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蓝色长廊之谜 - 第08章 丹生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小百合笑道:“哪能……”尽管原泽在政府部门干过,但不可能怀疑最要好的朋友原泽聪与栋方崇杀人事件有牵连。
  虽然那样认为,可小百合的心口好像针扎一样刺痛。想想看吧,原在建设省的原泽在栋方死后不久,步栋方的后尘进了德南建设公司。那不过是命运安排,但从根本上说,正因为有了栋方的死,原泽才能坐上与栋方相同的位置。
  从那以后尽管过去了十二年,可栋方的形象还不能从小百合的记忆里完全消失。对栋方的爱恋越来越强烈时,发生了飞来横祸。当车子爬坡行驶时突然坠落山崖……这种思绪永远朦胧地漂浮在脑海里。
  她说服自己,与原泽的关系,就像现在这样半空中悬着,如果结婚的活,躲藏在心中的栋方的“亡灵”,也许就要抬头唱反调。
  这种想法不仅小百合有,说不定原泽的心里也有。
  “那个男人,”原泽仰望着天空一动不动地说,“有什么目的呢?”
  “你说什么?”
  “不,譬如,站在反对拆除第十堰问题的立场,对我们制定的改造计划横挑鼻子竖挑眼,扯起过去的事件,这样必须加以提防!”
  “与那可不一样。我感到仅仅是调查那起事件,事件的背景是否有第十堰问题,与你那样无端怀疑是不一样的。”
  “没有理由有那种背景,但……”原泽断然否定,但语气义微妙地表示动摇。
  “你说,是不是指有什么可能性?”
  “嗯,不,不是那样!”
  原泽仿佛特别慌张似地抬起身,从小百合的头下抽出手臂,然后下了床走向浴室。
  小百合以少许不安的心情目送着原泽腰部四周长着许多赘肉的背影。此时此刻,小百合感觉像要发生什么变化似的打了一个寒噤。
  小百合接着原泽后面冲了个淋浴,打扮好后回到房间,只见原泽草草地套件浴衣,坐在椅子上表情呆滞地抽着烟。与刚才的举止判若两人。小百合装着没看见,对着镜子化妆。
  “是呀,那件事开始十二年前……”
  原泽自言自语地嘟囔着,“那件事”是指拆除第十堰和活动坝建设计划立项设计吧。在他的脑海里,那件事始终拖着个尾巴。
  “想想看,我进入德岛建设,意味着填补了栋方不在的空缺,你也是这样认为吗?”
  “有一点!”小百合边涂着口红边说。
  “那么,比这更重要的是,公司把建设省年轻的精英挖过来,一定得有重要的意义!”
  “啊,我也有同感。许以好的职位和高薪,对公司来说是因为有恰如其分的长处,这是事实。可是,如果栋方不死,我想也没有必要让我进德南建设。这样一想,仿佛是我逼死栋方似的,应该感到内疚。至少在社会上一定有人那么认为。”
  小百合心想,事到如今还说那种话,多么像原泽。若是平常,德南建设招聘的时间会引人注意,可是,原泽在当时大概什么也没有考虑,就进入了德南建设吧。
  不言而喻,栋方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在政府机关又有像原泽这样的同届学友,对公司无疑是一位重要人才。栋方没了,可依靠的网络就断了,因此就“捕获”了原泽。从德南建设来看,也许这是起死回生的大赌博,抑或像孤注一掷的大型投资。
  据说原泽加入德南建设后,德南公司在德岛县境内的建筑业中间异军突起,参与公共事业建设的机会增多。特别是吉野河的护堤和桥梁工程,以前都是雄踞德岛市和鸣门市的大藤建设承建,这几年却是德南建设拔得头筹。
  这些事情,都是小百合从原泽口中亲自听到的。原泽满不在乎地炫耀自己。那时的原泽,少爷派头十足。
  “吉野河的活动坝真的一定要建吗?”小百合试探似地问道。
  “唉,像你这样的反对派就不要问了。”
  “这跟反对无关,只是想知道,破坏现存的第十堰,重新建造活动坝,真有这个必要吗?”
  “关于活动坝的必要性,已经有了结论,所有的资料都备齐,也有模拟试验的证据。持反对意见的只是一部分不懂科学的人和受其煽动的少数市民。”
  “我以为,所谓的资料啦,模拟试验啦,都是政府部门预备好的吧?其基准数值是否有问题,栋方君已经展开调查。”
  “栋方是那样说的吗?”
  “没有那样明说,但……这是我不关心的事情,因没有亲耳听到,所以不能断定。驱车去祖谷溪旅行之前,为什么那样固执地要去祖谷溪和早明浦水库,越想越觉得奇怪!”
  原以为原泽要反驳,可不知为什么原泽陷入了沉思。
  小百合结束了打扮,站在原泽面前:
  “我回去了!”
  “啊……”原泽吃惊地抬头望着小百合的脸,又机械地转过头去看了看墙上的钟。
  “哎哟,都到了这个时辰啦?是啊,该回去了!”

  “真是个怪人!”小百合笑道,“想什么呢?”
  “噢,不,别的事……是这样,回想栋方的事情。现在突然想起最后一次同他喝酒时,他说了有趣的事情。”
  “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记不清了。说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当时是记住了,但怎么搞的却想不起来。当时就那样不分东西地喝醉了。”
  “经过了十二年,谁也差不多忘光了。”
  “噢,是呀!忘记是自然的,可总觉得有什么……”
  原泽仿佛沉浸在思索的深渊,慌忙站起来,两只手臂拥住了小百合的肩头,从那草草穿着的浴衣的胸口,涌出一股刺鼻的男人的气味。
  2
  依据从德岛新报的四宫建一那里要来的资料,浅见决定拜访栋方崇的家。事发当时栋方的住所在“那贺川町”,而他的出生地听说在一个叫“上那贺町”的地方。都是位于那贺川流域的小乡镇。
  从德岛市沿55号国道南下,过了小松岛市就到了那贺川町,正如其名,此镇位于那贺川入海口,隔着河与阿南市的北部毗连。
  那贺川发源于四国中部,北有剑山山脉,南有海部山区,几乎与北边的吉野河并行,由西向东奔腾而下,接近下游逶迤曲折,一路咆哮着流经那贺川町一带的平原,然后河水流速放缓注入大海。较之于吉野河的“四国三郎”,那贺川称之为“阿波八郎”,是一条给当地的经济、文化带来重要影响的大河。
  那贺川町的故事,甚至连镇名浅见都是首次知道,根据四宫的解释,“阿波幕府”是很有名气的。
  所谓阿波幕府,那是足利氏后商的事情。应仁之乱时,第十代将军足利义植被细川高国追杀,从淡路岛移居阿波。最后企图到京都去而失败了。第十一代将军义澄之子义冬就在阿波定居,其后历经二百七十年,足利的后裔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因此人们就称之为“阿波幕府”。
  现在似乎还有阿波幕府的遗迹,但看了之后使人感到那贺川町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地区性乡镇。除了镇公所和学校,看不到一处高大建筑。
  沿靠近那贺川的国道55号线向右拐,经堤坝上的道路向上游方向行驶,越过铁路桥附近,就到了栋方的旧居。
  四宫介绍说,这附近曾经是那贺川的木排运送木材的集散地,同时还是木加工业的工厂,曾经繁荣一时。现在河坝下面静静地躺着大片的宅基地,一家挨一家,房屋用地相当宽阔,建筑物也高大,这可是当时富商们的遗迹。
  栋方当时在阿南市内的德南建没公司工作,寄居在栋方家族的本家——他的亲戚家。栋方家族素有“阿波的山林王”之称。听说那起事件发生时,本家就在这里一手处理从那贺川上游送下来的木材,经营着制材业、与工厂相连的房屋用地——周围有五、六家房屋加起来那样宽大。可是,浅见访问的场所,建筑物已经基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空地上只剩下破旧不堪的仓库。多亏四宫知道以前的事情。
  向在道上偶遇到的附近的老人一打听,才知道早在七、八年前制材公司就已停业,栋方的本家移居东京。
  据那老人说,栋方家族以那贺川町的主支为首,在那贺川流域的几个镇村都有分支,曾有一时经营山林和制材业,在本地的经济界占据统治地位。
  “过去木排和七零八落的木材顺河而下,在这一带集结。”
  老人眯着眼回忆过去的往事。船舶可从入海口进来,在这里装载木材,不仅运到日本国内,而且出口到国外。这是老人二十岁左右时的事情。
  可是木材业在外材的打压下迅速衰退,与此同时山林也荒废了。在那贺川上游,相继建了三座水库,木筏漂流也成了遥远的童话。
  “水库建起来了,洪水没有了,那贺川变成了温顺的河!”
  老人温和地说道。
  包括老人,在附近问了栋方崇的事情,对栋方被杀事件的记忆,虽然只剩下“有那么回事”的程度,但意外的是对栋方本人的情况谁也不知道。栋方本家拥有很大的住宅,每天出入的人员也多。不知道寄居在那里的食客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的。
  浅见暂且停止了这里的“采访”,决定前往栋方的出生地——上那贺町。
  从那贺川町出发,沿那贺川溯行,依次有鹫敷町、相生町、上那贺町、木泽村、木头村等镇村相连。沿那贺川的五个镇村统称“丹生谷”。
  国道195号线一路上山峦迭嶂,绿阴遮蔽,在德岛县公布的“阿渡历史文化长廊构想”中,与北部的“蓝色长廊”相呼应,这一条路线命名为“绿色长廊”倒是可以理解的。
  从那贺川町出发,在沿河的公路上行驶大约一小时,左侧看到因水库而形成的细长的湖面,不久便出现一处靠近v字形谷底的小村落,这里便是上那贺町的中心。
  上那贺町位于那贺川的中游。乡镇面积的百分之九五都是山地,在“丹生谷”的镇村中,地形最为险峻。

  与村落的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此地有一个白墙黑瓦、规模颇大的医院,医院旁边稍小的建筑便是村公所。
  去村公所一打听,立即就知道栋方崇的家在哪里了。与那贺川町的人们不一样,不愧为本地人,栋方的事情和那起事件至今仍记忆犹新一。户籍管理员年龄与栋方不相上下,或许与栋方崇是中学同学,说起“十二年前被杀”,他皱起眉头,指点着栋方家的地点。
  栋方家位于离村公所不远的叫“音谷”的村落。这里比村公所周围更加具有乡村风貌,除栋方家外,仅有的几户人家稀稀疏疏地散落在四周,登上搓衣板似的狭窄的道路,在坡度更陡的斜面上,垒筑起整齐的石墙。在那上面建起的宛如城堡般的白色住宅便是栋方的家。但是,曾经是乳白色的墙壁,现在已不复当初,墙壁的表面到处斑驳陆离。
  尽管那样,住宅的样子仍十分威严,浅见要想驾车进入院内,仍然需要勇气。车子熄了火,四周又恢复了平静,仅能听到远处山谷里传来的潺潺流水声。浅见下了车刚走到院门前,未曾想到此时在院里面却静悄悄地伫立着一位女性,瞪着一双忧虑而警惕的眼睛。
  3
  她的年龄大概靠近五十岁了吧?她怀着几分戒心似的,朝不认识的“客人”似笑非笑地走近。
  浅见恭恭敬敬地低下头说:“请问,这里是栋方祟先生的家吗?”
  突然,那女子表情僵硬,胆怯似地向后退了一步,发出了嘶哑而低沉的声音:
  “有什么事吗?”
  浅见掏出了有《旅行与历史》编辑部头衔的名片。
  “是这样的,我是巡回采访德岛县观光胜地的记者。旅途中,在祖谷溪偶尔听说了崇君的事件,真相究竟如何?我打算调查看看。”坦率地说明来意,并告诉她与市来小百合会面的情形。
  “是吗?小百合……”
  女子疑惑似地看看名片,又看看浅见的脸。
  “对不起!请问您是崇君的……”浅见问。
  “啊,我是他姐姐!”
  “请问大名?”
  ‘朱美!”
  栋方的姐姐呆在家里是怎样的情形呢?浅见为这个问题大伤脑筋。是至今未出嫁?或者是偶尔走娘家?还是代替亡故的弟弟继承家产?——各种各样的假设在头脑里乱转,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问“贵姓”。
  “前天是令弟的第十二个忌日吧?”
  嗅到了飘浮在空气中的淡淡的檀香味,浅见低下头小声说。
  “唉,是的!……站在这里干啥,请进!”
  朱美终于把浅见让了进去。她想总不能冷冰冰地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扫兴而归吧。
  今天有阳光,是一个温暖和煦的天气。但家里却阴森森、冷嗖嗖的,走进一间磨得发亮的铺地板房间,换上拖鞋,再进入隔壁房间。这是一间日西合璧的会客室,里面摆着一套古色古香的招待客人用的家具和摆设。
  朱美把客人引到里面,端上了茶水和点心。
  “《旅行与历史》我父亲定期购买。噢,知道了,杂志社的人要调查我弟弟的事件,是吗?”她疑惑地问道。
  “不,这与工作没有关系。”浅见尽量摆出一副诚挚的样子,讲述弄清事情真相的意图,“调查后,并不是把它写成报道,仅仅是想知道事件的本来面目。当然,调查的结果是期盼事件的解决,以及逮捕罪犯。”
  朱美再次看了看浅见的名片。
  “可是,因此要多少……”
  “啊,您有疑问,想问需要多少钱?”浅见脸上挂着笑容,“我不要报酬,没有别的任何企图,只是想知道真相。仅此而已!”
  “但是,警察不是正在调查吗?”
  “那当然。可是警方已经费了十二年时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这都是事实吧?为什么侦查没有进展?我想从别的视角来重新调查整个事件!”
  “那样的事情……不过,也许失敬了,连警察都不行的事,像你这样的……”
  “您是想说,外行怎么能行?”浅见见她吞吞吐吐,就抢先说了,脸上露出了和善的微笑并接着说道,“我认为,警方的搜查陷入僵局,其根本的原因是警方从一开始就弄错了方向。警方视此事件是飙车族团伙所为的偶发性杀人事件,因此把搜查对象集中到县内外的飙车族团伙和非法团伙身上。特别是几乎完全忽视怨恨关系,结果导致搜查工作早早陷于停顿。”
  “哦!照你这么说,小崇的事件是因为怨仇关系?”朱美射来仿佛谴责似的目光,说,“果真那样的话,警方也进行了详细调查,我们也接受了几次调查取证,结果弄清了,没有任何怨仇关系。当然,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小崇招旁人怨恨的事情。”
  “我明白!”浅见双手放在膝盖上,慢慢地垂下头去,“令弟是一个工作狂,是个谁都喜欢的认真的人,他的情况我已经从小百合以及报社当时的记者那里听说了。”

  “哦?那是四宫先生吧?事件之后,得到四宫先生多方帮助。是啊,你认识四宫先生?”为此,她的情绪好像稍许和缓下来。
  “我想,令弟恐怕没有招惹谁,得罪别人。可足要说因为是好人,或者虽说不干坏事,也不得罪他人,就决无那样的事,做正事,反而被人当做歹意的场合也不少。你不这样认为?”
  “这……喔,确实如此!……不过,小崇如此招怨怎么也想不到。究竟小崇做了什么招人仇恨的事情?”
  “我就是想调查那些事情,所以来打扰您了!”
  “可是,问我什么也不知道,知道的都向警察讲了。”
  对十分为难的朱美,浅见趁热打铁说道:“也就是说,不知道的事情,还没有认识到的事情,就没有说。”
  “嗨?是啊!不知道的事情不能说。”
  朱美木然地瞪大了跟睛。如果不是“悲惨”性话题,浅见也许就要笑出声来。
  4
  “警察调查询问,”浅见说,“是不是招谁怨恨,除了询问大家之外,对住宅有没有进行搜查取证?”
  “唉,住宅搜查?”朱美吃了一惊,“没有进行。因为小崇是被害人!”
  被害人为什么必须接受警察的住宅搜查?一一这个问题是相当尖锐的。
  果不其然,警察最初判断系飙车族所为,放弃弄清怨恨等原因的努力,泛泛地听取情况,难以挖掘深层次的事实。不管问到谁,都会浮现被害人的总体印象:“认真,受到众人喜爱”。
  “十二年了,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崇君没有留下什么遗物?”浅见忐忑不安地问道。
  “小崇的东西都留着。包括弟弟的房问都原封未动。从弟弟进入德岛市高校学生宿舍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连住在那贺川町公寓时的东西拿回来后,也一直放在房间里未动。”
  一直不想去动遗物,可以想象亲属的悲痛心情。
  “或许应整理一下遗物了。”
  “唉,如你所说,其中还有捆扎好的东西。”
  “是信还是日记之类的东西?”
  “书信警察大概都看过了,都是与事件无关的东西吧。日记不曾写过,剩下的净是与工作有关的笔记本和记事簿,以及设计计算和图纸。”
  “其中有关于第十堰的东西吗?”
  “第十堰……是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吉野河的事情?不,我想没有……那怎么啦?”
  “令弟当时有可能参与活动坝建设计划的基础调查和设计。”
  “啊,是吗?……”朱美并不惊讶,“不,也许那样。我弟弟对土木工程啦,建筑工程啦都认真钻研,我曾经看到他描绘桥梁和堤坝的设计图计算强度。据说弟弟在进入德南建设之前,公司没有那方面的人才。因此,公司通过县里的土木部负责人和大学老师一再打招呼,弟弟才决定进入那家公司”朱美对亡弟的才华赞不绝口。
  “您最后一次见到崇君是什么时候?”
  “那是死前一周的休息日。我记得他突然回到家,与父亲说了些什么。临回去的时候,他说下周休息日,把小百合带来。我想,他大概打算从祖谷到高知转一圈吧。以后就没有下文了……”
  抑或唤醒了悲惨的记忆,朱美脸色暗淡下来。浅见虽意识到一种罪恶感,但仍旧问道:“当时崇君与令尊说了些什么?您还记得吗?”
  “噢,他们两人在里面父亲的房里谈话。”
  “令尊现在在家吗?”
  “不,父亲八年前就去世了。”
  “哦,谢世了?……”
  “嗯,刚好七十岁。小崇死后好像大伤元气。三年后,母亲也随父而去了。”
  “那样的话,现在谁住在这宅子里?”
  “我一人!”
  朱美微笑着说。她刚一说完,浅见就感到住宅的空气刹那间变得寂然无声,那令人窒息的空寂仿佛从她的背后袭来。
  “唉,偌大的一所房子就你一个人住?对不起,请问没有其他家人吗?”
  本意是想问“有没有男人和孩子”,但没有那样说。
  “我有一个哥哥,年轻时就去了东京。”
  “是吗一一?”
  好像有十分复杂的家庭背景。浅见已经失去刨根问底的勇气。
  “如果允许的话,我想看一看崇君的笔记本和记事簿。”
  对此要求,朱美不由得退缩起来,默默地沉思片刻。虽说是已故人的东西,是否可以允许毫不相识的陌生人闯人个人隐私的领地呢?她茫然了。
  “看了又怎么样?”她仿佛寻找回绝的借口似地问道。
  “当然是为了解开令弟的事件的真相。还有三年的有效期,必须赶紧!”浅见认真地说道。
  “是呀……”朱美一面踟躇不前,一面仿佛下了决心似地点了点头,“好吧,我带你去!”说着站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