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狼烟 - 十四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走进大殿,只见三太子的塑像高高供奉在神龛裡。香案后面,有一张披著锦绣椅套的高背雕花太师椅,那便是郑三发的宝座。香案两侧的两张太师椅没有椅套,文东武西,那是万年知和间铁山的位置;此外还有一些散放的方凳、圆凳、条凳,那是大小头目的座位。
  “请俞公子上座!”郑三发躬身说。
  “客不欺主,还是郑司令坐在首席。”菖蒲表现出大家风度,彬彬有礼。
  万年知抚掌大笑道:“平起平坐吧!”
  鬼吹灯夏三忙将阎铁山那张太师椅搬到香案后面,跟郑三发的宝座并列;没有锦绣椅套,就把他的大黄缎子包皮袱皮技在椅背上。
  落了座,互道寒暄,敬烟献茶。万年知又先开了口:“俞公子,举人老爷贵体可大安?”
  俞菖蒲欠了欠身,答道:“家舅布衣蔬食,淡泊功利,所以身体很是康健。”
  “对,对!”郑三发插嘴说,“鱼生火,肉生痰,菠菜豆腐保平安。”
  万年知见他出口鄙俗,怕他言多失礼,连忙转人正题,问道:“举人老爷派遣俞公子前来,与郑司令商讨守土安民大计,不知是否携来举人老爷的宝札?”
  菖蒲从贴身小衫裡掏出齐柏年的涂蜡手书,递到郑三发手中,说:“请郑司令过目。”
  郑三发目不识丁,接信在手,歪著头儿,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苦著脸儿说:“郑某人才疏学浅,看不懂老举人的梅花篆字,还是请万军师替我宣讲吧!”
  万年知起立,正了正衣冠,毕恭毕敬捧过书信,然后摸出一副老花镜,架在鼻梁上,装模作样地看起来。他虽然熟悉麻衣神相,满腹六交八 卦,但都是师父口传心授,并不通晓文理,所以一句也看不懂齐柏年那古奥文字。然而,他既不愿在菖蒲面前有失尊颜,更不愿在郑三发面前露出马脚,于是便望文 失义,信口胡诌起来:“举人老爷的意思……意思是……萍水县衙门散摊子了,他老人家承头,自立保土安民国号,亲任执政,还要聚拢萍水县各路人马,组成联 军,请司令就任总指挥……”

  菖蒲真是啼笑皆非,不得不打断他的胡言乱语,说:“万军师,家舅的书信文字简约,言不尽意,还是让我来解说明白吧!”
  “好,好!”万年知正想借坡下驴,忙将书信奉还菖蒲,“举人老爷的文章,是前朝皇上御笔朱批的上上品,贫道只能略懂七八;要是秀才们写的玩艺儿,我闭上眼也看得懂。”
  菖蒲把一隻手按在舅父的书信上,一隻扪住胸口,沉静了一下心情,声音朗朗地说:“日寇于七月七日在卢沟桥发动了侵华战争,当局无心抗 敌,是以平津相继沦陷。萍水县政府大小官员,背弃职守,鸟兽四散,置民众生死于不顾;家舅出于爱国热忱,从不过问政治的隐居生活中挺身而出,领衔成立萍水 抗日救国会,筹建萍水民众自卫军。目前,我们已在县城建立一支学生武装队,但是,毕竟敌众我寡,因此家舅殷切期望郑司令加人自卫军的战阵,共同抗击人侵萍 水县的日寇。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保卫家乡,义不容辞。我想,郑司令必能深明大义,乐于与我们组成统一战线,并肩携手,共御外侮。”
  郑三发听罢菖蒲这一番慷慨陈词,心裡也一阵沸腾;但是他一向胸无主见,便向万年知道:“军师,你看呢?”
  万年知一心想攀附风雅,忙说:“举人老爷如此看得起咱们得胜军,咱们怎么能不给举人老爷的面子呢?”
  郑三发刚要点头,一直站立在他身旁的鬼吹灯夏三,杀鸡抹脖儿似地向郑三发连递眼色,郑三发会意,改了口说:“多蒙齐老举人抬举,郑某人脸上十分光采;不过,军机大事非同小可,我还要跟我的一文一武会商,再给齐老举人回话。”
  “大哥,任他千条妙计,你可要有一定之规!”殿外一声驴吼,阎铁山身穿满是油渍的上校军装闯了进来。
  “那么,依你之见呢?”郑三发问道。
  阎铁山叉著腰,岔著腿,说:“咱们跟齐老举人的队伍划地为界,井水不犯河水。”
  菖蒲正色说道:“阎旅长,大敌当前,我们必须联合抗日,不应割据一方;割据一方只能被日寇各个击破。”

  “俞公子言之有理!”万年知跟间铁山唱反调。
  “老杂毛,你吃裡扒外!”阎铁山骂著。
  鬼吹灯夏三悄悄扯了扯郑三发的衣襟儿,努了努嘴,又咬了咬耳朵。
  菖蒲不动声色,说:“郑司令要跟一文一武会商,我在一旁诸多不便,暂且告退。”
  郑三发站起身,向俞菖蒲连连拱手,满脸堆笑,说:“俞公子一路劳乏,请万军师陪同俞公子先到客房安歇。”
  万年知又引领俞菖蒲走出庙去。熊大力和柳长春牵著马,守候在庙门外;贾三招儿是今晚的值星官,带著四名喽萝,团团看住熊大力和柳长春。
  “三招儿!”万年知咬喝一声。
  “在!”贾三招儿赶忙答应,躬身听命。
  “你护送俞公子到客房去,吩咐灶上预备丰盛酒席。”
  “是!”
  “再到花票房子,提出几个俊俏的雏儿,服侍俞公子安寝。”
  “遵命。”
  万年知不等菖蒲开口回绝,就道了一声失陪,急急回庙裡去了。
  石瓮村是个菱角形的小岛,贾三招儿和四个喽萝手提风雨灯,沿著村外水边,护送俞菖蒲、熊大力和柳长春到菱角尖上。一片桃树林中,有一座高墙大院,铁皮大门,钉满狼牙钉,门楼上吊著一盏红灯笼。这裡是郑三发的迎宾馆,又是他的花票房子。
  “三寸丁,开刚”贾三招儿喝叫。
  铁门哗啦啦啦开铁栓,走出一个罗圈腿的小男子,面图像个丑八怪,怪笑著问道:“三招儿,有个阎旅长吃够了的剩货,我正留给你尝鲜儿。”
  “闭上你妈的臭嘴!”贾三招儿笑骂道。“我护送郑司令的贵客俞公子,还有他的两位马共。到你这儿逍遥一夜,你要好好侍候。”
  这个名叫三寸丁的罗圈腿丑八怪,忙给菖蒲打躬作揖,谄笑著说:“请,请!”
  俞菖蒲、熊大力和柳长春走进铁门,铁门又哗啦啦关闭,三寸丁插上铁栓,先带著熊大力和柳长春牵马到牲口棚去,然后引路到东小院,直奔北房。
  开了房门,点著一盏头号玻璃罩煤油灯,照亮了粉刷得雪亮的房间,只见四壁挂满了五光十色的八扇屏,有的是:“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 盛达三江。”有的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有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此处还有横七竖八的字画,有的是花卉鸟虫鱼,有的是山水 人物像,明明是从财主商户家洗劫来的杂牌货,却牛头不对马嘴地装点风雅。一张花梨木条案上,摆设著座钟、胆瓶、红漆拜匣;两把太师椅,一新一旧,一高一 矮,参差不齐;炕上铺著雪白的苇席,架著碧纱蚊帐,炕桌上有一副茶具,一套烟具,居然还有几卷书,翻开一看是佛经。

  “俞公子,您稍候,马上有人来服侍您。”三寸了一副奴颜婢膝的模样儿,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工夫不大,门外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和吃吃的笑声,房门吱扭一响,扑进一股刺鼻的脂粉气味,两个打扮得花红柳绿的女人,一个端脸盆,一个捧茶壶,扭著腰,飞著眼儿,嘻皮笑脸地说:“俞公子,我们姐妹俩来侍候您,您多多怜爱我们吧!”说著,走上前来,就要粘在菖蒲身上。
  菖蒲又羞又恼又慌,喊道:“大力,长春!拦住她俩。”
  “闪开!”熊大力和柳长春张开双臂,像是在菖蒲身边围起一道栏杆。
  菖蒲沉著脸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可是好人家的女子?”
  穿红袄的女人说:“我叫滴滴娇。”穿绿裤的女人说:“我叫迷魂香。”但是都不肯说出真名实姓和各自的家世。
  菖蒲也不想追问,说:“大力,长春,送她们回去。”
  “俞公子,您可怜可怜我们吧!”两个女人眼泪汪汪,“好歹让我们陪您睡一夜,送回去我们要皮肉吃苦。”
  “送她们回去!”菖蒲挥著手。“大力,长春,你们替我转告花票房子,不许虐待她俩;明天我面见郑司令,要求释放全部女票。”
  熊大力挟起滴滴娇,柳长春扶起迷魂香,也不管她们踢蹬著腿,哭哭啼啼,打千斤坠儿,奔跑出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