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苦行记 - 第六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十一章
  迪克·贝克和他的猫——汤姆·夸兹的怪脾气——一次旅行——他逃出来时的模样——一只有偏见的猫——空空如也的口袋以及流浪生活
  在那个地方,我有一个伙伴——经历了十八年无报酬的苦役,成为希望完全破灭的又一个牺牲品。他是坚韧地背着十字架度过那辛苦的流放生活的最温和的人当中的一个——稳重而单纯的迪克·贝克,停尸房山谷的鸡窝矿工。他四十六岁,头发灰白象只老耗子,对人诚恳,善于思考,文化不高,衣冠不整,满身泥土,但他的心比任何金属,比他的铲子铲起来的金子都还要纯洁——的确,比开采出来的金砂或者铸造的金币都要纯净。
  只要他运气不佳,或者心情不大好,他就会伤心地提起过去养过的那只奇妙的猫(那里没有妇女和孩子,善良的男人们就喂小动物,因为他们总得爱点什么东西)。他总是谈起那只猫的奇特聪明,他那口气表明他心里暗暗相信那只猫通人性——甚至超乎自然。
  我听他讲过一次这只动物。他说:
  “先生们,原来俺这儿有只猎儿,叫汤姆·夸兹,俺捉摸你们会觉得有意思的——大半人都会这么看。俺养了它八年——它是俺见识过的最呱呱叫的猫儿。它是只顶大的灰色汤姆种,鼻子比这儿的人都灵——还自尊得很呢——连加利福尼亚总督和它套近乎,它都不干哩。它一辈子都不抓耗子——它才看不起这差事。它什么事都不干,只会找矿。对找矿这活儿,这猫咪倒比俺原来,原来见过的人都在行。你别给它讲什么砂矿这种事——说到鸡窝矿吗,它生下来就是干这活儿的。它会跟着我和吉姆到山上去找矿,跟在俺们后面跑五英里,要是俺们走那么远的话。它判断有矿的地点最准了——兴许这种事你还没见过。俺们干活儿那当儿,它朝周围瞄一眼,要是它觉得没有什么苗头的话,它那副样儿就好象是说:‘嗯,我得请你们原谅我’,跟着便一声不吭,鼻子朝天地回家去了。要是它认为这地方合适,它就一声不吭,趴下来等你淘完第一盘,这时它就悄悄爬过来看一看,要是有六、七颗金砂,它就满意了——它的要求就这么高。然后,它就躺在俺们的大衣上,象条气筏子那样打起呼噜来,直到俺们挖到了窝子,它就爬起来指挥,干指挥这活儿,它可高兴呢。”

  “嗯,过了一阵子,又闹腾起开矿脉来了。大家都这么干——大家不再到山腰上去挖土,都去打眼放炮——大家不再创地皮子,而是打起竖井来。什么也不合汤姆的胃口,但是俺们也得搞矿脉,说着就干起来了。俺们开始打了个竖井,这把汤姆·夸兹给弄糊涂了,不知道这到底是干什么玩意的。它还从来没见过象这样开矿呢,它心里才烦哩,你都会这么说——它怎么也搞不懂这码子事儿——这对它太难了。它还讨厌这种事,肯定——它讨厌得很——它总认为这种事笨得该死。这猫咪,你知道,总是反对新花样——对这种事情它受不了。你明白它那老脾气有多犟。过了一阵子,汤姆·夸兹有点点缓和了,尽管它还是闹不明白那深不见底的竖井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什么也淘不出来。最后,它亲自下井了,想弄个明白。它给弄得垂头丧气,窝一肚子火,又恼火又恶心——它知道别人的矿一直在冒钞票,俺们连一分钱也没捞到——它蜷缩在角落里那条黄麻袋上去睡觉了。嗯,有一天,竖井打了八英尺深,岩石硬邦邦的,俺们只得放炸药——打从汤姆·夸兹生下来起,俺们就没有放过炮。俺们点燃了火引子,爬出来跑了差不多五十英尺——忘了汤姆·夸兹还在那麻袋上呼呼大睡。过了一分钟,一股烟子冲出洞子,轰的一声什么东西都炸了出来,差不多有四百万吨岩石,还有泥土,还有烟子,还有破烂都冲上了天,有一英里半那么高。天啊!就在那最中间,汤姆·夸兹狼狈地爬出来,吹胡子,打呼噜,拼命地又抓又扒。但是,这没有用啊,你知道,这帮不上它的忙。这是俺俩看到的它最倒霉的两分半钟,突然,岩石和破烂象下雨一样落下来,它噗地一声直端端地跳到离我们站的地方有十英尺远的地方。噢,俺捉摸它是你见到过的最暴躁的动物了。一个耳朵搭在脖子上,尾巴象根棍子一样竖起,眼睫毛都给烧焦了,给火药烟子弄得黑不溜秋,从头到尾都是泥。嗯,先生,赔个不是管什么用呀——俺们一句话也说不出。它厌恶地看了看它自己,又看看俺俩——那简直等于是说——“大人们,你们占了个没见识过石英矿的猫的便宜,你们也许觉得很好玩吧,不过我看不一定。然后抬腿回家去了,再没有说一句话。”

  “它就是那么个脾气。你们大概不相信,不过打那以后,你再也见不到象它那样反感石英矿的猫了。过了不久,它到底又下井了,看它那机灵劲,你都要吃惊。俺们放炮的时后,引线嘶嘶一响,它那样儿就好象是说:“哼,我倒要请他们原谅我。它爬出洞就跳到树上去了,真奇怪。机灵吗?说不上来。是灵性。”
  我说,“晤,贝克先生,想一想它那次经历,它对石英矿的偏见真是不同一般。你把它改过来了吗?”
  “把它改过来!不行!有一次汤姆喝醉了,它总是喝醉——你就是揍它三百万次,也打不掉它对石英矿那该死的偏见。”
  每当贝克极力对他昔日的那位坚定、谦卑的朋友表示崇敬的时候,脸上就会放射出熠熠的光彩,他那深情和骄傲将永远栩栩如生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过了两个月,我们还没有“挖”到一个窝子。我们在山腰上淘上淘下,把那地方刨得象块农田。我们当时本来该播种粮食的,不过收成没办法弄到市场上去。我们找到许多很好的“矿样”,但是,当盘子里出现金砂,我们满怀希望迫不急待地挖下去的时候,却是一场空——那窝子就象我们的口袋一样空空如也。于是我们扛起淘盘和铲子,到山顶上去另辟新地方。我们到加拉维拉斯县的天使营去碰运气,捣弄了三个礼拜,也没有成功。然后,我们在山里游来转去,晚上就在树下睡觉,因为天气还暖和,不过,我们还是象夏天最后一朵玫瑰那样一文不值。这是个可怜的玩笑,但那玫瑰和我们的处境倒是可悲地一致,因为我门本身就是那么可怜。为了遵守这个地方的习惯,我们的房门永远敞开着,我们的床铺永远欢迎流浪的矿工——几乎每一天,他们四处飘流,把他们的铁铲丢在门边,和我们共同享用“家常便饭”——现在,我们在流浪中,也从没有受到过怠慢。

  我们流浪到过很多地方。现在,我可以生动地给读者描绘一下古杉和约·塞迈特国家公园的奇异景色了——不过读者到底得罪了我哪一点,我为什么要折磨他们呢?我宁愿把他们交到不那么有良心的旅行家们的手里,以得到他们的祝福。让我们慈悲为怀吧,尽管别的道德我已丧失殆尽。
  以上有些词句纯属采矿专业术语,一般读者也许不太了解。“砂矿”指金砂散布于表土中;“鸡窝矿”中,金子聚集在一小团地方;“石英矿”中,金子夹杂在一条坚实,延续的岩石矿脉中,分明地裹在另一种岩石的石壁里——在各种各样的采矿中,这是最费力,最费钱的一种。“探查”是指寻找“砂矿”;“迹象”是指有砂矿的兆头;“淘洗”是指用水将金粒与泥土分离的过程;“矿样”指第一盘淘出的矿石样品——它的价值决定了该矿的好坏,决定有无价值停下来进一步寻找。——马·吐。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