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老处女 - 第1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蒂娜·洛弗尔——现在是克莱门蒂娜·罗尔斯顿小姐——定于七月同兰宁·哈尔西结婚。婚约是到四月才宣布的;女眷们为之哗然,对订婚时间短促这种粗率做法表示抗议。当时纽约人一致同意:“应当给年轻人相互了解的机会”;虽然纽约社交界的多数夫妻都有过青梅竹马的经历,而且双方的老人都是多年的至交,然而,某些不可思议的礼俗仍要求把刚订婚看成刚相识。在南方各州,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轻率定婚,乃至私奔,在它们的历史上都是屡见不鲜的;然而那种轻率跟纽约呆滞的血液不够协调,在这个地方,生活的步伐跟荷兰人的小心谨慎是非常合拍的。
  然而,在蒂娜·罗尔斯顿这种反常情况下,打破惯例大家并不大惊小怪。首先,人人都知道,她跟你我一样,并不是蒂娜·罗尔斯顿;除非,真要有人相信有关可怜的吉姆无人怀疑的“过去”和有关他的遗孀宽宏大量的种种谣言。然而,大多数人的意见都与此相反。人们不愿指控一个死人犯有一种他自己已无法开释的罪行;罗尔斯顿家一致声称:尽管他们根本不赞成詹姆斯·罗尔斯顿太太的做法,但是他们相信:如果她收蒂娜为养女会被说成在她亡夫身上“抹黑”的话,她决不会这样做的;
  不,这姑娘也许是个洛弗尔——虽然这并不是一般人的看法——不过她肯定不是罗尔斯顿。她那褐色的眼睛和轻浮的举止显然把她排除在这个家族之外,因此就用不着正式开除了。其实,大多数人都相信——正如兰斯盖尔医生已经证实的那样——她的出身确实是查不清的,她又提出了一个无法猜透的谜。这种哑谜偶尔使循规蹈矩的社会感到迷惘和忿懑。人们还相信:迪莉娅·罗尔斯顿收她为养女仅仅是洛弗尔宗族团结的又一个证据,罗尔斯顿太太之所以当初收养这个孩子只不过是因为她的堂妹夏洛蒂对她十分喜爱罢了。要说罗尔斯顿太太的儿子和女儿对收蒂娜为养女的想法十分赞赏,那是言过其实的。然而,他们避而不谈此事,用庄严的沉默把母亲奇思异想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老纽约的一个家庭要遮掩某个成员的古怪做法,都是这么办的。凡是有“足够的钱周转”的地方,继承人如果因为从总遗产中转让了一笔小小的数目而斤斤计较,就会被人认为贪得无厌。
  尽管如此,迪莉娅·罗尔斯顿从收蒂娜为养女的那个时候起,就完全察觉到她的两个孩子的态度都变了。他们待她十分耐心,简直像父母对待一个孩子:她的一个幼稚的过失被宽恕了,然而,她必须因此提高警惕;社交界用同一种既宽容又审慎的方式对待她。
  她有一种无可怀疑的。息事宁人”的手段(这个说法出自西勒顿·杰克逊之口);自从那个大胆妄为的女人曼森·明戈特太太违背了丈夫的遗愿以来,纽约还没有看见过她的那种态度。然而,罗尔斯顿太太的手段却有所不同,而且也不好分析。曼森太太凭花言巧语、泼妇骂街、死乞白赖、上蹿下跳所取得的成果,别人却不肆声张,而且用似乎是不走老路的办法完成了。她说服吉姆
  罗尔斯顿收养这个弃儿的时候,事情办得真是易如反掌,人们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办成的,怎么办成的;第二天,她们夫妻俩就像平常一样若无其事,谈笑风生。可是现在,这次收她为养女——哎,她只在重演故伎;正如西勒顿·杰克逊说的那样,从她的表现来看,仿佛收蒂娜为养女一直是一件不讲自明的事,仿佛她对人们的大惊小怪反而大惊小怪似的。和她的大惊小怪一比,他们的大惊小怪好像是愚不可及的,于是他们也就逐渐平息下来了。
  其实,迪莉娅表面上泰然自若,心底里却忐忑不安,疑虑重重。然而,她曾经学到过,一个人几乎什么都能干出来(也许甚至可以杀人),如果他不想解释的话;这一课从来也没有忘记过。她从来没有解释过收养弃儿的原因;现在也不想阐述收她为养女的道理。她只是我行我素,仿佛需要说明的事根本没有发生似的;长期继承下来的中庸之道帮她进行反省。
  事实上,这些反省跟舆论的关系远不及跟夏洛蒂·洛弗尔个人思想的关系密切。夏洛蒂,经过最初一会儿的可悲的抗争之后,已经表现出可怜的、简直令人痛心的感激之情。她的感激不是没有理由的,蒂娜的态度充分暴露了这一点。蒂娜从范德格雷夫舞会上回来的最初几天,面容挛缩,脸色阴沉,这使迪莉娅可怕地回想起好多年前,在迪莉娅自己寝室的镜子里突然映出夏洛蒂·洛弗尔鬼一样的面孔。母亲历史的第一章已经写到女儿的眼睛里了;蒂娜身上流的斯彭德的血也许会使情势急转直下。在这几天默默的观察中,迪莉娅怀着恐惧与怜悯的心情,发现夏洛蒂的恐惧是有道理的。她们两个几乎已经失去了这位姑娘,无论如何,那种险不可再冒了。
  总的来说,哈尔西家的表现令人钦佩。兰宁希望娶亲爱的迪莉娅·罗尔斯顿的被保护人——据说她不久就要姓她的养母的姓,还要继承养母的财产。一个哈尔西再次跟一个罗尔斯顿结亲,这真是哈尔西求之不得的事。这两家过去就经常通婚。哈尔西父母急忙向儿子祝福,从这种急忙行动看,他们也有他们的担忧,看到兰宁“成家”的欣慰用来补偿这桩婚姻的弊端还绰绰有余;不过事情一旦走下来,他们甚至心里也不承认有那种弊端了。老纽约知道好事多磨,因此对各种障碍总是不往心上放的。
  夏洛蒂·洛弗尔当然觉察、认清了这一切。她把这种景况——在她单独跟迪莉娅坐在一起时——作为赐给一个不配领受的罪人身上的一连串恩惠中的又一个而接受下来。她的一句话也许提供了她已接受的暗示:“现在她起码再也不会胡乱猜疑事情的真相了。”她的孩子永远就应当猜出她们之间的关系。这已经是这位可怜人的主导思想了……
  然而,迪莉娅的主心骨就是要看见蒂娜。这位年纪更大的女人的一生,由于她淡漠地回忆着那遭到拒绝的幸福,才具有一定的形体和色彩,现在,她是悬在这种被接受了的幸福光辉中,显得眼花缭乱。有时候,当她注视着蒂娜不断变化的面孔时,她仿佛觉得自己的血在那张脸里奔腾,仿佛她能够觉察助长这些激流的每一种思想感情,蒂娜的爱情是狂风暴雨式的爱情,不断有狂喜和沮丧、傲慢和自卑的大起大落;迪莉娅看见她的面前以一种朴实无华的坦白,展示出了她被扼杀了的青春的全部幻景、渴望和想象。

  姑娘对把她收为养女到底怎么想,那可不是能容易发现的。十四岁时,她听到了关于自己出身的通行的说法,她漫不经心地接受了这种说法,就像一个快乐的孩子接受某种遥远而不可想象的事实一样,因为它并不改变他所熟悉的事物秩序。她以同样的态度接受了这次继养。她知道,让她姓罗尔斯顿的姓为的是方便她跟兰宁·哈尔西的婚事;迪莉娅有这么一种印象:一切不相干的询问都会淹没在一片感恩戴德的汪洋大海里。“我一直把你想成我的妈妈,现在,最亲爱的,你真的就是了。”蒂娜的脸贴着迪莉娅的脸,在喁喁低语,迪莉娅放声笑了:“啊,要是律师能让我这样做就好了!”然而,事情就此打住,让蒂娜的幸福的激流卷走了。这些日子,他们大家,迪莉娅,夏洛蒂,甚至殷勤的兰宁,都像几根稻草,在阳光照耀下的激流中回旋。
  金色的洪流把她们载向前去,越来越接近那大喜的日子了;迪莉娅在埋头做婚礼的准备工作,她感到奇怪的是,从前操办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时,她吩咐人,检查事,相比之下,都不像现在这么劲头足。没有什么东西要加快小迪莉娅平静的婚礼的脉搏;然而,蒂娜的婚礼临近时,想象就像这一年一样萌动起来。婚礼订在洛弗尔家宅举行,也就是迪莉娅·洛弗尔本人举行过婚礼的桑德湾上的那幢老屋,她母亲去世后,她年年都到那里去消夏。虽然四面八方简陋的街道密如蛛网,但是这幢带有柱子稀少的游廊的老屋仍隔着未曾修剪的草坪和绿叶繁茂的灌木丛,正对着“地狱门”狭窄的通道;客厅里还保留着很不结实的长靠椅,雪里顿①式的托架和橱柜。据认为,把这些东西丢弃换上比较时式的家具是徒劳的,因为城市的发展无疑会使这座家宅最终卖掉。
  ①雪里顿(Thomas sheraton,1751—1806),英国家具设计家。
  像罗尔斯顿太太一样,蒂娜要举行一次“家中婚礼”,虽然主教派社交界开始不赞成这种仪式了,因为这一类仪式被看成洗礼会、卫理公会、一位论教会和其他无圣坛教派的遭人蔑视的“最后一着”。然而,在蒂娜的这种情况下,迪莉娅和夏洛蒂两人都感到:在这幢房子里结婚的僻静弥补了它的世俗特点;哈尔西家也赞成她们的决定。因此,在快到六月底时,女士们都住到洛弗尔宅家来了。每天早晨,人们看见兰宁·哈尔西的独桅艇划过了海湾,在草坪下面的停泊处卷起帆来。
  在大家的记忆中,还不曾有过比这更明媚的六月。游廊下面的红玫瑰和木樨花,从来没有从高大的落地长富送进来那样的夏天气息;从拱顶桔房里搬出来的多节的桔树,从来未曾开过这么稠密的花,草坪上的尖顶干草堆发出阿拉伯香料的阵阵气味。
  婚礼前夕,迪莉娅·罗尔斯顿坐在游廊上望着月亮在桑德湾对面升起。她最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感到十分疲倦。明天晚上,这幢房子就空荡荡的了:只有她和夏洛蒂坐在一起,伴着夜灯,直至死神降临。这真是庸人自扰——是啊,她提醒自己,这些烦扰可“不像她”呀。然而,过多的回忆在她心里蠢蠢欲动,喃喃细语:她的心不得安宁。当她关上阒然无声的客厅——已经变成了一座小教堂,设有挂着彩带的祭坛,高大的雪花石膏似的花瓶等待着白玫瑰和六月的白合花,长长的一条红地毯从门口铺到圣坛,两边是一排排的椅子——的门时,她觉得回到洛弗尔家宅来参加这次婚礼也许是个错误。她又看见自己;穿着边上绣着菊花的高腰“印度细白布裙”,穿着平底缎子鞋,戴着布鲁塞尔面纱——她又在薄薄的穿衣镜里看见了自己当时的身影,她依在吉姆
  罗尔斯顿获胜的臂膀上离开这间房子时的身影;她还看见,在大厅里白玫瑰的钟形花簇下站定之前。她和自己的影像交换了一瞥惊恐的目光,她对前来贺喜的人们微笑着。啊,明天这个穿衣镜里将会映出多么不同的影像!
  夏洛蒂·洛弗尔轻快的脚步在门里边响起来,她出来和罗尔斯顿太太做伴。
  “我到厨房里对梅里萨·格里姆斯讲过,她至少要拿出两百盘冰淇淋。”
  “两百盘?对了——我想她有这么多的,因为费城的所有亲朋都要来。”迪莉娅沉思着。“盘子下面的小垫布怎么样?”她询问道。
  “有你的赛西莉娅·范德格雷夫姨妈在,我们一定会把事情办漂亮的。”
  “是啊,——谢谢你,夏洛蒂,可够麻烦你的了。”
  “啊哟——”夏洛蒂带着她那飘忽不定的嘲笑抗辩道;迪莉娅觉察到了这句感谢一位操办女儿婚事的母亲话里的嘲讽意味。
  “坐下吧,夏蒂,”她喃喃地说,觉得说错了话,脸红了。
  夏洛蒂疲倦地叹了口气,坐在最近的一把椅子上。
  “明天将是一个好天气,”她说,心事重重地观察着宁静的天空。
  “是的。蒂娜在哪儿?”
  “她累极了。我打发她上楼躺着去了。”
  这样做似乎再合适不过了。因此迪莉娅没有立即回答。停了一会她说:“我们会想念她的。”
  夏洛蒂的回答只是一种含糊不清的喃喃声。
  姐妹俩默默无语,夏洛蒂照样坐得笔直,两只瘦手捏住老式灯芯草垫坐椅的扶手,迪莉娅身子沉重地深陷进高背安乐椅里。两人把有关明天的准备工作的话已经说完了;关于客人的数目呀,潘趣酒的调制呀,牧师穿法衣的安排呀,把礼品安顿在那间最好的闲房子里呀,等等。再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只有一个话题还不曾涉及,迪莉娅凝视着可怕地显露在融融的暮色中的夏洛蒂侧影,在等她说话。然而,夏洛蒂仍不吱声。
  “我一直在想,”迪莉娅终于开口了,声音有些颤动,“我应当过会儿——”
  她心想,她看见夏洛蒂的双手紧紧抓着椅子扶手上的两个圆头。
  “你应当过会儿——?”
  “嗯,趁蒂娜还没有睡,也许可以上去说几分钟的话——”
  夏洛蒂仍不开口,显然无意费神去参与。
  “明天,”迪莉娅继续说,“从一大早我们就会忙得不可开交,在那乱哄哄、闹嚷嚷的情况下,我看我怎么可能——”

  “可能?”夏洛蒂声音单调地回应着。
  迪莉娅感到她脸上的红晕在暮色中更浓了。“嗯,我想你会同意我的看法,是吧?应当给孩子说句话,谈谈新的义务和责任——呃——实际上,就是平常那个时候是怎么做的。”她支支吾吾地把话说完了。
  “是的,这事我想过,”夏洛蒂回答说。她没有再往下说,可是迪莉娅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含含糊糊的反对情绪的骚动。在蒂娜生活的关键时刻,这种反对情绪似乎自动地表露出来了,她无法理解:夏洛蒂为什么竟然在此时此刻,变得像谜一样,不可接近,而且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她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心情变化竟然妨碍了她所认定的自己的责任。蒂娜一定渴望她那指引方向的手把自己引进新的生活,就像本人企望彼此讲几句比较知心的话一样,这些话将是她对养女真正的临别赠言。她的心比往常跳得快了一点儿,于是她站了起来,穿过敞开的落地长窗,走进幽暗的客厅,月亮从游廊的柱子间把一道宽宽的亮光射过一排排椅子,照耀着装饰着彩带、摆着空烛台和花瓶的圣坛,并用银色在穿衣镜里勾勒出迪莉娅臃肿的影像的轮廓。
  她穿过房间走到大厅里。
  “迪莉娅!”夏洛蒂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来。迪莉娅转过身来,两个女人在暴露一切的月光中审视着对方。夏洛蒂的面容就像在那可怕的一天迪莉娅从肩膀头上的镜子里突然看见的面容一样。
  “你现在就要上去跟蒂娜说话?”夏洛蒂问道。
  “我——是的。快九点了。我原来想……”
  “是的;我理解。”洛弗尔小姐显然在极力克制自己。“也请你理解我,迪莉娅,如果我求你——别去。”
  迪莉娅似懂非懂地望着她的堂妹。这一奇怪的要求隐藏着什’么新的秘密呢?可是,且慢——这样的怀疑掠过她的心头是不能允许的。她对她的蒂娜是确信无疑的!
  “我承认我不理解,夏洛蒂。你肯定感到,在她结婚的前夜,一个姑娘应当听到母亲的劝告,母亲的……”
  “是的;这一点我感觉到了。”夏洛蒂·洛弗尔急忙抽了一口气。“不过问题是:我们两个谁是她的母亲?”
  迪莉娅身不由己地往后一缩。“我们两个谁是——?”她结结巴巴地说。
  “是的,啊,不要以为我才把这个问题向自己提出来!好啦——我打算冷静一点;要十分冷静。我不想追溯过去。我已经接受了——接受了一切——怀着感激的心情……只是今晚——仅仅是今晚……”
  迪莉娅知道,她难得与夏洛蒂·洛弗尔说几句真心话,一遇到这种机会,怜悯之情总是压倒别的各种感情,现在,她又感到这种怜悯之情的奔涌了。她的喉咙被泪水哽塞住了,只好默不作声。
  “仅仅是今晚,”夏洛蒂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她的母亲。”
  “夏洛蒂!你不会给她这样讲——现在不会吧?”迪莉娅不由自主地打断了她的话。
  夏洛蒂轻声一笑。“如果我讲了,难道你就因此恨透了我不成?”
  “恨透了?在我们之间,这算什么话!”
  “我们之间?这就是一开始我们之间就有的话——从刚一开始!自从那一天你发现克莱门特·斯彭德还没有伤透你的心,因为他对你还不够好;自从你任意摆布我并把他的孩子从我手中夺走,从中找到了你报复的机会和胜利的喜悦!”夏洛蒂的话火焰万丈,仿佛是从地狱之火里喷出来的;后来,烈焰熄灭了,她的头往前一耷拉,她站在迪莉娅面前,呆若木鸡。
  迪莉娅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愤怒的退缩。凡是她只感到体贴、怜悯和助人为乐的冲动的地方,这一类邪恶就在对方心头燃烧起来,仿佛一股毒烟,弥漫过夏天纯洁的风景……
  通常,这种感情过后马上就是同情的反应。可是现在她什么都感觉不到。一种极度的困倦掌握了她。
  “是的,”她慢慢地说,“我有时候相信你真地从一开始就恨我;由于我设法为你做的一切而恨我。”
  夏洛蒂猛然把头一抬。“为我做的?你做的一切都是为克莱门特:斯彭德做的!”
  迪莉娅有点畏惧地瞪着她。“你真可怕,夏洛蒂。以名誉担保,我多少年都没有想过克莱门特·斯彭德了。”
  “啊,你想过——你想过!你在想蒂娜时总要想到他——就想他,再谁也不想!一个女人会不住地想她所爱的人的。多少年后还想他,用各种各样无意识的方式想他,在想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时想他——书籍呀,图画呀,落日呀,一朵花呀,一条丝带呀——或者炉台上的一只钟呀,”夏洛蒂嘲笑起来,不往下说了。“这就是我所押的宝,你知道——这就是那天我来找你的原因。我知道我又给了蒂娜一个母亲。”
  那团毒烟似乎裹住了迪莉娅:她和夏洛蒂,两个精疲力竭的老太婆,竟然站在蒂娜婚礼的圣坛前,彼此发泄仇恨,这未免卑鄙得不可思议。
  “你这坏心眼儿的女人——你的心眼儿坏透了!”她嚷道。一
  接着那因毒雾又消散了,透过雾,她看见这个不是母亲的母亲的困惑而可怜的身影,这样的一个母亲,为了已经接受的种种好处,感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她靠近夏洛蒂,把一只手放在她的胳膊上。
  “这里不行!咱们别在这里说这样的话。”
  对方抽身躲开了。“那你看哪里合适就到哪里去,我无所谓。”
  “可是今天晚上,夏洛蒂——蒂娜结婚的前夜?这座房子里每个地方不是都有她的灵气吗?我们怎能在别的什么地方继续说狠心话呢?”夏洛蒂默不作声,迪莉娅用更加坚定的声音继续说:“你说的话实在伤不了我的心——长期以来都是这样;我不想伤你的心——我从来都不想。”
  “你给我说过——你为了把我和女儿分开,把要做的事都做了。这么多年来,听她管你叫‘母亲’,你以为那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吗?啊,我知道,我知道——据认为:她永远也不可猜出……不过,要不是你总在妨碍我们两个,她心上除了我,再就不会有别人了,她会像孩子抚摸母亲的那样抚摸着我,爱我胜过爱别的任何人。由于你的克制,你的慷慨,结果呢,你把我的孩子夺走了。为了她的缘故,我忍受下来了——因为我知道我非这样做不可。可是今晚——今晚呀,她是属于我的。今晚我再也无法忍受她叫你‘母亲’了。”

  迪莉娅·罗尔斯顿没有立即回答,她好像第一回测透了母爱的深浅,对它送来的回声感到敬畏。。“你爱她就是了,怎么要对我说那样的话呢?”她喃喃地说;然后又使出最后的力气说:“是的,你是对的。我不上去看她了。倒是你非去不可。”
  夏洛蒂感情冲动地朝她走过去;不过举起一只手,仿佛在防护自己,迪莉娅走到房间的对面,又出去回到游廊上。她的身子栽进椅子里时,听见客厅的门开了又闭了,还听见夏洛蒂上楼的脚步声。
  迪莉娅在夜里独自坐着。最后的一滴慷慨也用掉了。她试图把她发颤的思绪从夏洛蒂身上移开。此时此刻,楼上在发生什么事呢?蒂娜结婚的美梦会被什么样的启示损害呢?唉,那也是件猜不透的事。她,迪莉娅·罗尔斯顿,已经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已经竭尽了全力,现在,除了强打精神,掩盖令人痛心的失败感外,什么都不剩了。
  夏洛蒂说过的有些话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真情。她的母爱赋予她多了不起的预见呀!她的炉嫉似乎有千百万只触须。是的,蒂娜新婚前夜的甜美和宁静使迪莉娅充满了她自己未曾实现的过去的种种景象。这一点也不假。轻柔地,不知不觉地,这种甜美和宁静使她不由得回忆起她所失去的东西。最近这些日子,她一直过着这位姑娘的生活,她就是蒂娜,蒂娜就是少女时代的她,遥远的迪莉娅·洛弗尔。现在,有生以来第一次,迪莉娅可以没有耻辱,没有自责,没有痛苦,没有顾忌地委身于那得到报答的爱的幻境里,而过去,她的想象总是避开这种幻境的。她在青春时代做出了选择,在壮年时代接受了它;这里,在这种婚嫁的欢乐里,在如此神秘的她自己的婚嫁欢乐里,她失去的、但从来没有放弃的一切都得到补偿了。
  迪莉娅明白:夏洛蒂已经猜透了这一切,由于知道了迪莉娅的心事,夏洛蒂心里充满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夏洛蒂早就说过:克莱门特·斯彭德从来没有真正属于她;现在她已经觉察到:克莱门特·斯彭德的孩子也是一样。当这一事实偷偷爬上迪莉娅的心头时,她的心由于对夏洛蒂的惯有的同情而融化了。她发现妨碍别人的命运,哪怕按自己的方式最轻微地触犯一个人爱与受苦的权利,都是一种卑鄙的勾当。迪莉娅已经两次干预过夏洛蒂·洛弗尔的生活了:所以,夏洛蒂要与她为敌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只要她不要用伤害蒂娜的方式进行报复就好了!
  养母的思路痛苦地回到楼上的小白屋里。她本来打算给蒂娜谈半个小时,给她灌输一些思想,跟她醒来时发现身边放的鲜花一般芬芳。可是现在——
  迪莉娅从沉思中惊醒。楼梯上有脚步声——夏洛蒂下来穿过寂静的屋子。迪莉娅感到一种朦胧的逃避冲动,站了起来,她觉得无法面对堂妹的眼睛。她从游廊的角儿上拐过去,希望发现厨房的百叶窗不曾拴上,好人不知鬼不觉地溜进她的房间;然而,不一会儿夏洛蒂就站在她的身边。
  “迪莉娅!”
  “啊,是你?我刚要上楼睡觉去呢,”迪莉娅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开她声音中生硬的锋芒。
  “是的,天不早了。你一定很累了。”夏洛蒂打住了;她自己的声音也紧张而令人痛苦。
  “我是累了,”迪莉娅承认。
  在月光如水的寂静中,对方走上前来,在她的胳膊上胆怯地碰了一下。
  “你先得看看蒂娜。”
  迪莉娅坚强起来。“蒂娜?可是天已经晚了!她没有睡着吗?我想你会跟她一起呆到——”
  “我不知道她睡着了没有,”夏洛蒂停顿了一下。“我没有进去——不过她的门下还有亮光。”
  “你没有进去?”
  “是的;我只是站在走廊里,试着——”
  “试着——?”
  “想一些话……一些说给她听的话……而不会引起她的猜测……”她哽咽得说不下去了,然而,又使出最后的力量坚持说了下去。“没有用。你说得对,没有我能说的话,你是她真正的母亲。上她那儿去吧。不能怪你——也不能怪我。”
  夏洛蒂带着说不出的谦卑偎依着她。“你说我的心眼坏——我心眼并不坏,她小时候毕竟是我的!”
  迪莉娅把一条胳膊搭在她肩上。
  “别说了,亲爱的!咱们一起上她那儿去。”
  对方机械地任她拍打。两个女人肩并肩上了楼,夏洛蒂放慢自己迅疾的脚步以适应迪莉娅僵硬的动作。她们沿着走廊走到蒂娜的门口;然而,夏洛蒂·洛弗尔在那里站住,摇了摇头。
  “不——你,”她悄悄地说,转身走了。
  蒂娜躺在床上,双臂交迭在头下,快乐的眼睛映出透过窗户的那片银色的天幕。她在梦境里向迪莉娅微笑。
  “我知道你会来的。”
  迪莉娅在她身边坐下,她们紧紧握住的手放在床罩上面。她们毕竟没有说多少话;要不就是她们只要意会,不要言传。迪莉妮绝对不知道她在孩子身边坐了多久;她完全被月夜的魅力迷住了。
  然而,她突然想起了夏洛蒂,一个人把自己关在门后,注视着,挣扎着,倾听着。迪莉娅切不可为了自己的欢乐拖长这可悲的祝祷仪式。她弯下身去跟蒂娜吻别;然后,她走到门槛上又站住了;转身走了回来。
  “宝贝!还有一件事。”
  “是吗?”蒂娜从梦境里喃喃地说。
  “我要你答应我——”
  “什么都行,什么都行,最亲爱的母亲——”
  “嗯,就是,你明天走的时候——就是最后的时刻,你明白——”
  “什么?”
  “你跟我,跟大家告别以后——正当兰宁要扶你上车的时候——”
  “什么?”
  “你要向夏洛蒂姑姑吻别。别忘了——那最后的时刻。”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
伦敦桥
作者:佚名
章节:124 人气:0
摘要:杰弗里。谢弗上校很喜欢他在萨尔瓦多的新生活。有人说这个巴西第三大城市非常迷人。这确实是个充满了欢乐的地方。他在瓜拉球巴海滩正对面租了一套豪华的六居室别墅。在这里,他每天喝着甘蔗甜酒和冰镇啤酒,间或去俱乐部打打网球。到了晚上,谢弗上校——这个绰号“鼬鼠”的变态杀手——就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在这座老城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开始了狩猎。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