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老农民 - 第8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乔月看到马仁礼彻底靠不住了,得赶紧另找门路,她来到土改工作队办公室,对工作队员们哭诉,声泪俱下地说她也是个苦命的人儿。她是东北人,妈十 六岁就在财主家当丫鬟,因为漂亮,那财主一次酒后把她妈奸污,怀上了她,财主怕坏了自己的名声,不承认做了亏心事,还赶走她妈。她妈回娘家生下她以后不久 就上吊自尽。她跟妈姓,由穷苦的姥爷、姥姥抚养。姥爷、姥姥过世后,她被人贩子卖给关内一个唱京戏的草台戏班子。她在草台戏班子遭了不少罪,班主还想霸占 她当小老婆,她不想走她妈的老路,就想跑。那时候,在北平的一所大学当图书管理员的马仁礼常去听戏,他花言巧语骗了她,她就跑到他那里,当时不知道他是地 主的儿子,要是知道,砍了头也不会和他好。乔月忽闪着朦胧泪眼看着土改工作队队员们,声情并茂的哭诉像一池温水,把满屋子的人都泡软了。
  周老虎不解地问:“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离开麦香村?”乔月又哭了:“我无亲无友,无依无靠,孤身一人,要我到哪儿去啊?我想在咱们村留下来。”
  周老虎同意乔月留下来。虽然土改已经结束,但是,乔月也是苦命人,村里要想办法给她挤点地出来。乔月千恩万谢,袅袅婷婷地走了。
  乔月开始自力更生了,这天,她到野地里打了一小捆柴火背回来在村街走着,虽然柴火不多,可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老干棒牛有道看见了忙说:“哎哟,水灵灵的大姑娘,咋干得了这么粗的活儿?来,柴火给我扛着。”乔月毫不客气地把柴火递给老干棒说:“谢谢您啊!”
  老干棒闻到乔月身上有一股特好闻的味道,不由得抽了两下鼻子,心想,这女人咋和村上的女人味道不一样呢!他对乔月笑得合不拢嘴:“谢啥谢?你也是村里的人了,今后一个人过日子,有啥难处,尽管说,打个招呼我就过去。”
  乔月看着老干棒腰里别着的磨刀石问:“干棒大哥,你腰里别着这么个东西干什么?”老干棒说:“我会点木匠活,干活离不开它,再就是呢,乡亲们的刀啊、剪子啊、镰刀啊啥的,都求我给磨磨,我随身带着方便。”
  乔月水灵灵的大眼对老干棒一笑:“您会木匠活啊?正好,我住的地方门窗都坏了,您帮我修理修理?”

  乔月的一笑,把老干棒的骨头都笑酥了,他忙说:“�儿冒伞>偈种�劳的事儿。往我家那边走吧,我好捎带上工具。”
  乔月得到土改工作队的同情,仍住在马敬贤家的西厢房里。老干棒把柴火放到乔月的门外,开始兴致勃勃地给乔月修理门窗。
  乔月站在旁边插不上手,就陪着老干棒说话。老干棒就讲吃不饱牛有粮在村公所演了一场好戏。昨天,吃不饱对工作队的周老虎说他从娘肚子里爬出来就 没吃饱过,真不知道吃饱是个啥滋味儿。正赶上饭口,工作队蒸了一锅饽饽,周老虎就让牛有粮吃饱给大家看看。吃不饱抓起饽饽狼吞虎咽地吃着,转眼三个饽饽就 吃没了。周老虎让再拿三个大饽饽来,转眼吃不饱把三个大饽饽又下了肚。周老虎以为他吃饱了,可他说刚刚垫了底,说这辈子他就没吃饱过,他爷爷和他爹也没吃 饱过。周老虎看着吃不饱那个样子,当即表示,共产党就是让穷人都吃饱,大家要是吃不饱,他这个官就不当了。
  乔月点头说:“是啊,有了共产党,我这个无家可归的人才算有了家。”老干棒笑着说:“不假,你要是再寻个好男人,那才是真正有了家。”
  土改了,地分下去了,可种地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有的家没牲口,有的家缺农具,有的家没劳力。乔月就是种地困难户,她除了有两亩地,别的什么都 没有。该犁地了,她只能在地头抹眼泪。牛有草背着犁子走过来,他让乔月扶犁他拉犁。乔月赶紧来了一个笑脸:“到底是主席啊,关心困难群众。”
  二人一个拉,一个扶,开始犁地。可是,乔月按不住犁头,犁铧离了土。牛有草问乔月会不会干点儿别的,比方做饭、洗衣、缝补啥的。乔月老实承认她会打面糊糊喝,缝缝补补也不太行,就只会唱戏,说着又掉眼泪了。
  牛有草见不得女人哭,更何况乔月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他的心软了,忙劝乔月不用犯愁,现在政府号召成立互助组。他说起顺口溜:“互助组,好处 多,老乡听我仔细说。你没犁耙难种地,我没牲口难拉犁。他家没有劳动力,缺这少那凑不齐。大家成立互助组,互通有无能配齐。你有牛,我有犁,他家有个壮劳 力。你搀我,我扶你,家家户户都欢喜。”

  牛有草告诉乔月,他打算联系三五户,有牛的,有农具的,互相帮工,好比驴�c痒痒,你�c一下,我�c一下,三�c两�c就不痒了。乔月笑着夸牛有草这个农会主席不是白当的。
  和漂亮的乔月在一起,牛有草挺高兴地说:“互助组不是我琢磨出来的,有的地方早就这么干了。到时候我带上你?”乔月笑道:“带上我?可我给你们�c不了痒痒,我能干什么?”
  牛有草笑着:“你站在地头唱戏给我们听吧,现在就唱一段给我听听。”乔月知道山东人喜欢听吕剧,就站在地头唱《 蓝桥会 》。牛有草听得入了神,不由得摇头晃脑。乔月唱完一段停下来。牛有草眨眨眼,让乔月唱一段新词儿,就把他刚才说互助组的那顺口溜唱成吕剧。乔月很快就把牛 有草说的互助组的顺口溜记住了,而且当时就用吕剧的调子唱出来。牛有草夸乔月聪明,乔月面若桃花,心里像喝了蜂蜜水。
  牛有草领着村民在关帝庙前开会,他说:“今儿个就讲讲互助的事。先让乔月唱一段吧!”乔月大大方方站起来,用吕剧的调子唱出牛有草说的那段顺口 溜。大伙儿鼓掌,都觉得乔月唱得很新鲜、很好,把互助组的事情也唱明白了。牛有草解释着,五六家成立一个互助组,农活一家一家的干,你帮我,我帮你,以劳 力换工,以畜力换工,以工换粮,要合情合理,大家商量着,谁也不让吃亏。他接着告诉大家,互助组在老解放区早就搞了。麦香村先搞两个点,村东他出头,村西 赵有田出头。商量的结果,牛有草互助组吸收了地里仙、三猴儿、吃不饱、马小转、乔月。赵有田互助组吸收了瞎老尹、老干棒、杨灯儿、牛金花。三猴儿告诉牛有 草,不能要吃不饱和小转儿,他俩太懒。牛有草让三猴儿放心,吃不饱和小转儿以前懒是因为没地种,现在有自己的地就不会懒。吃不饱和马小转当即保证以后不会 懒了。
  夜晚,人们都睡了,村里很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叫。
  牛有草和王万春在村公所议事。周老虎一脚踏进门,他是到县里开了几天会,摸黑赶回来的。牛有草向周老虎汇报了村里成立互助组的事,周老虎夸牛有 草这件事办得好,农民得到土地仅仅是第一步,还要组织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接着,周老虎简要传达了县里开会的精神。最近不少地方出现了还乡团,很凶 残,杀了不少土改积极分子。县里要求我们做好防范,首先要抓好民兵作战训练,还要注意村里地富分子的动向,防止他们勾结还乡团骚扰。民兵除了训练,要在村 口布置好放哨,不放进一个可疑的人进村。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咱们有民兵,有情况各村民兵可以互相支援,还有县大队撑腰,还乡团成不了气候!

  牛有草当即表示说:“共产党领导农民翻身解放分土地,我死活跟着共产党,不怕还乡团!谁要是从我们嘴里夺粮食,我就把这罐子血倒给他!周队长,我想加入共产党!”周老虎告诉牛有草,党组织向所有要求入党的人敞开大门,不过需要写申请书,还要经过考验。
  还乡团要来的消息很快在村中传开。马小转家就是信息中心。老干棒、三猴儿、牛金花、菜包皮子、吃不饱都在。马小转说听旋口的亲戚讲,还乡团可厉害,见了分地的农民就砍,全家灭门。当时,几个人心里像压着大石头。
  一大早,马仁礼在家郁闷地自饮自唱:“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
  牛有草忽然来了。马仁礼赶紧站起来说:“哎呀,牛主席来了,有失远迎。”牛有草冷笑:“挺悠闲啊,唱上了,唱的啥戏啊?”
  马仁礼嘴唇哆嗦了:“瞎……唱,让您见……笑了。”牛有草冷着脸说:“不见笑,我听不懂。马仁礼,听说了吧?旋口村来了还乡团,杀了不少人。你应该高兴啊,戏都唱上了!”
  马仁礼赶紧躬身作揖哀求:“牛主席,可不敢这么说,这话传出去,可是杀头之罪啊!”牛有草说:“知道就好。你要老老实实,不要想三想四,共产党坐江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还乡团几个蟊贼能成啥气候!”
  马仁礼连连点头:“牛主席,您放心,我虽然蠢笨,也不会看不清形势,我保证跟着你们走,如果对共产党有二心,天诛地灭!”
或许您还会喜欢: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