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空中疑案 - 第2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天,波洛离开了巴黎。他开列出一张清单,让简去完成一些工作,大多数事项在简看来都没有什么意义,但她仍努力去逐项完成。她见过琼-杜邦两次,谈到了去探险的事情,根据波洛的旨意,她违心地说自己非常喜欢加入杜邦父子的行列。5天之后,一封电报将简招回了英国,诺曼到维多得亚车站来接她。
  安妮-莫里索自杀的消息没有引起轩然大波,报上只刊载了一小段报道,说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理查兹夫人在巴黎至布洛涅的快车上自杀了,对自杀事件与飞机谋杀案的关系只字未提。
  诺曼和简沉浸在幸福之中,他们的苦难即将结束。然而,诺曼并不像简那样乐观自信。
  “他们可能怀疑她与她母亲之死有牵连,或许他们对此案已经无能为力了。反正,能远离涉嫌谋杀案就是我们不幸中之大幸。”几天之后,他在皮卡迪利大街上遇见了波洛,说了同样的一番话。
  “你和其他人一样都以为我是一个一事无成的老家伙。今天我请你吃饭,贾普和克兰西也来,我将告诉大家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
  丰盛的晚餐使大家无暇谈及谋杀案,饭后又送来香甜可口的咖啡。波洛清了清嗓子,“朋友们,克兰西先生对我的推理方式很感兴趣,我希望你们也不会感到厌倦。”他环顾了一下客人后慢慢说开了:
  “我将从头说起。我从巴黎乘坐普罗米修斯航班前往克罗伊登,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快到达目的地时,乘务员找到布赖恩特大夫说,后舱一位女士出了问题。我跟着他们走了过去,因为那是我的职业。布赖恩特大夫证实那个女人已经死了。至于死因,他说需要进行详细的化验分析才能做出判断。这时有人--琼-杜邦先生--认为死亡可能是一只黄蜂引起的。为了说明自己的假设,他说自己见到了一只黄蜂,并且弄死了它。”
  “于是一种结论便成立了,并且迅速为大家所接受。死者脖上的针眼是黄蜂螫咬的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另一只黄蜂,其实它是缠着黄黑丝带的毒针。克兰西先生走了过来,认为毒针是由某个部族常用的吹管发射的,不久,吹管又被发现了。到达克罗伊登的时候,我便开动了脑筋,也就是那充满智慧的脑筋。”
  “快说吧,波洛先生。”贾普说,“别卖关子了。”
  “首先,如此残忍的谋杀案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便发生了。但有两点使我费解,一是黄蜂的出现,别一个是找到了吹管。我曾问过贾普,凶手干嘛不把凶器从通风口扔出去。我的结论是凶手希望我们能找到吹管。”
  “另一方面,化验结果表明死亡是由毒针所致。于是我闭目自问:将毒针置入颈静脉最可靠的方式是什么呢?我立即有了答案:用手。”
  “于是调查吹管的来源并有了结果。我以为凶手走到她桌前并且弯腰实施谋杀。有这种人吗?有两个,两个乘务员,他们经过吉塞尔的座位,谁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奇怪。还有什么人呢?有,克兰西先生。所有乘客当中只有他经过吉塞尔的座位,而且也是他提出的吹管加毒针的结论。”
  克兰西先生跳了起来,“我抗议,我抗议!这是诬陷。”
  “坐下,”波洛说,“我还没有把话说完。我正在讲述我推论的各个步骤。”

  “于是我有了3个嫌疑对象:米切尔、戴维斯和克兰西。然而从表面上看他们都不像凶手,这当然需要进一步调查证实。”
  “我又想到了黄蜂,它具有启发意义。它在送咖啡的时候才出现,这不能不说有些蹊跷。于是我设想了凶杀案的发生过程。凶手想让人们知道死亡是由两种可能性造成的。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吉塞尔夫人是由黄蜂螫咬致死的,这意味凶手没有使用过什么凶器。我和简都认为这样做最为简单。然而,当我看见毒针上的黄黑丝带时,我得出了结论:这种色彩的选择是有意在模仿黄蜂。”
  “凶手将毒针按入吉塞尔夫人的颈部,同时放出了黄蜂。毒素的威力之大,死亡立即发生了。假如吉塞尔喊叫,由于飞机的噪音,其他乘客也无法听见。”
  “这是我的设想之一。但是,假如毒针被发现--实际情况也是这样,那么非人为死亡的结论便不攻自破了。可能凶手没有设法毁掉凶器,而是让它轻易地被我们看到,于是吹管是凶器的结论便随之成立了。警方竭尽全力寻觅吹管的来源。此时我的怀疑对象又多了一位--琼-杜邦,是他道出了黄蜂致死的说法,而且他就坐在吉塞尔夫人附近。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他不太可能冒此风险。”
  “我继续思考黄蜂的事情。假如凶手将黄蜂带上飞机,那他一定有一只小盒装黄蜂,于是我对乘客的所有行李物品产生了兴趣。盖尔先生身上有只火柴盒,我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但所有的人都证明他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座位。然而盖尔先生也存在作案的可能性,他公文包里的东西可以说明问题。”
  “公文包?”诺曼-盖尔感到不解,“我现在甚至无法记起里面装有什么东西。”
  波洛和蔼地微笑说:“别着急,先听听我的看法。于是,我的嫌疑者中又多了盖尔先生。我从作案的动机进行分析,结果失败了。贾普指责我把事情弄复杂。吉塞尔夫人一死,直接受益者便是她女儿,而与吉塞尔有联系的乘客只有霍布里夫人。就动机而言,霍布里夫人的情况很清楚,她从巴黎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曾拜会过吉塞尔。她的美国朋友巴勒克拉夫买过一支吹管,还贿赂了环宇航空公司的售票员,并弄清了吉塞尔夫人要搭乘2点钟的飞机的情况。”
  “于是,一个问题被分成了两半。霍布里夫人亲自作案不太可能,克兰西和盖尔作案的动机又不存在。于是,我想到了吉塞尔夫人的女儿。这4位嫌疑者结过婚吗?假如是的话,其中必定有一人是安妮-莫里索的丈夫。米切尔的妻子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多塞特人,戴维斯正在追求一位与父母同住的姑娘,克兰西没有结婚,盖尔先生正拼命地博取格雷小姐的好感。”
  “我暗中调查了格雷小姐的身世,她曾经寄宿于都柏林的一所孤儿院,然而我确信她不是吉塞尔夫人的女儿。我制作了一张表格,注明吉塞尔事件对我的涉嫌对象的利与弊:米切尔还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克兰西获得了撰写下一部书的题材,盖尔的职业生涯几乎被毁。”
  “然而在这个时候,我逐渐开始怀疑诺曼-盖尔是凶手,只因为他的火柴盒和公文包。吉塞尔之死对他造成的损失不过是一种暂时假相。我开始接近盖尔,博取他的信任,甚至请他出面协助敲诈霍布里夫人。于是他犯下了第一个错误。”

  “他不是职业演员,但他在霍布里夫人面前的表演出色极了,她没有认出他。我相信他也有同样的才华在巴黎假扮美国人。此时,我为格雷小姐感到担心,也许她某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嫁给了一个杀人凶手。为避免一场婚姻悲剧,我把她带到了巴黎,名义上是我的秘书。”
  “不久,吉塞尔夫人的合法继承人出现了,当发现她曾在飞机上并向我们撒谎时,几乎粉碎了我的推理。假如她有罪,那她就是那位买过吹管和贿赂过佩罗特的人的帮凶。那人是谁呢?是她丈夫?突然,我似乎看到了真正的答案,假如有一点能得以证实的话。我给霍布里夫人打电话,结果有了答案。她心血来潮最后一分钟决定让仆人乘坐飞机。”波洛停了下来。
  克兰西说:“恐怕我还是不明白。”
  “你什么时候才不再把我看成是凶手了呢?”诺曼说。
  波洛扭头正视着他,“永远不会。你就是凶手!这几天我和贾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的确,为了取悦你叔叔,你当上了牙科大夫。然而你不是他妹妹的儿子,是他兄弟的儿子。你的真名叫理查兹,就是你在尼斯遇见了霍布里夫人的女仆安妮-莫里索。她所说的自己的童年是真实的,但以后的情况则是由你精心编造的。她知道自己母亲的婚前姓名。你意识到这是一个获取一大笔财富的绝好机会,这正符合你赌徒的性格。于是一个罪恶的计划便产生了:使谋害吉塞尔夫人的嫌疑都落在霍布里夫人的身上。你贿赂了环宇公司的售票员,使吉塞尔能够与霍布里夫人同乘一架飞机。安妮-莫里索告诉你说她将乘火车去英国,你绝没想到她也上了飞机,这几乎毁了你的整个计划。你先前的打算是,她可以合法获取遗产,因为案发时她不在现场。于是你就和她结了婚。那姑娘已经被你弄得神魂颠倒,但你看中的却是她的钱。”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你在派尼特遇上了简-格雷小姐,除了钱,你希望同时获取你之所爱。你威胁安妮-莫里索说,一旦她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将涉嫌谋杀。你劝诱她向主人告假几天,去鹿特丹和你结了婚。为了那笔钱,你授意不让她说出自己是霍布里夫人的仆人,这是为了表明案发时你们正在国外。”
  “不幸的是,安妮和我到达巴黎碰巧是在同一天,我在格雷小姐的启发下认出了安妮就是霍布里夫人的仆人。于是你迫不及待地设法与她联系,但没有成功。你前往巴黎,但她已经去见过了律师。她还告诉你她见到了我。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危险了,你决定尽快采取行动。”
  “你决定你的新婚妻子必须死在获取那笔财产之前,离婚之后你与她签下了契约。然后你打算去加拿大,表面上是因为你的职业出了麻烦。你重新恢复了理查兹的名字,当理查兹夫人来到你身边又悲惨的死去之后,那笔财产就自然归于你的名下,于是你从加拿大回到英国,又恢复诺曼-盖尔的名字。为了这一个如意算盘,你认为必须立即行动。”
  诺曼-盖尔仰头笑了起来,“你真聪明,能揣摩透别人的心思。你应当去干克兰西先生那一行。这一切都是你的想象,波洛先生,不是事实。”

  “我有证据,我说说你是怎么行凶的。你公文包里中有什么东西呢?你去休假,干嘛还带着牙医的服装?我的答案是:因为它和飞机乘务员的服装相似。那么你行凶的步骤是:乘务员去前舱送咖啡的时候,你去了洗手间,换上牙医服,用棉球在脸上稍事打扮。你从洗手间旁的餐具架上拿起一把调羹,迅速走到吉塞尔夫人的桌前,将毒针按进她的颈部,放出了黄蜂,然后又回到洗手间换上原来的衣服,再回自己的座位上,整个过程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乘客们对乘务员的走动不会过分注意,唯一能注意到你的,只有格雷小姐。然而她是女人,当她和一位英俊男子一道旅行时,她一定会抓住任何机会对着镜子打扮打扮。”
  “这的确很有趣,”盖尔讥讽地说,“但事情并不是这样。”
  “但是,”波洛继续说,“在你的谈话中你露了馅。你曾经谈到你在南非的一个农场做过事,然而我们发现那是个饲养蛇类的农场。你在那儿的名字是理查兹,有关照片显示在鹿特丹与安妮-莫里索结婚的人是同一个人。”
  诺曼-盖尔无话可说了,他英俊的脸蛋变成了紫色,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由于你的草率而毁了你的计划,”波洛说,“玛丽孤儿院院长匆忙给安妮的电报可以佐证。由于你和安妮都在飞机上,她泄露出的任何真实情况必将导致你们涉嫌谋杀,因为你知道我已经见过了安妮-莫里索。你设法从饭店将她诱骗出来上了火车,在车上你用氢氰酸杀死了她并将空瓶放入她的手中。”
  “真是一派胡言。”
  “哦,不。她脖上有伤痕,并且瓶上留下了你的指纹。”
  “你血口喷人!”盖尔朝波洛扑过去,但贾普牢牢抓住了他。
  “詹姆斯-理查兹,化名诺曼-盖尔,由于涉嫌谋杀现正式逮捕你。你现在所说的任何话都将做为呈堂证供。”
  诺曼-盖尔完全垮了,几乎站不起来。克兰西先生欣喜地吸了一口气:“多么好的素材!你真了不起。”
  “不,”波洛说,“是贾普弄清楚了理查兹的身份。可怜的简-格雷小姐。我对她说过生活总是很残酷的。她是一个有勇气的姑娘,能够度过难关的。此外我还有一个预测:不出一年维尼夏-克尔将和霍布里爵士结婚,那是我赫邱里-波洛安排的。”
  “是吗?那么霍布里夫人和巴勒克拉夫结婚?”
  “我对此倒不感兴趣,我希望琼-杜邦先生和格雷小姐结合在一起。”
  一个月后简找到了波洛,她瘦了,眼睛上还带有一轮黑圈。
  “我希望你能忘记所发生的事情,”波洛说。
  “他的确非常英俊。我想自己再也不会恋爱了。”
  “别这么早就下结论。”波洛说,“我已经安排你和杜邦父子一道去波斯,今天早上我听他们说十分欢迎你加入他们的行列。”
  “那太好了。”简的脸上出现了红晕,“波洛先生,你是个大好人。”
  “好人?可现在我已经迷上了考古学了,我打算去博物馆看看古代的陶器。”
  “我想我也应该去。”简停顿片刻,然后将一个吻深深烙在了波洛的额头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