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空中疑案 - 第10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福尼尔注视她良久,才拿出笔记本坐了下来。“上次我问你,小姐,你说不知道夫人客户。可刚才你说听见过他们唠叨,乞求夫人的怜悯。”
  “请听我解释,先生。夫人从未提到过任何一位客户的名字,她从不与人谈她的业务。比如说,她拆开一封信,干笑一声,似乎自言自语地说:‘真蠢,真蠢!别以为我会借出这么大一笔钱,我一定需要得到保证。情报就是保证,埃莉斯,情报就是力量。’她就这么说。”
  “你见过前来拜访的客户吗?”
  “没有,先生。他们只去一楼,并且大都是天黑后才来。”
  “她最近去了些什么地方?”
  “她出去了约半个月,到杜维尔、派尼特、普拉格和温默鲁。每年9月她都去这些地方。”
  “你还记得什么?”
  “不记得了,先生。”她说,“这次夫人回来情绪挺好,一定是大有收获。她让我预定一张环宇航空公司去英国的机票。由于早班已满员,她只好乘坐12点的航班。”
  “头一天晚上有什么客户来过?”
  好像有一位,看门人乔治一定知道。
  福尼尔从口袋里拿出些照片,“你认识里面的人吗?”
  埃莉斯接过照片,一一看了一遍,然后摇摇头。
  “我们去找乔治,”福尼尔说。
  “好吧,先生。不过可惜的是乔治的视力极差。”
  “我们走吧。喂,波洛先生,对不起,你在找什么东西?”
  “我在找照片,”波洛说,“但没有她女儿的照片。”

  “哦,先生您不明白,夫人是有个女儿。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自从她出生后,夫人就没有再见过她。”
  “怎么可能?”福尼尔紧追着问。
  “我听说夫人年轻时很漂亮,但也比较穷。她结过婚没有也说不清楚,反正有了孩子。后来她染上了天花,差点没死去。她告别了自己的美貌,也告别了青春和浪漫,她成了生意人。”
  “可她把自己的财产给了女儿。”
  “对,”埃莉斯说,“血浓于水嘛。夫人没有朋友,她只知道赚钱,十分节俭,从不奢侈。”
  “她还留给你一部分财产。”
  “对。夫人很慷慨,我的薪水很高,我十分感激她。”
  波洛在房间里来回走动着,然后他坐下用双眼盯着埃莉斯。在他的审视下,法国女人显得有些不自然。“格兰迪尔小姐。”波洛说,“你知道是谁杀死夫人的?”
  “天哪,先生。我发誓不知道。”
  波洛的目光在她脸上搜寻着,,“好,我接受。那你知不知道谁会干这种事情?”
  “先生,我不知道。”一丝犹豫的神情从埃莉斯的脸上闪过。
  “让我告诉你,格兰迪特小姐。”波洛欠身说,“我有责任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任何与本案有关的人在我看来都有嫌疑,直至他被证明是无辜的。”
  埃莉斯愤怒地咆哮起来,“那你怀疑是我杀了夫人?”
  “不,埃莉斯,”波洛说,“凶手是飞机上的一位乘客,但也许你是他的帮凶。你有可能将夫人的旅行计划泄漏给什么人。”

  “没有,我发誓。”
  波洛默默地看着她,过了一会儿点点头,“我相信你。然而,你隐瞒了一些事情。对,就是这样。我们在调查的时候总会遇到这种事情,证人尽力避免与犯罪事实联系在一起。你不用抵赖。我的朋友福尔尼问你是否知道什么其他情况时,你看起来有些为难,你的回答是一种无意识的躲避。你一定还知道一些事情,而我非常希望了解。”
  “那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也许不是,但我想知道。埃莉斯,你对已故主人的忠诚无可非议,你对她充满感激之情。”
  “对,我不得不承认是如此。”埃莉斯慢慢说,“夫人将孩子送给一家好心的农户,当时她对我说她是孩子的母亲。”
  “她告诉你孩子有多大了吗?”
  “没有,先生。她说她要让孩子过得很富裕,她死后她所有的财产将由女儿继承。”
  “她谈到过孩子的父亲了吗?”
  “没有,先生。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孩子的父亲是个英国人,因为每当提起英国,夫人的声音里都带着愤恨。这只是我的印象而已……”
  “很有价值的印象。埃莉斯小姐,你有孩子吗?”
  “有过一个女儿,可5年前死了。”
  “哦,对不起。”停顿了一下波洛又说:“你还有什么能告诉我们?”
  埃莉斯起身离去,不一会儿拿来一个黑色的笔记本。“这是夫人的,不管去任何地方她都带着它。这次去英国,她怎么也找不到,后来被我碰巧发现了,于是我就把它藏在卧室。夫人指示只让我烧毁文件,没让我烧笔记本。这样我就把它留了下来。”

  “我相信你是出于良好的动机,小姐。”波洛说,“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本子里是什么。”
  “我看没什么东西,先生,”埃莉斯摇摇头说,“是夫人的私人备忘录,还有数字。”
  波洛接过笔记本,小心翻开。
  CX265。上校的妻子。驻叙利亚。团部基金。
  GF342。法国代表。斯塔维斯基的关系。……大约有20个这样的条目,笔记本最后用铅笔记有:派尼特,星期一。赌场,10点30分。萨伏伊饭店。ABC舰队街11号。
  这些记录都不完整,只有吉赛尔才知道它能提醒自己什么事情。埃莉斯焦急地望着波洛。他不慌不忙关上笔记本,将它放进衣兜,“它会有用处的,小姐。你的良知也应当平衡了,因为夫人从未说过让你把它烧掉。”
  “是这样。”埃莉斯的双眼亮了起来。
  “本来你应该把它交给警方,我会和福尼尔安排一下,使你免于受到他们的责难。”
  “真谢谢你了。”
  “我想最后再问个问题。你是在布尔歇机场还是在公司售票处预定的机票?”
  “我用电话在售票处预定的,先生。”
  “是卡普辛斯街的售票处?”
  “对,卡普辛斯街。”
或许您还会喜欢: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