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 第二十七章同米蕾的谈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奈顿离开卡泰丽娜之后就找赫库勒-波洛去了。奈顿在赌场大厅里找到了他。波洛正在聚精会神地把最小的赌本往号码上放。当奈顿走到他身旁时,号码转到了三十三,波洛的赌本输掉了。
  “真倒霉!”奈顿说道。“您还打算玩下去吗?”
  波洛摇摇头。
  “请允许我耽误您几分钟,波洛先生。我想问您点事。”
  “我随时准备为您效劳。我们去散一会儿步,好吗?”
  他们走到院子里。过了好一阵子,奈顿深深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道:“我很喜欢利维埃拉这个地方。我第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是十二年前,是战争年代,人们把我送进了坦普林女士开的医院。从佛兰德战壕转到这里,真象是从地狱升到了天堂。”
  “这,是可以想象的。”波洛随声附和地说道。
  他们不声不响地走了几分钟。
  “您不是想问我一些事吗?”波洛终于说道。
  “是的。您听说米蕾这个人吗?是个舞女?”
  “是德里克-凯特林先生的女友,是吗?”
  “对,我说的就是她。这个女人给冯-阿尔丁先生写过一封信,要来拜访他。冯-阿尔丁先生委托我给她回一封信,说他不想见这位女士。今天早晨她亲自来到饭店,还是要见冯-阿尔丁先生,要同他谈话,说是有重要的事要谈。”
  “很有意思。”
  “冯-阿尔丁先生很生气。他让我不要对她客气,轰走了之。我没有按他的话去做。我认为,这个女人可能有要事相告。我坚信冯-阿尔丁先生的作法是不得体的,我没有按他的嘱咐去做,并同这位女士谈了话。”
  “您做得完全正确。”
  “我当时对她说,冯-阿尔丁先生现在很忙,不能见她;如果有什么事想同他谈,请相信我,我完全可以转告给他。但是,我的话并没有打动她。她不声不响地离开了饭店。但是,给我的印象是,这位女士一定知道一些事。”
  “这很重要,”波洛坦然而坚定地说道。“您知道她住在哪儿吗?”
  “我知道。”奈顿说出了她住的饭店的名字。
  “好,”波洛说道,“我们立刻就去她那里。”
  “那么冯-阿尔丁先生呢?”秘书踌躇地问道。
  “冯-阿尔丁先生是个笨蛋。这种人,我压根儿就不相信他们。我对他们的态度是,似乎他们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世界上。”
  奈顿象是不完全同意他的说法,可是波洛再也不提这事了。
  他们向舞女通报了姓名,接着就传出话来,说米蕾小姐请先生们进去。
  一进舞女的客厅,波洛就开了口。
  “小姐,”波洛深深作了一揖说道,“我们受冯-阿尔丁先生的委托前来的。”
  “是吗?为什么他自己不来?”
  “他的身体有点不适,您是知道的,他不大习惯这里的气候。不过无论是我,还是奈顿少校,他的秘书,都有权替他办事。或是您再等两个星期,待他痊愈了再谈。”
  波洛深深懂得,象米蕾这种脾气的女人,最怕的字眼儿就是“等待”。
  “好吧,我说。”她叫道。“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我受到了污辱,是的,是污辱!让他知道,凶竟敢象抛掉一只破鞋似的把米蕾抛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男人厌倦我呢!都是我厌倦男人!”
  她在屋里走来走去,真象关在笼子里的一头猛兽。她那苗条的身躯在颤抖。她猛地一脚把她前面的小桌子踢到墙边。“让这个小子看看老娘的厉害。”她叫道,“好吧!”她从玻璃花瓶里摘下一枝百合花,撕成了碎片,扔进壁炉里。

  奈顿以他那英国式的自负看着这一切,感到难以忍受。而波洛却相反,他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这出表演。
  “啊,太好了。”他叫道,“由此可见,女士是很有个性的。”
  “我是一个艺术家。任何艺术家都有个性。我经常提醒德里克,让他当心点儿。可是他把我话当成了耳边风。是真的吗?他要同那个英国女人结婚?”
  波洛咳嗽了一声。
  “大家都说德里克死命地爱着他。”他小声说。
  米蕾这时贴近波洛的身边站在那里。
  “他把自己的老婆弄死了!”她声嘶力竭地叫道。“好了,现在一切都清楚了。在此之前,他就告诉我,说他要杀死他老婆。这回他可走进死胡同了,这就是他的下场!”
  “警察方面想得到关于这方面材料的证据。”波洛说道。
  “那天夜里,当他离开他老婆的包厢的时候,我看到了他。”
  “什么时间?”波洛敏锐地问道。
  “就是火车快到里昂的时候。”
  “您能对自己所说的话起誓吗,小姐?”
  “当然!”
  屋内一片寂静。米蕾呼呼地喘着气,她一会儿挑衅地看看这里,一会儿又胆怯地瞅瞅那里。
  “这是很严肃的事。”侦探说道,“您意识到这一点了吗?”
  “当然!”
  “嗯,”波洛说道,“那么我们就不用耽搁时间了。就请您陪我们到侦察官先生那里走一趟吧。”
  米蕾跳了起来。波洛发现她点些犹豫,她仿佛有点骑虎难下了。
  “她吧,我去拿我的大衣来。”
  “要趁热打铁。”当她走出门外时,波洛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种女人是猜不透的,过一会儿她可能又变卦了。”
  米蕾出来了。她穿上一件沙土色的豹子皮大衣。她本人也真象是一头伺机而动、凶猛危险的豹子。她的双眼闪射着愤怒和狠毒的目光。
  他们在科的办公室里找到了侦察官。他彬彬有礼地请米蕾再重复一遍她的所见所闻。
  “真是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卡雷热一面透过夹鼻眼镜端详着舞女,一面慢腾腾地说道。“您是说,凯特林先生在这之前就有预谋?”
  “当然他是有预谋的。他说,他老婆太健康了,除非出一次事故她才会死。他已经做了必要的准备。”
  “您是否认识到,”卡雷热严肃地说,“您由于帮了杀人犯的忙也是有罪的?”
  “我有罪?毫无根据。我可没有把他的话认真对待啊。我了解男人,他们总是这样讲话。”
  侦察官皱起了眉头。
  “您把凯特林先生的威胁的话只看成随便谈天?请允许我问您,什么原因使您辞去了伦敦的职务而决定到利维埃拉来旅行?”
  “我想同我心爱的男人在一起。难道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吗?”
  波洛慎重地插话问道:
  “您是在凯特林先生的同意之下陪他到尼扎来的?”
  米蕾感到这个问题很棘手。深思了一会儿她自豪地说道:
  “在这种事情上我总是我行我素。”
  在座的三个男人都意识到了,她的回答并不是真切的,但谁都没有说话。
  “您是什么时候知道凯特林先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正象我对你们说的那样,当火车快到里昂站的时候,我看到凯特林离开了他妻子的包厢。他当时张皇失措,神色紧张。他那可怕的面部表情,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她的声音尖利得刺耳,还做了个非常伤感的手势。“这之后,当火车从里昂开动时,我发现凯特林女士死了,于是我就明白了一切。”

  “但是您没有去报告警察。”警察局长温和地责备道。
  舞女这时又在扮演她那经常演过的角色了。
  “难道我能出卖我心爱的人吗?”她问道。“不!您可不能要求一个女人这样做。”
  “可以这样做。”科插话道。
  “当然现在又另当别论了。他骗了我。难道我还要对这事保持沉默?”
  “我们懂了,我们懂了。”侦察官安抚地小声说道。“现在您可以做些友好的表示,把您的谈话记录看一遍,然后签上您的名。”
  米蕾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在记录上签了名。她站了起来,“我的先生们,你们不再需要我了吧?”
  “暂时请便吧。”
  “德里克会被捕吗?”
  “立即逮捕。”
  米蕾一面大笑,一面把自己裹在大衣里。
  “他污辱我的时候就该想一想这种后果。”她叫道。
  “只是还有一个小问题……”波洛干咳了一声,似乎有点歉意似地说道,“是的,只是一个小问题。”
  “请说吧。”
  “当火车离开里昂的时候,您是怎么断定凯特林女士已经死了?”
  米蕾盯着他。
  “可是,她是死了啊。”
  “噢,她死了?”
  “当然,我……”
  她把话咽住了。波洛一直看着她,她的眼神里有种不安的成分,这一点没有逃过波洛的慧眼。
  “这是听说的。好象有谁对我说了一句。究竟是谁,我现在记不清了。”
  她走向房门。科站起来给她她开门,这时波洛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还是那样温和而平静。
  “可是宝石呢?请原谅,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下关于宝石的情况?”
  “宝石?什么宝石?”
  “就是卡塔琳娜女皇的首饰,因为您的见闻很多,您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事。”
  “关于宝石的事,我一无所闻。”米蕾板着面孔说道。
  她离开警察局办公室,随手关上了门。侦察官叹出一口气。
  “是个泼妇!可又象鬼一样精。她说的是不是真话?我不是不愿意相信她。”
  “她讲的那段故事里有些是真的。”波洛说道。“格蕾女士证实了这一点。在火车快到里昂的时候,格蕾女士见到凯特林先生离开了妻子的包厢。”
  “构成他的犯罪的一切证据都是可信的,”警察局长低声说道,叹了一口气又说:“遗憾”。
  “为什么遗憾?”波洛问道。
  “把罗歇伯爵抓到手,是我一生的目标。这次我本来断定,我可把他抓到手了。”
  卡雷热捏了一下鼻子。
  “对,对,宝石,”警察局长说道。“伯爵怎样来解释那些宝石?”
  波洛微笑着。
  “关于宝石我有自己的想法。先生们,请告诉我,你们当中有人知道一个绰号叫做‘侯爵’的先生吗?”
  警察局长伸直了腰。
  “侯爵,”他说道,“是侯爵?您认为他也牵扯到这个案子里了吗?波洛先生?”
  “您了解他些什么?”
  警察局长做了个鬼脸。“知道得不多。他是在后台活动的,懂吗?其它人都给他干粗活。他是个真正的上层人物。一般的案件他是不会轻易插手的。”
  “法国人吗?”
  “是的,至少我们认为他是一个法国人。但是没有十分把握。他在法国、英国和美国都作过案。去年秋天在瑞士连续发生了几起重大的盗窃案,人们都猜测是他干的。肯定是个出身于大地主阶级的人物,法语和英语都说得很流利,但是,他到底生在哪个地方,来自哪个国家,现在还说不清楚。”

  波洛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您不能再给我们多讲点吗?波洛先生?”局长要求道。
  “现在还不能。”波洛说,“不过,可能在我的旅馆里,我会得到进一步的情报。”
  看来卡雷热有点不快。“如果,侯爵也参与了这一案件……”他没有把话说完。
  “那么我们就得推翻有关此案的全部想法。”拉抱怨说道。
  “我的想法可不能推翻!”波洛说道。“再见,先生们。一旦有了新的情况,我马上会让你们知道。”
  他板着面孔回到了自己的旅馆。当他不在家的时候,来了一封电报。他看了两遍,然后把电报塞进衣袋里。楼上乔治正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我累了,非常累,乔治。你是否能给我要一杯咖啡?”
  咖啡端上来了,放在波洛坐着的沙发旁边的茶几上。当仆人要离开的时候,波洛说道:
  “我相信,乔治,你对英国贵族阶层是很熟悉的。”
  乔治谄媚地一笑。
  “是的,我可以向先生讲一下。”
  “乔治,你说说,是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出身于下层?”
  “不完全是,先生,比如,我想起一段关于德维斯公爵的一个儿子的故事,他总是给家里带来麻烦,可是警察绝对不相信他是个盗窃狂。”
  波洛点点头。“是一种喜欢闹事的怪癖,或是一种小小的疯狂。”
  他把电报从衣袋里掏出来,又看了第三遍。
  “另外还有关于玛丽-福克斯太太的女儿的那件事,”仆人接着说下去。“她可把她的那些供货者骗得团团转,这件事说来话长。但是说出来,对有关的家庭总是不好。我能讲出很多这样的案件来。”
  “你是个很有经验的人,乔治。”波洛低声说道。“使我感到惊奇的是,你在大家庭里生活过那么久,但是你并没有保持你那高贵的官职,而到我这里当仆人。你也可能有一种好事的怪癖吧?”
  “先生,可不能这么说。”乔治小声说。“有一次我在一张宫廷的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说是您被国王陛下召见过,国王对您非常热诚,并夸奖您有着非凡的才能。”
  “噢,原来如此。”波洛说道。“对一切事情能寻根究底,这是很好的事。”
  他想了一下然后又问:
  “你给帕波波鲁斯小姐打过电话吗?”
  “当然,先生。帕波波鲁斯先生和小姐很高兴,今天晚上应邀同您一起吃晚饭。”
  “嗯,”他深思地嗯了一声,呷了一口咖啡,习惯地把杯子放在茶几中间,温和而疑惑地说道,与其是说给仆人听,还不如说是给自己听。
  “你知道松鼠怎样收集核桃吗?乔治。它们总是在秋天把核桃贮藏起来,以便往后吃。如果是人,他想收集点什么,那么乔治,用不着考虑自己的官职高低,只要想一想动物的习性就可以了。我总是这样干的。我是老鼠洞前的一只猫,我是低着头跟踪不舍的一只狗,我也是一只松鼠。我一会儿到这里来收集一点材料,一会儿又到那里去收集点情况。我现在要到我的仓库中找出一只核桃来,一只核桃,请等一下,乔治,它是我十七年前收藏的。你是在听我说话吗,乔治?”
  “我不太相信,先生,”乔治说道,“核桃怎么会保存那么多年。但是毕竟是这样,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
  波洛瞅瞅他,温和地微笑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