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恐怖黑唇 - 第五章 断罪(3-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细菌部队的秘密
  关东军七三一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
  “日车参谋本部,陆军省和日本著名的细菌战倡导者——石野五郞军医中将,为了进行攻击性细菌战,把研究急性流行病菌利用法的细菌研究室设在满州,并编入驻中国的日本关东军。
  “以石野研究室为基础编成部队的一部分,为保密而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另一个部分称‘关东军军马防疫厂’。”
  “这些部队,拥有细菌学专家,在骨干分子中许多都是受到日本著名细菌学家指导的研究员和技术员。仅看看七三一部队拥有三千名人员这一披露的事实,便可知细菌部队的规模。
  “因‘准备及使用细菌武器’而定罪——这是在东西伯利亚哈巴罗夫斯克进行判决时苏联一方发表的公告中一节。起诉人是沿海军管区事检事,司法部长A·帕列叶夫斯基。
  “吉林省拉法站,在哈尔滨出来最近的平房站附近的北满原野上,设有七三一部队的一座规摸巨大的研究所。周围有高墙和通有电流的铁丝网,从平房站牵来的铁轨通向里面,不仅如此,其内还建有飞机场。
  “七三一部队第三部担任防疫给水,在第三部所属的各个工厂,制造称之为‘石野式炸弹’的特殊细菌弹的弹壳。这些炸弹,是为从飞机上投下感染鼠疫苗的加米麦选蚤而用的。根据预审资料,可以判明第一部队是为在进行细菌战时,使用鼠疫菌、霍乱菌、气体坏疽菌、肠伤寒菌、副伤寒菌等而专门担任研究、培养这些细菌的。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不仅用动物实验,也用活人实验,因而在所内设有能容纳三、四百人的监狱。
  “问题是在人体实验。
  “在七三一部队,广泛地进行在活人身上检验所有杀人细菌效力的实验。为取得实验标本,日本反间谍机关捕获的犯人,是中国人和俄国人。为收容犯人,七三一部队特设有监狱。在那儿,为保守秘密,对被称为‘丸太’的被实验者进行严格的监视。
  “拿来作为实验品的活人,一般是被反间谍机关怀疑有间谍嫌疑、破坏活动、反满抗日等的中国人和俄国人,并被称为‘丸太’。这些嫌疑者是从各宪兵队带上手铐脚镣送到七三一部队的,并以‘关丸太多少’进行联络。其中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孕妇。也有抱孩子的妇女。
  “囚犯是用于病源菌移入的实验。实验是将人缚在木桩上,从飞机上投下装有被鼠疫菌污染了的跳蚤陶器炸弹,看跳蚤能以多大的准确率爬满人体。
  “囚犯相继死去。
  “也进行冻伤实验。在严寒的户外,将人体各部露在外面,或剥出下半身,使其冻到能用棒敲得发出冰那样的咚、咚作响声,以研究如何预防、治疗冻伤。冻伤囚犯待实验完毕后就放在那儿,手脚腐烂脱落,直至死亡。
  “在冻伤治疗中,发现有一种用摄氏三十七度的温水简易治疗法,并在北满部队中使用——让全队人员排泄尿,把受冻伤的队员浸在温尿中治疗。因为战场上常常不能使用火。
  “七三一部队在平房的五年期间,约杀了三千个丸太。
  “七三一部从的细菌生产能力。是一个月约制造三百公斤鼠疫菌。在寒天里肉汁和繁殖菌,并在其表面捞取增殖的菌。据说那种培养器有四千五百个。
  鼠疫菌倘若就这样从空中撒下去是会死的。因而,需要媒介物,例如鼠蚤,克布斯鼠蚤等进行感染。要饲养蚤就需要老鼠。七三一部队组成特别捕鼠班,以百万只为目标,在满人街捕寻。

  “昭和二十年八月八日。
  “苏联单方面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宣布对日作战。
  “关东军七三一部队是有番号的,细菌也是为打击苏联参战部队而研究的,所以准备了大量的各种细菌。倘若使用,病源菌就会使苏联军队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然而,遗憾的是关东军已丧失了战斗力。精锐师团被南方军带走,余下的部队近于徒手——不,近于难民营的战斗力。开始对苏作战了。关东军能出动的飞机仅八十八架。虽然备有以三千人的死亡为代价才研制成功的、装有细菌的陶制炸弹,但可以运送炸弹的飞机却一架没有。
  “关东军总司令部决定撤走七三一部队,彻底破坏研究所。细菌武器、毒瓦斯等,都是违反国际公约的,苏联间谍人员已注意到研究所,只有彻底破坏。
  “监狱里还有几百丸太,给他们的食物中掺入了氰酸钾。知道这个而绝食的丸太被枪杀了。所有的尸体被扔进坑里上,浇上汽油烧毁,把烧后的人体取出,敲碎骨头,严令不准剩下一片骨头——军方惧怕来自国际的非难。
  “陶制炸弹一个一个地销毁了。建筑物用重达五十公斤的炸弹毁坏了。
  “一座庞大的研究所从原野上消失了。
  “八月十日。
  “三千人的部队基本上都撤走了。可是有几人被苏军俘虏,在哈巴罗夫斯克军事法庭被判决。
  “关东军七三一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三千人员路经朝鲜回国。
  “这是在哈巴罗夫斯克军事法庭上,关东军副参谋长少将松村知胜的叙述。
  “——恐怕七三一部队和一○○部队最贵重的设备,都搬到了南朝鲜了吧。
  “回国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部队,也无安宁之日。三千名丸太惨遭杀害的梦魇缠身。虽然庆幸从苏军手中逃出,可日本又被美军占领,白昼黑夜,兼程不断地搜捕战争罪犯。
  “防疫给水部成员,不能归乡者数不胜数,冒用他名、伪造军历,在美军的吉普车下辣缩地残生。进入流浪人群的也为数不少。
  “美国占领军司令部着手搜寻旧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人员。实际上,美国、苏联也都在极其秘密地研究开发细菌武器。不用说,这是以前的事了。所以谁也没资格对日本的研究说东道西。指责的话,那原子弹的爆炸又作何解释呢?
  “驻日苏联代表部也开始搜寻了。两者几乎形成交锋式的搜索。美苏的细菌研究虽然时间早,可收效甚微。两边都想把细菌研究的负责人——石野五郎医学博士攫为己有。
  “可是,七三一部队的记录被抹杀而不复存了。
  “最后,美军胜利了。石野五朗被发现,经过谈判而引渡美国。美军隐没了七三一部队的全貌。
  “昭和二十三年一月二十六日,帝银事件①发生了,警视厅开始暗中清洗旧关东军七三一部队的成员,结果,以犯人贩卖毒品这种习以为常的理由,逮捕了其他罪犯而搜查结束——那时候。已感觉不到到处都隐藏有旧部队的成员了,官方惧怕以警察之手揭露旧时的罪恶。
  “以上,就是所公布的关东军七三一部队的情况。
  ①1984年1月26日,在东京帝国钱行稚名町分行发生的事件。一名伪装厚生省技官的男子用氰酸钾毒杀了12名行员,抢走约16万日元的现金。平泽员道作为罪犯而被逮捕,1955年由日本最高法院判决死刑。

  4原来如此
  “因为我是医生,所以对七三一部队的活人实验,禁不住愤慨之情……”
  后藤院长和蔼的面庞变得阴郁了。
  “参加研究者是医生。医务工作者用活人实验而杀害了三千人,我真是不堪忍受!哦,那个还没开始说呢,问题是岛中事件。听完你的话,我想,也许……”
  后藤把威士忌斟入酒杯,热情地递给原田义之。
  从啤酒变成威士忌,焙干鱼也端出来了。
  “岛中教授可能在关东军七三一部队……”
  从各种迹象分析,这种可能性极大。
  “就是。”后藤使劲地点点头。“在七三一部队服役的人员记录都被销毁了。岛中君也没有在关东军服役的经历,这一点是一致的。岛中君在细菌学教室,又是杆菌专业。派往七三一部队的条件充分具备。”
  “这样一来……”
  原田宛加落入了黝黑无底的深渊,那里充满了因活人实验而被虐杀的人们的冤魂,到处是梦魇般的黑暗。
  “岛中君是在昭和十七年十月被派往库拉西岛的吧?”
  “是的。”
  “在开成之时,陆军接收了热带传染病研究所。至于研究什么,连驻岛守备部队、五一八师团司令部也不知道……”
  “是的。”
  “假定岛中君是七三一部队的吧。他从那儿被派往库拉西岛。当然,热带传染病研究所可以说是在开始研究对付盟军的细菌武器了。这是不会错的。”
  “对。”
  “据说七三一部队是为防备苏联参战的。可是,主要战场在南方。不久,盟军反攻了。由于属于绝对国防圈的内南洋群岛失陷,已关系到国家存亡。为防备盟军的反攻,开始研究细菌,特别是适宜南方的细菌武器。这是合情合理的。”
  “我也是这么想。”
  “问题是在那儿干什么。细菌研究、培养、使用——这是顺理成章的。可仅是如此,你父亲和他的伙伴就无须冒用幽灵户籍了。可能进行了什么令人毛骨悚然的研究。”
  “毛骨悚然的……”
  “可以想象。知道这点——即在假托饿死而全部被屠杀之前,你父亲等四人逃脱,那岛中蓄有杀意这是不难想象的。当然,一言以蔽之,这全是我的想象,可能与事实完全不符。”
  后藤着原田的面孔。
  “嗯。”
  原田点点头,没有多说。
  “若是这样,是不能饶恕的。为了掩盖过去的罪恶而杀害多人。但……”
  握着杯子,后藤的目光转向远方。
  “拥有三千人,铺进铁路线,还有飞机场的七三一部队,没有一页记录。仅仅靠着十二名俘虏,才在苏联的法庭上弄清楚,而别无它法,一个小小的库拉西岛的研究所,事到如今,真能查明真相以往关东军一事。”
  后藤院长背叛了旧友——岛中教授。现在,虽然只有少数的旁证,可是从这些旁证里,已发现了足以弹劾岛中的事实。
  “非常感谢!”
  原田深深地鞠了个躬。
  “在医生中——”后藤的语调变得柔和。“对于病人的生死漠不关心的人很多,即使病人死了也犹如放屁,不屑一顾。这个,可以说是没有人性。可是你,即使在全力以赴地为父亲、妹妹以及恋人复仇的时候,也使人感到能成为一位对病人富有同情心的医生。因为通过这次寻查,你可以懂得对活着的生命的尊重。”

  “嗯。”
  虽然在点头,可原田已没有作医生的资格了——殴打、杀死凶手,不仅如此,还要杀死岛中教授和中冈干事长,前途没有了。但对此绝无懊悔,从前那些关于个人前途的设想已不存在。
  原田告别了医院。
  此刻是黄昏时分,还有时间。
  他向车站走去,并自言自话地嘟哝着。
  他知道关东军七三一部队进行过酵虐的活人实验。在医生中没有不知道的。细菌研究的负责人石野五郞出自关西的西海大学,被派遣去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医生并不限于西海大学,其它大学也有……
  西海大学?……
  突然,原田想起了中冈干事长的出身是西海大学医学部。
  走着走着……
  他慢慢地觉得能看见事件的全貌了。
  岛中教授是从陆军大村医院被抽调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进行杆菌的研究。关于这点,军方业已隐匿了岛中的军历,可以肯定研究所对外是绝对保密的。
  细菌武器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实用化了。所以陆军在南方战场设立了分室,开始了为对付盟军而进行的研究。其后不同,菌的培养、繁殖也不同,必须要挑选适宜于热带的菌。
  岛中和中冈作为负责人被派往库拉西岛。
  技术员和工作人员仅仅二十名,在那儿进行研究。可是,盟军很快就反攻了。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势态急剧恶化,研究所已不能撤退了。
  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有三千人,全部杀死显然不行。可是,热带传染病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仅二十名,为了防止泄露机密,军方便下令全部杀死。说来运气也好,碰上这时库拉西岛已变为饥饿岛,饿死四千余人。假托于此是没有问题的。研究所被破坏了,全体工作人员杀害了,仅仅岛中和中冈,或者还有其他的军官吧,总之只有军官,乘海军的二式大艇逃走了。
  包皮皮括父亲在内的四名士兵,在这之前逃跑了。
  ——令人毛骨悚然的研究。
  耳际边回荡着后藤院长的话。
  究竟研究什么呢?
  倘若仅仅是一般性逃蹿,四名士兵不会冒用幽灵户籍,反之,要是去告发虐杀所员,那不是更好吗?若是这个也不能成立的话,那是不是四名士兵杀了其他的伙伴,最后又要被军官们杀掉,所以逃跑了。
  或者,是不是由于争夺粮食之类的,在研究所里互相火并起来了?
  不——原田摇摇头。
  直到战败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央情报局仍在活动。作为目击者的野麦凉子,仅仅讲出了父亲临终前所说的“库拉西”的话,就被绑架。倘若仅是内部火并,中央情报局是不会感兴趣的。
  “令人毛骨悚然的研究……”
  以上这些,都只是想象而已。一切都消失在黑暗之中了。正如后藤院长所说的那样,毫无搜寻的办法,一切证据被销毁了,最后的人证,就是父亲等四名士兵。
  ——绝望了?!
  原田在想象中描绘着这幅黑暗的图画。在那冥冥黑暗中,潜入了一条巨大的蛇,其身体前半部份已钻入黑暗里,后半部还在慢慢地蠕动,正要潜入黑暗。在此之前,原田正在拼命地追击着后半部,也抓住了一点真相,一点有关证据。
  倘若这条蛇完全爬进冥冥黑暗,原田搜寻来的证据,也将永远地消失在那冥冥黑暗之中了。
  在原田激荡、翻腾的胸中,又燃烧着焦躁的火焰。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大侦探十二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的住所基本上是现代化装饰,闪亮着克罗米光泽。几把安乐椅尽管铺着舒服的垫子,外形轮廓却是方方正正的,很不协调。赫尔克里·波洛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干净利落地坐在椅子正中间。对面一张椅子上坐着万灵学院院士伯顿博士,他正在有滋有味地呷着波洛敬的一杯“穆顿·罗德希尔德”牌葡萄酒。伯顿博士可没有什么干净可言。他胖胖的身材,邋里邋遢。乱蓬蓬的白发下面那张红润而慈祥的脸微笑着。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野蒿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3
摘要:在站台上穿梭着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四岁、体态娇孝显得郁郁寡欢的年轻女入,正在为一个小时后将要和下车的男子偷救而浑身燥热……一傍晚,有泽迪子从紫野的家里赶到新干线的京都车站时,时间是七点十分。虽说快过了四月中旬,白昼日渐延长,但一过七点,毕竟天色昏暗,车站前已开始闪烁着霓虹灯那光怪陆离的灯光。迪子沿左边笔直地穿过站台,在检票口抬头望着列车的时刻表。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