家骗了,不信使使看吧。”
  大伙儿看那牛拉着犁,一瘸一拐地走着,越走越瘸。马小转说:“组长,菜包皮子说得对,你是叫人家骗了!”三猴儿埋怨说:“你这么精明,咋叫牛贩子骗了!这不是拿着大伙儿的钱耍大冤吗?”
  牛有草火了:“钱少还要买好牛,天下的便宜都叫咱占了啊?这牛耕地拉车的活能干就行,不就是上山差点劲嘛!”他赶着牛,瘸腿牛果然不能上坡。他 说,“我看这牛特别要强,不服输,它一直在使劲,眼睛都憋红了。做人就要有这种精神,瘸了一条腿,还有一条腿,只要有条腿,就要往前奔!”他抱着一条牛腿 帮着使劲,牛还是没上去。大家被感动了,也帮着推牛屁股。牛上了山坡,众人累得呼呼直喘。
  牛有草看着大伙儿说:“看到了吧?少了一条腿不算啥,咱们给它当腿用!”吃不饱笑着说:“大胆,你以后就改名叫牛大腿吧。”
  牛有草哈哈大笑:“这个名也不错。咱每个人都长着牛大腿,以后庄稼活就不用愁了。”地里仙抚摸着牛说:“这牛除了腿有点毛病,其他方面都停妥,委实不错,谁来养呢?”
  说起养牛,几个人都推脱着不想干。牛有草让大家轮着养,抓阄决定。结果吃不饱抓到了。可是,吃不饱太懒,喂牛没有心思,把牛喂得越来越瘦。地里 仙看着牛瘦得腚巴骨都能当刀使唤了,就把牛牵回家自己养。地里仙家没有牛棚,他赶紧盖了简易牛棚,还用他准备做棺材的红松木料,让老干棒打了牛槽。下雨 了,牛棚里漏雨。地里仙冒雨把牛牵进屋里,又费力把牛槽搬进来,他摸索出几个鸡蛋,打碎拌进草料里。牛吃得可欢,地里仙捋着胡子笑。

  第 三 章
  牛有草正赶牛犁地,马仁礼来到他跟前说:“牛组长,我这几年一直单干,互助组搞试点的时候,咱知道自己没资格,现在都铺开了,我想加入互助组。”牛有草摇头说:“不是我不要你,我们组人够多,还都是些困难户,你到别的组吧。”
  马仁礼跟在后面求着:“我不是还要跟你早请示晚汇报嘛,要是在一个组,多方便。”牛有草笑了:“拉倒吧,你一个月才给我请示汇报几回?”
  马仁礼忙解释说:“牛组长,话不能这么说,我是天天去的,风雨不误,可你不是说忙,就是没时间,不听我的请示汇报,怨不得我。”牛有草一摆手说:“就算那么回事,我这里也留不了你,你去赵有田他们组看看吧。”
  马仁礼没辙了,只好去找赵有田,他笑着说:“少东家来了!”马仁礼苦笑:“赵组长,不敢这么开玩笑,我承受不起。”
  赵有田忙说:“别在意,找我有事儿啊?”马仁礼把想加入互助组的事说了。赵有田就和大伙儿商量。老干棒不同意,说马仁礼的成分不好,小心一个苍 蝇坏了一锅粥。杨灯儿替马仁礼说话,认为不能一棒子打死人,马仁礼这几年改造得挺好,不能总是低半拉眼皮看人。还有,马仁礼念过书,有文化,他要是进了组 是好事。瞎老尹夸杨灯儿说得有道理。
  马仁礼当众表态:“还乡团来的时候,我冒着生死给县大队报信儿,也是立了功的,还受到周老虎队长的表扬,我也要进步,为咱们组生产出力。”
  赵有田拍板,试用马仁礼一个月,试用期过了才能正式进组。大伙儿都同意这么办。马仁礼很高兴,立即提出搞生产的建议:“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养地,地养人,土地不亏勤劳人。咱们秋后要在积肥上下功夫。如果能到县城里拉大粪,那就很好。”
  赵有田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只是对县城的情况不了解,入冬了再说。

  干活的时候,马小转传播消息,说马仁礼进了赵有田的互助组,还出主意要去城里拉大粪呢!地里仙称赞道:“这步棋走得好。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 混。咱也得想法子积肥。”牛有草笑着:“这小子到底是在城里待过,眼尖手长,能想到城里去淘粪,鬼点子!不能让他占了先,咱得早走一步!”他马上让吃不饱 去县城打探情况,答应让吃不饱在城里可以买三个大饽饽吃。
  吃不饱可高兴,跑到县城一趟,果然打听清楚了。县城里管大粪的是卫生局,他们都是白天上班,附近村庄的菜农包皮了城里的大粪,白天去不行,要半夜 最冷的天去,这时候没有人,大粪上点冻了,好淘。吃不饱还把大院的茅房,还有公共厕所都记下来了。牛有草夸吃不饱能干,三个饽饽换来的情报值了!
  一转眼冬天就到了。赵有田办事有些拖沓,胆子又小,去县城拉大粪的事没有太在意。牛有草却趁着天上下雪地下上冻的机会,半夜就悄悄带着三猴儿和 吃不饱赶牛车去县城淘大粪了,到县城天才麻麻亮。他们来到一个大杂院查看茅房,里面的粪堆满了。一个老大娘出门泼水,看到他们三个人,问明是淘粪的,连 说:“好!好!粪坑满了,快淘吧。”
  一个大胡子进来倒尿罐子,听说是远处农村来的,就说恐怕不行,县城的大粪有专门机构管理,有专门挑大粪的,送到大粪场卖钱,恐怕人家不让。老大娘说粪坑都满了,还能不让人上茅房啊!牛有草仨人很快装满了一车大粪拉回来。
  马仁礼听说牛有草他们第一次去县城淘大粪就淘了满满一车,就和赵有田商量也要去拉大粪,赵有田同意了,决定他和马仁礼还有老干棒三个人去。
  这天半夜,牛有草他们赶着牛车上路了。马仁礼带着赵有田和老干棒赶车远远尾随。牛有草他们来到一个大院把牛车停下,立即走进大院淘粪。马仁礼他们把车停得远远的,瞄着牛有草他们的行动。牛有草他们一走,马仁礼带着赵有田和老干棒来了,他们赶紧刨粪。
  一户人家走出个老人问:“你们咋又来了?不是刚走吗?”马仁礼说:“啊,那是我们一伙儿的,分组行动。”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3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