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狼穴巨款 - 第三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红胡子驾驶员急匆匆地沿格兰兹大街走向停在街上的汽车。爱新在车里见他走近,顿时警觉起来。为什么驾驶员没有把她儿子带来?为什么他这样匆忙?
  驾驶员钻进汽车,坐在方向盘后面。一阵气喘吁吁之后,他定了定神。
  “协和旅馆一片混乱,太太。”
  爱新倒吸一口冷气。“诺勒?是我儿子被杀了?”
  “不是,是个英国人。”
  “谁?”
  “他叫埃利斯。威廉·埃利斯。”
  “上苍啊!”爱新紧紧握住小手提包皮。“诺勒在伦敦有个朋友叫埃利斯。他常提起他。我非找到我儿子不可!”
  “别去那儿找,太太。既然你儿子和英国人有瓜葛,你就不要去。那儿到处都是警察,况且他们还在通缉你。”
  “找个电话。”
  “我来打电话。可能这是我替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太太。我可不想牵扯到杀人案件里边去。我们达成的协议里可没这么一条。”
  他们行驶了十五分钟,驾驶员才确信后面没有人跟踪。
  “有谁会盯我们的梢呢?”爱新问道。“没人发现我,你也没提我或者诺勒的名字。”
  “不是你,太太,而是我。我认为用不着和日内瓦的警察打得火热。我时不时地和他们打过几次交道。我们相处得不太好。”
  他们进入了湖区。驾驶员仔细留心着大街上罕见的电话间。总算找到一个。他一个急转弯把车停在路旁,开门向电话亭奔去。爱新看着他打电话。
  片刻后,他返回来慢慢坐到方向路后面,动作比刚才慢得多。他坐在那儿,皱着眉头。
  “出了什么事?你倒是说话呀!”
  “我看事情不妙,”他说。“他们在等你的电话。”
  “对呀,是这样安排的。”
  “可打电话的不是你,而是我。”
  “这有什么两样?我让别人等我打个电话嘛。他们怎么说?”
  “不是他们,是他,而且说得太具体了。这座城市里的人可不这么随随便便就把消息告诉别人。只有听出对方的声音,或者对方用某种暗语表示他有权知道的时候,才能把具体情况说出去。”
  “到底是什么情况?”爱新不耐烦地问。
  “接头地点。还让尽快去。往北十公里,在通往沃森纳兹的路上。这条路在湖西侧。他说你儿子在那儿等你。”
  “那我们就走吧。”
  “太太,‘我们’?”
  “我愿意再和你商量一下”。
  她提出再给他五百美元。
  “你真是疯了!”他说。
  “那么,就这样办行吗?”
  “有个条件:在你和你儿子见面之前,你一切都要听我的。”他回答说。“我不能拿了钱,再把事情办糟了。不过,要是他不在那儿,就不关我的事了。我也要拿钱。”
  “会照付给你的,走吧。’
  “好的。”说着,驾驶员发动起汽年。
  “你为什么起疑心呢?我看一切都很合符逻辑。”爱新说。
  “我告诉过你。这座城市有它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日内瓦,电话就是信使。本来他应该再给一个电话号码,这样你可以亲自和你儿子通话。我提出了这个建议,对方说没时间了。”
  “完全可能。”
  “也许真是这样。不过,我看不那么乐观。交换台说,他们给我接服务台,但和我通话的人并不是服务员。”
  “你怎么知道的?”
  “服务台的人经常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但是他们从不发号施令。和我说话的那个家伏却在发号施令。而且,他不是日内瓦人。我说不清他带着那儿的口音。不管怎么样,现在你得听我的,太太。”
  冯·泰波尔挂上电话,得意地笑了。
  “找到她了。”他简单地说,走到长沙发前。
  汉斯躺在沙发里,把一个冰袋贴在右颊上。他的脸部青肿,上面的伤口还没被首席议员的私人医生缝合上。
  “我和你一起去。”汉斯说。他的声音由于愤怒和痛苦变得有些沙哑。
  “我看你还是别去。”他哥哥在一劳的手扶椅里插话说。
  “你不能露面,”冯·泰波尔补充说,“我们可以对赫克洛夫特说,你被耽搁住了。”
  “不行!”医生咆哮着,一拳砸在咖啡桌上。“对赫克洛夫特,你怎么说都行,可今晚我要和你们一起去。都是为了这个臭婆娘!”

  “依我看,这全怪你自己。”冯·泰波尔说,“有个事儿你就想干,比谁都着急。干这种事儿,你总是这样,一点不动脑子。”
  “他不死嘛!那个干柴棒不死,有什么办法?”汉斯叫嚷着。“他的力气有五头狮子那么大。瞧瞧我的肚子,”他撕开胸前的衬衫,露出了一条用黑线交叉缝合的曲线形伤口。“瞧,这是他用手撕的。用手啊!”
  埃瑞克·凯瑟勒将目光从他弟弟的伤口上移开。”你没被发现就逃脱了,算你幸运。现在我们得把你从旅馆转移出去。警察对每个人都要仔细盘问。”
  “他们不会到这儿来,”汉斯生气地反驳说,“我们的首席议员已经关照过了。”
  “不过,只要有个好奇的警察走进来,就会引起麻烦。”冯·泰波尔说着,看了埃瑞克一眼。“汉斯必须离开,戴上眼镜和帽子。议员就等在门厅里。”金发男子把目光转向受伤的弟弟身上。“如果你能走,还有机会干掉这个女赫克洛夫特。这样你会感觉好些。”
  “我能走。”汉斯说着,脸上痛苦地抽搐了一下。
  约安转向他的哥哥。“你呆在这儿,埃瑞克。赫克洛夫特马上会来电话,但是,要是他听不出你的声音,就不会说出他是谁。你要做出焦虑关切的样子。就说我在柏林和你联系过,让你早些到这儿。说我在巴黎给他打过电话,可他已经离开了。然后告诉他我们俩对今天下午这里发生的事都感到震惊。被害者曾经问起过他;我们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他绝不能在协和旅馆露面。”
  “我可以说,有人看见一个长得象他的人从运货出口离开了旅馆。”学者补充说。“当时那个人吓坏了;他会相信的。这样他会更加惊慌失措。”
  “好极了。和他见面后带他到精益旅馆去。用——”金发男子想了一下,“用弗莱斯卡这个名字登记,即使他还有怀疑,这个名字也会让他放下心来。他从来没对你提过这个名字,这样他就知道我们已经见过面而且谈过了。”
  “好吧。”埃瑞克说。”到了精益旅馆,我就解释说,因为出了这档子事儿,你和银行的董事们取得了联系,把会议时间订在明天上午。事情结束得越快,我们到苏黎世就越早。然后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好极了,教授先生。来,汉斯,”冯·泰波尔说。“我来帮你一把。”
  “没必要,”象公牛般强壮的慕尼黑足球队员说道,脸上那是另一副表情。“把药箱拿给我就行了。”
  “当然。”冯·泰波尔提起医生的皮箱。“我被你这玩艺儿迷住了。告诉我,你打算注射什么药。记住,我们要的是死亡,而不是杀人。”
  “别担心,”汉斯说。“药剂都已分瓶装好,不会搞错的。”
  “我们先见一见这位女赫克洛夫特,”冯·泰波尔说着,把一件大衣披在汉斯肩上。“然后再决定今晚汉斯在哪儿过夜。也许在议员家里。”
  “好主意,”学者表示同意。“那医生可以随时照顾他。”
  “我用不着他。”汉斯争辩着,呼吸从咬紧的牙缝中喷出来,步态摇摇晃晃地很吃力。“我完全可以结我自己缝好,他那两下子不怎么样。回头见。埃瑞克。”
  “回见。”
  冯·泰波尔打开门,回头看看埃瑞克,然后陪着受伤的汉斯走到了门厅。
  “你说每个瓶里都配好了药剂?”
  “对,那女人嘛,血清就能使她心跳过速……”
  门关上了。老大凯瑟勒那肥胖的身躯在椅子里蠕动了一下。
  这是狼穴行事的惯例,没有别的办法。
  护理汉斯的医生看得很明白,他的心脏出血;各个器官都受到严重损伤,好象被力大无比的爪子撕裂了一般。如果不把汉斯送进医院,他很容易死掉。但是,他们不能把他弟弟送医院。他会受到盘问。有人在协和旅馆被杀,而他这个伤员又去过协和旅馆。可疑点太多了。此外,汉斯的贡献全在约安手上的黑皮箱里。凡他们该知道的东西,鸩鸟全都学得会。
  再也用不着汉斯·凯瑟勒,这个太阳之子了,他成了累赘。
  电话铃响了。凯瑟勒拿起听筒。
  “埃瑞克吗?”
  是赫克洛夫特。
  “怎么?”
  “我在日内瓦。你到得早,我想该给你打个电话。”

  “噢。冯·泰波尔今天上午从柏林给我打过电话。他在巴黎找过你。他建议——”
  “他已经来了?”美国人打断他。
  “对。他出去把明天的安排最后定下来。我们有好多事情要告诉你。”
  “我也有很多事要告诉你们呢。”赫克洛夫特说:“你们知道出了什么事吗?”
  “知道了,真可怕。”凯瑟勒心说。话筒里的声音哪儿有什么恐慌,哪儿有手足无措的人的焦急?濒临绝境,抓着救生索不放的人根本不是这种声音,“他是你的朋友。人们说他找过你。”
  一阵沉默。“他是来找我母亲的。”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提了赫克洛夫特这个姓。”
  “Nach……Nach-rish……我念不上来。”
  “Nachrichtendienst?”
  “对。这是什么意思?”
  凯瑟勒大吃一惊。这个美国人的情绪很镇定;这可没想到。“我怎么对你说呢?反正它是我们这次日内瓦行动的敌人。”
  “冯·泰波尔在伦敦对就搞清楚这个了吗?”
  “是的,你在那儿,诺勒?我必须见你,但你不能来这儿。”
  “这我知道。听我说,你有钱吗?”
  “有一些。”
  “一千瑞士法郎。”
  “一千?……哦,有这么多。”
  “到楼下的服务台去,悄悄把钱给他,记下他的名字。告诉他这是为我付的,我几分钟后给他打电话。”
  “可是,怎么——”
  “听我说完。你给他钱,记下他的名字后,去电梯旁边的电话机那儿。守在门口对面左边那个电话机旁。电话铃一响,就拿起听筒。那就是我。”
  “你怎么知道的电话号码?”
  “我买通了一个人。他进去记下了号码。”
  这个人根本没有惊慌失措,他很有理智,而且意志坚强……埃瑞克·凯瑟勒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若不是因为遗传的安排,若不是因为那个刚愎自用的女人——听电话的这家伙也许会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一个太阳之子。
  “你要对服务员说什么呢?”
  “以后再告诉你;现在没时间了。你多长时间能办完?”
  “不知道。不会太长。”
  “十分钟?”
  “他什么时候回来?”
  “不过一两个小时。”
  “不行。十分钟后我往门厅给你打电话。我的表是八点四十五分。你的呢?”
  “一样。”凯瑟勒根本没有看炭,他的脑子在飞快地运转。赫克洛夫特意志坚定得近乎于危险。“我实在认为我们应该等一等。”
  “我等不了。他们把他杀了。上帝!他们把他杀害得那么惨!他们想抓到爱新,但他们找不到她。”
  “她?你母亲?……冯·泰波尔告诉过我。”
  “他们找不到她,”赫克洛夫特又重复了一遍。“他们会找到我的,我才是他们想抓的人。我还要抓他们呢。我要设圈套抓住他们,埃瑞克。”
  “你镇静点。你简直不明白你在干什么。”
  “我很明白。”
  “日内瓦的警察就在旅馆。如果你和服务员讲话,他可能会走露风声。他们就会找到你。”
  “几小时之内,他们找不到我。再说,我也会寻找他们的。”
  “什么?诺勒,我必须见你!”
  “十分钟,埃瑞克。现在是八点四十六分。”赫克洛夫特把电话挂上了。
  凯瑟勒放下听筒,他心里明白,除了遵命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其它一切行为都会引起诺勒的怀疑。可是,赫克洛夫特打算达到什么目的呢?他想对服务员说什么?这也许无关紧要。他母亲一死,只要让他活动到明天就可以了。
  到了明天中午,就没有多大必要留着他了。
  诺勒在格兰兹大街尽头的一个角落里等待着。他并不以自己要做的事为荣,可是,他内心的盛怒已使任何道德感都变得麻木了。
  看到威廉·埃利斯的那幕惨景,他的头快要裂开了。这惨景使他联想到其他一幕幕的景象:理查德·赫克洛夫特被一辆故意失控的汽车撞死在墙上;飞机上下的马钱子碱毒药;法国村庄里的枪杀以及柏林的谋杀;还有一个跟踪过他母亲的人也……他决不能让他们靠近她!这一切都要结束了,他要亲自把它结束掉。
  现在的问题是利用一切有利于他的条件,每一种可能的办法,他残存的每一点力量,每一件他想得起来的凶杀事件。现在唯一能够帮助他的办法就是利用柏林的那次谋杀案件。他曾在柏林把凶手引向埃瑞克·凯瑟勒,愚蠢地把他们引到了库福斯坦大街。凯瑟勒和赫克洛夫特;赫克洛夫特和凯瑟勒。假如这些杀人犯要寻找赫克洛夫特,他们就会盯住凯瑟勒。如果凯瑟勒离开旅馆,他们肯定会跟踪他。

  赫克洛夫特看了看手表,打电话的时间到了。他穿过大街向电话亭走去。
  他希望埃瑞克会接电话。
  埃瑞克当然明白这一点。
  旅馆的门厅里。凯瑟勒站在收费电话机旁,手里按着一张纸条。那位惊谎失措的服务员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那家伙接线的时候,手直发抖。凯瑟勒教授表示乐于知道赫克洛夫特给他的电话大意。这对赫克洛夫特先生本人有好处。而且,由于又有五百法郎进了腰包皮,对服务员也有好处。
  电话铃响了,铃声未落,埃瑞克就从钩子上拿起听筒。“诺勒吗?”
  “那服务员叫什么名字?”
  凯瑟勒告诉了他。
  “好。”
  “现在我要求见面。”埃瑞克说。“有好多事情你需要知道。明天可是个重要的日子呀。”
  “只能挺过今夜才能见而。如果今晚找到她就见面。”
  “你在哪儿?我必须见你。”
  “我们会见面的。仔细听着。在电话机旁守五分钟。我可能还要给你打电话。五分钟过后我还不来电话,你就出来,往山下走。照直走就行。走到尽头向左拐,再往前走。我在街上和你见面。”
  “好!就等五分钟吧。”凯瑟勒笑了。不管这个外行玩什么把戏,都一钱不值。他要对服务员说的肯定是:一旦他母亲给他,这个没有登记住宿的客人,来电话,请她留个口信,或者给他留下她的电话号码。仅此而已。也许约安的判断是对的:赫克洛夫特此时已经智尽技穷了,这个美国人根本就不是太阳儿女的料。
  警察还在协和旅馆的门厅里。另外,还有几名记者。他们从警方发布的暧昧不明的抢劫报告中悟出其中必有奥秘。这是日内瓦。那些好奇的房客也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转来转去;有些人忧心忡忡;有些人则只是为了寻求刺激。
  埃瑞克躲开人群站在一旁,尽量不惹别人注意,他根本不愿到门厅里来,宁愿悄悄呆在楼上的房间里。
  他看了看表;赫克洛夫特打完电话已过了四分钟。再过一分钟这个美国人还不来电话,他就要找到服务员……
  服务员走过来,“教授吗?”
  “是的,我的朋友。”凯瑟勒把手伸进口袋。
  赫克洛夫特留下的口信出乎埃瑞克的预料。诺勒并不让他母亲露面,只让她留下电话号码,由他来和她联系:当然,服务员发誓不把电话号透露给任何人,但是,另一方面,先前许下的诺言总要首先考虑进去。一旦那位女士来了电话,就把她的号码写到一张纸上,放到凯瑟勒先生的信箱里。
  “称呼凯瑟勒先生可以吗?哦,喊埃瑞克·凯瑟勒教授。”
  这时,门厅里一个服务员喊着他的名字走了过来。喊什么!实见鬼!还没有人知道他在这儿呢。
  “嗳。我就是凯瑟勒教授,”埃瑞克答道。“什么事?”他尽量把声音压低,免得招惹人注意。人们都在看他呢。
  “是个口信,先生。”服务员说。“打电话的人说没有时间留条子了。是H先生打来的电话,他让你立即动身,先生。”
  “什么?”
  “他就说了这些,先生。是我接的电话。H先生打来的。你现在就动身。他让我转告你的就这些。”
  凯瑟勒屏住呼吸。事情来得措手不及而又再清楚不过。赫克洛夫特用他作为诱饵。
  在美国人看来,不管是谁在柏林杀害了那个穿黑皮夹克的人,他一定知道诺勒·赫克洛夫特一直和埃端克·凯瑟勒在一起。
  计策简单而又巧妙:暴露埃端克·凯瑟勒。让他收到H先生的口信后,离开旅馆到日内瓦黑乎乎的大街上去。
  如果没人跟踪他,这一因果关系的不一致就难以解释了。赫克洛夫特或许因此而重新估量他的诱饵。万一盘问起来,日内瓦计划就可能泡汤。
  赫克洛夫特毕竟是大有潜力成为太阳之子的人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