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浪潮之巅 - 第四节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节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
  我们在上一节中举了一个风投投资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忽略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风险投资公司如何决定是否投资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业),以及如何决定一个小公司的价值。这两个问题要回答清楚需要专门写一本书,因为每一次投资的情况都不相同,前一次投资的案例通常不能用到下一次。因此,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一些投资和估价的原则。
  我们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风投常常是分阶段的,可以有天使投资阶段、第一轮和后一轮(或者后几轮)。天使投资阶段的不确定性最大,甚至无章可循,很多成功天使投资回想起来都不知道是如何成功的,包皮括开始投资google的一些天使投资人都搞不清楚google是干什么的。我的一位朋友是世界上该领域最大的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该公司先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又以几十亿美元的高价卖掉。这位共同创始人对我讲,他们创业的第一笔钱,是从一个台湾的天使投资人那里拿到的五十万美元。这个投资人根本就不是it领域的人,也搞不懂他们要干什么,最后请了一位相面先生给他们三个人看了看相,这三个人身材高大,面相也不错,于是那位投资人就投资了。当该公司以几十亿美元的高价被收购时,这位天使投资人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相面先生,为她带来了上百倍的投资收益。
  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很多大的风险投资公司都跳过这一轮。一些更加保守的风投基金只参加最后一轮的投资。有些清清楚楚地说明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投资:
  1.不盈利的不投,
  2.增长不稳定的不投,
  3.公司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不投,
  甚至有些风投基金只投已经有了十二到二十四个月内上市计划的公司。当然,到了这一步,常常是融资的公司挑选风投了,能在这一步拿到合同的风投要么是在it界关系很广的公司,要么是很有名的公司,以至于新兴公司上市时要借助它们的名头。通常,当股民们看到某家将要上市的公司是kpcb或者红杉风投投资的,他们会积极认购该公司上市发行(ipo)的股票。
  比较复杂的是中间的情况。让我们来看两个我遇到的真实的例子,读者就会对风投的决策过程和股价方法有了解。
  一位世界名牌大学的学生发明了一种手机上的软件,非常有用,他在网上让人免费下载试用,然后在试用期满后向愿意继续使用的用户收一些钱,这样几年他也挣了十来万美元。他想成立一家公司把这个软件做大做好。他找到一家风投,正巧这个风投基金的总合伙人是我的朋友,就拉我一起和这个创业者面谈。我们仔细听了他的介绍并且看了他的软件。投资人承认他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软件也是个好软件,但是不投资。投资人给他算了一笔账。这种手机上的软件要想推广必须在手机出厂时预装,一般来讲,虽然这种软件的零售价可以高达十美元以上,但是手机厂商出的预装费不会超过一毛钱,假定为八美分。通常一个领域在稳定的竞争期会有三个竞争者,不妨假设这个创业者能跻身于三强并排到老二。在软件业中,一般前三名的市场份额是60%、20%和10%(剩下10%给其它的竞争者),那么在很理想的情况下,这位创业者可以拿到全世界20%的手机市场的预装权。我们不妨假设全世界手机一年销售十亿部,他可以拿到两亿部的预装权,即一年两千万美元的营业额。读者可能会觉得两千万美元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实际上在风投眼里却没有多少,在美国一个工程师一年的开销就要二十万美元。世界上有四五个国家近十个主要手机生产厂家,要想拿下这20%的市场需要一家一家谈。手机的软件不像个人计算机的软件,有了漏洞(bug)在网上发布一个补丁自动就补上了,手机软件出了问题有时要将手机回收,因此手机厂商测试时间很长,拿下一个手机合同一般要18个月的时间,因此这款软件的销售成本是很高的。我们不妨假设这个小公司的纯利润率有15%(已经不低了),那么它一年的利润是二百四十万美元,虽然读者觉得一年挣几百万美元已经不错了,但是因为这个生意不可能成长很快(取决于手机市场的成长),在股市上市盈率(p/e值)平均也就是20倍,那么这个公司的市值最多最多不超过五千万美元。一个价值不超过一亿美元的公司是无法在美国上市的,因此这个公司还没有创办,它无法上市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位同学失败的原因不在技术上,不在他个人的能力,而是题目没有选好。风投喜欢的是所谓的十亿美元的生意(billiondollarbusiness)。最后,我做风投的朋友建议这位同学找找天使投资人,因为这样一件事做好了还是有利可图的,也许会有天使投资人喜欢投资。

  风投由于是高风险的,自然要追求高回报。每当创业者向我介绍他们的发明时,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保证把一块钱变成五十块”。虽然风险投资最终的回报远没有几十倍,但是,投资者每一次投资都会把回报率定在几十倍以上(上面那个手机软件显然达不到几十倍的回报)。因此我这第一句话通常就难倒了一多半创业者。大部分人听到这句话的反应是:“要这么高的回报?是否太贪了?两年有个三五倍不就不错了吗?”一般传统的投资几年有个三五倍的回报确实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由于风投失败的可能性太大,它必须把回报率定得非常高才能收回整体投资。据我一位做风投的朋友讲,红杉风投当年投资google的那轮风投基金高达十几亿美元,只有google一家投资成功了,如果google的回报率在一百以下,整轮基金仍是亏损的。从另一方面看,对风投来讲几十倍的投资回报是完全可及的。五十年代早期风投ar&dc投资dec,回报是五千倍($70,000到$355,000,000),kpcb和红杉风投投资google是五百倍(一千万到五十亿美元),而google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安迪.贝克托森的回报超过万倍(十万美元到今天的十五亿美元)。

  要做到高回报必须首先选对题目。一个好的创业题目最要紧的是具有新颖性,通常是别人没想到的,而不是别人已经做成功的。很多创业者喜欢模仿,虽然这样也有成功的可能,却不可能为风投挣到几十上百倍的投资回报。比如中国九十年代出现了很多做dvd机的厂家,早期的几家挣到了钱,后面的几百家都没挣到什么钱;其次,创业的题目不能和主流公司的主要业务撞车。九十年代时,风投公司对软件公司的创业者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要做的事情,微软有没有可能做?”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可能”,那么风投基金的总合伙人接下来就会说“既然微软会做,你们就不必做了。”如果回答是“不会”,那么总合伙人又会说“既然微软不做,看来没必要做,你们做它干什么?”二零零零年后,风投公司还是对软件和互联网的创业者问这个问题,只是微软变成了google。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创业的项目和微软和google这样的公司的业务有可能撞车,那么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除此之外,一个好的题目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这个项目一旦做成,要有现成的市场,而且容易横向扩展(leverage)。
  这里面要说几句“现成市场”的重要性,因为一个新兴公司不可能等好几年时间,等市场培养成熟才开始销售。事实上有很多失败的例子是技术、产品都很好,但市场条件不成熟。比如当年甲骨文搞的网络pc,从创意到产品都不错,但是当时既没有普及高速上网,更没有强大的数据中心,因此失败了。直到十年后的今天,google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并建立了全球相联的超级数据中心,拉里-埃里森的这个梦想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没有一个小公司能等得起十年。
  横向扩展是指产品一旦做出了,很容易低成本的复制并扩展到相关领域。微软的技术就很好横向扩展,一个软件做成了想复制多少份就复制多少份。太阳能光电转换的硅片就无法横向扩展,因为它要用到制造半导体芯片的设备,成本很高,而且不可能无限制扩大规模,因为全世界半导体制造的剩余能力有限。
  2.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
  我们前面介绍的手机软件的项目就不具备这个特点,因为它的增长被手机的增长限制死了。

  3.必须具有革命性。
  我通常把科技进步和新的商业模式分成进化(evolution)和革命(revolution)两种,虽然它们的英文单词只差一个字母,意义可差远了。创业必须要有革命性的技术或者革命性的商业模式。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好的例子——paypal,它具备上述好题目所必需的条件。首先,它的市场非常大。世界上每年的商业交易额在数十万亿美元,其中现金占了将近一半,信用卡占四分之一;其次,它的市场条件成熟了。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现金和支票交易显然不现实,只能使用信用卡,其交易方式如下:
  而信用卡在网上使用经常发生被盗事件(比如商家是钓鱼的奸商,一旦获得买家信用卡信息,就会滥用其信用卡),安全性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的网上支付方式。
  paypal的想法很好,由它来统一管理所有人的信用卡或者银行帐号,商家不能直接得到买家的帐号信息。交易时,商家将交易的内容告知paypal,并通过paypal向买家要钱,买家确认后,授权paypal将货款交给商家,商家无法得知买家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信息。而且,paypal要求商家和买家提供并确认真实的地址和身份,尽量避免欺诈行为。对于五百美元以下的交易,paypal为付款方提供保险,如果付款方被骗,paypal将偿还付款方损失,由它去追款。paypal的商业模型如下:
  这种付款方式要安全得多,其好处是易见的,当网上购物的发展起来后,其推广的条件便具备了,不需要培养市场。而每年十几万亿美元的交易,对paypal来说几乎是无穷大的发展空间,尽管paypal现在每年以30-40%的高速度发展,到2007年仍然只有40亿美元左右的交易额,发展空间很大。所以paypal这个题目是一个可以在很长时间内高速发展的生意。paypal在技术上虽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是它的商业模式却是革命性的。
  风投公司一旦确定什么生意、什么公司可以投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估价一家投资对象了。和投资股市不同,风险投资的对象大多没有利润甚至没有营业额可言,其估价不能按照传统的市盈率(p/e值)或者折扣现金流(discountedcashflow)来衡量,关键是看今后几年该公司发展的前景以及看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发展到哪一步了。和投资股市另一个不同之处,新创公司因为没有什么业绩可以衡量,创始人和早期员工的素质就变得很关键。一般来讲,一些highprofile的创始人,比如思科公司的资深雇员和斯坦福的教授,创办的公司容易获得较高的股价。
  风险投资公司一旦将资金投入一个新创的公司后,它的投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才刚刚开始。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3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短线交易秘诀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不管你是否觉察到,你一生都在交易商品。当然,你可能从来没有以期货契约的方式买卖过猪肉,但肯定曾经用自己的车子、房子或古董和别人交换现金或其他物品。就算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买卖,也一点有过用时间来交换金钱的经验,例如以老师、律师、水电工或管道工的身份赚钱。所以,你差不多早已是半个期货交易员了,只是自己从来没有觉察到罢了。当我们用时间来交易的时候,还要加上我们的技艺。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